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进的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23:23: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进的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导航技术,专利号zl 2020 2 1789094.2基于路侧设施提供实时数据的导航系统,包括导航系统组成、功能和应用场景等,该技术结合卫星定位数据和地感信息,向用户提供实时、精准信息,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但对移动用户终端导航单元具体播报方式等未明确,因此,作为基于路侧设施提供实时数据的导航系统的改进,提出一种改进的导航系统和导航方法,明确了移动用户终端播报方式等,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能够基于富媒体(rcs)技术,根据路侧设施单元或导航中心单元获取交通信息,生成语音、图像或文本提示的富媒体消息,便于用户根据提示的交通信息进行交通出行。通过导航信息与富媒体消息进行信息叠加或系统融合,播报目标路段的道路状况等交通信息,有效地提高用户获取交通信息效率、实时性和准确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航系统,包括:路侧设施单元、导航中心系统单元、通信消息系统单元、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所述导航中心系统单元,用于获取路侧设施单元感知的目标路段的路侧数据或导航中心系统单元自定义的交通场景数据,并根据路侧数据或交通场景数据,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导航中心系统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通过通信消息系统单元发送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以供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根据所述富媒体消息进行导航;通信消息系统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富媒体消息,并通过通信消息系统单元的消息模块或短信模块发送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路段的导航信息;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还用于根据导航中心系统单元发送的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和所述目标路段的导航信息,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还用于显示并播报所述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
5.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还包括:终端导航系统与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终端导航系统和所述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通过h5进行信息叠加或系统融合,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或,所述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终端导航系统和所述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通过小程序进行信息叠加系统或融合,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
6.本技术实施例通过h5或小程序进行终端导航系统和所述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的页面叠加以实现终端导航系统和所述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的信息叠加或系统融合,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使用户能够及时接受预警提示,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
7.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
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导航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终端导航系统和所述终端富媒体消息信息叠加或系统融合,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所述终端导航系统还用于显示并播报所述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
8.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终端导航系统进行页面叠加,以接受目标路段的信息查询请求并根据该信息查询确定出导航富媒体消息,可直接在终端导航系统得到导航富媒体消息,同时对导航富媒体消息进行显示及播报,使得所有的操作只需要在终端导航系统进行,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优化了用户体验。
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终端导航系统和所述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信息叠加或系统融合,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所述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用于显示并播报所述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
1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进行页面或系统叠加以得到导航富媒体消息,并在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进行显示和播报,可实现通过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查询出行信息并接受富媒体消息进行显示和播报,能够起到及时的提醒用户的作用。
1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还用于:通过短信入口接收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所述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短信入口显示并播报所述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
1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根据短信入口接收到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即直接可通过短信入口便能够实现富媒体消息的订阅、查询,并能在短信入口对富媒体信息进行显示及播报,使得所有的操作只需要在一个短信入口进行,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
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通信消息系统单元,包括:maap平台(messaging as a platform,消息即平台)、mas(mobile agent server,移动代理服务器)、5gmc(5g message center,5g消息中心);所述maap平台用于接收所述富媒体消息;所述mas用于接收所述富媒体消息;所述通信消息系统单元通过所述mas或/和所述5g消息中心将所述富媒体消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
1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通信运营商maap平台、mas以及5g消息中心接收与发送富媒体消息,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实现富媒体消息的发送,以保证富媒体消息能够在系统中及时的传输。另外,本技术基于5g消息传输时间快的优点,能够保证本技术中的富媒体消息在整个系统中的传输能够以秒级实现。
1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航方法,应用导航中心系统单元,包括:通过路侧设施单元获取目标路段的路侧数据;获取第三方或导航中心单元自定义的交通场景数据;根据所述路侧数据和所述交通场景数据,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将所述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发送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以供所述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根据所述富媒体消息进行导航。
16.本技术实施例富媒体消息包括了目标路段的道路状况信息、交通管制或交通事件信息,能够对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的导航系统提供实时信息,以供用户在实际导航过程中可以根据实时信息及时调整路线及行车速度。
1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航方法,应用于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包括:接收导航中心系统单元发送的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获取所述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对应的目标路段的导航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和所述目标路段的导航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显示并播报所述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
18.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分别获取目标路段的导航信息及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并根据该导航信息及该富媒体消息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通过导航信息可以确定出目标路段,再获取该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根据该富媒体消息使得该导航信息可以根据目标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以保证得到较为优质的行车路线。同时该导航富媒体消息可以进行显示和播报,以提醒驾驶员在行车前或行车途中可以及时的接收到目标路段的交通信息或者导航信息。
19.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航方法,应用于导航系统,所述导航方法包括:导航中心系统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路段的路侧数据与交通场景数据,并根据所述路侧数据与所述交通场景数据,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导航中心系统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通过所述通信消息系统单元发送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以供所述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根据所述富媒体消息进行导航;通信消息系统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富媒体消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消息系统单元的消息模块或短信模块发送给所述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路段的导航信息;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导航中心系统单元发送的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和所述目标路段的导航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还用于显示并播报所述目标路段的导航富媒体消息。
20.以上所述导航信息包括基于目的地搜索获取起终点的导航路径、道路状况和/或相关事件信息等。所述短信入口是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接收的通过电信运营商通道获取的信息。所述h5技术包括html5或页面素材预加载技术等技术集合等。所述小程序包括微信小程序或其他智能小程序等,在智能终端运行的相关应用程序等。
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导航系统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用户端单行子单元功能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航中心系统单元与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信息交互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航中心系统单元与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另一种信息交互示意图;
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航方法应用于交通事故导航示意图;
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航方法的流程图。
29.图例:101-路侧设施单元、414-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5-通信消息系统单元、420-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x(x=1,2,

,k,k属于正整数)-移动用户导航子单元、01-终端导航系统、02-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cb1-运营商通用chatbot系统、cb2-优选的chatbot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目前,常用的导航软件大多是基于用户输入的出发地及目的地提供一种路径规划,提醒用户路段较为拥挤,限速等信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急剧增长,基于各种交通状况突发,为了保证在驾驶中保证导航信息的准确性,获取实时导航信息变得十分重要。
33.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改进的导航系统和导航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3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导航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改进的导航系统由路侧设施单元101、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通信消息系统单元415、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组成。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通过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进行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或交互。该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通过网络与一个或多个路侧设备101进行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或交互。该路侧设备101可以将路侧信息发送到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该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还可以给路侧设备101下发指令。
35.可选地,该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与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该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与路侧设备101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等方式进行连接。
36.可选地,该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与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之间可以设置通信消息系统单元415。该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通过通信消息系统单元415将富媒体消息发送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路侧设备101可以通过通信消息系统单元415将富媒体消息发送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
37.可选地,该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与通信消息系统单元415之间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连接,该通信消息系统单元415与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38.其中,无线通信包括但不限于基站通信、卫星通信、wifi、蓝牙等方式。基站通信包括但不限于3g、4g、5g、6g等,卫星通信包括但不限于:星链(starlink)、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等。有线通信包括但不限于光纤、通讯线等方式。
39.可选地,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可以实现系统之间实时信息传输,传输时间以秒级计算。
bot,中文名称:聊天机器人)cb2,该chatbot系统cb2通过通信消息系统单元415直接发送交通场景数据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该通信消息系统单元415可以包括maap平台(massage as a platform,中文名称:信息平台)、5g消息中心及mas(mobile agent server,中文名称:移动代理服务器)等。该maap平台是通过运营商建立的消息连接,该5g消息中心包括消息模块和短信模块。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富媒体消息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的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01。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直接与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进行信息交互,终端导航系统02接收导航信息。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01和终端导航系统02可以通过h5技术或小程序实现页面叠加或系统融合形成终端导航富媒体消息。
48.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的终端导航系统01和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02通过无线通信向所述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发送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卫星定位数据等。h5技术或小程序通过无线通信向所述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发送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卫星定位数据等。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能够获取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的位置等数据并更新目标路段的信息。导航中心系统单元414还能够向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发送导航信息、富媒体消息或导航富媒体消息。该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420根据导航信息、富媒体消息或导航富媒体消息形成导航决策。
4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航方法应用于交通事故导航示意图。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航方法应用于交通事故导航。根据交通场景位置信息,移动用户导航子单元用于显示和/或播报导航信息、富媒体消息或导航富媒体消息。当高速行驶路段5-3处发生交通事故后,附近路侧设备的感知设备获取该处的信息,通过交通专网光纤将信息传递至导航中心系统单元,导航中心系统单元处理完该交通信息后,通过运营商网络或专线将信息传递给导航中心系统单元,导航中心系统单元能将信息发送给远距离l2(l2范围可为3km以上)点导航的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如此时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在5-1处(如距离事故点10km处),则可在终端导航系统界面形成如“前方10公里处发生交通事故,请小心驾驶”导航策略。
50.当该机动车在5-2点,距离事故点5-3较近(如距离l1,l1范围可为1~3km)时,事故点附近的路侧设备的边缘计算设备可通过光纤将获取的交通信息传递至路侧通信设备,路侧通信设备可通过lte-v网络与安装车载通信设备互联,也可以通过运营商网络将交通信息发送至导航中心系统单元的chatbot系统,将交通信息处理成富媒体消息,再通过5g网络将该消息发送给订阅了富媒体消息服务的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播报如“前方2公里交通事故,占据内侧车道,请减速行驶”,并给出建议速度,避免发生二次事故或加剧该车道的拥堵程度。
51.请参阅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航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将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52.步骤601,获取目标路段的路侧数据和/或交通场景数据。
53.其中,该路侧数据为实时路侧数据,该路侧数据可以包括:目标路段的道路路况、目标路段的路侧事件等。
54.可选地,通过通信消息单元,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可以直接从路侧设备获取目标路段的路侧数据,该目标路段的路侧数据可以是路侧设备直接获取的路侧数据,也可以是
通过边缘计算设备经处理后的路侧数据。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还可以从导航中心系统单元获取目标路段的路侧数据,该目标路段的路侧数据可以是导航中心系统单元直接接收到的路侧数据,也可以是通过导航中心系统单元经处理后的路侧数据。
55.可选地,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获取导航信息和/或富媒体消息。其中,该无线通信包括但不限于基站通信、卫星通信、wifi、蓝牙等方式。基站通信包括但不限于3g、4g、5g、6g等,卫星通信包括但不限于:星链(starlink)、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等。
56.步骤602,根据所述路侧数据和所述交通场景数据,确定出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
57.可选地,可以将路侧数据与交通场景数据进行结合,并对结合后的路侧数据与交通场景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富媒体消息。
58.其中,该富媒体消息包括路径规划、路况信息、绕行路线、交通事故基本信息、事故处理情况或事故解除等信息。该富媒体消息可以是文本、语音、图片、视频、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59.步骤603,将所述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发送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以供所述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根据所述富媒体消息进行导航。
60.可选地,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阈值,将所述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发送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
61.可选地,还可以将所述目标路段的富媒体消息实时发送给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
62.示例性地,若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对应的车辆与事件位置的距离大于10千米,则该时间阈值可以设置为2分钟;若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对应的车辆与事件位置的距离在5千米~10千米以内,则该时间阈值可以设置为1分钟;若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对应的车辆与事件位置的距离在5千米以内,则该时间阈值可以设置为0.5分钟。
63.示例性地,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在高速公路内,是为驾乘人员和旅客服务的场所,是高速公路的基本配套设施。示例性地,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航方法应用于服务区导航。则在出行前,用户可通过移动用户端导航子单元查询高速公路某一服务区基本情况,包括餐饮、休息、住宿、购物、娱乐、加油站、充电桩、停车位基本信息。包括订餐服务,停车位货运或客运停车位数量等,预计某一时间后停车位空余变化量等。在出行中,当机动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并距离最近服务区距离较远(如5km以上)时,终端导航系统通过运营商通信网络获取导航中心系统单元处的消息,此时客户终端收到前方服务区的距离,并提示停车位的信息。如“前方5km,服务区在右侧,请提前变道行驶”。当机动车行驶距离服务区较近(如2km)时,此时服务区内感知设备将停车位信息发送给导航中心系统单元,通过chatbot系统与通信消息系统单元信息交互,再通过5g网络将该消息发送给订阅了富媒体消息服务的移动用户端导航单元,基于(终端富媒体消息系统)短信入口界面或终端导航系统播报如“前方2km服务区,空余货车停车位5个”,并可显示停车位基本概况图片。
64.关于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细节可以进一步地参考前述的导航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65.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
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导航中心系统单元,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