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固定夹具及光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09: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夹具及光伏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彩钢瓦屋顶安装光伏电池板时,通常是通过夹具将光伏电池板安装在彩钢瓦屋顶上。夹具的一端与彩钢瓦屋顶连接,另一端夹持光伏电池板。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夹具在使用时,难以保证光伏电池板的安装可靠性,光伏电池板与夹具之间有相对滑动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夹具和光伏装置,能够保证光伏组件在屋顶的安装可靠性。
4.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夹具,该种固定夹具包括:
5.支撑导向部件,所述支撑导向部件上部的支撑面设置有第一防滑件,所述支撑导向部件还设置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导向件;
6.抵压件,所述抵压件与所述支撑导向部件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导向件相连,以使所述抵压件与所述支撑导向部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7.固定连接部件,所述固定连接部件与所述支撑导向部件的下部相连。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面对称形成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壁的上表面。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槽的横断面为呈v形的中空结构。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槽的槽口向上延伸设置有隔挡部,所述第一防滑件向上弯折设置有与所述隔挡部平行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抵靠于所述隔挡部背对槽口的一侧表面。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导向部件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面,两个所述支撑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防滑件,两个所述第一防滑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导向部件宽度方向的两侧。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防滑件的表面形成有锯齿状的防滑凸起。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抵压件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件,所述第二防滑件与所述第一防滑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件设置为第一紧固螺栓,所述导向件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的螺纹段贯穿所述固定孔并置入所述支撑导向部件的下部,或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的螺纹段旋入所述固定孔。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件嵌入所述导向槽中且能够沿所述导向槽移动,所述导向槽宽度方向的两侧内壁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导向件的两个侧面相抵。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槽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导向件的
上方;
17.其中,所述限位部能够与所述导向件的上表面抵接,以限制所述导向件脱离所述导向槽。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连接部件包括第二紧固螺栓与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栓连接。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槽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置于所述导向槽的上部,且所述支撑面形成于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
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本技术提供的固定夹具包括支撑导向部件、抵压件和固定连接部件,支撑导向部件设置有导向件,抵压件与支撑导向部件相对设置,且抵压件通过连接件与导向件相连,以使抵压件与支撑导向部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其中,导向件能够沿支撑导向部件的长度方向移动,便于调节导向件使其对准连接件并与连接件相连;固定连接部件与支撑导向部件的下部相连,固定连接部件用于与外界设备设施连接,以使得支撑导向部件连接在外界设备设施上;支撑导向部件上部的支撑面设置有第一防滑件,在抵压件与支撑导向部件共同把待安装物体夹持后,待安装物体与第一防滑件抵压,第一防滑件能够与待安装物体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防止待安装物体在夹持空间中发生滑动,保证夹持稳定性和可靠性。
22.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伏装置,该种光伏装置包括光伏组件、瓦板和如上所述的固定夹具,所述固定连接部件与所述瓦板的锁缝或角驰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侧边置于所述抵压件与所述支撑导向部件之间的夹持空间中。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光伏组件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固定夹具,所述光伏组件相对的两侧边分别置于同侧的所述抵压件与所述支撑导向部件之间的夹持空间中;
24.所述瓦板对应所述光伏组件的两侧边均设置有所述锁缝或所述角驰,且所述锁缝或所述角驰与同侧的所述固定连接部件连接。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光伏装置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支架,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瓦板锁缝卷绕连接,下端与所述固定支架卡接。
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形成第一卡接部,另一端形成抵压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开口卡接,所述抵压部从背对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开口的一侧靠近并抵压所述支撑杆。
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8.本技术提供的光伏装置包括瓦板、光伏组件和如上所述的固定夹具,光伏组件的侧边置于抵压件与支撑导向部件之间的夹持空间中,由于支撑导向部件设置有第一防滑件,在固定夹具将光伏组件的侧边夹持后,光伏组件的侧边与第一防滑件抵压,第一防滑件能够与光伏组件的侧边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防止光伏组件的侧边在夹持空间中发生滑动,保证夹持稳定性和可靠性。
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光伏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
33.图4为图2中ii处的放大图;
34.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固定夹具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固定夹具在又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光伏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正视图。
37.附图标记:
38.1-固定夹具;2-光伏组件;3-瓦板;4-支座;
39.11-支撑导向部件;
40.111-第一防滑件;
41.1111-防护部;
42.1112-防滑凸起;
43.1113-卡接块;
44.112-导向件;
45.1121-凹陷部;
46.113-导向槽;
47.1131-限位部;
48.11311-凸块;
49.1132-隔挡部;
50.114-支撑块;
51.115-第二卡勾;
52.12-抵压件;
53.121-第二防滑件;
54.122-第一卡勾;
55.13-连接件;
56.14-固定连接部件;
57.141-第二紧固螺栓;
58.142-第一夹臂;
59.143-第二夹臂;
60.41-支撑杆;
61.411-第二卡接部;
62.42-固定支架;
63.421-第一卡接部;
64.422-抵压部。
6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66.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
述。
67.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68.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夹具1,该种固定夹具1用于夹持并支撑光伏电池组件,其能够固定在屋顶、路灯支撑杆等设备设施上,以使得光伏电池组件通过固定夹具1安装在使用区域,为使用区域内的设备提供电能,满足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
69.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夹具1,包括支撑导向部件11、抵压件12和固定连接部件14,支撑导向部件11上部的支撑面设置有第一防滑件111,支撑导向部件11还设置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导向件112;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件13与导向件112相连,以使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固定连接部件14,固定连接部件14与支撑导向部件11的下部相连。
70.本实施例中,支撑导向部件11设置有导向件112,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相对设置,且抵压件12通过连接件13与导向件112相连,以使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其中,导向件112能够沿支撑导向部件11的长度方向移动,便于调节导向件112使其对准连接件13并与连接件13相连;固定连接部件14与支撑导向部件11的下部相连,固定连接部件14用于与外界设备设施连接,以使得支撑导向部件11连接在外界设备设施上;支撑导向部件11上部的支撑面设置有第一防滑件111,在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共同把待安装物体夹持后,使得待安装物体与第一防滑件111抵压,第一防滑件111能够与待安装物体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防止待安装物体在夹持空间中发生滑动,保证夹持稳定性和可靠性。
7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外界设备设施可以是屋顶、路灯支撑杆、瓦板等,本实施例中的待安装物体可以是光伏电池组件等。
72.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连接件13与支撑导向部件11一体成型,便于加工,适合量产。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连接件13与支撑导向部件11可以是分体设置,通过焊接使得固定连接件13与支撑导向部件11连接。
7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抵压件12能够沿支撑导向部件11的长度方向滑动,便于调节支撑导向部件11与抵压件12处于合适的夹持位置,且抵压件12能够与支撑导向部件11互相脱离,在从夹持空间中对待安装物体进行取放时,避免抵压件12对取放操作形成干涉。
7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沿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的高度方向,抵压件12设置有第一卡勾122,支撑导向部件11设置有第二卡勾115,第一卡勾122和第二卡勾115能够互相卡接,以限制抵压件12脱离支撑导向部件11,保证了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75.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防滑件111由epdm橡胶材料制成,即第一防滑件111为弹性体,当有外界压力时,弹性体会产生凹陷,形成弧形状的面接触以增加摩擦阻力,形成防滑趋势。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防滑件111还可以由pp材料制成。本实施例对第一防滑件111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76.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导向部件11包括导向槽113,导向槽113的槽壁为中空结构,支撑面对称形成于导向槽113的槽壁的上表面。
77.本实施例中,支撑导向部件11包括导向槽113,导向槽113的槽壁为中空结构,支撑面对称形成于导向槽113的槽壁的上表面,即第一防滑件111能够与导向槽113直接配合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第一防滑件111与导向槽113之间的拆装,且第一防滑件111不需要通过其他部件间接固定到导向槽113上,能够保证第一防滑件111的安装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支撑导向部件11为一体式结构,便于加工,适合量产;且导向槽113的槽壁为中空结构,可以使导向槽113的槽壁形成双层结构,强度更高,受压后不容易发生形变,同时空心结构也有利于热量导出,且节省用料。
78.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面对称形成于导向槽113的槽壁的上表面,每个支撑面均能支撑待安装物体,使得支撑导向部件11的相对的两侧均能用于放置待安装物体。
79.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13的上部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面,且两个支撑面均设置有第一防滑件111,使得放置于支撑导向部件11的相对两侧的待安装物体均能抵压在对应侧的第一防滑件111,进而保证固定夹具1两侧均能稳定、可靠地夹持待安装物体。
80.具体地,如图3所示,导向槽113的横断面为呈v形的中空结构。
81.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13的横断面为呈v形的中空结构,导向槽113的槽壁的上表面形成有支撑面,每个支撑面直接通过一个倾斜的槽壁与固定连接部件14相连,整体形成倒三角形式,倾斜的槽壁能够将载荷沿直线向下传递至固定连接部件14,对相应的支撑面上的光伏组件的支撑更稳定,且载荷不会在槽壁表面积累,槽壁不容易变形;同时相较于其他复杂截面形状的导向槽来说,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更节省用料。
8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支撑导向部件11的槽口向上延伸设置有隔挡部1132,第一防滑件111向上弯折设置有与隔挡部1132平行的防护部1111,防护部1111抵靠于隔挡部1132背对槽口的一侧表面。本实施例中,支撑导向部件11的槽口向上延伸设置有隔挡部1132,第一防滑件111向上弯折设置有与隔挡部1132平行的防护部1111,将待安装物体置入夹持空间时,待安装物体的侧壁能够抵压防护部1111,并将防护部1111抵靠于隔挡部1132背对槽口的一侧表面,防止待安装物体的侧壁直接与支撑导向部件11的侧壁发生接触,进而避免对待安装物体的表面产生损伤。
83.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防滑件111的表面形成有锯齿状的防滑凸起1112。
84.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滑件111的表面形成有锯齿状的防滑凸起1112,增大了第一防滑件111的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进而增大了第一防滑件111与待安装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固定夹具1对待安装物体的夹持稳定性。同时,设置防滑凸起1112后,第一防滑件111与待安装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小,压强较大,对于待安装物体的夹持效果更好。
85.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抵压件1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件121,第二防滑件121与第一防滑件111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86.本实施例中,抵压件1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件121,第二防滑件121与第一防滑件111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使得固定夹具1将待安装物体夹持时,待安装物体被夹持在第一防滑件111与第二防滑件121之间,第一防滑件111和第二防滑件121分别抵压待安装物体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使得待安装物体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与第一防滑件111和第二防滑件121能够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待安装物体在夹持空间中发生滑动。
8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滑件121由epdm橡胶材料制成,且第一防滑件111也由epdm橡胶材料制成,由于橡胶材料质地较软,在第一防滑件111和第二防滑件121对待安装
物体产生夹持力时,防止对待安装物体形成硬接触,进而避免对待安装物体造成结构损伤,提高固定夹具1的使用安全性;且夹持时防滑件会压扁发生变形,防滑件与待安装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增加,提升了接触摩擦力,待安装物体更不容易脱出。
88.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待安装物体可以是双玻无边框的光伏组件2,第一防滑件111和第二防滑件121均由epdm橡胶材料制成,能够防止抵压件12和导向支撑部件压坏双玻无边框的光伏组件2,且epdm橡胶材料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保证光伏系统的安全运行。双玻无边框的光伏组件相比于有框的光伏组件来说,节省了材料成本和降低了整体重量,且无边框光伏组件没有边框遮挡,可防止边缘处积灰,降低了系统维护费用。
89.具体地,如图3所示,支撑导向部件11和第一防滑件111的其中一者设置有卡槽,另一者设置有卡接块1113,卡接块1113与卡槽卡接。
90.本实施例中,支撑导向部件11设置有卡槽,第一防滑件111设置有卡接块1113,通过卡接块1113与卡槽卡接,以将第一防滑件111安装到支撑导向部件1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防滑件111由epdm橡胶材料制成,即第一防滑件111为弹性体,使得卡接块1113能够弹性变形,进而便于卡接块1113伸入卡槽内。
91.具体地,抵压件12与第二防滑件121的连接结构与支撑导向部件11和第一防滑件111的连接结构相同,同样是通过卡接块与卡槽卡接,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9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件13设置为第一紧固螺栓,导向件112设置有固定孔,第一紧固螺栓的螺纹段贯穿固定孔并置入支撑导向部件11的下部。
93.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设置为第一紧固螺栓,导向件112设置有固定孔,如图3所示,第一紧固螺栓的螺纹段贯穿固定孔并置入支撑导向部件11的下部,以使得第一紧固螺栓的螺纹旋拧深度较大,易于保证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对待安装物体的夹紧力满足使用要求,使得待安装物体被牢固地夹持在固定夹具1中。
9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抵压件12设置有通孔,第一紧固螺栓的螺杆穿过通孔并贯穿固定孔,第一紧固螺栓的头部对抵压件12产生抵压作用,以带动抵压件12沿靠近支撑导向部件11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抵压件12和支撑导向部件11将待安装物体进行夹持。
9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向件112的固定孔设置为贯穿的螺纹孔,使得导向件112与第一紧固螺栓螺纹连接。
96.更具体地,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导向部件11包括导向槽113,导向槽113的槽壁形成中空结构,导向件112沿导向槽113滑动,使得第一紧固螺栓的螺纹段能够贯穿导向件112的固定孔并置入导向槽113的中空结构;或导向槽113中空结构的下部设置有螺纹孔,第一紧固螺栓的螺纹段能够贯穿导向件112的固定孔并螺纹旋拧于导向槽113中空结构下部的螺纹孔中。
97.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紧固螺栓的螺纹段旋入固定孔。
98.本实施例中,导向件112的固定孔为沉孔且固定孔为螺纹孔,第一紧固螺栓的螺纹段旋入沉孔,使得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连接。固定孔设置为沉孔,使得第一紧固螺栓旋入到沉孔中即可,无需在导向槽113的下部增设螺纹孔,降低加工难度,节约加工时间。
99.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13还可以是拉索,通过拉索将抵压件12和支撑导向部件11进行绑扎,以使得抵压件12和支撑导向部件11对待安装物体产生夹紧力。
100.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导向部件11包括导向槽113,导向件112嵌
入导向槽113中且能够沿导向槽113移动,导向槽113宽度方向的两侧内壁分别与相对应的导向件112的两个侧面相抵。
101.本实施例中,导向件112嵌入导向槽113中且能够沿导向槽113移动,使得导向件112在导向槽113中的活动空间较小,便于操作导向件112使其沿导向槽113移动,且导向槽113宽度方向的两侧内壁分别与相对应的导向件112的两个侧面相抵,一方面使得导向件112无法在导向槽113内沿导向槽113的宽度方向摆动,即导向件112嵌入导向槽113后,导向件112就处于能够与连接件13连接的状态,无需再调整导向件112与连接件13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导向槽113宽度方向的两侧内壁能够为导向件112提供支撑作用,使得连接件13与导向件112连接时,无需另外设置用于支撑导向件112的部件。
102.具体地,如图3-4所示,导向槽113设置有限位部1131,限位部1131位于导向件112的上方;其中,限位部1131能够与导向件112的上表面抵接,以限制导向件112脱离导向槽113。
103.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13设置有限位部1131,限位部1131位于导向件112的上方;其中,限位部1131能够与导向件112的上表面抵接,以限制导向件112脱离导向槽113。当连接件13与导向件112连接并带动抵压件12沿靠近支撑导向部件11的方向运动时,由于限位部1131与导向件112抵接,使得连接件13能够对抵压件12产生压力进而推动抵压件12运动。
104.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限位部1131设置有沿槽口向槽底延伸的凸块11311,导向件112对应设置有凹陷部1121,当导向件112沿导向槽113滑动时,凸块11311与凹陷部1121配合以限制导向件112在导向槽113中左右晃动,保证导向件112的滑动稳定性。
105.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连接部件14包括第二紧固螺栓141与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142和第二夹臂143,第一夹臂142和第二夹臂143通过第二紧固螺栓141连接。
106.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42和第二夹臂143通过第二紧固螺栓141连接,以使得第一夹臂142和第二夹臂143相互靠近并形成夹持空间,结构简单,连接牢固。第一夹臂142和第二夹臂143将外界设备设施的凸起部分夹紧,以使得固定夹具1与外界设备连接。
107.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导向部件11包括导向槽113和支撑块114,支撑块114置于导向槽113的上部,且支撑面形成于支撑块114的上表面。
108.本实施例中,支撑导向部件11包括导向槽113和支撑块114,支撑块114置于导向槽113的上部,即导向槽113和支撑块114是分体设置的,且由于支撑面形成于支撑块114的上表面,使得待安装物体可以放置于支撑块114上。导向槽113和支撑块114分体设置,便于对导向槽113或支撑块114进行维修更换。
109.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夹具1的使用过程是:
110.先将固定夹具1的下部,即固定连接部件14连接在外界设备设施上,然后将待安装物体放置于支撑导向部件11的第一防滑件111的上表面,接着将抵压件12安装在支撑导向部件11的上方,再将第一紧固螺栓的螺杆穿过抵压件12的通孔并伸入支撑导向部件11内,然后将导向件112沿导向槽113滑动直至导向件112的固定孔(即螺纹孔)对准第一紧固螺栓的螺杆,将螺杆旋入固定孔,以使得第一紧固螺栓的头部带动抵压件12移动靠近支撑导向部件11直至将待安装物体夹紧。
111.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伏装置,该种光伏装置包括光伏组
件2、瓦板3和如上所述的固定夹具1,固定连接部件14与瓦板3的锁缝或角驰连接,光伏组件2的侧边置于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之间的夹持空间中。
112.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2的侧边置于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之间的夹持空间中,由于支撑导向部件11设置有第一防滑件111,在固定夹具1将光伏组件2的侧边夹持后,光伏组件2的侧边与第一防滑件111抵压,第一防滑件111能够与光伏组件2的侧边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防止光伏组件2的侧边在夹持空间中发生滑动,保证夹持稳定性和可靠性。
11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瓦板3可以铺设在工业生产的厂房的房顶,固定连接部件14与瓦板3的锁缝或角驰连接,光伏组件2的侧边置于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中,即通过固定夹具1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瓦板3上,为厂房内的设备提供电能。
114.在其他实施例中,瓦板3还可以铺设在民用住宅的屋顶,通过光伏组件2为住宅内的家用电器提供电能。本实施例对瓦板3的安装场景不做具体限定。
115.具体地,如图2所示,光伏组件2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夹具1,光伏组件2相对的两侧边分别置于同侧的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之间的夹持空间中;瓦板3对应光伏组件2的两侧边均设置有锁缝或角驰,且锁缝或角驰与同侧的固定连接部件14连接。
116.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2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夹具1,光伏组件2相对的两侧边分别置于同侧的抵压件12与支撑导向部件11之间的夹持空间中,使得光伏组件2相对的两侧边均被固定夹具1夹持,提高对光伏组件2的夹持稳定性,且瓦板3对应光伏组件2的两侧边均设置有锁缝或角驰,且锁缝或角驰与同侧的固定连接部件14连接,使得固定夹具1能够安装在光伏组件2相对的两侧。
117.具体地,如图7所示,光伏装置还包括支座4,支座4包括支撑杆41和固定支架42,支撑杆41的上端与瓦板3锁缝卷绕连接,下端与固定支架42卡接。
118.本实施例中,光伏装置还包括支座4,支座4包括支撑杆41和固定支架42,支撑杆41的上端与瓦板3锁缝卷绕连接,使得支撑杆41与瓦板3的连接牢固,支撑杆41的下端与固定支架42卡接,在瓦板3由于户外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胀冷缩过程中,支撑杆41能够沿与固定支架42未产生卡接作用的方向滑动,即支撑杆41能够沿瓦板3的长度方向x滑动(如图1中所示),也即固定夹具1中导向槽11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图7中的纸面方向),用于消除瓦板3变形对支座4产生的应力。
11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支架42可与屋顶的檩条连接,即瓦板3通过支架安装在屋顶上,在瓦板3热胀冷缩过程中,支座4的支撑杆41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42沿屋脊到屋檐的方向或沿屋檐到屋脊的方向滑动释放应力,固定支架42不会直接承受应力进而发生与屋顶的檩条连接的松动。本实施例可以消除瓦板3变形对支座4产生的应力,防止支座4在应力作用下与檩条连接松动。
120.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撑杆41上端与瓦板3锁缝卷绕连接的卷绕角度为540
°
,提高了锁缝握裹力和抗风揭能力。
121.具体地,如图7所示,固定支架42的一端形成第一卡接部421,另一端形成抵压部422;支撑杆41的下端设有第二卡接部411,第一卡接部421与第二卡接部411的开口卡接,抵压部422从背对第二卡接部411的开口的一侧靠近并抵压支撑杆41。
122.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42的一端形成第一卡接部421,另一端形成抵压部422;支撑杆41的下端设有第二卡接部411,第一卡接部421与第二卡接部411的开口卡接,结构简单,
便于安装;抵压部422从背对第二卡接部411的开口的一侧靠近并抵压支撑杆41,以使得固定支架42与支撑杆41连接牢固。
123.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支座4还包括固定螺丝,固定支架42设置有通孔,固定螺丝穿过固定支架42的通孔并旋入檩条的螺纹孔中,固定螺丝的头部对抵压部422产生抵压作用,以使得抵压部422抵压支撑杆41。
1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