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托盘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21:46: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盘。


背景技术:

2.托盘是一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容器,通常将多个托盘层叠设置并将物料放置在相邻两个托盘之间的空间内,在节约占地面积的同时方便了转运大批量的物料。
3.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托盘为了使相邻的两个托盘之间具有容纳物料的空间,托盘的边缘设有支撑结构5并通过位于上方的托盘的支撑结构5与位于下方的托盘的顶面抵持使两个托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为了使位于上方的托盘的支撑结构5与位于下方的托盘的顶面接触需要将每个托盘相对两侧的支撑结构5不对称设置,并在两个托盘叠放时按需将位于上方的托盘转动180
°
使两个托盘的支撑结构5错开,避免位于上方的托盘的支撑结构5伸入位于下方的托盘的支撑结构5中导致两个托盘之间的间隔缩小,进而防止位于上方的托盘将两个托盘之间存放的物料压伤,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托盘上没有明显的防呆特征,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操作员忘记转动托盘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在叠放时无需转动的托盘以方便操作员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叠放的托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的边缘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相连的斜面部及平面部,所述斜面部远离所述平面部的一端与所述托盘本体相连,所述平面部远离所述斜面部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所述斜面部靠近所述平面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托盘本体内侧的方向倾斜,所述平面部远离所述托盘本体的一面与位于所述托盘下方的另一托盘的托盘本体的抵持。
6.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呈矩形且所述托盘本体的每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
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托盘本体相对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呈轴对称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的每一侧分别设有三个所述第一支撑部。
9.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上还设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向位于所述托盘下方的另一托盘的托盘本体凸出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贯穿所述托盘本体的通孔,所述凸出部环绕所述通孔设置,且所述凸出部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与位于所述托盘下方的另一托盘上的通孔相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具有第一圆角,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凸出部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圆角相配合的第二圆角。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呈轴对称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托盘为一体注塑件。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在托盘的边缘设置内凹的第一支撑部,通过位于上方的托盘中的第一支撑部的平面部与位于下方的托盘的托盘本体的上表面抵持即可使叠放的两个托盘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并且第一支撑部中与托盘本体相连的斜面部向托盘内侧倾斜,以使平面部部分伸入托盘内侧,进而即使上下两个托盘的第一支撑部对齐仍可使位于上方的托盘的平面部与位于下方的托盘的托盘本体抵持,有效避免因操作员误操作导致的两个托盘之间的间距缩小,进而防止托盘内的物料被叠放失误的托盘压伤,且托盘在叠放的过程中无需转动调节位置,叠放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5.图1为现有技术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现有技术中托盘的俯视图;
17.图3为现有技术中托盘的部分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俯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剖视图;
21.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22.图8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23.标号说明:
24.1、托盘本体;2、延伸部;3、第一支撑部;31、斜面部;32、平面部;4、第二支撑部;41、凸出部;42、通孔;43、第一圆角;44、第二圆角;5、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6.请参照图4至图8,一种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所述托盘本体1的边缘设有延伸部2,所述延伸部2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部3,所述第一支撑部3包括相连的斜面部31及平面部32,所述斜面部31远离所述平面部32的一端与所述托盘本体1相连,所述平面部32远离所述斜面部31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2相连,所述斜面部31靠近所述平面部32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托盘本体1内侧的方向倾斜,所述平面部32远离所述托盘本体1的一面与位于所述托盘下方的另一托盘的托盘本体1的抵持。
27.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在有效避免了因操作员误操作导致的两个托盘之间的间距缩小,进而避免托盘内的物料被叠放失误的托盘压伤,且托盘在叠放的过程中无需转动调节位置,叠放操作简单。
28.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1呈矩形且所述托盘本体1的每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3。
29.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托盘本体1相对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呈轴对称设置。
30.由上述描述可知,将第一支撑部3在托盘上的位置设置为轴对称可使多个托盘叠放时各个托盘保持平衡,防止多个托盘叠放后出现倾倒。
31.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1的每一侧分别设有三个所述第一支撑部3。
32.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托盘本体1的侧面设置多个第一支撑部3利于提高托盘叠放时的稳定性。
33.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1上还设有第二支撑部4,所述第二支撑部4包括凸出部41,所述凸出部41朝向位于所述托盘下方的另一托盘的托盘本体1凸出设置。
34.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在托盘本体1上的第二支撑部4中的凸出部41抵持位于下方的托盘的托盘本体1可使两个托盘之间相对位置的保持稳定,防止托盘本体1因物料的重量变形将下方的物料压伤。
3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部4还包括贯穿所述托盘本体1的通孔42,所述凸出部41环绕所述通孔42设置,且所述凸出部41远离所述通孔42的一端与位于所述托盘下方的另一托盘上的通孔42相配合。
36.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41远离所述通孔42的一端具有第一圆角43,所述通孔42远离所述凸出部41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圆角43相配合的第二圆角44。
37.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位于上方托盘上的凸出部41与位于下方托盘上的通孔42的配合限制两个托盘之间的水平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3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部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4呈轴对称设置。
39.由上述描述可知,将第二支撑部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可进一步提高两个托盘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40.进一步的,所述托盘为一体注塑件。
41.由上述描述可知,托盘采用一体注塑成型,使托盘易于制造,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42.实施例一
43.请参照图4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托盘,用于盛放各类物料或产品。
44.如图4所示,所述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所述托盘本体1的边缘设有环绕所述托盘本体1的延伸部2,所述延伸部2向远离所述托盘本体1下表面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部2远离所述托盘本体1的一端向所述托盘本体1外侧的方向倾斜,所述延伸部2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部3,多个所述托盘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托盘的所述托盘本体1抵持以使叠放的两个所述托盘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并使两个所述托盘之间形成容纳物料的空间。
45.具体的,所述托盘为一体注塑件,即所述托盘采用常规的模具注塑工艺即可获得。
46.请结合图6和图7,所述第一支撑部3包括相连的斜面部31和平面部32,其中所述斜面部31远离所述平面部32的一端与所述托盘本体1相连,所述平面部32远离所述斜面部31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2相连,且所述斜面部31远离所述托盘本体1的一端向所述托盘本体1的内侧倾斜,即所述斜面部31与所述平面部32围成的形状向所述托盘本体1的内侧凹陷,以使部分所述平面部32伸入所述托盘本体1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内,进而两个所述托盘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的所述平面部32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托盘的托盘本体1的上表面抵持,以使两个所述托盘之间保持稳定的间隔。即使上下两个所述托盘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对齐,由于所述第一支撑部3的凹陷结构,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的所述平面部32仍能够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托盘的所述托盘本体1抵持,进而放置所述托盘时将多个所述托盘简单叠放
即可,无需转动所述托盘调整所述第一支撑部3的位置,使所述托盘方便叠放。
47.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本体1呈矩形。为了使所述托盘叠放时所述托盘之间的位置保持相对稳定,所述托盘本体1的每一侧分别设有三个所述第一支撑部3,且所述托盘本体1每一次的三个所述第一支撑部3间隔设置,以使处于叠放状态的两个所述托盘之间具有多个接触位置,进而提高两个托盘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48.优选的,所述托盘本体1相对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呈轴对称设置,以使多个所述托盘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的位置保持稳定,防止多个所述托盘叠放后整体不稳定导致倾覆。
49.实施例二
50.请参照图4、图5、图6和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托盘本体1构造提出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所述托盘本体1的构造不同。
51.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托盘本体1上还设有多个第二支撑部4,两个所述托盘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的所述第二支撑部4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托盘的所述托盘本体1抵持,以使两个所述托盘之间的间距保持稳定,避免因所述托盘内放置的物料的重量导致所述托盘本体1变形,进而防止因所述托盘本体1变形将两个所述托盘之间的物料压伤。
52.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4在所述托盘本体1上呈轴对称设置,以确保所述托班本体整体不易变形。
53.请参照图5、图6和图8,所述第二支撑部4包括通孔42及环绕所述通孔42设置的凸出部41,所述凸出部41位于所述托盘本体1的下表面并朝向远离所述托盘本体1的方向凸出设置,两个所述托盘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的凸出部41远离所述托盘本体1的一端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托盘本体1抵持,以使两个所述托盘本体1之间的空间的尺寸保持稳定。
54.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所述托盘叠放时因所述托盘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造成所述托盘叠放不稳定,所述凸出部41远离所述通孔42的一端设有第一圆角43,所述通孔42远离所述凸出部4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圆角43相配合的第二圆角44,两个所述托盘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的所述第一圆角43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托盘的第一二圆角相配合,以限制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相对于位于所述下方的所述托盘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由度,使所述托盘堆叠后整体保持稳定。
5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采用在托盘本体边缘设置内凹的第一支撑部使支撑部中的平面部部分伸入托盘本体内侧,以使两个托盘叠放时位于上上方的托盘的平面部与位于下方的托盘的托盘本体抵持,进而使两个托盘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并且托盘叠放时无需转动托盘调整第一支撑部的方向,操作方便,同时有效避免了上方的托盘在放置时将下方的托盘内的物料压伤;托盘上还设有多个第二支撑部以使上下两个托盘的托盘本体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防止位于上方的托盘内放置物料后因物料的重量导致托盘本体变形将下方托盘内的物料压伤,并通过位于上方的托盘的凸出部端部的第一圆角与位于下方的托盘上的第二圆角的配合限制托盘在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确保两个托盘的相对位置固定,避免托盘叠放后出现倾覆。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
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