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10:47: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生产包括组装、加工制程中均需要定位装置用以定位工件,例如分别定位工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然后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组装。但在定位过程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易偏位。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装置。
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吸附机构;底座设置有多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定位第一部件;吸附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用于吸附定位第二部件;所述吸附机构设置有仿形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吸附部,所述吸附部上设置有用于吸附第二部件的多个间隔的第一孔组和多个间隔的第二孔组,每个所述第一孔组和每个所述第二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吸附孔;多个所述第一孔组的吸附孔的中心连线与多个所述第二孔组的吸附孔的中心连线间隔设置,且分别沿所述吸附部的轴向延伸;相邻的所述第一孔组和所述第二孔组在所述吸附部的轴向上间隔设置。
5.在上述定位装置中,通过吸附机构设置仿形于第二部件的吸附部,并在吸附部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孔组和第二孔组,吸附孔在吸附部上形成非对称的布局,减小吸附孔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了吸附机构吸附第二部件的可靠性,避免第二部件定位时偏位,并在底座上设置多个定位销,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准确定位。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和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7.图2为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8.图3为图2所示的定位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9.图4为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中通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10.图5为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中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11.图6为图5所示的吸附件沿vi-vi线的结构剖视图。
12.图7为图1所示的工件组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1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4.定位装置
ꢀꢀꢀꢀꢀꢀꢀꢀꢀꢀꢀꢀꢀꢀꢀ
200
15.底座
ꢀꢀꢀꢀꢀꢀꢀꢀꢀꢀꢀꢀꢀꢀꢀꢀꢀꢀꢀ
201
16.定位面
ꢀꢀꢀꢀꢀꢀꢀꢀꢀꢀꢀꢀꢀꢀꢀꢀꢀ
2011
17.容置槽
ꢀꢀꢀꢀꢀꢀꢀꢀꢀꢀꢀꢀꢀꢀꢀꢀꢀ
2013
18.定位销
ꢀꢀꢀꢀꢀꢀꢀꢀꢀꢀꢀꢀꢀꢀꢀꢀꢀ
203
19.弹性件
ꢀꢀꢀꢀꢀꢀꢀꢀꢀꢀꢀꢀꢀꢀꢀꢀꢀ
205
20.挡片
ꢀꢀꢀꢀꢀꢀꢀꢀꢀꢀꢀꢀꢀꢀꢀꢀꢀꢀꢀ
207
21.滑孔
ꢀꢀꢀꢀꢀꢀꢀꢀꢀꢀꢀꢀꢀꢀꢀꢀꢀꢀꢀ
2071
22.吸附机构
ꢀꢀꢀꢀꢀꢀꢀꢀꢀꢀꢀꢀꢀꢀꢀ
100
23.吸附部
ꢀꢀꢀꢀꢀꢀꢀꢀꢀꢀꢀꢀꢀꢀꢀꢀꢀ
101
24.对称轴线
ꢀꢀꢀꢀꢀꢀꢀꢀꢀꢀꢀꢀꢀꢀꢀo25.第一孔组
ꢀꢀꢀꢀꢀꢀꢀꢀꢀꢀꢀꢀꢀꢀꢀ
102
26.第一线
ꢀꢀꢀꢀꢀꢀꢀꢀꢀꢀꢀꢀꢀꢀꢀꢀꢀ
o1
27.第二孔组
ꢀꢀꢀꢀꢀꢀꢀꢀꢀꢀꢀꢀꢀꢀꢀ
103
28.第二线
ꢀꢀꢀꢀꢀꢀꢀꢀꢀꢀꢀꢀꢀꢀꢀꢀꢀ
o2
29.第三孔组
ꢀꢀꢀꢀꢀꢀꢀꢀꢀꢀꢀꢀꢀꢀꢀ
104
30.吸附孔
ꢀꢀꢀꢀꢀꢀꢀꢀꢀꢀꢀꢀꢀꢀꢀꢀꢀ
1001
31.定位凸台
ꢀꢀꢀꢀꢀꢀꢀꢀꢀꢀꢀꢀꢀꢀꢀ
105
32.进气座
ꢀꢀꢀꢀꢀꢀꢀꢀꢀꢀꢀꢀꢀꢀꢀꢀꢀ
10
33.通气管路
ꢀꢀꢀꢀꢀꢀꢀꢀꢀꢀꢀꢀꢀꢀꢀ
106
34.座体
ꢀꢀꢀꢀꢀꢀꢀꢀꢀꢀꢀꢀꢀꢀꢀꢀꢀꢀꢀ
11
35.第一凹槽
ꢀꢀꢀꢀꢀꢀꢀꢀꢀꢀꢀꢀꢀꢀꢀ
111
36.开口
ꢀꢀꢀꢀꢀꢀꢀꢀꢀꢀꢀꢀꢀꢀꢀꢀꢀꢀꢀ
113
37.通气件
ꢀꢀꢀꢀꢀꢀꢀꢀꢀꢀꢀꢀꢀꢀꢀꢀꢀ
13
38.第一部
ꢀꢀꢀꢀꢀꢀꢀꢀꢀꢀꢀꢀꢀꢀꢀꢀꢀ
131
39.第一气孔
ꢀꢀꢀꢀꢀꢀꢀꢀꢀꢀꢀꢀꢀꢀꢀ
1311
40.第二部
ꢀꢀꢀꢀꢀꢀꢀꢀꢀꢀꢀꢀꢀꢀꢀꢀꢀ
133
41.第二气孔
ꢀꢀꢀꢀꢀꢀꢀꢀꢀꢀꢀꢀꢀꢀꢀ
1331
42.第二凹槽
ꢀꢀꢀꢀꢀꢀꢀꢀꢀꢀꢀꢀꢀꢀꢀ
1333
43.第一连通孔
ꢀꢀꢀꢀꢀꢀꢀꢀꢀꢀꢀꢀꢀ
1335
44.滑销
ꢀꢀꢀꢀꢀꢀꢀꢀꢀꢀꢀꢀꢀꢀꢀꢀꢀꢀꢀ
15
45.吸附件
ꢀꢀꢀꢀꢀꢀꢀꢀꢀꢀꢀꢀꢀꢀꢀꢀꢀ
20
46.第二连通孔
ꢀꢀꢀꢀꢀꢀꢀꢀꢀꢀꢀꢀꢀ
21,21a
47.工件
ꢀꢀꢀꢀꢀꢀꢀꢀꢀꢀꢀꢀꢀꢀꢀꢀꢀꢀꢀ
300
48.第一部件
ꢀꢀꢀꢀꢀꢀꢀꢀꢀꢀꢀꢀꢀꢀꢀ
301
49.定位孔
ꢀꢀꢀꢀꢀꢀꢀꢀꢀꢀꢀꢀꢀꢀꢀꢀꢀ
3011
50.第二部件
ꢀꢀꢀꢀꢀꢀꢀꢀꢀꢀꢀꢀꢀꢀꢀ
303
51.端面
ꢀꢀꢀꢀꢀꢀꢀꢀꢀꢀꢀꢀꢀꢀꢀꢀꢀꢀ
3031
5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连接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54.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
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5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6.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吸附机构;底座设置有多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定位第一部件;吸附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用于吸附定位第二部件;所述吸附机构设置有仿形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吸附部,所述吸附部上设置有用于吸附第二部件的多个间隔的第一孔组和多个间隔的第二孔组,每个所述第一孔组和每个所述第二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吸附孔;多个所述第一孔组的吸附孔的中心连线与多个所述第二孔组的吸附孔的中心连线间隔设置,且分别沿所述吸附部的轴向延伸;相邻的所述第一孔组和所述第二孔组在所述吸附部的轴向上间隔设置。
57.定位装置通过吸附机构设置仿形于第二部件的吸附部,并在吸附部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孔组和第二孔组,吸附孔在吸附部上形成非对称的布局,减小吸附孔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了吸附机构吸附第二部件的可靠性,避免第二部件定位时偏位,并在底座上设置多个定位销,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准确定位。
5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9.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定位装置200,用于在工件300组装前定位工件300的第一部件301和第二部件303。第一部件301大致为平面板状结构,第二部件303大致为一延伸的条状结构,且其截面为弧形,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件301和第二部件303也可以均为板状结构或条状结构等。第二部件303的延伸方向为其轴向方向。其中,工件300的第一部件301和第二部件303组装后如图7所示。定位装置200包括底座201和吸附机构100。底座20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销203。定位销203用于定位第一部件301。吸附机构100设置于底座201上,且用于吸附定位第二部件303。具体地,吸附机构100设置有仿形于第二部件303的吸附部101。吸附部10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一孔组102和多个间隔的第二孔组103,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第一孔组102和每个第二孔组103包括至少一个吸附孔1001。多个第一孔组102的吸附孔1001的中心连线共线。多个第二孔组103的吸附孔1001的中线连线共线。在此定义多个第一孔组102的吸附孔1001的中线连线为第一线o1,多个第二孔组103的吸附孔1001的中心连线为第二线o2。第一线o1和第二线o2分别沿吸附部101的轴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相邻的第一孔组102和第二孔组103在吸附部101的轴向上间隔设置,使多个第一孔组102和多个第二孔组103非对称布置于吸附部101上。
60.第一孔组102和第二孔组103分别连通一吸气装置。向第一孔组102和第二孔组103吸气,使第二部件303稳定吸附于吸附部101上,吸附部101仿形于第二部件303,使第二部件303吸附可靠。多个第一孔组102和多个第二孔组103沿吸附部101的轴向间隔设置,在吸附部101上形成非对称的布局,减小用于吸附第二部件303的吸附孔1001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当其中一个吸附孔1001漏气时,与该吸附孔1001相近的其他吸附孔1001对第二部件303的吸附不牢靠。相邻的第一孔组102和第二孔组103在吸附部101的轴向上间隔设置,提高了
吸附机构100吸附第二部件303的可靠性,避免第二部件303定位时偏位。
61.请参阅图5,不同的第一孔组102的吸附孔100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的第二孔组103的吸附孔100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一实施例中,第一孔组10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孔组102的吸附孔1001的数量分别为九个、六个和三个。第二孔组1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孔组103的吸附孔1001的数量均为六个。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孔组102和第二孔组103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两个、五个等其他数量。每个第一孔组102和每个第二孔组103中吸附孔1001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一个、四个等其他数量。
62.第一线o1和第二线o2关于吸附部101在轴向上的对称轴线o对称,使第二部件303的两个对称位置分别受到吸附力,提高吸附稳固效果。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线o1和第二线o2分别与对称轴线o的距离也可以不同。
63.请同时参阅图5和图6,吸附部101上还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三孔组104。每个第三孔组104包括至少一个吸附孔1001。多个第三孔组104的吸附孔1001的中心连线与吸附部101沿轴向的对称轴线o共线。多个第三孔组104加强了吸附机构100对第二部件303的吸附力及吸附稳定性,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第三孔组104也可以省略。
64.吸附机构100设置多个间隔的第三孔组104,避免第三孔组104间的吸附孔1001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提高吸附稳定性。
65.一实施例中,第三孔组10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三孔组104的吸附孔1001的数量分别为十七个、八个、八个和三个,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孔组104及每个第三孔组104的吸附孔1001的数量也可以为其他数量。
66.请同时参阅图6和图7,为进一步使第二部件303定位准确,避免第二部件303在被吸附前偏位,吸附部1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105。两个定位凸台105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二部件303朝向吸附部101的两个端面3031抵接。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凸台105也可以省略,利用控制其他设备将第二部件303放置于吸附部101上时的精度,以避免第二部件303偏位。
67.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底座20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面2011。定位面2011上开设容置槽2013。多个定位销203设置于底座201上且突出于定位面2011,以能够与第一部件301上的定位孔3011配合,使第一部件301定位在定位面2011上。吸附机构100包括进气座10和吸附件20。进气座10收容于容置槽2013内。吸附件20设置于进气座10上。吸附部101设置于吸附件20背离进气座10的一侧。所述吸附部101背离所述进气座10的一侧低于所述定位面2011,以留出第二部件303的容置空间。第二部件303放置在吸附部101上后,第一部件301再放置在定位面2011上,且使第二部件303与第一部件301贴合。
68.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进气座10内设置有通气管路106,通气管路106连通吸气装置。第一孔组102、第二孔组103和第三孔组104分别与通气管路106连通。具体地,进气座10包括座体11和通气件13。座体11设置于容置槽2013内。座体11背离容置槽20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开口113。通气件13包括相接的第一部131和第二部133。第一部131设置于容置槽2013内。第二部133通过开口113并容置于第一凹槽111内。第一部131内设置第一气孔1311,第二部133内设置第二气孔1331,第一气孔1311与第二气孔1331相通。第二部133背离座体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333。吸附件20设置于第二凹槽1333内。第二凹槽1333的底壁开设多个与第二气孔1331连通的第一连通孔1335。
第一气孔1311、第二气孔1331和多个第一连通孔1335形成通气管路106。吸附件20上设置有与吸附孔1001连通的第二连通孔21和第二连通孔21a。每个第二连通孔21和每个第二连通孔21a分别与一个第一连通孔1335连通。第二连通孔21与第三孔组104的吸附孔1001连通。
69.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6,第三孔组104分别与第一孔组102或第二孔组103的部分吸附孔1001可以位于吸附部101垂直于对称轴线o的同一截面上,以方便向同一截面上的吸附孔1001通气用的第一连通孔1335和第二连通孔21a的设置。
70.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通孔21也可以与吸附孔1001同轴为一个孔结构。
71.请参阅图2,为使进气座10与底座201相对定位准确,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部件301和第二部件303的定位精度,底座201的容置槽2013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弹性件205。弹性件205的一端抵持于进气座10的座体11上,以驱使进气座10的座体11背离弹性件205的一侧与容置槽2013的另一侧壁贴合。底座201和容置槽2013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作为定位基准面,进而提高了进气座10与底座201的定位精度。
72.容置槽2013贯通底座201的相对两侧。底座201在容置槽2013的两侧分别设置挡片207。当座体11安装于容置槽2013后,将挡片207安装在底座201上。挡片207上设置有滑孔2071,进气座10上设置有滑销15。滑销15位于滑孔2071内,并沿滑孔2071滑动,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弹性件205抵持进气座10的方向。
73.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205、滑孔2071和滑销15也可以省略。
74.为进一步使第一部件301和第二部件303定位精确,进气座10上设置有定位销203,定位销203与第一部件301的定位孔3011配合。
75.第一部件301和第二部件303可以采用热熔压合作业实现组装连接,为节省能量,座体11和/或通气件13为隔热结构,避免用于热熔压合的能量通过进气座10传导至底座201上,导致能量浪费。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件301和第二部件303也可以采用其他组装方式,例如,采用胶粘方式实现连接,此时,座体11和/或通气件13无需采用隔热结构。
76.定位装置200通过吸附机构100设置仿形于第二部件303的吸附部101,并在吸附部101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孔组102和第二孔组103,吸附孔1001在吸附部101上形成非对称的布局,减小吸附孔1001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了吸附机构100吸附第二部件303的可靠性,避免第二部件303定位时偏位,并在底座201上设置多个定位销203,实现第一部件301和第二部件303的相对准确定位。
77.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方案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