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绿色建筑施工用一体化式废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4:00: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绿色建筑施工用一体化式废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产生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污染浪费,这就需要人们对废水进行处理。
3.为此中国专利网公开了—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申请号为201921118875.6,通过第一滑槽于箱体的内壁上呈倾斜结构,有利于颗粒状物体在引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离开过滤网上表面,有利于防止颗粒状物体沉积导致的废水无法下沉。
4.但是该专利的废水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废水直接冲击在过滤箱内侧过滤网表面,且建筑废水中掺夹有石子等大体积物体,从而使得石子对过滤网的剧烈碰撞造成过滤网的滤孔增大现象,进而降低了过滤网对废水过滤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绿色建筑施工用一体化式废水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专利的废水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废水直接冲击在过滤箱内侧过滤网表面,且建筑废水中掺夹有石子等大体积物体,从而使得石子对过滤网的剧烈碰撞造成过滤网的滤孔增大现象,进而降低了过滤网对废水过滤的效率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绿色建筑施工用一体化式废水回收装置,包括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顶端边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抖动导流组件,所述过滤箱体底端固定安装有沉淀过滤清洁组件。
7.优选的,所述缓冲抖动导流组件包括进料管、固定环、弹簧伸缩杆、支撑盘、滑杆、导流盘、缓冲弹簧、固定架和清洁环;
8.所述过滤箱体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外侧底部套接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底端呈圆周阵列等距固定安装有弹簧伸缩杆,若干个所述弹簧伸缩杆底端通过支撑盘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顶端中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顶端中部焊接有导流盘,所述导流盘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滑杆底端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端呈圆周阵列等距焊接有清洁环,便于工作人员对冲击的废水进行缓冲处理,从而避免废水的冲击造成过滤板损坏的现象。
9.优选的,所述清洁环套接于弹簧伸缩杆外侧,所述导流盘呈圆锥形。
10.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一端部与支撑盘顶面接触,所述滑杆横截面为正四边形。
11.优选的,所述沉淀过滤清洁组件包括沉淀箱、密封门、固定框、定位槽、滤布、电机、搅拌棒和添料管;
12.所述过滤箱体底端中部通过管道焊接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一侧边部铰接有密封
门,所述沉淀箱顶端边部嵌入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沉淀箱内侧底部对应固定框底端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框内侧固定连接有滤布,所述沉淀箱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棒,所述沉淀箱顶端边部嵌入焊接有添料管,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沉淀处理,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废水中掺夹的污泥等杂质进行过滤处理。
13.优选的,所述密封门一侧底部嵌入焊接有排水管,所述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缓冲抖动导流组件,避免废水的冲击力过大造成过滤网的损坏,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对废水进行四溅导流处理,从而避免废水流动时只对过滤网一部分进行冲刷造成过滤板网的损坏较快现象出现。
16.2.通过沉淀过滤清洁组件,便于工作人员对废水中掺夹的杂质进行絮凝沉淀处理,也便于工作人员废水与沉淀物进行过滤分离处理,降低了工作人员过滤废水的难度,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对沉淀箱内侧沉淀的杂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绿色建筑施工用一体化式废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抖动导流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沉淀过滤清洁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过滤箱体;
22.2、缓冲抖动导流组件;201、进料管;202、固定环;203、弹簧伸缩杆;204、支撑盘;205、滑杆;206、导流盘;207、缓冲弹簧;208、固定架;209、清洁环;
23.3、沉淀过滤清洁组件;301、沉淀箱;302、密封门;303、固定框;304、定位槽;305、滤布;306、电机;307、搅拌棒;308、添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绿色建筑施工用一体化式废水回收装置,包括过滤箱体1,过滤箱体1顶端边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抖动导流组件2,过滤箱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沉淀过滤清洁组件3。
26.缓冲抖动导流组件2包括进料管201、固定环202、弹簧伸缩杆203、支撑盘204、滑杆205、导流盘206、缓冲弹簧207、固定架208和清洁环209;
27.过滤箱体1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进料管201,进料管201外侧底部套接焊接有固定环202,固定环202底端呈圆周阵列等距固定安装有弹簧伸缩杆203,若干个弹簧伸缩杆203
底端通过支撑盘204固定连接,支撑盘204顶端中部滑动连接有滑杆205,滑杆205横截面为正四边形,避免滑杆205移动时发生旋转的现象,滑杆205顶端中部焊接有导流盘206,导流盘206呈圆锥形,从而能够对废水进行导流处理,导流盘206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207,缓冲弹簧207一端部与支撑盘204顶面接触,能够对冲击的废水进行缓冲处理,滑杆205底端焊接有固定架208,固定架208顶端呈圆周阵列等距焊接有清洁环209,清洁环209套接于弹簧伸缩杆203外侧,能够对弹簧伸缩杆203外侧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
28.沉淀过滤清洁组件3包括沉淀箱301、密封门302、固定框303、定位槽304、滤布305、电机306、搅拌棒307和添料管308;
29.过滤箱体1底端中部通过管道焊接有沉淀箱301,沉淀箱301一侧边部铰接有密封门302,密封门302一侧底部嵌入焊接有排水管,从而能够对沉淀过滤后的水进行排出处理,沉淀箱301顶端边部嵌入滑动连接有固定框303,沉淀箱301内侧底部对应固定框303底端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304,固定框303内侧固定连接有滤布305,沉淀箱301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06,电机306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机306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棒307,沉淀箱301顶端边部嵌入焊接有添料管308。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废水沿着进料管201流入过滤箱体1内侧时,废水会先与导流盘206接触,此时,废水产生的冲击力会造成导流盘206向下移动,通过导流盘206底端固定连接的缓冲弹簧207的弹性作用,能够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处理,同时,通过导流盘206底端与滑杆205的固定连接,能够对滑杆205底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架208位置进行移动,通过固定架208与清洁环209固定连接,且清洁环209套接在弹簧伸缩杆203外侧,能够对弹簧伸缩杆203外侧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同时,在导流盘206缓冲过程中会使得支撑盘204位置进行移动,通过支撑盘204与弹簧伸缩杆203固定连接,且弹簧伸缩杆203顶端通过固定环202与进料管201的固定连接,能够对冲击力进行二次缓冲,从而避免废水的冲击力过大造成过滤网的损坏,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对废水进行四溅导流处理,从而避免废水流动时只对过滤网一部分进行冲刷造成过滤板网的损坏较快的现象。
31.工作人员通过固定框303嵌入定位槽304内侧,能够对滤布305进行安装,之后,通过添料管308,便于工作人员对沉淀箱301添加絮凝剂,且通过电机306的启动,能够使得搅拌棒307开始转动,从而使得沉淀箱301内侧的废水中掺夹的污泥进行沉淀处理,当杂质沉淀后,通过密封门302一侧底部固定安装连接的排水管,能够对废水进行排出处理,且在废水流出的过程中,通过滤布305,能够对杂质进行过滤处理,当废水排出后,工作人员打开密封门302,能够对沉淀箱301内侧底部沉淀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废水中掺夹的杂质进行絮凝沉淀处理,也便于工作人员废水与沉淀物进行过滤分离处理,降低了工作人员过滤废水的难度,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对沉淀箱301内侧沉淀的杂质进行清理。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