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涤纶丝收卷换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4:34: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丝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涤纶丝收卷换卷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0367458.1公开一种自动换料装置,包括工作平台、第一气胀轴装置、第二气胀轴装置、电磁离合器、过孔滑环、旋转接头、张紧装置和减振板,控制第二电机运转使转轴旋转,使顶端的工作平台旋转180度,第一气胀轴装置和第二气胀轴装置位置将切换,可进行换卷工作;再控制第二气胀轴装置底端的电磁离合器通电后,第二从动带轮与第二转轴吸合,顶端的第二气胀轴本体将旋转进行放卷工作,该装置更换效率高;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开关,可实现自动控制第一气胀轴装置和第二气胀轴装置凸起缩回,方便人员进行换料。其解决了手动换卷效率低,连接板稳定性差问题。但是现有的换卷结构稳定性较差。
3.另外,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0403540.3公开一种无纺布收卷辊,包括收卷辊主体,收卷辊主体外围均布弧形撑板,弧形撑板通过弹簧与收卷辊主体弹性连接,弹簧与收卷辊主体的连接端设有润滑槽,弹簧和弧形撑板之间设有连杆,弹簧与收卷辊主体的连接端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润滑槽,弧形撑板材料为聚氨酯海绵。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由弹簧连接的弧形撑板来弹性调节卷绕直径,聚氨酯海绵材质的弧形撑板在卷绕过程中利于保护无纺布不受损坏,有效提高卷绕效率。但是这种收卷辊在实际应用时,对卷筒进行固定的效果较差,响应速度较慢,稳定性也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涤纶丝收卷换卷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收卷换卷装置换卷稳定性较差,收卷固定效果较差、响应速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涤纶丝收卷换卷装置,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外轴套、可转动地设于外轴套内的内轴套、可转动地设于内轴套内的转动轴、驱动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所述内轴套的一端设有第一主动同步轮,所述内轴套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从动同步轮,所述转动轴与第一主动同步轮同一侧处设有第二主动同步轮,所述转动轴与第一从动同步轮同一侧处设有支撑架板,所述第一主动同步轮与驱动伺服电机传动相连,所述第二主动同步轮与转动伺服电机传动相连,所述支撑架板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气涨轴,所述气涨轴包括气涨端及与气涨端连接的转轴端,所述转轴端穿过支撑架板,所述转轴端穿过支撑架板的一侧上固设有电磁离合器,所述转轴端上位于电磁离合器外侧可转动地设有第二从动同步轮,所述转轴端通过第二从动同步轮与驱动伺服电机传动相连,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定子部件与转子部件,所述电磁离合器的定子部件与支撑架板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的转子部件与转轴端的轴向相对滑动且与转轴端的径向不相对转动,所述转子部件靠近第二从动同步轮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二从动同步轮的连接部件,所述转轴端上设置有旋转配气部件,所述支撑架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旋转配
气部件的支撑架。
6.优先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弯折部。
7.优先的,所述支撑架上位于相邻两个弯折部之间设有连续弯曲的加强部。
8.优先的,所述支撑架板上靠近气涨端一侧设置有计数器,所述气涨端上设有与计数器配合实现计数的辅助盘。
9.优先的,所述气涨端包括空心的管体、设于管体内的膨胀软管,所述管体的周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管体的周侧上位于安装孔的周侧设有沉槽,所述安装孔上可滑动地装设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端与膨胀软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的两侧上靠近膨胀软管一端处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管体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滑动柱的另一端上设有顶压板,所述压缩弹簧推动支撑部使得顶压板沉没入沉槽内,所述膨胀软管与旋转配气部件相连通。
10.优先的,所述顶压板的外侧面为粗糙面,所述顶压板为尼龙材质。
11.优先的,当不施加外力时,膨胀软管处于压缩状态。
12.优先的,所述第一从动同步轮与第二从动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相连,所述支撑架板上设有用于实现同步带张紧的张紧轮。
13.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方案所采用换卷结构稳定性较好,可以实现快速地换卷,通过转动伺服电机带动支撑架板从而实现两个气涨轴的位置的互换,从而实现换卷,而且通过电磁离合器的配合,实现气涨轴的转动及停止,稳定性较好,响应速度较快。
14.通过气涨轴来实现对卷筒的固定,其固定效果更好,而且为了实现旋转配气部件的有效固定,还设置了支撑架,为了实现有效的自动离合连接控制还设置了电磁离合器,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响应,有效提高稳定性。在支撑架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弯折部,是为了有效提高支撑架的刚性,从而使得对旋转配气部件的固定效果更好。连续弯曲的加强部的设置,可以使得支撑架的支撑效果更好。为了提高收卷的效果,应对收卷进行有效监控和预估,通过计数器与辅助盘的设置,可以有效监控绕卷的圈数,从而实现加速、降速,从而实现更好的控制。而气涨端的设置,可以使得气涨部分的稳定性更好,对于卷筒的锁定更好,而且这种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采用尼龙材质可以有效提高摩擦阻力。而当不施加外力时,膨胀软管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可以使得通入气体时的响应速度更快。而且张紧轮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传动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气涨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参考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涤纶丝收卷换卷装置,包括机架1及设于机架1上的外轴套2、可转动地设于外轴套2内的内轴套3、可转动地设于内轴套3内的转
动轴4、驱动伺服电机(图中省略,没有展示,其为公知)、转动伺服电机(图中省略,没有展示,其为公知),所述内轴套3的一端设有第一主动同步轮31,所述内轴套3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从动同步轮32,所述转动轴4与第一主动同步轮31同一侧处设有第二主动同步轮41,所述转动轴4与第一从动同步轮32同一侧处设有支撑架板42,所述第一主动同步轮31与驱动伺服电机传动相连,所述第二主动同步轮41与转动伺服电机传动相连,所述支撑架板42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气涨轴,所述气涨轴包括气涨端51及与气涨端51连接的转轴端52,所述转轴端52穿过支撑架板42,所述转轴端52穿过支撑架板42的一侧上固设有电磁离合器,所述转轴端52上位于电磁离合器外侧可转动地设有第二从动同步轮33,所述转轴端52通过第二从动同步轮33、第一从动同步轮32、第一主动同步轮31与驱动伺服电机传动相连,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定子部件61与转子部件62,所述电磁离合器的定子部件61与支撑架板42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的转子部件62与转轴端52的轴向相对滑动且与转轴端的径向不相对转动,所述转子部件62靠近第二从动同步轮33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二从动同步轮33的连接部件63,所述转轴端52上设置有旋转配气部件7,所述支撑架板42上设有用于固定旋转配气部件7的支撑架421。所述支撑架421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弯折部422。所述支撑架421上位于相邻两个弯折部422之间设有连续弯曲的加强部423。所述支撑架板42上靠近气涨端51一侧设置有计数器8,所述气涨端51上设有与计数器8配合实现计数的辅助盘53。所述第一从动同步轮32与第二从动同步轮33之间通过同步带34传动相连,所述支撑架板42上设有用于实现同步带张紧34的张紧轮35。
20.所述气涨端51包括空心的管体511、设于管体511内的膨胀软管512,所述管体511的周侧上设有安装孔513,所述管体511的周侧上位于安装孔513的周侧设有沉槽514,所述安装孔513上可滑动地装设有滑动柱515,所述滑动柱515的一端与膨胀软管51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515的两侧上靠近膨胀软管512一端处设有支撑部516,所述支撑部516与管体511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517,滑动柱515的另一端上设有顶压板518,所述压缩弹簧517推动支撑部516使得顶压板518沉没入沉槽514内,所述膨胀软管512与旋转配气部件7相连通。所述顶压板518的外侧面为粗糙面,所述顶压板518为尼龙材质。当不施加外力时,膨胀软管512处于压缩状态。
21.上述计数器、电磁离合器、旋转配气部件均为公知部件。
2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方案所采用换卷结构稳定性较好,可以实现快速地换卷,通过转动伺服电机带动支撑架板从而实现两个气涨轴的位置的互换,从而实现换卷,而且通过电磁离合器的配合,实现气涨轴的转动及停止,稳定性较好,响应速度较快。
24.通过气涨轴来实现对卷筒的固定,其固定效果更好,而且为了实现旋转配气部件的有效固定,还设置了支撑架,为了实现有效的自动离合连接控制还设置了电磁离合器,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响应,有效提高稳定性。在支撑架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弯折部,是为了有效提高支撑架的刚性,从而使得对旋转配气部件的固定效果更好。连续弯曲的加强部的设置,可以使得支撑架的支撑效果更好。为了提高收卷的效果,应对收卷进行有效监控和预估,通过计数器与辅助盘的设置,可以有效监控绕卷的圈数,从而实现加速、降速,从而实现更好的控制。而气涨端的设置,可以使得气涨部分的稳定性更好,对于卷筒的锁定更好,而且这种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采用尼龙材质可以有效提高摩擦阻力。而当不施加外力时,膨胀软管
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可以使得通入气体时的响应速度更快。而且张紧轮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传动的平稳性。
2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