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止倾斜炉体窜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5:48: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炭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倾斜炉体窜动装置。


背景技术:

2.炭化炉内部用于通入高温烟气,对活性炭坯料进行高温炭化,以降低挥发份。炭化炉多数采用回转炉,为了便于物料随着回转炉的转动自动输出,所以将炉体倾斜设置,由于回转炉同时要报出自身旋转的性能,这就造成炉体在动态过程中向较低端窜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必要提出一种防止倾斜炉体窜动装置,包括抱箍、支撑辊、校对机构,抱箍环设于炉体外壁上,且与炉体外壁连接,抱箍为环形辊,在抱箍的左下方和右下方设置两个支撑辊,支撑辊设置于外部基础上,且相对于外部基础转动,支撑辊的辊面与抱箍的辊面面面接触,用于滚动支撑抱箍的重量,校对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抱箍两侧的第一校对辊、第二校对辊,第一校对辊、第二校对辊具有相同结构,第一校对辊包括底座、立轴、辊体,底座固定于外部基础上,立轴竖直设置,立轴下端固定于底座上,上端用于安装辊体,辊体为一回转体,辊体的轴线与立轴重合,且辊体相对于立轴转动,辊体的回转面与抱箍的侧壁滚动接触。
4.优选的,在辊体与立轴之间设置轴承以实现二者的相对转动。
5.优选的,抱箍的辊面包括位于赤道线的中间辊面、位于中间辊面两侧的左侧辊面和右侧辊面,中间辊面的表面为平面,左侧辊面和右侧辊面为斜面,形成肩部,辊体的回转面为斜面,用于与左侧辊面或右侧辊面的斜面面接触。
6.优选的,第一校对辊的底座和第二校对辊的底座之间设置可调节拉紧机构,可调节拉紧机构的两端与第一校对辊的底座和第二校对辊的底座连接,以将二者拉紧。
7.优选的,所述可调节拉紧机构为拉杆,在拉杆的两端设置螺纹,且为拉杆两端设置螺母。
8.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辊构成对抱箍、炉体支撑的机构,校对机构在炉体窜动的方向对抱箍进行限位、从而解决了炉体向较低方向窜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装置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装置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为了清晰表达校对辊的结构,忽略了基础及底座的结构图。
11.图3为本装置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为了清晰表达底座,拉杆等的结构,忽略了校对辊的结构图。
12.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13.图5为本装置用于炉体的安装示意图。
14.图中:抱箍10、中间辊面11、左侧辊面12、右侧辊面13、支撑辊20、第一校对辊31、底
座311、立轴312、辊体313、第二校对辊32、拉杆41、螺母42、炉体100。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倾斜炉体窜动装置,包括抱箍10、支撑辊20、校对机构,抱箍10环设于炉体100外壁上,且与炉体外壁连接,抱箍10为环形辊,在抱箍10的左下方和右下方设置两个支撑辊20,支撑辊20设置于外部基础上,且相对于外部基础转动,支撑辊20的辊面与抱箍10的辊面面面接触,用于滚动支撑抱箍10的重量,校对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抱箍10两侧的第一校对辊31、第二校对辊32,第一校对辊31、第二校对辊32具有相同结构,第一校对辊31包括底座311、立轴312、辊体313,底座311固定于外部基础上,立轴312竖直设置,立轴312下端固定于底座311上,上端用于安装辊体313,辊体313为一回转体,辊体313的轴线与立轴312重合,且辊体313相对于立轴312转动,辊体313的回转面与抱箍10的侧壁滚动接触。
17.进一步,在辊体313与立轴312之间设置轴承以实现二者的相对转动。
18.进一步,抱箍10的辊面包括位于赤道线的中间辊面11、位于中间辊面11两侧的左侧辊面12和右侧辊面13,中间辊面11的表面为平面,左侧辊面12和右侧辊面13为斜面,形成肩部,辊体313的回转面为斜面,用于与左侧辊面12或右侧辊面13的斜面面接触。此方案中,辊面不需要与抱箍10的侧壁接触,由于抱箍10的侧壁为金属材质,对辊面磨损严重,而是将抱箍10的辊面设置为两侧斜面、中间平面的结构,进而通过抱箍10的斜面与第一校对辊31、第二校对辊32的回转面面面接触,由第一校对辊31、第二校对辊32对抱箍10进行限位校对,若炉体向倾斜方向窜动,则带动抱箍10也向倾斜方向窜动,此时由于校对机构于基础固定设置,所以由其反作用于抱箍10,对其限位,防止窜动。
19.进一步,第一校对辊31的底座311和第二校对辊32的底座311之间设置可调节拉紧机构,可调节拉紧机构的两端与第一校对辊31的底座311和第二校对辊32的底座311连接,以将二者拉紧。拉紧的两个校对辊能够保证与抱箍10尖部紧密的贴合,从而起到实际限位的作用,避免二者不接触造成的虚限位。
20.进一步,所述可调节拉紧机构为拉杆41,在拉杆41的两端设置螺纹,且为拉杆41两端设置螺母42。当然其它可调节方式也可以实现,例如在拉杆41两端设置卡扣等锁紧件等。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2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文件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
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倾斜炉体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支撑辊、校对机构,抱箍环设于炉体外壁上,且与炉体外壁连接,抱箍为环形辊,在抱箍的左下方和右下方设置两个支撑辊,支撑辊设置于外部基础上,且相对于外部基础转动,支撑辊的辊面与抱箍的辊面面面接触,用于滚动支撑抱箍的重量,校对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抱箍两侧的第一校对辊、第二校对辊,第一校对辊、第二校对辊具有相同结构,第一校对辊包括底座、立轴、辊体,底座固定于外部基础上,立轴竖直设置,立轴下端固定于底座上,上端用于安装辊体,辊体为一回转体,辊体的轴线与立轴重合,且辊体相对于立轴转动,辊体的回转面与抱箍的侧壁滚动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倾斜炉体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辊体与立轴之间设置轴承以实现二者的相对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倾斜炉体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抱箍的辊面包括位于赤道线的中间辊面、位于中间辊面两侧的左侧辊面和右侧辊面,中间辊面的表面为平面,左侧辊面和右侧辊面为斜面,形成肩部,辊体的回转面为斜面,用于与左侧辊面或右侧辊面的斜面面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倾斜炉体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校对辊的底座和第二校对辊的底座之间设置可调节拉紧机构,可调节拉紧机构的两端与第一校对辊的底座和第二校对辊的底座连接,以将二者拉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倾斜炉体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拉紧机构为拉杆,在拉杆的两端设置螺纹,且为拉杆两端设置螺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止倾斜炉体窜动装置,包括抱箍、支撑辊、校对机构,在抱箍的左下方和右下方设置两个支撑辊,支撑辊设置于外部基础上,且相对于外部基础转动,支撑辊的辊面与抱箍的辊面面面接触,用于滚动支撑抱箍的重量,校对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抱箍两侧的第一校对辊、第二校对辊,第一校对辊、第二校对辊具有相同结构,第一校对辊包括底座、立轴、辊体,底座固定于外部基础上,立轴竖直设置,立轴下端固定于底座上,上端用于安装辊体,辊体为一回转体,辊体的回转面与抱箍的侧壁滚动接触,本方案中的支撑辊构成对抱箍、炉体支撑的机构,校对机构在炉体窜动的方向对抱箍进行限位、从而解决了炉体向较低方向窜动的问题。解决了炉体向较低方向窜动的问题。解决了炉体向较低方向窜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涛 王虎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罗县德润活性炭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2/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