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采暖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2-23 00:52: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暖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在严寒天气时,车辆在某些场景下可能需要长时间怠速,例如在装卸货物时。
3.现有车辆主要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液来进行采暖,而车辆在长时间怠速后,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低,因此驾驶室内的采暖效果较差,导致驾驶室温度较低,进而会导致驾驶员在驾驶室内较为寒冷。
4.目前,主要通过安装燃油加热器或者加装独立暖风系统来提高驾驶室内的采暖效果,但安装燃油加热器或者加装独立暖风系统需要对车辆进行改造,改装成本较高且后期还需要进行维护保养。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驾驶室内的采暖效果且无需改造车辆的采暖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6.一种采暖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7.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及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并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进行比对,且将所述当前车辆状态与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驾驶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包括所述车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值;
8.若所述当前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所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则调节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至与所述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以提高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及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之前,还包括:
10.当接收到外部输入的进入相应类型的怠速采暖模式的指令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与所述指令对应的怠速采暖模式。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包括:
12.将发动机排气节流阀开度、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散热风扇转速分别调节至对应的预设值。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
暖运行状态之前,还包括:
14.当所述当前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所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时,根据当前环境温度修正所述第一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优化方法还包括:
16.当所述车辆的状态转变至行驶状态时,取消调节所述发动机至所述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优化方法还包括:
18.若当前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和/或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则调节所述发动机退出所述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并将所述发动机调节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所述第二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大于第四预设值和/或驾驶室内温度大于第五预设值,所述第四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五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大于第六预设值,所述第六预设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值。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优化方法还包括:
20.当检测到所述车辆的相应元件故障时,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怠速采暖模式并调节所述发动机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且禁止所述车辆再次进入所述怠速采暖模式。
21.一种采暖优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及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驾驶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包括所述车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值;
23.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进行比对,且将所述当前车辆状态与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进行比对,在所述当前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所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时,调节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以提高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
24.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25.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及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并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进行比对,且将所述当前车辆状态与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驾驶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包括所述车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值;
26.若所述当前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所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则调节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至与所述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以提高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28.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及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并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进行比对,且将所述当前车辆状态与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驾驶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包括所述车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值;
29.若所述当前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所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则调节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至与所述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以提高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
30.上述采暖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和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是否满足相应条件,来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怠速状态且是否需要采暖,当满足相应条件时,调节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从而提升驾驶室内的采暖效果;上述过程无需对车辆进行硬件上的改造,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31.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采暖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2.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采暖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3.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采暖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4.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采暖优化方法装置的结构框图;
35.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38.可以理解,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39.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采暖优化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车辆为
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41.s102: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及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并将当前环境参数与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进行比对,且将当前车辆状态与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进行比对,其中,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驾驶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包括车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值。
42.其中,当车辆在启动状态时,无论何时均可进入怠速采暖模式。当车辆进入怠速采暖模式时,车载空调会运行在对应模式,以便通过空调进行取暖,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和当前车辆状态参数,当前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和/或驾驶室内温度,当前车辆状态参数包括车辆是否处于驻车制动状态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
43.s104:若当前环境参数满足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则调节车辆的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
44.具体地,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表示车外温度较低,当驾驶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表示驾驶室温度较低,此时驾驶室内需要采暖,当车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且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值时,驾驶室内的采暖效果较差。因此,当当前环境参数满足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时,表示当前驾驶室需要提升采暖效果,因此,调节车辆的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进而提高驾驶室内的采暖效果。
45.上述采暖优化方法,通过在车辆进入怠速采暖模式时,通过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和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是否满足相应条件,来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怠速状态且是否需要采暖,当满足相应条件时,调节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提升驾驶室内的采暖效果;上述过程无需对车辆进行硬件上的改造,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成本较低。
4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车辆进入怠速采暖模式之前,还包括:
47.s101:当接收到外部输入的进入相应类型的怠速采暖模式的指令时,控制车辆进入与指令对应的怠速采暖模式。
48.具体地,车辆可以具有多种类型的怠速采暖模式,不同类型的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和/或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不同,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不同,不同类型的怠速采暖模式的采暖效果和油耗也不同,通过设置多种怠速采暖模式,使用户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采暖模式,实现采暖效果和油耗的均衡。
49.本实施例中,车辆具有第一类型的怠速采暖模式和第二类型的怠速采暖模式,第一类型的怠速采暖模式和第二类型的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发动机冷却液的目标温度不同,由于发动机冷却液的目标温度不同,因此,两种模式对应的第三预设值和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也会不同,从而使得两种模式的采暖效果不同,目标温度高的模式对应的采暖效果好,但对应的油耗高,目标温度低的模式对应的采暖效果相对较差,但对应的油耗低,通过提供多种怠速采暖模式,使得用户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采暖模式,实现采暖效果和油耗的均衡。
5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调节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包括:
51.s1042:将发动机排气节流阀开度、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散热风扇转速分别调节至对应的预设值。
52.具体地,保持排气节流阀较小的开度和较高的发动机转速,可以增加发动机负荷和热量,而较小的发动机散热风扇转速可以降低发动机散热效率。通过将发动机排气节流阀开度、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散热风扇转速分别调节至对应的预设值,以增大发动机的热量,降低发电机散热,从而提高发动机水温,进而提高驾驶室内的取暖效果。示例性地,调节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包括:调节发动机散热风扇转速至200rpm,排气节流阀开度调整至94%,调节发动机转速至750rpm。
5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调节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之前,还包括:
54.s1041:当当前环境参数满足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时,根据当前环境温度修正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
55.示例性地,当环境温度小于等于-25℃时,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包括:发动机转速为1000r/min,排气节流阀开度为94%;当环境温度大于-25℃小于等于-15℃时,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包括:发动机转速为900r/min,排气节流阀开度为92%;当环境温度大于-15℃小于等于-7℃时,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包括:发动机转速为900r/min,排气节流阀开度为90%。具体如下面的修正关系表:
[0056][0057][0058]
应用中,由于车辆的类型较多,不同类型的车辆的结构和性能不同,则不同类型的车辆对应的修正关系表可能不同,实际的修正关系表往往需要根据车辆类型做出适应性调整。
[0059]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采暖优化方法还包括:
[0060]
s106:当车辆的状态转变至行驶状态时,取消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
[0061]
其中,当车辆的状态转变至行驶状态时,若未接收到退出怠速采暖模式的指令,则车辆依然处于怠速采暖模式,车载空调也依然会运行在对应模式。
[0062]
具体地,由于车辆的状态由驻车制动状态转变至行驶状态时,此时若继续保持发动机在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则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行驶状态下,发电机的转速较高,发动机冷却液易维持在较高温度,此时通过车载空调进行采暖,驾驶室内的采暖效果较好,无需继续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因此,在车辆的状态转变至行驶状
态时,需要取消保持发动机在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其中,若车辆未退出怠速采暖模式,则当当前环境参数再次满足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当前车辆状态参数再次满足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时,会再次调节车辆的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提高驾驶室内的采暖效果。通过上述方案能有效解决车辆走停交替频繁时遇到的采暖问题。
[0063]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采暖优化方法还包括:
[0064]
s108:若当前环境参数满足第二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和/或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则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第二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大于第四预设值和/或驾驶室内温度大于第五预设值,第二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大于第六预设值,第六预设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值。
[0065]
具体地,当环境温度大于第四预设值时,此时车外温度较高,无需继续进行采暖,则可以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当驾驶室内温度大于第五预设值,此时驾驶室内温度较高,发动机继续保持在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可能会导致驾驶室内温度过高,且油耗较高,因此,此时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以降低油耗,并避免驾驶室内温度继续提升。
[0066]
应用中,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大于一定值时,车辆的节温器会打开,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因此,为避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大幅降低,需要避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大于第六预设值时。因此,此时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以使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降低。
[0067]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采暖优化方法还包括:
[0068]
若发动机处于怠速采暖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七预设值,则控制车辆退出怠速采暖模式。
[0069]
其中,第七预设值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若用户未设定第七预设值,则第七预设值为默认值。
[0070]
具体地,通过在发动机处于怠速采暖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七预设值时,控制车辆退出怠速采暖模式,从而避免用户忘记关闭怠速采暖模式导致的能源浪费。
[0071]
应用中,用于通过输出关闭怠速采暖模式的指令来退出怠速采暖模式,例如,在车载人机交互界面输入关闭怠速采暖模式的指令。
[007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采暖优化方法还包括:
[0073]
s110:当检测到车辆的相应元件故障时,控制车辆退出怠速采暖模式并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且禁止车辆再次进入怠速采暖模式。
[0074]
具体地,怠速采暖系统故障退出的条件包括冷却液传感器故障、车速传感器故障、油门踏板部件故障和环境温度传感器故障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75]
应用中,当车辆进入怠速采暖模式时,车辆每隔预定时间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和当前车辆状态参数,若当前环境参数满足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时,调节车辆的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在此之后,在每次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和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时,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和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当前环境参数仍满足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则继续调节车辆的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当判定车辆的状态转变至行驶状态时,
退出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若当前环境参数满足第二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和/或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则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在车辆处于怠速采暖模式的期间,在任意时刻检测到车辆的相应元件故障,整车控制器都会控制车辆退出怠速采暖模式并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且禁止车辆再次进入怠速采暖模式。
[0076]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0077]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采暖优化装置400,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模块或硬件模块,或者是二者的结合成为计算机设备的一部分,该装置具体包括:获取模块401和控制模块402,其中:
[0078]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当前车辆状态参数、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及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其中,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驾驶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包括车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值;
[0079]
控制模块402,用于将当前环境参数与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进行比对,且将当前车辆状态与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进行比对,在当前环境参数满足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时,调节发动机至与当前怠速采暖模式对应的第一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
[00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采暖优化装置400还包括:开关模块,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进入相应类型的怠速采暖模式的指令时,控制车辆进入与指令对应的怠速采暖模式。
[008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2包括:调节单元,调节单元用于将发动机排气节流阀开度、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散热风扇转速分别调节至对应的预设值。
[008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2包括:修正单元,修正单元用于在当前环境参数满足第一预设环境参数条件,且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第一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时,根据当前环境温度修正第一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
[008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采暖优化装置400还包括:暂停模块,暂停单元用于在当车辆的状态转变至行驶状态时,取消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
[008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暖优化装置400还包括:恢复单元,恢复单元用于在当前环境参数满足第二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和/或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时,调节发动机退出预设怠速采暖运行状态,并将发动机调节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第二预设环境参数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大于第四预设值和/或驾驶室内温度大于第五预设值,第四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第五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车辆状态参数条件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大于第六预设值,第六预设值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
[008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采暖优化装置400还包括:故障检测单元,故障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车辆的相应元件故障时,控制车辆退出怠速采暖模式并调节发动机至预设正常运行状态,且禁止车辆再次进入怠速采暖模式。
[0086]
关于采暖优化装置400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采暖优化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采暖优化装置400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0087]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采暖优化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0088]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0089]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0090]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009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0092]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9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