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4:48: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增湿技术,特别是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


背景技术:

2.燃料电池增湿器通常包括外壳和密封固定于外壳内部的中空纤维膜束,外壳具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与外壳内部与中空纤维膜束外周间的空间相连通、以供第一流体流动通过,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与中空纤维的内部相连通、以供第二流体流动通过。通常,第一流体为水蒸气含量较高的湿气,第二流体为水蒸气含量较低的干气。第一流体在中空纤维外部流动,第二流体在中空纤维的中空内部流动,二者具有湿度差,第一流体中夹带的水蒸气通过中空纤维的侧壁,进入中空纤维内部,从而实现对第二流体的增湿。
3.现有的增湿器中,中空纤维膜束直接固定于外壳内部,为了提高增湿效率和速率,中空纤维的数量一般都比较多,从而位于膜束外周的中空纤维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外壳的内壁,并产生摩擦作用,而外壳的硬度又比较高,二者的摩擦会对中空纤维形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该增湿器用于汽车上,汽车运动过程中,会形成幅度较大的振动,其进一步加大了中空纤维与外壳内壁之间的摩擦作用,并且,只要汽车在运动,二者间的摩擦就会发生,持续一段时间后,甚至出现中空纤维破裂的现象,导致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直接混合,造成污染等问题。
4.因此,需要改进中空纤维膜束与外壳之间的固定结构,以避免中空纤维与外壳的内壁间产生摩擦作用,进而防止损伤中空纤维,最终实现对中空纤维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在使用过程中,可避免中空纤维与外壳的内壁间产生摩擦作用,从而防止损伤中空纤维。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其包括外壳及位于外壳内部的中空纤维膜束,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由多根中空纤维构成,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灌封材料形成密封部,并通过各所述密封部密封固定于外壳的两端,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与外壳内部与中空纤维膜束外周间的空间相连通、以供第一流体流动通过,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与中空纤维的内部相连通、以供第二流体流动通过,所述密封部将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分开;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外周套设有柔性的保护网罩,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整个外周均被保护网罩包裹,且所述保护网罩的侧面靠近两端处设置过流孔。
7.本技术提供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在中空纤维膜束的整个外周套设柔性的保护网罩,该保护网罩将中空纤维膜束的整个外周包裹住,从而中空纤维膜束与外壳的内壁间隔开,因此,在中空纤维膜组件发生振动的过程中,即使中空纤维膜束与外壳间发生相对运动,也不会与外壳间形成摩擦作用,避免中空纤维的磨损,且保护网罩是柔性的,即使二者
间产生相对运动,其对中空纤维的摩擦作用强度也很小,进而达到保护中空纤维膜束的目的;另外,保护网罩对中空纤维膜束的堆积形状起到规整和支撑作用,维持中空纤维堆积均匀,并防止中空纤维中部区域下垂。保护网罩的侧面靠近两端处均设置过流孔,第一流体经靠近其一端处的过流孔进入保护网罩内,实现对中空纤维内部流动的第二流体的增湿,对第二流体增湿后、湿度降低的第一流体从靠近其另一端处的过流孔流出保护网罩,实现第一流体的完整的流路,确保增湿过程顺利实现。
8.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网罩的外周与外壳的内壁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保护网罩的整个侧壁上均设有过流孔。
9.保护网罩的外周与外壳的内壁间留有第一间隙,且整个保护网罩的侧壁均设置有过流孔,第一流体经第一入口流入后,首先进入上述第一间隙,然后,透过保护网罩整个侧壁上的过流孔,扩散至所有中空纤维的外周,进而实现对中空纤维内部流动的第二流体的快速增湿。该第一间隙的设置,起到提高靠近外壳内壁处的中空纤维的利用率,因为,如果不设置该第一间隙,第一流体无法扩散至靠近外壳内壁处的中空纤维的外周,此处的中空纤维起不到实际利用,从而靠近外壳内壁处的中空纤维内流动的第二流体可能基本上未被增湿就从第二出口排出,相应地,中空纤维膜组件整体的增湿效率下降。但是,如果在保护网罩的外周和外壳的内壁设置了该第一间隙,而保护网罩仅在两端部设置过流孔,那么,进入第一间隙的第一流体可能会直接从第一出口排出,而不再朝着中空纤维的外周扩散,即第一流体未对第二流体增湿就从外壳排出,第一流体的实际利用率下降,增湿速率和效率均下降。
10.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网罩具有多个,以将所述中空纤维膜束分成多组,且相邻保护网罩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11.保护网罩为多个,用于将中空纤维膜束分成多组,以避免将数量较多的中空纤维全部堆积在一起,第一流体难以扩散至位于内部的中空纤维外周,导致这部分中空纤维无法被实际利用。而相邻保护网罩之间设置了第二间隙,也是便于第一流体能够分散至相邻保护网罩之间,进而扩散至各个保护网罩的内部,确保各保护网罩内的中空纤维均能够被充分利用。
12.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网罩的硬度大于中空纤维的硬度,且小于所述外壳的硬度。
13.保护网罩的硬度大于中空纤维的硬度,以便能够对后者起到强度足够高的支撑作用,而其硬度又小于外壳的硬度,目的是减小其与中空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力,缓和对中空纤维造成的损伤作用。
14.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网罩的端部通过所述密封部与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和外壳的端部的内壁均形成固定;或者,所述保护网罩的端部通过焊接固定至外壳的端部的内壁。
15.保护网罩的端部通过密封部与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和外壳的端部的内壁均形成固定,即密封部将保护网罩的端部、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及外壳的端部一起固定住,所有这些部件的端部可以同时被固定,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整个装配流程得到简化,且固定效果可靠,以便保护网罩对中空纤维膜束起到强度强度足够高的支撑作用,减小其上下振动的幅度,减轻对中空纤维膜造成的损伤。或者,保护网罩的端部通过焊接固定至外壳的端部的内壁,即在将中空纤维膜束装配至外壳内部之前,先将保护网罩的端部焊接固定至外壳的端部,后续中空纤维膜束端部的固定操作相对更方便。
16.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网罩的端部外周和外壳的相应端部之间还设有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定位于外壳的相应端部,其外周与外壳的相应端部的内壁间形成密封,所述保护网罩的端部通过所述密封部与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和定位元件的内壁间均形成固定。
17.保护网罩的端部和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通过密封部密封固定于定位元件的内壁,而定位元件又与外壳的端部形成密封固定,即保护网罩和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通过定位元件间接固定至外壳的端部,从而固定操作过程中,可以先将保护网罩和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一起固定至定位元件内,然后再将定位元件密封固定至外壳的端部,这样分步密封固定,一方面操作上比较容易实现,另一方面,相关部件间的密封固定效果更可靠。
18.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网罩的端部与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和定位元件的内壁间均形成固定的区域的轴向长度为15-30mm。
19.保护网罩与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及定位元件形成固定区域的轴向长度为15-30mm,该固定区域长度的设计,确保保护网罩、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及定位元件之间的固定作用牢固、可靠,便于保护网罩对中空纤维膜束起到强度更高的支撑作用。
2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元件内部具有多个第一空腔,多个所述保护网罩的端部和多组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分别固定于各个第一空腔内。
21.定位元件内部包括多个第一空腔,该多个第一空腔用于容纳多个保护网罩的端部和多组中空纤维的端部,从而多组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和多个保护网罩的端部受到的固定作用强度更高,也便于中空纤维膜束形成堆积规整的多组,有利于增湿效率的提高。
2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部还具有分隔元件,所述分隔元件内部具有多个第二空腔,各组所述中空纤维膜束和各个保护网罩的轴向长度的至少50%以上位于各第二空腔内部。
23.外壳内部设置有包括多个第二空腔的分隔元件,各组中空纤维膜束和各个保护网罩的轴向长度的至少50%以上位于各第二空腔内,扩散至中空纤维膜束外周的第一流体也位于分隔单元内部,也就是说分隔单元对该第一流体起到暂时的阻挡作用,避免该第一流体过快地流向第一出口,造成第一流体利用率低和增湿效率差的问题。分隔元件的多个空腔将中空纤维膜束分成多组,可避免所有的中空纤维膜束堆积在一起,第一流体难以流入中空纤维膜束的内部,造成位于较内侧的中空纤维利用率低及内侧增湿效果差的问题。
24.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网罩的外周与第二空腔的侧壁间留有第三间隙;或者,所述分隔元件的端部和与之相邻的密封部之间留有空隙,并至少具有正对第一入口的遮挡区域。
25.保护网罩的外周与第二空腔的侧壁间留有第三间隙,该第三间隙的设置可提高靠近第二空腔侧壁处的中空纤维的利用率,进而加快增湿速率。分隔元件具有正对第一入口的遮挡区域,其可对由第一入口流入的第一流体的流动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其流速,并使得第一流体流动方向发生转换,进入分隔元件的端部和与之相邻的密封部之间的空隙内,然后朝分隔元件内部扩散。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在中空纤维膜束的外周套设柔性的保护网罩,该保护网罩将中空纤维膜束的整个外周包裹住,从而中空纤维膜束与外壳的内壁间隔开,因此,在中空纤维膜组件发生振动的过程中,即使中空纤维膜束与外壳间发生相对运动,也不会与外壳间形成摩擦作用,避免中空纤维的磨损,且保护网罩是柔性的,即使二者间产生相对运动,其对中空纤维的摩擦作用强度也很小,进而达到保护中空纤维膜束的目的;另外,保护网罩对中空纤维膜束的堆积形状起到规整和支撑作用,维持中空纤维堆积均
匀,并防止中空纤维中部区域下垂。保护网罩的侧面靠近两端处均设置过流孔,第一流体经靠近其一端处的过流孔进入保护网罩内,实现对中空纤维内部流动的第二流体的增湿,对第二流体增湿后、湿度降低的第一流体从靠近其另一端处的过流孔流出保护网罩,实现第一流体的完整的流路,确保增湿过程顺利实现。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立体图;
29.图2为图1提供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30.图3为图1提供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31.图4为图1提供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32.图5为保护网罩套设于中空纤维膜束外周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图7、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二、三;
34.图9为第二种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定位元件的轴测图;
35.图10为第二种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36.图11为第二种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外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7.1000-中空纤维膜组件,100-外壳,10-主体,11-第一入口,12-第一出口,20-端盖,21-第二入口,22-第二出口,30-中空纤维膜束,31-中空纤维,40-密封部,50-保护网罩,501-过流孔,502-第一间隙,503-第二间隙,60-定位元件,601-包绕环,602-定位部,603-第一空腔,70-分隔元件,701-第二空腔,702-第三间隙,703-空隙,704-遮挡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0.如图1-5所示的第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1000,其包括外壳100及位于外壳100内部的中空纤维膜束30,中空纤维膜束30由多根中空纤维31构成,中空纤维膜束30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灌封材料形成密封部40,并通过各密封部40密封固定于外壳100的两端;外壳100具有第一入口11、第一出口12、第二入口21和第二出口22,第一入口11和第一出口12与外壳100内部与中空纤维膜束30外周间的空间相连通、以供第一流体流动通过,第二入口21和第二出口22与中空纤维31的内部相连通、以供第二流体流动通过,密封部40将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分开。
41.通常,第一流体为水蒸气含量较高的湿气,第二流体为水蒸气含量较低的干气。第一流体在中空纤维31外部流动,第二流体在中空纤维31的中空内部流动,二者具有湿度差,第一流体中夹带的水蒸气通过中空纤维31的侧壁,进入中空纤维31内部,从而实现对第二
流体的增湿。
42.中空纤维膜束30的外周套设有柔性的保护网罩50,中空纤维膜束30的整个外周均被保护网罩50包裹,且保护网罩的侧面靠近两端处设置过流孔501。
43.该保护网罩50将中空纤维膜束30的整个外周包裹住,从而中空纤维膜束30与外壳100的内壁间隔开,因此,在中空纤维膜组件1000发生振动的过程中,即使中空纤维膜束30与外壳100间发生相对运动,也不会与外壳100间形成摩擦作用,避免中空纤维31的磨损,且保护网罩50是柔性的,即使二者间产生相对运动,其对中空纤维31的摩擦作用强度也很小,进而达到保护中空纤维膜束30的目的。
44.另外,保护网罩50对中空纤维膜束30的堆积形状起到规整和支撑作用,维持中空纤维31堆积均匀,并防止中空纤维31中部区域过度下垂。保护网罩50的侧面靠近两端处均设置过流孔501,第一流体经靠近其一端处的过流孔501进入保护网罩50内,实现对中空纤维31内部流动的第二流体的增湿,对第二流体增湿后、湿度降低的第一流体从靠近其另一端处的过流孔501流出保护网罩50,实现第一流体的完整的流路,确保增湿过程顺利实现。当然,如图5所示,保护网罩50的整个侧壁均设置过流孔501效果更好,第一流体穿过所有这些过流孔501,快速扩散至所有中空纤维31的外周。
45.本实施例中,外壳100包括主体10和密封固定至主体10两端的两个端盖20,第一入口11和第一出口12位于主体10的两端,第二入口21和第二出口22分别设于两个端盖20上、并位于两个端盖20的同一侧,且端盖20的内表面从第二入口21和第二出口22所在侧朝着端盖20的相对侧倾斜。一方面分体式的外壳100,方便制造,另一方面,也便于将中空纤维膜束30安装于外壳100内部。而第二入口21和第二出口22分别设于两个端盖20上、并位于两个端盖20的同一侧,端盖20的内表面从第二入口21和第二出口22所在侧朝着端盖20的相对侧倾斜,其起到导向的作用,即将第二流体导向第二入口21的相对侧,及将第二出口22相对侧的第二流体导向第二出口22。
46.当然,外壳100也可以由两个半部密封组装在一起形成。
47.如图2-5所示,保护网罩50的外周与外壳100的内壁间留有第一间隙502,且保护网罩50的整个侧壁上均设有过流孔501,一方面,保护网罩50不与外壳100的内壁直接接触,二者间隔开,第一流体经第一入口11流入后,首先进入上述第一间隙502,然后,透过保护网罩50整个侧壁上的过流孔501,扩散至所有中空纤维31的外周,进而实现对中空纤维31内部流动的第二流体的快速增湿。
48.该第一间隙502的设置,起到提高靠近外壳100内壁处的中空纤维31的利用率,因为,如果不设置该第一间隙502,第一流体无法扩散至靠近外壳100内壁处的中空纤维31的外周,导致此处的中空纤维31起不到实际利用,从而靠近外壳100内壁处的中空纤维31内流动的第二流体可能基本上未被增湿就从第二出口22排出,相应地,中空纤维膜组件1000整体的增湿效率下降。
49.但是,如果在保护网罩50的外周和外壳100的内壁设置了该第一间隙502,而保护网罩50仅在两端部设置过流孔501,那么,进入第一间隙502的第一流体可能会直接从第一出口12排出,而不再朝着中空纤维31的外周扩散,即第一流体未对第二流体增湿就从外壳100排出,第一流体的实际利用率下降,中空纤维膜组件1000的增湿速率和效率均下降。
50.也就是说,通过在保护网罩50的外周和外壳100的内壁间预留第一间隙502,并且,
整个保护网罩50的表面设置过流孔501,可大幅提高中空纤维膜组件1000的增湿效率、增湿速率、第一流体的实际利用率及中空纤维31的实际利用率。该第一间隙502和保护网罩50还可对由第一入口11流入的第一流体的流动起到缓冲作用,一方面,减轻第一流体对中空纤维31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可延长第一流体在外壳100内部的停留时间,提高增湿效率。
51.在其他更优的实施例中,保护网罩50可具有多个,以将中空纤维膜束30分成多组,可避免将数量较多的中空纤维31全部堆积在一起,导致第一流体难以扩散至位于内部的中空纤维31外周,造成这部分中空纤维31无法被实际利用。而相邻保护网罩50之间设置第二间隙503,也是便于第一流体能够分散至相邻保护网罩50之间,进而通过过流孔501、扩散至各个保护网罩50的内部,确保各保护网罩50内的中空纤维31均能够被充分利用。
52.例如,如图2-4所示,保护网罩50的数量为3,位于中间的保护网罩50与其两侧的保护网罩50之间均形成上述第二间隙503。各保护网罩30均与外壳100也就是主体10的内壁间形成第一间隙502,并且,第一间隙502和第二间隙503连成一体,从而由第一入口11流入的第一流体进入第一间隙502后,可进一步扩散至第二间隙503内,再进入各保护网罩50内部。
53.比较好地,保护网罩50的硬度大于中空纤维31的硬度,且小于外壳100的硬度,一方面确保保护网罩50能够对后者起到强度足够高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还减小其与中空纤维31之间的摩擦作用力,缓和对中空纤维31造成的损伤作用。
54.具体地,外壳100可以选用尼龙加玻纤或者聚苯醚(mppo)加玻纤等耐水蒸气、强度高、耐磨性较好的材料来制造。中空纤维膜31选用pes或全氟磺酸阳离子交换膜(nafion膜)等可提供高水蒸气透过性的材料来制备。保护网罩50可选用pp来制备。
55.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保护网罩50的端部通过密封部40与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和外壳100的端部的内壁均形成固定。更具体地,保护网罩50的端部通过密封部40与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和主体10的端部的内壁形成固定。也就是说,密封部40将保护网罩50的端部、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及外壳100的端部即主体10的端部一起固定住,所有这些部件的端部可以同时被固定,中空纤维膜组件1000的整个装配流程得到简化,且固定效果可靠,以便保护网罩50对中空纤维膜束30起到强度强度足够高的支撑作用,减小其上下振动的幅度,减轻对中空纤维膜30造成的损伤。
56.或者,保护网罩50的端部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至外壳100也就是主体10的端部的内壁,即在将中空纤维膜束30装配至外壳100或者主体10内部之前,先将保护网罩50伸入外壳100或者主体10内部,并将保护网罩50的端部焊接固定至外壳100或者主体10的端部,然后,将中空纤维膜束30伸入保护网罩50内,相应地,后续中空纤维膜束30端部的固定操作相对更方便,因为,上述部件端部的固定操作被分解开,操作上更易实现。
57.如图6-8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中空纤维膜组件1000,与第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1000不同的是,保护网罩50的端部外周和外壳100的相应端部之间还设有定位元件60,该定位元件60定位于外壳100的相应端部,其外周与外壳100的相应端部的内壁间形成密封,保护网罩50的端部通过密封部40与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和定位元件60的内壁间均形成固定。即保护网罩50的端部和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通过定位元件60间接固定至外壳100的端部,从而固定操作过程中,可以先将保护网罩50的端部和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一起固定至定位元件60内,然后再将定位元件60密封固定至外壳100的端部,这样分步密封固定,一方面操作上比较容易实现,另一方面,相关部件间的密封固定效果更可靠。
58.具体地,上述定位元件60定位至主体10的端部。可以是保护网罩50的一端部外周和主体10的一端部之间设置定位元件60,或者,保护网罩50的两端部外周和主体10的两端部之间均设置定位元件60。
59.更具体地,如图9所示,定位元件60包括包绕环601和一体形成于包绕环601外周的定位部602,定位元件60通过其定位部602定位至主体10的端部,例如,定位部602为形成于包绕环601外周的凸起,主体10的端部形成可供凸起插入的插槽,凸起插入插槽内,从而定位元件60可定位至主体10的端部。包绕环601外周与主体10的端部的内壁间也通过灌封材料形成密封,保护网罩50的端部通过密封部40与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和包绕环601的内壁间均形成固定。保护网罩50的端部和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伸入包绕环601内部,灌封材料注入包绕环601内部,形成密封部40,该密封部40将保护网罩50的端部、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一起固定至包绕环601。并且,包绕环601的外周和主体10端部的内壁之间也通过灌封材料形成密封。也就是说,保护网罩50的端部、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通过定位元件60的包绕环601间接密封固定至外壳100或主体10的端部。
60.定位元件60内部具有多个第一空腔603,多个保护网罩50的端部和多组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分别固定于各个第一空腔603内,即该多个第一空腔603用于容纳多个保护网罩50的端部和多组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从而多组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和多个保护网罩50的端部受到的固定作用强度更高,也便于中空纤维膜31形成堆积规整、分隔开的多个组,有利于增湿效率的提高。例如,第一空腔603的数量为3。
61.如图10所示,保护网罩50的端部与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和定位元件60的内壁间均形成固定的区域的轴向长度l为15-30mm,即包绕环601的轴向长度为15-30mm,其内部完全被灌封材料填充,使得其内部的密封部40的轴向长度为15-30mm,该固定区域长度的设计,确保保护网罩50的端部、中空纤维膜束30的端部及定位元件60之间的固定作用牢固、可靠,便于保护网罩50对中空纤维膜束30起到强度更高的支撑作用。
62.进一步的,如图6-8及图10-11所示,该第二种中空纤维膜组件1000中,外壳100内部还具有分隔元件70,分隔元件70内部具有多个第二空腔701,各组中空纤维膜束30和各个保护网罩50的轴向长度的至少50%以上位于各第二空腔701内部,从而扩散至中空纤维膜束30外周的第一流体也位于分隔单元70内部,也就是说分隔单元70对该第一流体起到暂时的阻挡作用,避免该第一流体过快地流向第一出口12,造成第一流体利用率低和增湿效率差的问题。
63.分隔元件70的多个第二空腔701将中空纤维膜束30分成多组,可避免所有的中空纤维膜束30堆积在一起,第一流体难以流入中空纤维膜束30的内部,造成位于较内侧的中空纤维31利用率低及内侧增湿效果差的问题。第二空腔701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或更多个。
64.如图6和图10所示,分隔元件70的端部和与之相邻的密封部40之间留有空隙703,并至少具有正对第一入口11的遮挡区域704。该遮挡区域704可对由第一入口11流入的第一流体的流动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其流速,并使得第一流体流动方向发生转换,进入分隔元件70的端部和与之相邻的密封部40之间的空隙703内,然后朝分隔元件70内部扩散,透过保护网罩50的过流孔501,并扩散至中空纤维31外周,实现对中空纤维31内部流动的第二流体的增湿。
65.比较好地,如图8所示,保护网罩50的外周与第二空腔701的侧壁间留有第三间隙702,该第三间隙702的设置可提高靠近第二空腔701侧壁处的中空纤维31的利用率,进而加快增湿速率。
66.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