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的制作方法

2022-02-25 21:27: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并且也有许多新形态的电子产品应运而生,例如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将柔性屏幕的两侧端部分别连接在电子设备能够相对转动的两个部分上,从而尽可能的增大显示面积。
3.目前的柔性屏在使用的过程中屏幕容纳空间不足,在合屏的时候屏体的中间部分会出现圆弧型的对折处,导致屏幕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折痕,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局部触控失灵,降低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该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不仅提供了扭力,保证开合的稳定性,还可以保证打开、闭合的路径唯一且精确,使用体验好。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壳、用于连接两个外壳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内侧的止挡板和连接于外壳内表面上的柔性屏幕,所述支撑架位于外壳与止挡板之间;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支撑轴,此支撑轴的一端与止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可活动地嵌入开设于外壳上的第一弧形槽内,两个外壳上第一弧形槽关于竖直中线对称设置,当两个外壳展开呈180
°
时,所述支撑轴与第一弧形槽的上端接触,当两个外壳闭合呈0
°
时,所述支撑轴与第一弧形槽的下端接触;所述止挡板的内侧表面上开有两个关于竖直中线对称的第二弧形槽,每个所述第二弧形槽内分别嵌入有一活动轴,此活动轴的一端嵌入第二弧形槽内,所述活动轴的另一端上套装有一可随活动轴移动的活动板,所述外壳上铰接连接有一与活动板对应的活动片,此活动片的一端与外壳铰接,所述活动片的另一端通过一弹性件与活动板连接;当两个外壳展开呈180
°
时,所述活动轴位于第二弧形槽的上端,当两个外壳闭合呈0
°
时,所述活动轴位于第二弧形槽的下端,所述第二弧形槽下端位于第二弧形槽上端的外侧;所述活动板或活动片的下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一弹性机构,此弹性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外壳的内表面、活动板或活动片的下表面挤压接触;所述支撑架与止挡板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外壳连接的第一齿轮,此第一齿轮的芯轴部穿过支撑架与外壳连接,并可随外壳旋转,两个第一齿轮之间设置有偶数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位于外侧的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架与止挡板的数目均为两个,分别位于外壳的两端。
7.2.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机构为压缩弹簧。
8.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齿轮的数目为两个。
9.4.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直径比值为1:1.2~3。
10.5.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弹簧。
11.6. 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动板上具有供活动片嵌入的盲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盲孔内、并与活动片挤压接触。
12.7. 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动片上具有供活动板嵌入的盲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盲孔内、并与活动板挤压接触。
13.8.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件套装于活动板或活动片上,且此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活动片挤压接触。
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其可以实现0
°
~180
°
的定点展开,且在展开时,对屏幕进行良好的支撑,在折叠时,在折叠区域形成一定的角度、增加空间,让屏幕在内折时拥有更大的r角,以保护屏幕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产生折痕甚至触控失灵的情况。
15.2、本发明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其活动板或活动片的下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一弹性机构,此弹性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外壳的内表面、活动板或活动片的下表面挤压接触,可以使转轴机构与柔性屏幕更加靠近甚至完全重合,使得屏幕一直处于绷紧状态,减少甚至避免柔性屏幕因受力下榻,有效的延长了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使用的体验。
16.3、本发明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其支撑架与止挡板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外壳连接的第一齿轮,此第一齿轮的芯轴部穿过支撑架与外壳连接,并可随外壳旋转,两个第一齿轮之间设置有偶数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位于外侧的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齿轮的对称设置,不仅提供了扭力,保证开合的稳定性,还可以保证打开、闭合的路径唯一且精确,使用体验好。
附图说明
17.附图1为本发明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展开状态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折叠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附图3为本发明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折叠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附图4为本发明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折叠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附图5为实施例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实施例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实施例3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实施例4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以上附图中:1、外壳;2、支撑架;3、止挡板;4、支撑轴;5、第一弧形槽;6、第二弧形槽;7、活动轴;8、活动板;9、活动片;10、弹性件;11、弹性机构;12、第一齿轮;121、芯轴部;13、第二齿轮;14、柔性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20.实施例1:一种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壳1、用于连接两个外壳1的支撑架2、位于支撑架2内侧的止挡板3和连接于外壳1内表面上的柔性屏幕14,所述支撑架2位于外壳1与止挡板3之间;所述支撑架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支撑轴4,此支撑轴4的一端与止挡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4的另一端可活动地嵌入开设于外壳1上的第一弧形槽5内,两个外壳1上第一弧形槽5关于竖直中线对称设置,当两个外壳1展开呈180
°
时,所述支撑轴4与第一弧形槽5的上端接触,当两个外壳1闭合呈0
°
时,所述支撑轴4与第一弧形槽5的下端接触;所述止挡板3的内侧表面上开有两个关于竖直中线对称的第二弧形槽6,每个所述第二弧形槽6内分别嵌入有一活动轴7,此活动轴7的一端嵌入第二弧形槽6内,所述活动轴7的另一端上套装有一可随活动轴7移动的活动板8,所述外壳1上铰接连接有一与活动板8对应的活动片9,此活动片9的一端与外壳1铰接,所述活动片9的另一端通过一弹性件10与活动板8连接;当两个外壳1展开呈180
°
时,所述活动轴7位于第二弧形槽6的上端,当两个外壳1闭合呈0
°
时,所述活动轴7位于第二弧形槽6的下端,所述第二弧形槽6下端位于第二弧形槽6上端的外侧;所述活动板8或活动片9的下表面与外壳1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一弹性机构11,此弹性机构11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的内表面、活动板8或活动片9的下表面挤压接触;所述支撑架2与止挡板3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外壳1连接的第一齿轮12,此第一齿轮12的芯轴部121穿过支撑架2与外壳1连接,并可随外壳1旋转,两个第一齿轮12之间设置有偶数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13,位于外侧的两个第二齿轮13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12啮合。
21.上述支撑架2与止挡板3的数目均为两个,分别位于外壳1的两端;上述活动板8上具有供活动片9嵌入的盲孔,上述弹性件10设置于盲孔内、并与活动片9挤压接触。
22.实施例2:一种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壳1、用于连接两个外壳1的支撑架2、位于支撑架2内侧的止挡板3和连接于外壳1内表面上的柔性屏幕14,所述支撑架2位于外壳1与止挡板3之间;所述支撑架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支撑轴4,此支撑轴4的一端与止挡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4的另一端可活动地嵌入开设于外壳1上的第一弧形槽5内,两个外壳1上第一弧形槽5关于竖直中线对称设置,当两个外壳1展开呈180
°
时,所述支撑轴4与第一弧形槽5的上端接触,当两个外壳1闭合呈0
°
时,所述支撑轴4与第一弧形槽5的下端接触;所述止挡板3的内侧表面上开有两个关于竖直中线对称的第二弧形槽6,每个所述第二
弧形槽6内分别嵌入有一活动轴7,此活动轴7的一端嵌入第二弧形槽6内,所述活动轴7的另一端上套装有一可随活动轴7移动的活动板8,所述外壳1上铰接连接有一与活动板8对应的活动片9,此活动片9的一端与外壳1铰接,所述活动片9的另一端通过一弹性件10与活动板8连接;当两个外壳1展开呈180
°
时,所述活动轴7位于第二弧形槽6的上端,当两个外壳1闭合呈0
°
时,所述活动轴7位于第二弧形槽6的下端,所述第二弧形槽6下端位于第二弧形槽6上端的外侧;所述活动板8或活动片9的下表面与外壳1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一弹性机构11,此弹性机构11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的内表面、活动板8或活动片9的下表面挤压接触;所述支撑架2与止挡板3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外壳1连接的第一齿轮12,此第一齿轮12的芯轴部121穿过支撑架2与外壳1连接,并可随外壳1旋转,两个第一齿轮12之间设置有偶数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13,位于外侧的两个第二齿轮13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12啮合。
23.上述弹性机构11为压缩弹簧;上述第二齿轮13的数目为两个;上述活动片9上具有供活动板8嵌入的盲孔,上述弹性件10设置于盲孔内、并与活动板8挤压接触。
24.实施例3:一种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壳1、用于连接两个外壳1的支撑架2、位于支撑架2内侧的止挡板3和连接于外壳1内表面上的柔性屏幕14,所述支撑架2位于外壳1与止挡板3之间;所述支撑架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支撑轴4,此支撑轴4的一端与止挡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4的另一端可活动地嵌入开设于外壳1上的第一弧形槽5内,两个外壳1上第一弧形槽5关于竖直中线对称设置,当两个外壳1展开呈180
°
时,所述支撑轴4与第一弧形槽5的上端接触,当两个外壳1闭合呈0
°
时,所述支撑轴4与第一弧形槽5的下端接触;所述止挡板3的内侧表面上开有两个关于竖直中线对称的第二弧形槽6,每个所述第二弧形槽6内分别嵌入有一活动轴7,此活动轴7的一端嵌入第二弧形槽6内,所述活动轴7的另一端上套装有一可随活动轴7移动的活动板8,所述外壳1上铰接连接有一与活动板8对应的活动片9,此活动片9的一端与外壳1铰接,所述活动片9的另一端通过一弹性件10与活动板8连接;当两个外壳1展开呈180
°
时,所述活动轴7位于第二弧形槽6的上端,当两个外壳1闭合呈0
°
时,所述活动轴7位于第二弧形槽6的下端,所述第二弧形槽6下端位于第二弧形槽6上端的外侧;所述活动板8或活动片9的下表面与外壳1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一弹性机构11,此弹性机构11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的内表面、活动板8或活动片9的下表面挤压接触;所述支撑架2与止挡板3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外壳1连接的第一齿轮12,此第一齿轮12的芯轴部121穿过支撑架2与外壳1连接,并可随外壳1旋转,两个第一齿轮12之间设置有偶数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13,位于外侧的两个第二齿轮13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12啮合。
25.上述第二齿轮13与第一齿轮12的直径比值为1:2;上述弹性件10为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弹簧;上述弹性件10套装于活动板8上,且此弹性件10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8挤压接触。
26.实施例4:一种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壳1、用于连接两个外壳1的支撑架2、位于支撑架2内侧的止挡板3和连接于外壳1内表面上的柔性屏幕14,所述支撑架2位于外壳1与止挡板3之间;所述支撑架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支撑轴4,此支撑轴4的一端与止挡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4的另一端可活动地嵌入开设于外壳1上的第一弧形槽5内,两个外壳1上第一弧形槽5关于竖直中线对称设置,当两个外壳1展开呈180
°
时,所述支撑轴4与第一弧形槽5的上端接触,当两个外壳1闭合呈0
°
时,所述支撑轴4与第一弧形槽5的下端接触;所述止挡板3的内侧表面上开有两个关于竖直中线对称的第二弧形槽6,每个所述第二弧形槽6内分别嵌入有一活动轴7,此活动轴7的一端嵌入第二弧形槽6内,所述活动轴7的另一端上套装有一可随活动轴7移动的活动板8,所述外壳1上铰接连接有一与活动板8对应的活动片9,此活动片9的一端与外壳1铰接,所述活动片9的另一端通过一弹性件10与活动板8连接;当两个外壳1展开呈180
°
时,所述活动轴7位于第二弧形槽6的上端,当两个外壳1闭合呈0
°
时,所述活动轴7位于第二弧形槽6的下端,所述第二弧形槽6下端位于第二弧形槽6上端的外侧;所述活动板8或活动片9的下表面与外壳1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一弹性机构11,此弹性机构11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的内表面、活动板8或活动片9的下表面挤压接触;所述支撑架2与止挡板3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外壳1连接的第一齿轮12,此第一齿轮12的芯轴部121穿过支撑架2与外壳1连接,并可随外壳1旋转,两个第一齿轮12之间设置有偶数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13,位于外侧的两个第二齿轮13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12啮合。
27.上述弹性机构11为压缩弹簧;上述第二齿轮13与第一齿轮12的直径比值为1:1.8;上述弹性件10套装于活动片9上,且此弹性件10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片9挤压接触。
28.采用上述同动齿轮内折柔性屏时,其可以实现0
°
~180
°
的定点展开,且在展开时,对屏幕进行良好的支撑,在折叠时,在折叠区域形成一定的角度、增加空间,让屏幕在内折时拥有更大的r角,以保护屏幕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产生折痕甚至触控失灵的情况;另外,其使转轴机构与柔性屏幕更加靠近甚至完全重合,使得屏幕一直处于绷紧状态,减少甚至避免柔性屏幕因受力下榻,有效的延长了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使用的体验;另外,齿轮的对称设置,不仅提供了扭力,保证开合的稳定性,还可以保证打开、闭合的路径唯一且精确,使用体验好。
2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