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浅薄层弱底水稠油溶剂辅助驱泄复合开发方法与流程

2022-02-24 16:02: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底水稠油油藏开发领域,涉及一种浅薄层弱底水稠油溶剂辅助驱泄复合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2.胜利油田目前探明稠油地质储量6.4
×
108t,其中东部油区探明稠油地质储量5.89
×
108t,目前已动用4.69
×
108t,其中边底水稠油油藏近1/4;西部油区相继发现春风、春晖油田,探明地质储量9215
×
104t,目前已动用4264
×
104t。随着主体部位的投入开发,目前胜利西部稠油未动用储量4951万吨,其中底水稠油占比近80%,是后期产量稳定的一个重要阵地。
3.目前春风油田主要采用hdns、vdns、hns、hds、vns等方法进行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是开发的油藏类型主要为无边底水的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油水界面附近存在压力梯度,是制约底水稠油开发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对于浅薄层底水稠油油藏的开发目前还无有效的开发方式。
4.申请人在先申请cn110080734a,公开了一种浅薄层底水稠油驱泄复合开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在底水层和纯油层分别布置2排水平井,底水层内水平井注蒸汽,纯油层内水平井生产;步骤2:初期底水层内水平井连续注汽,阻止外部水体侵入的同时,加热水层,油层内生产井吞吐生产,加热油层;步骤3:油水层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在底水层内连续注入蒸汽,油层内油井连续采油。该方法通过平衡油藏内部以及油藏边部压力系统,实现边部抑制边水侵入,内部形成有效蒸汽腔,实现底水驱与蒸汽驱的双重作用。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油藏区块采用该方法开发取得的效果,预计采收率可达40.3%。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浅薄层弱底水稠油溶剂辅助驱泄复合开发方法,本发明方法在驱泄复合开发的基础上添加溶剂辅助驱泄,进一步提高了油田采收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一种浅薄层弱底水稠油溶剂辅助驱泄复合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1:在油层中上部布置一排水平井,在水层附近布置一排水平井;
9.步骤2:初期水层附近水平井连续注汽,油层内生产井吞吐生产;
10.步骤3:油水层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在底水层内连续注入溶剂和蒸汽,油层内油井连续采油;
11.步骤4:调控注采参数,进行驱泄复合开发。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3.在步骤1中,底水层的水平井应位于油水边界附近,纯油层生产井与注汽井具有一定井距,井距为140~160m,水平段长度为150-250m,水平井间排距为80-120m。
14.井网采用排状井网,生产水平井位于注气水平井的斜上方。
15.底水层与油层厚度比要小于1/3,且水层厚度不大于2m。
16.在步骤2中,注汽井的注汽干度大于0.7,注入速度1.0-2.0t/h;采油井注汽强度6~7t/m,排液量小于20t/d。
17.在步骤3中,生产水平井吞吐生产2~3个周期后进入驱泄复合阶段。
18.在步骤4中,注汽井初期注汽速度2.0-3.0t/h,采液速度为注汽速度1.1~1.2倍。
19.注入溶剂质量浓度为1~1.25%,溶剂注入速度2.0-3.0m3/h。
20.优选地,所述注入溶剂为正己烷。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22.本发明方法实现对浅薄层底水稠油的有效开发,应用于底水稠油,采收率可达50%,实现了浅薄层弱底水稠油的有效动用。
23.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具有很好的操作性,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5.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浅薄层弱底水稠油溶剂辅助驱泄复合开发方法的流程图;
26.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井网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浅薄层弱底水稠油溶剂辅助驱泄复合开发方法与驱泄复合方法的含水对比图;
28.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浅薄层弱底水稠油溶剂辅助驱泄复合开发方法与驱泄复合方法的采出程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
31.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2.实施例一种浅薄层弱底水稠油溶剂辅助驱泄复合开发方法
33.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浅薄层弱底水稠油溶剂辅助驱泄复合开发方法的流程图。
34.在步骤101中,在油层中上部布置一排水平井,在水层附近布置一排水平井;底水层的水平井应位于油水边界附近,纯油层生产井与注汽井具有一定井距,所述井距为140~160m;井网采用排状井网,防止边底水的侵入;生产水平井应位于注汽水平井的斜上方。同时要求油藏的底水层与油层厚度比要小于1/3,且水层厚度不能大于2m。流程进入到步骤
102。
35.在步骤102中,注汽井的注汽干度至少大于0.7,注入速度1.5t/h,能够保持油水边界附近的压力趋于平衡;采油井注汽强度6~7t/m,排液量小于20t/d。
36.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37.在步骤103中,生产水平井吞吐生产2~3个周期后进入驱泄复合阶段。
38.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39.在步骤104中,注汽井初期注汽速度2.5t/h,采液速度为注汽速度1.1~1.2倍,注入溶剂浓度1~1.25%。所述注入溶剂为正己烷,注入速度2.7m3/h。
40.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油藏区块采用本发明的开发方式的效果,其中油藏参数如下,油藏埋深335-343m,有效厚度6m,水层厚度1m,孔隙度35%,渗透率5000md,原始含油饱和度70%,原油粘度24000mpa.s。采用排状井网(图2),井距140m,排距120m,初期注汽速度为1.5t/h,生产井吞吐引效注汽量1200t,采注比1.1,生产3个周期后转连续汽驱,注汽速度2.5t/h,初期采注比1.2,根据油藏压力进行产液量调整,后期采注比1.15,保持油藏压力基本平衡在4.5mpa左右,低含水期采油时间保持在5年左右(图3),预计采收率可达到50.2%(图4),实现了浅薄层弱底水稠油的有效动用。
41.此外,由图3、图4可知,与在先申请cn110080734a中实施例1所述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提高采收率更为显著。
42.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