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居家养老日常活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1:17: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老监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居家养老日常活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我国特殊的倒金字塔结构的人口年龄分布,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大多数家庭的子女和护理人员无法24小时对老人进行陪护,对养老服务的选择主要是前往定点养老机构,由养老机构来进行24小时的看护与照顾,但是定点养老机构中有限的床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人数,同时还有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机构,而选择独居,但是独居的老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无人知晓的话,后果极其严重。
3.对于政府、养老机构与医疗团体而言,老人的各项数据是决策与分析的基础,而老人因为年龄、身体、教育程度等原因,多数长者无法准确的传达自身的实际情况,现有的居家养老监测装置大多包括智能手环,通过智能手环对老人的实时位置、行动轨迹、心率、行走步数、睡眠情况等数据进行监测,但是现有的智能手环在佩戴过程中表带容易脱离,从而手环脱落,造成遗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居家养老日常活动监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居家养老日常活动监测装置,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包括手环主体、与手环主体两侧连接的第一手环带和第二手环带,第一手环带远离手环主体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套设在调节杆上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调节槽靠近手环主体的侧壁连接,在第一手环带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孔位于调节槽与手环主体之间;
7.第二手环带远离手环主体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与连接孔相匹配的连接件,第二手环带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位于连接件与手环主体之间,滑块套设在调节杆上并与弹性件远离手环主体的一端连接,滑块的两侧与调节槽的两侧壁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调节槽的两侧壁开设有活动槽,滑块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活动槽相匹配的活动块。
9.进一步地,活动槽的为t型槽,活动块包括连杆和滚动件,连杆的一端与活动块、另一端与滚动件连接,连杆与活动槽的小开口部分相匹配,滚动件与活动槽的大开口部分相匹配。
10.进一步地,第一手环带和第二手环带靠近手环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11.进一步地,手环主体与第一手环带和第二手环带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
12.进一步地,手环主体的正面设置有保护盖。
13.进一步地,保护盖的一侧与手环主体的一侧铰接,保护盖的另一侧与手环主体的另一侧相扣合。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槽、调节装置、连接孔、连接件和滑块的配合,通过拉动第二手环带和第一手环带,将连接件卡入对应的连接孔中,实现对智能手环佩戴宽松度的调节,在调节装置与滑块的连接作用下,即使连接件受到外力,意外地从连接孔中脱落,智能手环也不会成为开环,从而可以避免智能手环从被监测人手上脱落,造成遗失而无法追踪到老年人的位置信息的情况。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槽、连杆和滚动件的配合,能够便于拉动第二手环带和第一手环带,增加滑动性。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透气孔,增加透气性,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手环带的正面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手环带的侧面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手环主体;2-第一手环带;3-第二手环带;4-连接孔;5-连接件;6-弹性件;7-调节槽;8-滑块;9-调节杆;10-透气孔;11-滚动件;12-连杆;13-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居家养老日常活动监测装置,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包括手环主体1、与手环主体1两侧连接的第一手环带2和第二手环带3,第一手环带2远离手环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7,调节槽7内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9、套设在调节杆9上的弹性件6,弹性件6的一端与调节槽7靠近手环主体1的侧壁连接,在第一手环带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孔4,连接孔4位于调节槽7与手环主体1之间;
26.第二手环带3远离手环主体1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与连接孔4相匹配的连接件5,第二手环带3上设置有滑块8,滑块8位于连接件5与手环主体1之间,滑块8套设在调节杆9上并与弹性件6远离手环主体1的一端连接,滑块8的两侧与调节槽7的两侧壁滑动连接。
27.使用时,先将智能手环套在被监测人手上,其中一只手捏住第一手环带2的两侧,
另一只手沿调节杆9的方向拉动第二手环带3,滑动沿调节杆9的方向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连接件5扣入对应的连接孔4中即可;需要脱下智能手环时,将连接件5脱离连接孔4,在弹性件6的回复力作用下,滑块8沿着调节杆9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第一手环带2与第二手环带3处于宽松的状态,脱下时,需要被监测人稍微蜷缩手掌,即可将智能手环脱下。
2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槽7、调节装置、连接孔4、连接件5和滑块8的配合,通过拉动第二手环带3和第一手环带2,将连接件5卡入对应的连接孔4中,实现对智能手环佩戴宽松度的调节,在调节装置与滑块8的连接作用下,即使连接件5受到外力,意外地从连接孔4中脱落,智能手环也不会成为开环,从而可以避免智能手环从被监测人手上脱落,造成遗失而无法追踪到老年人的位置信息的情况。
29.实施例2
30.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关于滑块8与调节槽7的滑动连接处理做出说明。
31.如图1和图3所示,调节槽7的两侧壁开设有活动槽,滑块8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活动槽相匹配的活动块。
32.通过活动块与活动槽的配合,能够对滑块8起到限位的作用。
33.优选地,活动槽的为t型槽,活动块包括连杆12和滚动件11,连杆12的一端与活动块、另一端与滚动件11连接,连杆12与活动槽的小开口部分相匹配,滚动件11与活动槽的大开口部分相匹配。
34.拉动第二手环带3时,滚动件11在活动槽中滚动前行,利于拉动第二手环带3。
3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活动槽、连杆12和滚动件11的配合,能够便于拉动第二手环带3和第一手环带2,增加滑动性。
36.实施例3
37.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关于滑块8与调节槽7的滑动连接处理做出说明。
38.如图2所示,第一手环带2和第二手环带3靠近手环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0;增加透气性,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39.实施例4
40.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关于手环主体1与第一手环带2和第二手环带3的连接方式做出说明。
41.如图1所示,手环主体1与第一手环带2和第二手环带3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当需要更换第一手环带2和第二手环带3时,可以轻松地进行拆卸。
42.实施例5
43.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关于手环主体1的保护做出说明。
44.如图1所示,手环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保护盖13。
45.优选地,保护盖13的一侧与手环主体1的一侧铰接,保护盖13的另一侧与手环主体1的另一侧相扣合。
46.通过设置保护盖13,能够对手环主体1进行保护,避免意外碰撞而损坏手环主体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