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室温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设备联动系统与流程

2022-02-24 12:47: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温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设备联动系统。


背景技术:

2.家用电风扇与空调是家用电器中普遍存在的家用电器,二者各有优势,风扇通过加速风的流动,带走热量,降低室内温度,但是当大环境温度较高时,加速风流动降温的效果不在明显;空调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可以通过降低室内整体温度的方式让室内的环境温度得到很好的降低,但是随着空调的普及也让很多人患上了空调病,如鼻炎,肩周炎,风湿病等,因此避免空调风与对环境低温的需求成了一组矛盾,人们享受空调带来舒适的同时不得不忍受其带来的痛苦。
3.相关技术中,虽然会使用电风扇与空调联动控制,但是电风扇往往只是加速室内空间的空气流动,使空调的冷风或热风在室内空间快速扩散,提高空调调温效率。然而,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空调调温效率,但是并未考虑不同人群对室内温度的需求,空调输出的气流,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被电风扇打散,但是仍可能存在部分气流直吹到用户,造成用户身体不适,降低了电风扇和空调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室温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设备联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温度的舒适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温调节方法,包括:
6.接收联动控制指令;所述联动控制指令携带目标室温调节模式;
7.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
8.根据所述气流汇聚层和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分别确定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空调的运行参数;
9.根据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对所述空气循环扇进行控制,以及,根据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以将所述空调输出的气流控制在所述气流汇聚层,并由所述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由所述气流汇聚层向周围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10.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室温调节方法中,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之前,还包括:
11.根据空调的预设运行参数,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以使空调在预设时间内输出预设温度的气流。
12.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室温调节方法中,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之前,还包括:
13.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目标位置。
14.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室温调节方法中,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目标位置,包括:
15.根据用户输入的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16.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室温调节方法中,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目标位置,包括:
17.获取室内的空间模型;
18.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空气循环扇移动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位置,生成移动路线;
19.根据所述移动路线,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20.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室温调节方法,还包括:
21.获取每层气流汇聚层的气流参数;
22.若所述气流参数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预设气流参数不匹配,根据所述气流参数和所述预设气流参数,分别生成空气循环扇的调节参数和空调的调节参数;
23.根据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调节参数对所述空气循环扇进行控制,以及,根据所述空调的调节参数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
24.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室温调节方法中,所述气流参数包括气流温度和/或气流流速。
25.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室温调节方法,还包括:
26.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对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将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存储至历史数据库,作为空气循环扇的历史运行参数和空调的历史运行参数;
27.根据至少部分所述空气循环扇的历史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历史运行参数,生成所述空气循环扇的个性化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个性化运行参数。
2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室温调节装置,包括:
29.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联动控制指令;所述联动控制指令携带目标室温调节模式;
30.气流汇聚层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
31.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气流汇聚层,分别确定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空调的运行参数;
32.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对所述空气循环扇进行控制,以及,根据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以将所述空调输出的气流控制在所述气流汇聚层,并由所述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3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室温调节设备,包括存储器和控制器;
34.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室温调节方法的步骤。
3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联动系统,包括空气循环扇、空调和上所述的室温调节设备;
36.所述空气循环扇和所述空调分别与所述室温调节设备相连。
3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
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室温调节方法的步骤。
38.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39.本发明的室温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设备联动系统,在接收到联动控制指令后,可以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联动控制指令携带的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并根据所述气流汇聚层和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分别确定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空调的运行参数后,对空调和空气循环扇联动控制,以将所述空调输出的气流控制在所述气流汇聚层,并由所述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由所述气流汇聚层向周围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实现了根据用户需求对气流进行分层控制,并由空气循环扇带动气流在室内循环流动,实现了环境温度场均匀性与风速流畅均匀性的管理,避免空调输出的气流直接作用到用户,提高了室内温度的舒舒度,进而提高了空气循环扇和空调的实用性。
40.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4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42.图1为本发明的室温调节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43.图2为本发明的室温调节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45.实施例一
4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温调节方法。
47.图1为本发明的室温调节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室温调节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48.100、接收联动控制指令;
49.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通过遥控器、手机、空气循环扇的操控面板、空调的操控面板等操控设备输入空气循环扇与空调的联动控制指令。其中,该联动控制指令携带目标室温调节模式。一实施例中,对于制冷状态下,该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可以包括轻缓模式、凉爽模式或轻柔模式等。
50.101、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
51.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原理,针对冷空气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室温调节模,并针对不同的室温调节模式设置不同的气流汇聚层,这样,可以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
52.102、根据所述气流汇聚层和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分别确定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空调的运行参数;
53.在获知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后,可以确定用户需要将空调输出的气流控制在哪一层,并根据所述气流汇聚层和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分别确定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空调的运行参数。其中,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可以包括摇摆角度、俯仰角度以及风速等,空调的运行参数可以包括开口高度、风速、温度等。
54.103、根据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对所述空气循环扇进行控制,以及,根据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以将所述空调输出的气流控制在所述气流汇聚层,并由所述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由所述气流汇聚层向周围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55.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以将气流汇聚层分为高气流汇聚层、中间气流汇聚层、低气流汇聚层为例,高气流汇聚层可以对应轻柔模式,中间气流汇聚层可以对应轻缓模式,低气流汇聚层可以对应凉爽模式。
56.需要说明的是,在划分气流汇聚层时,可以由用户自己设定,也可以获取室内空间中用户的人体高度,根据用户的人体高度计算出气流汇聚层。例如,可以以用户腰部到头部之间的区域作为低气流汇聚层,用户头部到室内第一高度之间的区域作为中间气流汇聚层,将室内第一高度到室内顶部之间的区域作为高气流汇聚层。本实施例并不限制于上述划分方式,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57.当用户需要冷一点的时候,可以选择凉爽模式,此时,可以控制空调的出风口向下,调低空调温度,加大出风口风速,控制空气循环扇采用低角度循环控制,加大空气循环扇风速,使空调输出的气流能够汇聚在低气流汇聚层,并由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由低气流汇聚层向周围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让人体所处低空间区域温度更低。
58.当需要适中时,可以选择轻缓模式,此时,可以控制空调的出风口位于中间部位,适当调高空调温度,适当减小出风口风速,控制空气循环扇采用中间角度循环控制,控制空气循环扇风速位于中等风速,使人空调输出的气流能够汇聚在中间气流汇聚层,并由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由中间气流汇聚层向周围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让人体所处低空间区域温度更低。
59.需要一种舒适的凉意时,可以选择轻柔模式,此时,可以控制空调的出风口向上,适当调高空调温度,适当减小出风口风速,控制空气循环扇采用高角度进行循环控制,控制空气循环扇风速位于中等风速,使人空调输出的气流能够汇聚在高气流汇聚层,并由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由高气流汇聚层向周围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让人体所处低空间区域温度更低。
60.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模式下,对空调的温度、风速等、空气循环扇的风速等并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控制。例如,在选择轻柔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空调的出风口向上,适当调高空调温度,适当增大出风口风速,控制空气循环扇采用高
角度进行循环控制,控制空气循环扇风速位于高等风速,使人空调输出的气流能够汇聚在高气流汇聚层,并由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由高气流汇聚层向周围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让人体所处低空间区域温度更低。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61.本实施例的室温调节方法,在接收到联动控制指令后,可以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联动控制指令携带的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并根据所述气流汇聚层和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分别确定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空调的运行参数后,对空调和空气循环扇联动控制,以将所述空调输出的气流控制在所述气流汇聚层,并由所述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由所述气流汇聚层向周围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实现了根据用户需求对气流进行分层控制,并由空气循环扇带动气流在室内循环流动,实现了环境温度场均匀性与风速流畅均匀性的管理,避免空调输出的气流直接作用到用户,提高了室内温度的舒舒度,进而提高了空气循环扇和空调的实用性。
62.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为了达到快速调温快速置换热气的目的,在步骤102“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之前,还可以根据空调的预设运行参数,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以使空调在预设时间内输出预设温度的气流。具体地,可以采用大制冷量,大循环方式对空调进行控制,当温度逐步降低后,按照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将调温后的气流控制在与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
63.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通常空调固定在某一位置,而循环风扇的送风距离可能有限,或者,送风效果较差,因此,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2“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之前,还可以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目标位置。
64.具体地,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即用户可以手动控制空气循环扇,使其移动至自己需要移动的任一位置作为目标位置。
65.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还可以自动控制空气循环扇的移动,具体地,可以获取室内的空间模型;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空气循环扇移动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位置,生成移动路线;根据所述移动路线,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该目标位置可以为室内空间的中心位置,也可以是其他指定位置或空气循环扇根据空间内各气流汇聚层的气流温度、气流速度等自己计算出来的位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体限制。
66.具体地,可以在空气循环扇上设置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空气循环扇可以通过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构建室内的空间模型,然后根据构建的空间模型、空气循环扇移动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位置,生成移动路线;根据所述移动路线,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67.需要说明的是,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不受种类限制,也不限制于安装后位置,例如,还可以安装在空调上,或者室内其他设备上,只要能够获得是能图像,并检测到室内物体就可以。
68.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还可以在空气循环扇上设置立体气流传感器、立体温度传感器、接触气压传感器等,以通过这些传感器获取到每层气流汇聚层的气流参数,气流温度、气流流速、气流压力中的至少一种。在获取到每层气流汇聚层的气流参数后,可以检测每层气流汇聚层的气流参数与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预设气流参数是否相匹配,若至少
一层气流汇聚层的气流参数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预设气流参数不匹配,可以根据所述气流参数和所述预设气流参数,分别生成空气循环扇的调节参数和空调的调节参数;然后根据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调节参数对所述空气循环扇进行控制,以及,根据所述空调的调节参数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
69.例如,对于凉爽模式,低气流汇聚层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可以适当调高空调温度,减小大出风口风速,控制空气循环扇采用低角度循环控制,减小空气循环扇风速,使空调输出的气流能够汇聚在低气流汇聚层,并由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由低气流汇聚层向周围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让人体所处低空间区域温度更低。
7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制于上述一种控制方式,例如,也可以控制空气循环扇适当调高角度,将低气流汇聚层适当上移一定距离。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71.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对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将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存储至历史数据库,作为空气循环扇的历史运行参数和空调的历史运行参数;根据至少部分所述空气循环扇的历史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历史运行参数,生成所述空气循环扇的个性化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个性化运行参数。
72.具体地,在预设时长内无论是用户未对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还是操控设备未对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均说明此时的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为用户满意的运行参数,这时可以将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存储至历史数据库,作为空气循环扇的历史运行参数和空调的历史运行参数;根据至少部分所述空气循环扇的历史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历史运行参数,生成所述空气循环扇的个性化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个性化运行参数,当用户下次使用时,可以在所述空气循环扇的个性化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个性化运行参数的基础上进行调节,达到越用越省心越舒服的目的。
7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的方法。
74.实施例二
7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温调节装置。
76.图2为本发明的室温调节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室温调节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0、气流汇聚层确定模块21、参数确定模块22和控制模块23。
77.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联动控制指令;所述联动控制指令携带目标室温调节模式;
78.气流汇聚层确定模块21,用于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
79.参数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气流汇聚层,分别确定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空调的运行参数;
80.控制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对所述空气循环扇进行控制,
以及,根据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以将所述空调输出的气流控制在所述气流汇聚层,并由所述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81.本实施例的室温调节装置,在接收到联动控制指令后,可以根据预设的室温调节模式与气流汇聚层的关联关系,确定与联动控制指令携带的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气流汇聚层;并根据所述气流汇聚层和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分别确定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空调的运行参数后,对空调和空气循环扇联动控制,以将所述空调输出的气流控制在所述气流汇聚层,并由所述空气循环扇带动所述气流由所述气流汇聚层向周围流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实现了根据用户需求对气流进行分层控制,并由空气循环扇带动气流在室内循环流动,实现了环境温度场均匀性与风速流畅均匀性的管理,避免空调输出的气流直接作用到用户,提高了室内温度的舒舒度,进而提高了空气循环扇和空调的实用性。
82.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控制模块23,还用于根据空调的预设运行参数,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以使空调在预设时间内输出预设温度的气流。
83.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控制模块23,还用于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目标位置。具体地,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也可以获取室内的空间模型;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空气循环扇移动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位置,生成移动路线;根据所述移动路线,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84.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控制模块23,还用于获取每层气流汇聚层的气流参数;若所述气流参数与所述目标室温调节模式对应的预设气流参数不匹配,根据所述气流参数和所述预设气流参数,分别生成空气循环扇的调节参数和空调的调节参数;根据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调节参数对所述空气循环扇进行控制,以及,根据所述空调的调节参数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气流参数包括气流温度和/或气流流速。
85.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控制模块23,还用于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对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将所述空气循环扇的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存储至历史数据库,作为空气循环扇的历史运行参数和空调的历史运行参数;根据至少部分所述空气循环扇的历史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历史运行参数,生成所述空气循环扇的个性化运行参数和所述空调的个性化运行参数。
86.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其具体实现方案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方法及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87.实施例三
8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温调节设备,该室温调节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控制器。
89.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室温调节方法的步骤。
90.实施例四
9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联动系统。
92.该设备联动系统可以包括空气循环扇、空调和上述实施例的室温调节设备;所述空气循环扇和所述空调分别与所述室温调节设备相连。
93.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该室温调节设备可以为一个单独的设备,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空气循环扇或所述空调上,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94.实施例五
9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
96.本实施例的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室温调节方法的步骤。
97.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9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99.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100.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101.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102.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103.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10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05.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