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3:49: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


背景技术:

2.市场上有许多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和节油装置,但是目前现有的尾气净化装置和节油装置大多都是固定固定在汽车的进气端处,由于汽车进气端的温度较高,长时间的使用其装置的变频变压电源装置易受到汽车进气端高温侵袭,导致电路老化发生故障,同时多数的节油净化装置都是固定的功率,并不能适配多种型号节油净化车辆,使得其适用性不强,难以普遍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解决了不能匹配多种车型功率的需求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二连接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外筒的内侧安装有放电净化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内侧安装有变频变压控制器;
5.所述放电净化组件包括三个导电合金螺杆,三个所述导电合金螺杆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支架,两端的三个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均安装有导电连接片,两端的所述导电连接片之间且分别位于三个导电合金螺杆的外部均安装有负极合金筒,三个所述导电合金螺杆且位于第一连接筒同侧的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正极三角连接架。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变频变压控制器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控制器安装架,两个所述控制器安装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筒的内侧壁,所述变频变压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低压负极输入线和低压正极输入线,所述变频变压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高压负极输出线和高压正极输出线。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三个所述导电合金螺杆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放电毛刷,所述正极三角连接架的一侧面设置有正极接线柱,所述高压正极输出线的一端与正极接线柱相连接,所述变频变压控制器通过高压正极输出线、正极接线柱和正极三角连接架与三个导电合金螺杆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内侧壁设置有负极接线柱,所述高压负极输出线的一端与负极接线柱相连接,所述变频变压控制器通过高压负极输出线和负极接线柱与第一连接筒以及外筒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内侧壁与低压负极输入线和低压正极输入线对应开设有外接电源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架的表面均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固定支架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三个所述导电合金螺杆通过三个固定支架与正极三角连接架相连接,所述正极三角连接架为导电合金材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的外表面均连接有连接卡箍,两端的所述连接卡箍的内侧均与正极三角连接架的外表面对应开设有卡合槽,所述负极合金筒通过两端的导电连接片与外筒以及第一连接筒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正极三角连接架通过螺母连接于三个固定支架的一侧表面。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通过三个导电合金螺杆和起表面的若干个放电毛刷通过正极三角连接架的连接并与安装在第一连接筒内的变频变压控制器的高压正极输出线相连接,使得三个导电合金螺杆以及放电毛刷导入正极高压电流,而变频变压控制器的高压负极输出线通过连接在第一连接筒内侧壁的负极接线柱相连接,通过第一连接筒和导电连接片与三个负极合金筒相连接并输入负极高压电流,与导电合金螺杆和放电毛刷形成尖端放电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气体,并随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进入燃烧室对燃烧进行助燃,使得燃料燃烧更加彻底,燃烧效率更高,从而降低尾气排放和节约燃料的效果。
14.2、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通过耐高温的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固定支架将三个导电合金螺杆固定在导电连接片的表面,且放电净化组件内的导电合金螺杆和若干个放电毛刷以及所对应的负极合金筒可根据车辆的净化功率来适当增加或减少,使得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且使用寿命更强。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的俯视图;
17.图3为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的图3中的a-a的剖视图;
18.图4为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的图3中的b-b的剖视图;
19.图5为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的放电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的放电净化组件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外筒;2、第一连接筒;21、外接电源孔;22、负极接线柱;3、第二连接筒;4、连接卡箍;5、进气口;6、出气口;7、放电净化组件;71、导电合金螺杆;72、负极合金筒;73、固定支架;74、导电连接片;75、正极三角连接架;76、正极接线柱;77、放电毛刷;8、变频变压控制器;81、控制器安装架;82、高压负极输出线;83、高压正极输出线;84、低压负极输入线;85、低压正极输入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技术方案:一种放电针式节能减排助燃器,包括外筒1,外筒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筒2和第二连接筒3,第
一连接筒2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气口5,第二连接筒3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气口6,外筒1的内侧安装有放电净化组件7,第一连接筒2的内侧安装有变频变压控制器8,放电净化组件7包括三个导电合金螺杆71,三个导电合金螺杆71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支架73,两端的三个固定支架73的一侧均安装有导电连接片74,两端的导电连接片74之间且分别位于三个导电合金螺杆71的外部均安装有负极合金筒72,三个导电合金螺杆71且位于第一连接筒2同侧的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正极三角连接架75,变频变压控制器8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控制器安装架81,两个控制器安装架8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筒2的内侧壁,变频变压控制器8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低压负极输入线84和低压正极输入线85,变频变压控制器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高压负极输出线82和高压正极输出线83,第一连接筒2和第二连接筒3的外表面均连接有连接卡箍4,两端的连接卡箍4的内侧均与正极三角连接架75的外表面对应开设有卡合槽,负极合金筒72通过两端的导电连接片74与外筒1以及第一连接筒2的内侧壁相连接,正极三角连接架75通过螺母连接于三个固定支架73的一侧表面。
24.如图5-6所示,三个导电合金螺杆7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放电毛刷77,正极三角连接架75的一侧面设置有正极接线柱76,高压正极输出线83的一端与正极接线柱76相连接,变频变压控制器8通过高压正极输出线83、正极接线柱76和正极三角连接架75与三个导电合金螺杆71相连接,固定支架73的表面均开设有通风槽,固定支架73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三个导电合金螺杆71通过三个固定支架73与正极三角连接架75相连接,正极三角连接架75为导电合金材质,变频变压控制器8输出端的高压正极输出线83的正极输出电流通过正极接线柱76和正极三角连接架75输入至三个导电合金螺杆71以及其表面的若干个放电毛刷77上;
25.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的多筒臭氧等离子助燃强力节油净化器装置中,负极合金筒72和导电合金螺杆71的数量并不限制于三个,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根据负极合金筒72和导电合金螺杆71数量的需求,正极三角连接架75也可以为四角或多角类型,如:正极四角连接架、正极六角连接架等,因此,本装置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者减少负极合金筒72和导电合金螺杆71的数量。
26.如图2-4所示,第一连接筒2的内侧壁设置有负极接线柱22,高压负极输出线82的一端与负极接线柱22相连接,变频变压控制器8通过高压负极输出线82和负极接线柱22与第一连接筒2以及外筒1相连接,第一连接筒2的内侧壁与低压负极输入线84和低压正极输入线85对应开设有外接电源孔21,变频变压控制器8的输出端的高压负极输出线82所输出的负极电流通过负极接线柱22和第一连接筒2以及导电连接片74传输至三个负极合金筒72的表面。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进气口5连接于汽车的进气端,出气口6连接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的进气口,并将第一连接筒2内的变频变压控制器8的低压负极输入线84和低压正极输入线85接入至汽车的内置电源的输出端;
28.当工作时,外部空气通过汽车的进气端进入进气口5并通过导电连接片74的三个固定支架73的通风槽进入三个负极合金筒72内部,变频变压控制器8将低压负极输入线84和低压正极输入线85接入的低压电流变频变压成为高压电流,并通过高压负极输出线82、负极接线柱22和第一连接筒2传输至导电连接片74,再输入至三个负极合金筒72的内侧壁,而高压正极输出线83通过正极三角连接架75传输至三个导电合金螺杆71以及其表面的若
干个放电毛刷77上,并通过正、负极高压电流,利用放电净化组件7的尖端放电原理,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空气,随着出气口6进入到发动机燃烧室内,增加燃料的助燃性,提高燃油燃烧率,从而降低尾气排放以及节约燃料,且可通过增加放电净化组件7内的负极合金筒72、导电合金螺杆71以及其表面的放电毛刷77的组合,进一步增加减少尾气排放的效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