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工装、工装的工作方法以及处理盒与流程

2022-02-23 00:59: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工装、工装的工作方法以及处理盒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电子成像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装、工装的工作方法以及处理盒。


背景技术:

2.在激光电子成像过程中,用于提供显影剂的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的主体中。通常情况下,处理盒至少包含粉仓框架,粉仓框架内储存有显影剂,粉仓框架还支撑显影辊,显影辊通过将显影剂附着在其表面将显影剂从粉仓框架内带出,粉仓框架还固定有出粉刀,出粉刀用于约束显影辊表面显影剂的厚度。
3.在处理盒生产的过程中,存在有一个将出粉刀安装固定在粉仓框架上的过程。现有技术中,通过工人手工进行安装,或者通过简单工装进行安装的过程不仅人工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较低,造成生产单个粉盒在该步骤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装、工装的工作方法以及使用该工装生产的处理盒,通过此种工装的设置,能够方便快速的实现处理盒上出粉刀的安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装,用于向处理盒安装出粉刀,所述工装包含:
6.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处理盒;
7.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携带所述出粉刀并将所述出粉刀运送至所述处理盒,所述安装部能够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处理盒;
8.所述工装还包含:
9.活动部,所述活动部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
10.其中,所述活动部包括缓冲件,所述活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缓冲件运动,在所述出粉刀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缓冲件能够与所述出粉刀和/或所述处理盒抵接。
11.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出粉刀安装于所述处理盒时,所述出粉刀和所述处理盒之间至少部分具有配合间隙;
12.所述活动部能够运动以带动所述缓冲件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配合间隙,所述缓冲件至少部分与所述出粉刀和所述处理盒抵接;或者,所述活动部能够运动以带动所述缓冲件从所述配合间隙伸出。
13.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缓冲件能够产生变形。
14.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活动部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所述缓冲件;
15.沿所述处理盒的长度方向,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处理盒的至少一侧,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处理盒的一侧,所述固定部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处理盒。
16.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缓冲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17.所述安装部向靠近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出粉刀能够与所述缓冲件至少
部分抵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缓冲件转动;
18.以所述处理盒的长度方向为轴线,所述缓冲件能够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
19.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缓冲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20.所述活动部能够向靠近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缓冲件至少部分与所述处理盒抵接,且在所述安装部向靠近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出粉刀能够与所述缓冲件至少部分抵接,以带动所述缓冲件转动;
21.以所述处理盒的长度方向为轴线,所述缓冲件能够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
22.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缓冲件能够顺时针旋转的最大角度为15度,所述缓冲件能够逆时针旋转的最大角度为15度。
23.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工装包含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包含两个位置,使所述处理盒可以取出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处理盒无法取出的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板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或者,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24.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工装包含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活动部,用于检测所述活动部是否运动到位。
2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装的工作方法,用于将出粉刀安装于处理盒,所述工装包含固定部、安装部以及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包括缓冲件,所述工装的工作方法包括:
26.将所述处理盒放置于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出粉刀放置于所述安装部;
27.驱动所述活动部向靠近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所述安装部向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所述出粉刀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出粉刀和/或所述处理盒抵接。
28.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出粉刀和所述处理盒和之间至少部分具有配合间隙;
29.驱动所述活动部和所述安装部向靠近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时,先驱动所述活动部运动到位后,再驱动所述安装部运动,所述缓冲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配合间隙,将所述出粉刀与所述处理盒固定;
30.固定完成后,驱动所述活动部和所述安装部向远离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
31.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部包含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包含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32.驱动所述活动部运动到位后,驱动所述活动板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再驱动所述安装部向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或者,
33.将所述出粉刀与所述处理盒固定完成后,驱动所述活动板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再驱动所述活动部和所述安装部向远离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
34.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工装还包含检测装置;
35.驱动所述活动部向靠近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后,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活动部是否运动到位,如果检测结果为“是”,驱动所述安装部向靠近所述处理盒的方向运动,如果检测结果为“否”,检测装置发出警报以重新调节所述活动部,至检测结果为“是”。
3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使用上述中任意一种工装生产而成,和/或所述处理盒使用上述中任意一种工装的工作方法生产而成。
3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8.本技术提供一种工装,用于向处理盒安装出粉刀,该工装包含:固定部、安装部和活动部,固定部用于支撑固定处理盒;安装部用于携带出粉刀并将出粉刀运送至处理盒,安
装部能够运动以靠近或远离处理盒;活动部能够向靠近或远离处理盒的方向运动;其中,活动部包括缓冲件,活动部能够带动缓冲件运动,在出粉刀安装的过程中,缓冲件能够与出粉刀和/或处理盒抵接。具体的,活动部向靠近处理盒的运动能够带动缓冲件至少运动到出粉刀和处理盒之间,缓冲件能够避免打螺钉时出粉刀变形;而当出粉刀安装完成后,活动部能够带动缓冲件向远离处理盒的方向运动,缓冲件从出粉刀与处理盒之间抽出,从而使缓冲件能够进行重复利用,在保证出粉刀与处理盒安装效果的同时,避免缓冲件的浪费,以能够方便快速的实现处理盒上出粉刀的安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装的工作方法,用于将出粉刀安装于处理盒,工装包含固定部、安装部以及活动部,活动部包括缓冲件,该工装的工作方法与工装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0.本技术另外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使用上述中任意一种工装生产而成,和/或使用上述中任意一种工装的工作方法生产而成,该处理盒与工装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41.图1为处理盒的立体视图;
42.图2和图3为未安装出粉刀时粉仓结构的立体视图;
43.图4为安装出粉刀后粉仓结构的立体视图;
44.图5和图6为粉仓框架的立体视图;
45.图7为工装的立体视图;
46.图8为未放置处理盒且移除外壳后的工装立体视图;
47.图9和图10为活动板不同状态时的立体视图;
48.图11为安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9.图12和图13为活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0.图14为缓冲件和固定部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图1至图6为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为处理盒的立体视图。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处理盒100包含框架130、显影辊120以及出粉刀110。出粉刀110用于约束显影辊120表面的显影剂厚度。
53.图2和图3所示为未安装出粉刀110时现有技术的粉仓结构。框架130设有用于安装海绵垫片的凹槽131,用于固定出粉刀110的螺钉孔132。进行生产时,先有一个操作工在每个凹槽131中粘贴一块海绵垫片(处理盒100长度方向的两侧共有两个凹槽,如图2所示),之后再将粘有海绵垫片的处理盒100传递到下一个工位,由另一位操作工进行出粉刀110的安装。此处海绵垫片的主要作用为使出粉刀110安装打螺钉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旷量,不会因为打螺钉而产生应力使出粉刀110变形,进而防止变形的出粉刀110影响显影辊表面显影剂厚度造成成像品质下降,因此也可以使用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的橡胶垫片、毛毡等。
54.图4所示为图2中视角安装出粉刀110完毕的立体视图。螺钉111透过”l”型的出粉刀110将出粉刀110固定在框架130上。固定后的出粉刀110与显影辊120之间保持有一定的
距离,从而可以约束显影辊120圆轴面上附着的显影剂的厚度。
55.图5和图6为粉仓框架130的不同视角立体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粉仓框架130外表面还设有多个面,即第一表面139、第二表面138、第三表面137、第四表面136,以及处理盒100长度方向两端的侧面135(两侧共两个)。
56.但是,随着用工成本的提高,专门设置粘海绵垫片的工位从成本上并不合算,同时安装出粉刀110这整个过程中耗时太长,因此需要进行优化。
57.实施例一
5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装,可以有效节省出粉刀110安装过程的时间。
59.图7为本实施例中工装的立体视图,此时处理盒100放置在工装上。工装包含外壳210、设置在外壳210上的按钮211,以及支撑其他部件的工作台212。优选地,工作台212平行于水平面,按钮211至少为两个,分别为启动和急停。工装还包含用于安装出粉刀110的安装部220、用于支撑固定处理盒100的固定部230、以及替代海绵垫片的活动部240。
60.图8为本实施例中的工装移除外壳210且没有放置处理盒100时的立体视图。处理盒100可以平稳且固定的放置在固定部230上。优选地,在固定部230长度方向的两端还设置有两个支撑角232,支撑角232可以支撑处理盒100长度方向两端的角,即第二表面138、第三表面137以及侧壁135围成角;同时,支撑角232还有一定的延伸,使支撑角232能够支撑第二表面138、第三表面137以及侧壁135中的一个或多个。
61.固定部230还包含一个支撑面233,支撑面233用于与处理盒100外壳的外表面抵接以支撑处理盒100。优选地,支撑面233支撑处理盒100使“l”型出粉刀110上打螺钉位置所在的面与水平面平行。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方便操作员操作其他打螺钉的工装的对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活动部240对准位置。
62.优选地,固定部还包含一个活动板231。图9和图10为活动板231的不同状态的立体视图。活动板231可以在两个位置间运动,即可以使处理盒100从工装中自由取出的第一位置(如图9所示)和使处理盒100不能从工装中自由取出的第二位置(如图10所示)。进一步优选地,当位于第二位置时,活动板231与处理盒100的第四平面136相抵接,但是并不会挤压或施加推力在第四平面136上,即活动板231在第二位置时不会推动处理盒100。活动板231可以进一步的固定处理盒100,使处理盒100在安装出粉刀110的过程中不会晃动。活动板231可以通过设置在支撑面233背面的杆进行推动完成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或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间的运动。
63.图8和图11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安装部220的立体结构。图11是从另一侧观察安装部的立体视图,该视角为靠近处理盒100的一侧。安装部220包含第一轨道221,第一轨道221固定在工作台212上,用于支撑第一主体222。第一主体222可以与第一轨道221发生相对运动,沿y方向正方向靠近处理盒100运动,或沿y方向反方向远离处理盒100运动。安装部220还包含夹持部224,用于夹持出粉刀110。夹持部224设置在第一主体222上,并随第一主体222一起运动。优选地,夹持部224带有磁性,可以使金属制成的出粉刀110吸附在夹持部224上。当然,夹持部224也可以设有卡扣与出粉刀110卡合以固定出粉刀110。
64.为了使安装部220更加灵活,优选地还设置有推进部223。推进部223设置在主体222上,夹持部224设置在推进部223上,从而使推进部223可以沿y方向正方向推动夹持部224向处理盒100的位置运动,或可以沿y方向反方向推动夹持部224向远离处理盒100的位
置运动。进一步优选地,推进部223为气缸。设置推进部223可以减少第一主体222相对于第一轨道221运动的距离,从而从一定程度上使工装整体结构更加合理,也使工装工作过程中更加灵活。
65.图8、图12、图13从不同视角展示了活动部240的立体结构。活动部240包括缓冲件244,活动部240能够带动缓冲件244向靠近或远离处理盒100的方向运动,从而在通过工装进行出粉刀110的安装时,无需在每次出粉刀110安装时都要浪费海绵垫片。在安装出粉刀110的至少部分过程中,缓冲件244能够至少部分与出粉刀110和/或处理盒100抵接,活动部240向靠近处理盒100的运动能够带动缓冲件244至少运动到出粉刀110和处理盒100之间,缓冲件244能够避免打螺钉时出粉刀110变形;而当出粉刀110安装完成后,活动部240能够带动缓冲件244向远离处理盒100的方向运动,缓冲件244从出粉刀110与处理盒100之间抽出,从而使缓冲件244能够进行重复利用,在保证出粉刀110与处理盒100安装效果的同时,避免缓冲件244的浪费。
66.可选的,缓冲件244可以为能够产生变形的弹性件,如橡胶、毛毡等。
67.具体的,对于设置的活动部240,为了能够实现通过活动部240的运动能够带动缓冲件244运动,以使在打螺钉以将出粉刀110和处理盒100之间连接时,缓冲件244能够运动至相应位置而避免出粉刀110变形,而在螺钉打完后,缓冲件244能够在下一个出粉刀110的安装时进行重复利用。出粉刀110安装于处理盒100时,出粉刀110和处理盒100之间至少部分具有配合间隙;活动部240能够运动以带动缓冲件244的至少部分置于配合间隙,缓冲件244至少部分与出粉刀110和处理盒100抵接;或者,活动部240能够运动以带动缓冲件244从配合间隙伸出。而当缓冲件244设置于配合间隙时,为了能够使缓冲件244起到在打螺钉时避免出粉刀110变形的作用,缓冲件244的至少部分置于配合间隙时,在安装出粉刀110时,产生的内应力使缓冲件244能够产生变形,以通过缓冲件244的变形而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分散打螺钉时向出粉刀110施加的力,避免出粉刀110变形。
68.更为具体的,沿处理盒100的长度方向(x方向),活动部240设置于处理盒100的至少一侧,活动部240能够向处理盒100的方向(沿x方向)靠近或远离。以下以活动部240设置为两个为例做具体说明,具体的,活动部240分别设置在处理盒100的x方向正方向一侧和x方向反方向一侧。图12是从另一侧观察活动部240的立体视图,该视角位于x方向正方向和y方向正方向区域内;图13是从又一侧观察活动部240的立体视图,该视角近似的位于x方向正方向。类似于安装部220,活动部240设有固定在工作台212上的第二轨道241和相对于第二轨道241运动的第二主体242。不同的,第二主体242可以沿x方向正方向或x方向反方向靠近处理盒100(图12中为沿x方向正方向靠近处理盒100,相对应的另一侧为x方向反方向靠近处理盒100),并沿相反的方向远离处理盒100。
69.活动部240还包含用于支撑缓冲件244的固定部243。固定部243与第二主体242固定,并支撑缓冲件244。优选地,固定部243可转动的支撑缓冲件244。
70.沿x方向进行观测,如图13所示,以处理盒100的长度方向为轴线,缓冲件244可以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对于固定部243和第二主体242转动,以通过转动的设置,而使安装部220与活动部240在分别向靠近处理盒100方向运动时,根据出粉刀110与处理盒100配合面的斜度的不同,能够使缓冲件244能够较好的适应不同斜度的安装配合需求。故,可以设置为在安装部220向靠近处理盒100的方向运动时,出粉刀110能够与缓冲件244至少部分抵
接,且随着安装部220的继续运动,能够使出粉刀110迫使抵接的缓冲件244转动,至缓冲件244两侧分别抵接出粉刀110和处理盒100,从而实现出粉刀110和处理盒100的配合,在此种状态下,打螺孔时缓冲件244能够起到较好的内应力分散效果。或者,也可以设置为活动部240运动至缓冲件244至少部分与处理盒100抵接后,安装部220向靠近处理盒100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出粉刀110能够与缓冲件244至少部分抵接,以带动缓冲件244转动,从而使出粉刀110与处理盒100分别能够较好的和缓冲件244的两侧的面抵接。
71.可选的,缓冲件244最大可转动角度为顺时针15度,逆时针15度,共计30度。如果可转动角度过大有可能会造成缓冲件244转动到较大角度使出粉刀110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转动角度过小又存在可能不能达到设置转动的目的。
72.图14为缓冲件244和固定部243的爆炸视图。此时为一种优选的转动角度约束的实现结构。通过固定部243圆周内部的凸起和缓冲件244伸出的杆对转动进行了约束,从而使得缓冲件244可以达到在设定的范围内转动的目的。
73.优选地,为了确保活动部240的运动到位,还设置有检测装置245,用于检测活动部240的位置。进一步优选地,检测装置245为接触传感器,当活动部240运动到位时,接触传感器与特定位置抵接接触(如本实施例中可设为固定部230的外侧)从而进行判断。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传感器作为检测装置245,如光学传感器,但是使用接触传感器,进一步的讲,使用微动作为检测装置245,是一种比较廉价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也可以设置报警装置,在检测装置245检测出问题后亮灯或蜂鸣报警。这些对于检测结果进行报警的功能和结构都是现有技术不再进行赘述。
74.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工装的工作过程。
75.第一步,操作员将其他部分已经处理完毕等待安装出粉刀110的处理盒100(框架130)放置在固定部230上,并在安装部220上布置出粉刀110,然后开启启动按钮。
76.第二步,自动化装置控制活动板231和活动部240向处理盒100方向运动,活动板23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77.第三步,安装部220携带出粉刀110向处理盒方向运动。出粉刀110会接触缓冲件244并运动到框架130所要安装出粉刀110的位置(即出粉刀110安装的过程中,缓冲件244与出粉刀110和/或处理盒100抵接)。当安装部220运动到既定位置时,工装进入暂停模式。
78.第四步,操作员在出粉刀110上打螺钉。
79.第五步,操作员按下启动按钮,活动部240、安装部220、活动板231分别向远离处理盒100的方向运动,缓冲部244从出粉刀110和框架130之间的配合间隙抽出,之后活动板231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
80.第六步,操作员取出安装完毕出粉刀110的处理盒100,并可以重新进行第一步的操作。
81.优选的,在第二步中,活动部240与活动板231靠近或远离处理盒100的运动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不同时进行,当不同时进行时,在活动部240运动到位后,驱动活动板23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再驱动安装部220向处理盒100的方向运动,缓冲件至少部分置于配合间隙,将所出粉刀与处理盒固定;或者,将出粉刀110与处理盒100固定完成后,驱动活动板231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再驱动活动部240和安装部220向远离处理盒100的方向运动。其中,驱动活动部运动到位后,驱动活动板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再驱动
安装部向处理盒的方向运动;或者,将出粉刀与处理盒固定完成后,驱动活动板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再驱动活动部和安装部向远离处理盒的方向运动。
82.优选地,安装有检测装置245的工装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之间还会进行检测确保活动部240运动到既定的位置,从而防止因为处理盒100防止在固定部230上时发生偏差影响出粉刀110的安装。驱动活动部240向靠近处理盒100的方向运动后,检测装置245检测活动部240是否运动到位,如果检测结果为“是”,继续进行第三步动作,即驱动安装部220向靠近处理盒100的方向运动,如果检测结果为“否”,检测装置发出警报以重新调节活动部240,至检测结果为“是”。
83.优选地,具有可旋转缓冲件244的工装在第三步时,出粉刀110和框架130会挤压缓冲件244,使缓冲件244进行自适应的旋转,旋转到平行于出粉刀110与缓冲件244接触的位置,从而防止框架130由于生产精度的问题产生轻微变形造成框架130、缓冲件244、出粉刀110之间产生干涉卡死而影响出粉刀110的安装。
84.以上所述自动化控制装置中的自动化实现部分,如气缸、轨道等动力推动均为现有技术,其余的对于步骤的实现也是现有技术和手段所能够解决的。
85.实施例二
86.与实施例一类似,本实施例中主要部分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工装用于全自动化装置,而非实施例一中的半自动化装置。
87.因此,本实施例中出粉刀110安装工装获取处理盒100和出粉刀110均可以通过机械手臂等实现,无需操作员进行操作。本实施例工装为处理盒100自动生产产线的一部分,因此启动和急停按钮也对应的设置为产线的总按钮而非单独的工装控制按钮。当然,该按钮也可以不设置在本工装上,而是单独使用控制台进行控制。
8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采用上述工装及工装的工作方法而成,在此不再赘述。
8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