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深水电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2:47: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水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深水声纳通常工作在数千米水深,通常的电缆连接方法由于焊点的聚集在高静水压力挤压下很难保证电缆芯线间的绝缘,而焊点的分开焊接通常由于芯线的数量使得电连接区域间隙变得较大,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同样,当实际使用需要多组芯线并联汇成一组芯线时,汇聚处焊点将变得很大,更难以保证在高静水压电缆芯线之间的绝缘。
3.在水声行业内,深水电缆的对接通常采用橡胶套充油(或灌凝胶)方式来进行,但这对电缆的轴向密封性能要求较高,否则,油(或凝胶)将会沿着电缆芯线流传,很易破坏电缆的水密性。因此特提出一种具有高耐压力性和高绝缘强度,在深水环境下,能够保证电缆芯线间的绝缘,以及能够实现有限尺寸下电缆可靠对接的深水电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水电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水电连接结构,包括陶瓷绝缘体,陶瓷绝缘体的外壁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沟槽,沟槽的尺寸与电缆芯线的直径匹配,沟槽设置有多个,且沟槽的数量与电缆芯线的数量相匹配,陶瓷绝缘体的端部为凸起型结构,方便陶瓷绝缘体与电缆之间的连接。
6.优选的,沟槽的内部固定有可伐合金材质的电极柱,相邻电缆之间的芯线通过电极柱连接,陶瓷绝缘体的外壁靠近中部处开设有周身槽,相邻的沟槽之间通过周身槽贯通,能够实现芯线之间的并联。
7.优选的,沟槽的内壁设置有金属层,沟槽的内壁通过金属层与电极柱固定,沟槽在陶瓷绝缘体外壁的分布与电缆芯线在电缆内部的分布一致,使芯线与沟槽之间的连接更加地方便。
8.优选的,陶瓷绝缘体以周身槽的中部处分割为两部分活动绝缘体,其中一个活动绝缘体靠近周身槽的端部开设有转腔,另一个活动绝缘体的端部一体设置有与转腔相匹配的转杆,两个活动绝缘体之间通过转腔和转杆转动连接,实现陶瓷绝缘体端部与电缆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
9.优选的,转杆伸入转腔内部的一端为t字型结构,转杆t字型端部的侧面设置有缺口,转腔远离开口端处的内壁设置有与缺口相匹配的顶杆,对转杆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定。
10.优选的,转杆端部处的缺口设置有多个,转腔的内壁匹配设置有多个顶杆,增加顶杆与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升两个活动绝缘体的使用寿命。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记载了一种深水电连接结构,利用陶瓷材料的高耐压力性和高绝缘强度,以及陶瓷表面的可金属化特性,在陶瓷结构的两端分别焊接对接芯线,再对连接部分进行密封处理,这样在深水环境下,陶瓷的不可压缩和高绝缘保证了电缆芯线间的绝缘,实现了有限尺寸下电缆的可靠对接。
13.并且,利用两个活动绝缘体之间进行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能够改变陶瓷绝缘体的端部与相邻电缆之间的相对角度,以使得电缆内部的芯线能够更好地相连,同时能够省去对电缆进行翻转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陶瓷绝缘体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陶瓷绝缘体结构爆炸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动绝缘体侧剖图。
17.图中:1、陶瓷绝缘体;2、沟槽;3、电极柱;4、周身槽;5、活动绝缘体;51、转腔;52、转杆;53、缺口;54、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水电连接结构,包括陶瓷绝缘体1,其中,陶瓷绝缘体1一般选择氧化铝陶瓷材料,但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也可选择氧化锆等其他陶瓷材料,主要利用陶瓷材料的高耐压力性和高绝缘强度,以及陶瓷表面的可金属化特性,实现电缆芯线之间的稳定连接。
21.为了实现电缆芯线与陶瓷绝缘体1之间的固定,陶瓷绝缘体1的外壁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沟槽2,沟槽2设置有多个,且沟槽2的数量与电缆芯线的数量相匹配。
22.陶瓷绝缘体1的端部为凸起型结构,其凸起型结构的两端,可以为圆台型或者锥型结构,以实现对接电缆的均匀过渡,圆台的小端可根据对接电缆粗细、芯线的粗细进行确定。
23.其中,如果电缆屏蔽需要对接,可增加一个沟槽2,也可在陶瓷绝缘体1外壁增加屏蔽层,并采用多次硫化方式进行密封,沟槽2的大小根据电缆芯线的直径确定,沟槽2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绝缘的要求来确定,并且沟槽2可以为u型槽,v型槽或者为直角槽。
24.优选的,采用烧银、电镀金属等方式实现沟槽2内壁的金属化,当电缆电流较大时,沟槽2利用其金属化后的内壁与可伐合金电极柱3多点烧焊连接,能够保证电缆芯线连接点的稳定性,以及保证电力的稳定传输。
25.沟槽2的内部固定有可伐合金材质的电极柱3,相邻电缆之间的芯线通过电极柱3连接。
26.沟槽2的内壁设置有金属层,沟槽2的内壁通过金属层与电极柱3固定,沟槽2在陶
瓷绝缘体1外壁的分布与电缆芯线在电缆内部的分布一致。
27.为了实现相邻芯线之间在陶瓷绝缘体1外壁的并联,陶瓷绝缘体1的外壁靠近中部处开设有周身槽4,相邻的沟槽2之间通过周身槽4贯通,周身槽4中根据需要可将相连的两个或多个电极通过沟槽2金属化的内壁连接,也可采用焊接导线的方式,实现电缆芯线两芯或多芯的并联。
28.实施例2
29.请参阅图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在现有技术中,海底线缆的直径一半较大,因此需对接的线缆一般会在工厂进行,由于电力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电源与用电器之间电流的特性以及传输消耗,因此需要对接电缆芯线之间对应连接,以防止电力的频率、相数出现差异,增加输电场所和变电场所的负担,因此在电缆对接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电缆施行翻转,因此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会增加电缆对接所用的时间。
30.为了实现陶瓷绝缘体1端部与电缆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陶瓷绝缘体1以周身槽4的中部处分割为两部分活动绝缘体5,其中一个活动绝缘体5靠近周身槽4的端部开设有转腔51,另一个活动绝缘体5的端部一体设置有与转腔51相匹配的转杆52,两个活动绝缘体5之间通过转腔51和转杆52转动连接。
31.两个活动绝缘体5之间相对转动,能够使活动绝缘体5端部与电缆之间发生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进而能够改变芯线与沟槽2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电缆电力传输的稳定性。
32.为了减少电缆芯线连接处的弯折程度,转杆52伸入转腔51内部的一端为t字型结构,转杆52t字型端部的侧面设置有缺口53,转腔51远离开口端处的内壁设置有与缺口53相匹配的顶杆54。
33.其中,转杆52端部处的缺口53设置有多个,转腔51的内壁匹配设置有多个顶杆54,顶杆54能够限制转杆52的转动角度,可以防止电极柱3、芯线或者芯线连接处出现较大的弯折,防止断裂。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