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和车辆用后视镜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2-24 18:25: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具有:驾驶模式获取部,用于获取是第1驾驶模式和第2驾驶模式中的哪种驾驶模式,所述第1驾驶模式是车辆借助乘坐人员的驾驶操作而行驶的模式,所述第2驾驶模式是车辆不借助乘坐人员的驾驶操作而行驶的模式;以及后视镜控制部,在所述驾驶模式获取部获取的驾驶模式为所述第1驾驶模式的情况下,该后视镜控制部设为自动防眩状态,在该自动防眩状态下,使朝向车辆后方的车辆用后视镜的反射率根据针对该车辆用后视镜的车辆前方侧的光量与车辆后方侧的光量之间的光量差而变化,在所述驾驶模式获取部获取的驾驶模式为所述第2驾驶模式的情况下,该后视镜控制部设为防眩维持状态,在该防眩维持状态下,将所述车辆用后视镜的反射率维持为比所述光量差处于预定范围内的通常状态低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其中,在所述自动防眩状态下,所述后视镜控制部使所述车辆用后视镜的反射率在防眩程度低的通常反射率与防眩程度高的最低反射率之间连续地发生变化,在所述防眩维持状态下,所述后视镜控制部将所述车辆用后视镜的反射率维持为所述最低反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其中,所述后视镜控制部在比所述驾驶模式从所述第2驾驶模式向所述第1驾驶模式转移的时刻提前预定时间的时刻,使得从所述防眩维持状态切换为所述自动防眩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其中,所述后视镜控制部在比所述驾驶模式从所述第2驾驶模式向所述第1驾驶模式转移的场所靠近前预定距离的场所,使得从所述防眩维持状态切换为所述自动防眩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其中,该车辆用后视镜装置还包括临时解除部,该临时解除部在所述防眩维持状态下根据乘坐人员的操作临时切换为所述自动防眩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其中,所述后视镜控制部使作为所述车辆用后视镜而包含设于车厢前部的顶棚部的内后视镜的车辆用后视镜的反射率发生变化。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其中,所述后视镜控制部使作为所述车辆用后视镜而包含设于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的侧部的一对外后视镜的车辆用后视镜的反射率发生变化。8.一种车辆用后视镜控制方法,其中,获取是第1驾驶模式和第2驾驶模式中的哪种驾驶模式,所述第1驾驶模式是车辆借助乘坐人员的驾驶操作而行驶的模式,所述第2驾驶模式是车辆不借助乘坐人员的驾驶操作而行驶的模式,在获取到的驾驶模式为所述第1驾驶模式的情况下,设为自动防眩状态,在该自动防眩状态下,使朝向车辆后方的车辆用后视镜的反射率根据针对该车辆用后视镜的车辆前方侧的光量与车辆后方侧的光量之间的光量差而变化,在获取到的驾驶模式为所述第2驾驶模式的情况下,设为防眩维持状态,在该防眩维持状态下,将所述车辆用后视镜的反射率维持为比所述光量差处于预定范围内的通常状态低
的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和车辆用后视镜控制方法。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包括:驾驶模式获取部,用于获取是车辆借助乘坐人员的驾驶操作而行驶的第1驾驶模式和车辆不借助乘坐人员的驾驶操作而行驶的第2驾驶模式中的哪种驾驶模式;以及后视镜控制部,在驾驶模式为第1驾驶模式的情况下,使朝向车辆后方的车辆用后视镜的反射率根据针对该车辆用后视镜的车辆前方侧的光量与车辆后方侧的光量之间的光量差而变化,在驾驶模式为第2驾驶模式的情况下,将车辆用后视镜的反射率维持为比通常状态低的状态。状态。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辰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5.20
技术公布日:2022/2/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