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轨绝缘夹板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6:37: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钢轨绝缘夹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轨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轨绝缘夹板。


背景技术:

2.绝缘夹板是钢轨轨道上重要的连接部件,也是轨道电路的重要部件,要承担机械和电路两方面的任务。钢轨绝缘夹板需要承受列车巨大冲击力的频繁冲击,且处于全天候多样环境考验等严苛使用环境中,其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要求较为严苛。常用的绝缘夹板为三明治式的三层结构,即钢质鱼尾板加绝缘层加外侧保护板。同时在左右两保护板间有绝缘塑料条隔离两块保护板。绝缘层多采用固态粘接胶片和环氧绝缘层板或玻纤布制造,在高温下融化固态粘接胶片,将三层结构固化连接在一起。保护板对绝缘层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会成为绝缘夹板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利于绝缘夹板抗剪切能力、抗弯曲能力和抗疲劳能力的提高。同时绝缘层采用固态的粘接胶片在高温炉中加热,使绝缘层和钢质鱼尾板及保护板间产生高分子链接,需要消耗较多的燃气或电能,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3.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钢轨绝缘夹板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性能可靠,节能降耗、经济性良好的钢轨绝缘夹板,有效的提高了绝缘夹板的机械力学性能,降低绝缘夹板的生产成本。
5.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钢轨绝缘夹板,其包括鱼尾板、粘接固化在鱼尾板表面上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网格状玻纤层、与网格状玻纤层相互交织融合固化为一体的粘接剂,所述粘接剂固化形成一个结构层,所述结构层中内嵌设置有控制所述绝缘层厚度的支承件。
6.进一步的,所述鱼尾板与钢轨轨腹接触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绝缘层。
7.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剂为双组分液态粘接剂。
8.进一步的,所述支承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鱼尾板上下两个斜支承面上的若干第一支承片。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承片为中部镂空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鱼尾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开孔,所述支承件包括与所述开孔一一对应设置的支承片环组;所述支承片环组围绕所述开孔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承片环组包括环绕所述开孔设置的若干第二支承片。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承片环组包括将所述第二支承片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环状结构的圆形连接片。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承片为中部镂空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钢轨绝缘夹板的有益效果在于:绝缘夹板采用钢质鱼尾板加绝缘层双层结构,取消了最外层的保护板和隔离保护板的绝缘塑料条,消除了绝缘夹板在结构和承载能力上的薄弱环节,简化和优化绝缘夹板结构,有效提高绝缘夹
板的抗剪切和抗疲劳能力,提高绝缘夹板的机械力学性能;采用双组分粘稠液态粘接剂,其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相比固态粘接材料,不需要高温加热即可进行粘接固化;采用网格状玻纤层,使粘接剂可以完全渗透玻纤层,并和玻纤层相互交织,完全融合固化为一体,可以提高玻纤层与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结构,减少零部件种类和数量及采用常温粘接固化方式,均可降低成本,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承片环组结构示意图;
18.100钢轨绝缘夹板;
19.1、鱼尾板,11、开孔;
20.2、绝缘层,21、网格状玻纤层,22、粘接剂,23、第一支承片,24、支承片环组,241、第二支承片,242、圆形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
22.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为钢轨绝缘夹板100,其结构型式为两层结构,包括鱼尾板1、粘接固化在鱼尾板1上的绝缘层2。本实施例中,鱼尾板1与钢轨轨腹接触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层2。在其他实施例中,鱼尾板1的整个外部表面均可包裹绝缘层2。
23.绝缘层2由粘接剂22和网格状玻纤层21、第一支承片23和支承片环组24组成。第一支承片23、支承片环组24以及网格状玻纤层21均内嵌于粘接剂22固化形成的绝缘层结构中。第一支承片23与支承片环组24构成支承件,主要用于控制绝缘层2的厚度,避免液态粘接剂22在受挤压固形的过程中流失,导致绝缘层2的厚度过薄。
24.绝缘层2在常温下粘接、固化在鱼尾板1上,形成高强度的组合绝缘层。
25.绝缘层2采用双组分液态粘接剂粘接固化,液态粘接剂可在常温下完全渗透网格状玻纤层21,并和网格状玻纤层21相互交织,完全融合固化为一体,可以提高网格状玻纤层21与粘接剂22的粘接强度。采用双组分液态粘接剂相比固态粘接材料,不需要高温加热即可进行粘接固化,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
26.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承片23为圆环形,其沿鱼尾板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鱼尾板1上下斜支承面上,上下支承面各三件,其布置数量可根据应用情况增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承片23也可以采用中间镂空的矩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或椭圆结构、或其他中间镂空的多边形结构,本申请对其形状不做限定。
27.鱼尾板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开孔11,支承片环组24布置在鱼尾板1的六个开孔11处,每个开孔11位置布置一个支承片环组24。支承片环组24可以提高支承片的布置效率和位置精度。
28.支承片环组24由四个第二支承片241和圆形连接片242组成。四个第二支承片241环形等角度分布,且通过圆形连接片242连接成一体结构。支承片环组24中所包含的第二支承片241数量可根据应用情况增减。支承片环组24主要用于保障鱼尾板1对应的开孔11位置
周边的绝缘层2的厚度均匀且符合设计要求。
29.本实施例通过简化和优化绝缘夹板结构,去除常用绝缘夹板的薄弱环节,有效的提高绝缘夹板的机械力学性能,降低绝缘夹板的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粘接固化采用常温方式进行,使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3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鱼尾板(1)、粘接固化在鱼尾板(1)表面上的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包括网格状玻纤层(21)、与网格状玻纤层(21)相互交织融合固化为一体的粘接剂(22),所述粘接剂(22)固化形成一个结构层,所述结构层中内嵌设置有控制所述绝缘层(2)厚度的支承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尾板(1)与钢轨轨腹接触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绝缘层(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22)为双组分液态粘接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鱼尾板(1)上下两个斜支承面上的若干第一支承片(2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片(23)为中部镂空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尾板(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开孔(11),所述支承件包括与所述开孔(11)一一对应设置的支承片环组(24);所述支承片环组(24)围绕所述开孔(11)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片环组(24)包括环绕所述开孔(11)设置的若干第二支承片(24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片环组(24)包括将所述第二支承片(241)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环状结构的圆形连接片(242)。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片(241)为中部镂空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钢轨绝缘夹板,其包括鱼尾板、粘接固化在鱼尾板表面上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网格状玻纤层、与网格状玻纤层相互交织融合固化为一体的粘接剂,所述粘接剂固化形成一个结构层,所述结构层中内嵌设置有控制所述绝缘层厚度的支承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有效的提高了绝缘夹板的机械力学性能,降低绝缘夹板的生产成本。降低绝缘夹板的生产成本。降低绝缘夹板的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顺 曹宏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施密特钢轨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4
技术公布日:2022/2/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