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03: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2.自动运输小车是指装有自动引导装置,能够沿着规定的路径行驶,随着各种行业的发展,大部分都无法避免工件的运输,因原料的不同目前对自动运输小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现有技术中,目前所常见的运输小车内部空间一定,不能有效根据实际搬运物品的大小对小车内部空间进行调整,使物品得到有效的防护,当物品堆积在小车有限的空间内得不到有效防护时,容易对一些物品造成挤压,当物品挤压在一起时,运输小车在对物品进行运输路途中易造成一些易碎物品的损坏,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技术中,目前所常见的运输小车内部空间一定,不能有效根据实际搬运物品的大小对小车内部空间进行调整,使物品得到有效的防护,当物品堆积在小车有限的空间内得不到有效防护时,容易对一些物品造成挤压,当物品挤压在一起时,运输小车在对物品进行运输路途中易造成一些易碎物品的损坏,造成资源的浪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运输小车,包括小车主体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一端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转动连接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转动杆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轮,所述小车主体两侧内壁相对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滑动连接有挡板一,所述小车主体内部空间设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被挡板一对称分隔,所述第一空间内设有弹力柱和承重板,所述弹力柱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小车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弹力柱远离小车主体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承重板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减震组件,所述承重板下方对应的小车主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小车主体远离弹力柱一侧内壁上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内滑动连接有挡板二。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车主体两侧外壁靠近车体底端处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凹形,所述限位槽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缓冲组件。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空间的结构和第一空间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壁均粘结有橡胶垫。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空间内的弹力柱为两个,两个所述弹力柱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限位板上。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车主体远离弹力柱一侧外壁设有限重观测口,所述限重观测口为方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中,挡板一把小车内部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可根据物品大小对小车内部空间进行适当调整,当物品放入小车内部时与弹力柱连接的限位板可对空间内部物品进行简单防护,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壁均设有橡胶垫,可有效防止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一些易碎物品与小车内壁发生碰撞造成资源浪费。
12.2、本实用新型中,缓冲组件可以尽可能防止运输小车在运输物品过程中小车本体与其他物件发生碰撞,减少小车损坏程度,通过限重观测口可观测到承重板与限位柱接触情况,当承重板底端与限位柱顶端接触时则说明小车达到额定承重,可以有效防止小车因承重过大而降低小车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运输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运输小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运输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运输小车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运输小车的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1、小车主体;2、移动装置;21、驱动电机;22、第一锥形齿轮;23、第二锥形齿轮;24、转动杆;25、驱动轮;26、驱动控制器;3、限位槽;4、缓冲组件;5、滑槽一;6、挡板一;7、第一空间;8、第二空间;9、弹力柱;10、限位板;11、承重板;12、减震组件;13、限位柱;14、滑槽二;15、挡板二;16、限重观测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运输小车,包括小车主体1和移动装置2,移动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和驱动控制器26,驱动电机21一端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第一锥形齿轮22,第一锥形齿轮22转动连接第二锥形齿轮23,第二锥形齿轮23固定连接转动杆24,转动杆24贯穿第二锥形齿轮23,转动杆24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轮25,小车主体1两侧内壁相对设有滑槽一5,滑槽一5内滑动连接有挡板一6,小车主体1内部空间设有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被挡板一6对称分隔,第一空间7内设有弹力柱9和承重板11,弹力柱9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小车主体1的内壁上,弹力柱9远离小车主体1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承重板1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减震组件12,承重板11下方对应的小车主体1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3,小车主体1远离弹力柱9一侧内壁上设有滑槽二14,滑槽二14内滑动连接有挡板二15,第二空间8的结构和第一空间7的结构相同,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内壁均粘结有橡胶垫,第一空间7内的弹力柱9为两个,两个弹力柱9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限位板10上。
22.在本实施例中,当小车在使用时,可根据运输物品的大小,通过对挡板一6的调控对小车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实现了运输小车可适用于不同场合,当物品放置在小车内部时限位板10可压缩弹力柱9进行收缩,物品放置完毕时弹力柱9会对限位板10进行回弹,可实现限位板10对小车空间内部物品进行简单固定防护,有效减少了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因松散和其他因素出现损坏,造成资源浪费,承重板11底端设有减震组件12,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内均设有橡胶垫,可有效减少一些易碎物品在运输中因颠簸造成损坏,移动装置2可实现小车自主移动。
23.实施例2
24.如图1-5所示,小车主体1两侧外壁靠近车体底端处设有限位槽3,限位槽3为凹形,限位槽3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缓冲组件4,小车主体1远离弹力柱9一侧外壁设有限重观测口16,承重板11限重观测口16为方形。
25.在本实施例中,当小车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碰撞时,小车两端限位槽3内缓冲组件4可有效减少小车本体产生的碰撞,以延长小车使用寿命,当小车内部承载物品时,承重板11会向下压缩减震组件12,通过限重观测口16可观察到承重板11和限位柱13接触情况,防止小车因超负荷运输降低使用寿命。
2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27.如图1-5所示,当小车在使用时,可根据运输物品的大小,通过对挡板一6的调控对小车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实现了运输小车可适用于不同场合,当物品放置在小车内部时限位板10可压缩弹力柱9进行收缩,物品放置完毕时弹力柱9会对限位板10进行回弹,可实现限位板10对小车空间内部物品进行简单固定防护,有效减少了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因松散和其他因素出现损坏,造成资源浪费,承重板11底端设有减震组件12,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内均设有橡胶垫,可有效减少一些易碎物品在运输中因颠簸造成损坏,移动装置2可实现小车自主移动,小车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碰撞时,小车两端限位槽3内缓冲组件4可有效减少小车本体产生的碰撞,以延长小车使用寿命,当小车内部承载物品时,承重板11会向下压缩减震组件12,通过限重观测口16可观察到承重板11和限位柱13接触情况,防止小车因超负荷运输降低使用寿命。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