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预制内嵌盘管复合生态墙体蓄放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13:11: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内嵌盘管复合生态墙体蓄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南侧集热模块(101)所述的南侧集热模块(101)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南侧装饰层(1)、南侧主体墙(2)、南侧保温层(3)、蓄热层(4)、集热板(7)、集热盘管(8)、pc板(6),所述集热板(7)与蓄热层(4)与南侧保温层(3)与南侧主体墙(2)通过膨胀螺栓(10)连接,所述集热盘管(8)固定在集热板(7)上,所述集热盘管(8)与集热板(7)表面均覆盖吸热涂层以集取太阳辐射能,所述pc板(6)为透光板,pc板(6)的周边固定在集热板(7)上;北侧释热模块(102)所述的北侧释热模块(102)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北侧装饰层(14)、释热盘管(16)、北侧主体墙(13)、北侧保温层(12)、抹灰层(11),所述释热盘管(16)紧固至北侧主体墙(13);管道流系统(103)所述的管道流系统(103)包括输送管路(19)、循环水泵(20),所述循环水泵(20)安装在输送管路(19)上,输送管路(19)用于连接集热盘管(8)与释热盘管(16);昼间,南侧集热模块(101)集取太阳辐射,热量一部分经管道流系统(103)传递至北侧释热模块(102)释放热量,另一部分以导热方式传递至蓄热层(4)贮存;夜间,循环水泵(20)关闭,利用蓄热层(4)和管道流系统(103)的循环工质以热传导、对流换热及热辐射方式释放昼间贮存热量实现被动保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内嵌盘管复合生态墙体蓄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南侧主体墙(2)以及北侧主体墙(13)均采用秸秆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内嵌盘管复合生态墙体蓄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南侧保温层(3)以及北侧保温层(12)均采用xps挤塑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内嵌盘管复合生态墙体蓄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层(4)采用砂石、夯土或相变蓄热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内嵌盘管复合生态墙体蓄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7)的尺寸略小于蓄热层(4),所述pc板(6)与蓄热层(4)之间的缝隙采用聚氨酯泡沫填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内嵌盘管复合生态墙体蓄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流系统(103)的循环工质采用高沸点、低凝固点溶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内嵌盘管复合生态墙体蓄放热系统,包括:南侧集热模块、北侧释热模块、管道流系统,所述的南侧集热模块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南侧装饰层、南侧主体墙、南侧保温层、蓄热层、集热板、集热盘管、PC板;所述的北侧释热模块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北侧装饰层、释热盘管、北侧主体墙、北侧保温层、抹灰层;所述的管道流系统包括输送管路、循环水泵,输送管路用于连接集热盘管与释热盘管。本发明利用管道流系统及复合墙板构造,能够获得良好的集、蓄热性能,实现太阳辐射热的有效利用。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释热性能,能够将热量有效输送向室内,提高室内温度,大幅降低供热时长,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减少一次能源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郭娟利 金勇运 赵文利 王杰汇 许仁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2/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