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4:57: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的改良装置,尤其是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2.自行车作为传统的交通工具在现在短途交通中仍然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自行车的发展呈现了设计个性化、功能综合化、自重轻量化、操纵方便化、款式多样化等特点,自行车系列产品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传统的自行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了,需要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解决大量购物、出行旅游、锻炼身体的问题同时,增加能够同时能在各种路况、险恶环境下骑行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自行车不能多功能化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方便、多用、易于操作的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
4.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包括车把架、上下紧固把手、圆柱形车把手支架、车把手连接装置、支撑杆、后背连杆、主体靠背、转向连接装置、连接件、双轮转向装置车轮、连接装置主体、钩锁固定套和连接钩锁,主体靠背整体呈l型,所述主体靠背的l型长杆端有安装圆柱形车把手支架,所述圆柱形车把手支架圆柱部分外有突出方块,内有孔与支撑杆相连,支撑杆上安装一对车把架,所述车把架呈圆头长方体,内有两个孔,主体靠背的l型弯曲处中心与后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后背连杆为长方体左右和中心都呈圆弧状,主体靠背的l型短杆部分有能支撑物品的板块,短杆部分下方是能支撑主体靠背的u 型长杆,车把手连接装置安装在车把架上。
5.转向连接装置为长方体,左右表面有与螺栓配合的通孔,安置在后背连杆左右两端并用螺栓、垫片和螺母穿过通孔所固定,钩锁固定套两端安置于l型长杆端,所述钩锁固定套上有连接装置钩子相配合的沟槽杆,连接件呈正方体,表面中心有与转向连接装置和刹车盘相固定的圆孔,所述连接件安装在刹车盘与转向连接装置中间。
6.双轮转向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主体与自行车的前车叉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主体整体呈杆状,一端有多层阶梯轴,多层阶梯轴的轴两端有作为抵挡的圆头,连接装置主体另一端有支撑轴,钩锁固定板呈三角形安置在靠近支撑轴一端,连接装置钩子安装在钩锁固定板的三角形中心,所述钩锁固定板内一端固定连接装置脚板。
7.一对车把架和一对上下紧固把手、圆柱形车把手支架分别一左一右安装在主体靠背的l型的长杆上,车线头安装在车把手连接装置的一端,方便在取下时不碰到车把架,固定车把手元件将车把手与车把手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刹车线上方与车线连接头相连下方连接至刹车盘。
8.与双轮转向装置匹配的自行车前车叉叉臂上端中间有两个空槽,其内安装有伸缩块,自行车与双轮转向装置用连接装置主体所连接,连接装置上的多层阶梯轴分三层轴,中
间轴与连接钩锁安装连接,最小轴安置于自行车前车叉末端通孔内,另一端连接装置钩子安置在主体靠背上的钩锁固定套内。
9.按照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物品能稳固的放置在双轮转向装置上;(2)双轮转向装置与自行车能紧固的连接在一起,不影响转弯;(3)出行时快速的放上物品,下车时可以将双轮转向装置快速的取下来;(4)能在泥泞、不稳、陡坡的不平齐的马路上稳定的行驶。
附图说明
10.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结构爆炸图。
1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前方示意图。
12.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后方示意图。
13.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与自行车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与自行车连接的连接装置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的靠背主体结构示意图。
16.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的连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17.图8-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的连接装置与靠背主体连接的示意图。
18.图9-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的连接件与自行车前叉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19.图中:1-车把架、2-上下紧固把手、3-圆柱形车把手支架、4-车线头、 5-车把手连接装置、6-支撑杆、7-后背连杆、8-车把手、9-固定车把手元件、 10-主体靠背、11-转向连接装置、12-连接件、13-刹车线、14-刹车盘、15-双轮转向装置车轮、16-自行车前车叉、17-连接装置主体、18-钩锁固定套、19
‑ꢀ
连接钩锁、20-多层阶梯轴、21-连接装置钩子、22-钩锁固定板、23-脚板、24
‑ꢀ
支撑板、25-伸缩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1.本自行车的双轮转向装置由双轮转向装置和自行车连接使用,其中双轮转向装置由车把架1,上下紧固把手2,圆柱形车把手支架3,车线连接头4,车把手连接装置5,支撑杆6,后背连杆7、车把手8,固定车把手元件9,主体靠背10,转向连接装置11,连接件12,刹车线13,刹车盘14,双轮转向装置车轮15,自行车前车叉16,连接装置主体17,钩锁固定套18,连接钩锁19,多层阶梯轴20,连接装置钩子21,连钩锁固定板22,脚板23,支撑板24,伸缩块25组成。
22.如图1所示,主体靠背10整体呈l型,l型长杆端有安装圆柱形车把手支架3;圆柱形车把手支架3圆柱部分外有突出方块,其内有孔与支撑杆6相连。支撑杆6上安装一对车把架1,车把架1呈圆头长方体,内有两个孔。主体靠背 10的l型弯曲处中心与后背连杆7固定连接,所述后背连杆7为长方体左右和中心都呈圆弧状。主体靠背10的l型短杆部分有能支撑
物品的板块,短杆部分下方是能支撑主体靠背10的u型长杆。车把手连接装置5安装在车把架1上。转向连接装置11为长方体,左右表面有与螺栓配合的通孔,安置在后背连杆7 左右两端并用螺栓、垫片和螺母穿过通孔所固定。钩锁固定套18两端安置于l 型长杆端,所述钩锁固定套18上有连接装置钩子21相配合的沟槽杆。连接件 12呈正方体,表面中心有与转向连接装置11和刹车盘14相固定的圆孔,所述连接件12安装在刹车盘14与转向连接装置11中间。
23.如图4所示,双轮转向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主体17与自行车的前车叉16连接。如图5所示,连接装置主体17整体呈杆状,一端有多层阶梯轴20,轴两端有作为抵挡的圆头,连接装置主体17另一端有支撑轴,钩锁固定板22呈三角形安置在靠近支撑轴一端,连接装置钩子21安装在钩锁固定板22的三角形中心,所述钩锁固定板22内一端固定连接装置脚板23。
24.一对车把架1和一对上下紧固把手2、圆柱形车把手支架3分别一左一右安装在主体靠背10的l型的长杆上。车线头4安装在车把手连接装置5的一端,方便在取下时不碰到车把架1。固定车把手元件9将车把手8与车把手连接装置 5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刹车线14上方与车线连接头4相连下方连接至刹车盘15。
25.如图9所示自行车前车叉16叉臂上端中间有两个空槽,其内安装有伸缩块 25,自行车与双轮转向装置用连接装置主体17所连接,连接装置17上的多层阶梯轴20分三层轴,中间轴与连接钩锁19安装连接,最小轴安置于自行车前车叉16末端通孔内,另一端连接装置钩子21安置在主体靠背10上的钩锁固定套18内。
26.工作原理如下:
27.将物品行李等放在主体靠背10下方的支撑板24上,如图9所示,多层阶梯轴20最小轴安置于自行车的前车叉16的孔中。主体靠背后的连接钩锁19与连接装置连接多层阶梯轴20中间轴所相连接,而连接装置钩子21与主体靠背后的连接钩锁19上的沟槽内所相配合连接,主体靠背10连杆上车把架1陷入自行车前车叉16中空槽的大方块内,其两端有伸缩块25夹紧主体靠背10并能稳定双轮转向装置与自行车的连接,对脚踏板施加一个力,由后轮自行车车轮带动整个双轮转向装置,然后就可以向前运动。
28.在单独使用双轮转向装置运输物品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滑坡幅度大需要紧急刹车情况时,可以向后板下车把手8,车把手8通过固定车把手元件9将力带到车把手连接装置5上的内车线连接头4然后通过刹车线13使刹车盘夹紧双轮转向装置车轮15,实现前轮刹车。
29.在前进的运动中,转向连接装置11与主体靠背10中心的孔靠螺栓螺母连接在一起,防止脱落;遇到高低不平的路段时因为转向连接装置11与主体靠背 10是由螺栓螺母锁定所以有一定的旋转角度,所以两个后背连杆7在碰到高低不平的两端时可以旋转一定的角度并且在骑行的过程中骑者不会有一高一低的感觉,不受到影响继续骑行。
30.单独将双轮转向装置取下时,须将自行车上车把手连接装置5拆下先将上下紧固把手2向上板松使车把架1的大孔能装入车把手连接装置5前的圆柱体,之后将上下紧固把手2向下板紧,就可以让车把手8运用在双轮转向装置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