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溅射铝合金用铸造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8:20: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铝合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溅射铝合金用铸造机。


背景技术:

2.铝合金用铸造机是金属成型工艺中用于生产铝合金制件的设备。
3.授权公告号为cn208162589u的相关专利提供了 一种铝合金低压铸造机,其包括底座,底座顶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模板,下模板上方设置有上模板,底座上还设置有机架,上模板通过架上的开模油缸驱动,以实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开模和合模,下模板下方连通设置有保温炉,保温炉与下模板连通并可向下模板内注入熔融态铝合金。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专利,发明人认为合模时,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存在间隙,保温炉向下模板内注入熔融铝合金时,熔融铝合金易顺着间隙流出,由于间隙的空间较小,易产生熔融铝合金向外溅射的情况,溅射出的熔融铝合金易飞溅到操作人员身上,导致铸造机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铸造机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溅射铝合金用铸造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溅射铝合金用铸造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溅射铝合金用铸造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模板;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绕设在下模板四周以对下模板进行隔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挡件可对和幕后的上模板和下模板进行隔挡,当保温炉注入下模板内的熔融铝合金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间隙溅射出的时候,隔挡件可对飞溅出的熔融铝合金进行阻隔,减少熔融铝合金飞溅到操作人员身上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铸造机的安全性。
9.可选的,所述隔挡件包括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所述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可拆卸连接。
10.一般情况下,隔挡件进行装卸时,需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开模后,从下模板上方取出,导致隔挡件的装卸较为不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的设置,令隔挡件可从下模板两侧进行装卸,减少了上模板和下模板对隔挡件装卸的影响,提高了隔挡件装卸的便捷性。
11.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下端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底座顶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插设在滑槽内并可沿滑槽长度方向滑移。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和滑槽的配合,可在水平方向对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进行限位,减少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安装时在底座顶壁上发生偏移的情况;安装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时推动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相向移动即可,提高了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安装的快捷性。
13.可选的,所述滑槽内侧壁沿滑槽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侧壁设置有限
位块,所述限位块插设在限位槽内并可沿限位槽长度方向滑移。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内侧壁可对限位块进行限制,从而进一步对滑块进行限制,减少滑块从滑槽内脱出的情况,提高滑块在滑槽内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滑槽和限位槽均与底座端壁相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从底座上安装或卸下时,可沿滑槽长度方向朝靠近底座端壁方向移动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带动滑块从滑槽内脱出,带动限位块从限位槽内脱出,即可完成对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在底座上的装卸。
17.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挡框外侧壁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二隔挡框外侧壁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底壁开设有供定位块插入的定位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相互靠近,同时手动拨动弹性杆弯曲以实现对定位块的让位,第一隔挡框端壁和第二隔挡框端壁相贴时,撤去对弹性杆的拉力,弹性杆的弹力带动弹性杆恢复原状,同时令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内,即可对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定位块和弹性杆的设置,以及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令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的相互安装定位更加快捷。
19.可选的,所述弹性杆靠近定位块一端设置有弧形壁。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相互靠近时,第二隔挡框带动弹性杆令弧形壁与定位块侧壁相抵,随着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的进一步移动,定位块在弧形壁的导向作用下推动弹性杆向上弯曲,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手动拨动弹性杆对定位块让位的情况。
21.可选的,所述第二隔挡框外侧壁还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弹性杆下方并与弹性杆侧壁相贴。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可减少弹性杆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难以逆转的变形,减少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相互靠近时,弧形壁和定位块位置错开的情况。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隔挡件的设置,减少了熔融铝合金飞溅到操作人员身上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铸造机的安全性。
25.2.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的设置,减少了上模板和下模板对隔挡件装卸的影响,提高了隔挡件装卸的便捷性。
26.3.定位块和弹性杆的设置,以及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令第一隔挡框和第二隔挡框的相互安装定位更加快捷。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溅射铝合金用铸造机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限位块与限位槽位置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下模板;12、滑槽;121、限位槽;13、机架;14、上模板;15、保温炉;2、隔挡件;21、第一隔挡框;211、定位块;22、第二隔挡框;221、弹性杆;222、定位
槽;223、弧形壁;23、滑块;231、限位块;24、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溅射铝合金用铸造机。参照图1,防溅射铝合金用铸造机包括底座1,底座1通过支撑杆支撑在地面上,底座1顶壁设置有下模板11,下模板11上方设置有上模板14,底座1上还设置有机架13,上模板14通过架上的开模油缸驱动,以实现上模板14与下模板11之间的开模和合模,下模板11下方连通设置有保温炉15,保温炉15与下模板11连通并可向下模板11内注入熔融态铝合金,待上模板14与下模板11之间的熔融铝合金冷凝后,即可得到铝合金铸件。
34.参照图1,底座1上设置有隔挡件2,隔挡件2包括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围绕在下模板11四周;向合模后的上模板14和下模板11内注入熔融铝合金时,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可对上模板14和下模板11进行隔挡,减少溅射出的熔融铝合金飞溅到操作人员身上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铸造机的安全性。
35.参照图2和图3,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下端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滑块23,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上的滑块23数量均为两个;底座1顶壁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与底座1端壁相通,滑槽12数量为四个,四个滑槽12对称设置在下模板11两侧,第一隔挡框21的滑块23插设在下模板11一侧的滑槽12内,第二隔挡框22的滑块23插设在下模板11另一侧的滑槽12内;滑块23和滑槽12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将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布置在向合模后的上模板14和下模板11周围。
36.参照图2和图3,滑块23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1,滑槽12内侧壁沿滑槽12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121,限位块231插设在限位槽121内;限位槽121内侧壁对限位块231限位,从而对滑块23限位,减少滑块23从滑槽12内脱出导致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错位的情况。
37.参照图1和图4,第一隔挡框21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11,第二隔挡框22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弹性杆221,弹性杆221沿水平方向设置,弹性杆221为弹性金属材质,弹性杆221底壁开设有定位槽222;铸模前,移动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相互靠近,同时手动拨动弹性杆221弯曲以实现对定位块211的让位,第一隔挡框21端壁和第二隔挡框22端壁相贴时,撤去对弹性杆221的拉力,弹性杆221的弹力带动弹性杆221恢复原状,同时令定位块211插入定位槽222内,以实现对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相对位置的限位。
38.参照图4,弹性杆221靠近定位块211一端设置有弧形壁223,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相互靠近时,第二隔挡框22带动弹性杆221令弧形壁223与定位块211侧壁相抵,随着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的进一步移动,定位块211在弧形壁223的导向作用下推动弹性杆221向上弯曲,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手动拨动弹性杆221对定位块211让位的情况。
39.参照图4,第二隔挡框22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4,限位杆24位于弹性杆221下方并与弹性杆221侧壁相贴,限位杆24可减少弹性杆221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难以逆转的变形,减少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相互靠近时,弧形壁223和定位块211位置错开的情况。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溅射铝合金用铸造机的实施原理为:
41.铝合金制件铸造前,操作人员移动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相向移动,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移动至定位块211插入定位槽222内后,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的相对位置固定且围绕在下模板11周围,即可开始进行铝合金制件的铸造。保温炉15向下模板11和上模板14内注入熔融态铝合金,第一隔挡框21和第二隔挡框22可对上模板14和下模板11进行隔挡,减少溅射出的熔融铝合金飞溅到操作人员身上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铸造机的安全性。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