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强度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1:02: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冷凝器。


背景技术:

2.冷凝器是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但是现有技术的冷凝器只是利用换热管的表面和壳体内部的冷流体进行换热,导致只有位于换热管外侧的部分能够与壳体内部的冷流体进行接触,从而导致换热管内部的热流体与壳体内部的冷流体接触不充分,降低了冷凝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热流体与冷流体接触充分的、提高冷凝效率的高强度冷凝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冷凝器,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冷却腔,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端底部的、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冷流体进管,设置在外壳的另一端顶部的、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冷流体出管,设置在冷却腔内部的换热管组合,与所述换热管组合的一端连通并固定的、且位于冷流体出管下方的热流体进管,与所述换热管组合的另一端连通并固定的、且位于冷流体进管上方的热流体出管;所述换热管组合包括与所述热流体进管连通并固定的分流器,与所述热流体出管连通并固定的集流器,所述分流器通过若干根第一换热管连通并固定有第一混流器,所述第一混流器通过若干根第二换热管与集流器连通并固定,所述分流器通过若干根第三换热管连通并固定有位于第一换热管下方的、且与所述第一混流器间隔排列的第二混流器,所述第二混流器通过若干根第四换热管与集流器连通并固定;通过混流器能把一根长换热管分成两根短换热管,与长换热管相比,短换热管的抗弯强度更高,且间隔排列的第一混流器和第二混流器不会堵死冷却腔内的冷流体的流动。
5.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器的内部设置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通过主进流孔与热流体进管连通,所述分流腔通过若干个第一出流孔与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分流腔通过若干个第二出流孔与第三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流孔均位于第一出流孔的下方。
6.进一步的,沿所述主进流孔至第一出流孔的方向,所述分流腔的内径逐渐变大。
7.作为优选,所述集流器的内部设置有集流腔,所述集流腔通过主出流孔与热流体出管连通,所述集流腔通过若干个第一进流孔与第二换热管连通,所述集流腔通过若干个第二进流孔与第四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流孔均位于第一进流孔的下方。
8.进一步的,沿所述主出流孔至第一进流孔的方向,所述集流腔的内径逐渐变大。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混流器的内部设置有混流腔,所述第一混流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混流腔连通的若干个第三进流孔,所述第一混流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混流腔连通的、且与所述第三进流孔间隔排列的若干个第三出流孔。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混流器的结构与第一混流器的结构一致。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分流器把热流体进管的热流体输送至第一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再通过第一混流器和第二混流器对热流体进行混合处理,并把混合完成后的热流体分别输送至第二换热管和第四换热管,再通过集流器把第二换热管和第四换热管的热流体输出至热流体出管,因此,本高强度冷凝器能通过第一混流器和第二混流器对换热管组合中热流体进行混合处理,改变热流体在换热管组合中的内外侧分布,有利于热流体与冷流体的充分接触,提高冷凝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换热管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2的分流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图2的集流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图2的第一混流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18.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9.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20.一种高强度冷凝器,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冷却腔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一端底部的、且与所述冷却腔2连通的冷流体进管3,设置在外壳1的另一端顶部的、且与所述冷却腔2连通的冷流体出管4,设置在冷却腔2内部的换热管组合5,与所述换热管组合5的一端连通并固定的、且位于冷流体出管4下方的热流体进管6,与所述换热管组合5的另一端连通并固定的、且位于冷流体进管3上方的热流体出管7。
21.如图2所示,所述换热管组合5包括与所述热流体进管6连通并固定的分流器51,与所述热流体出管7连通并固定的集流器52,所述分流器51通过若干根第一换热管53连通并固定有第一混流器54,所述第一混流器54通过若干根第二换热管55与集流器52连通并固定,所述分流器51通过若干根第三换热管56连通并固定有位于第一换热管53下方的、且与所述第一混流器54间隔排列的第二混流器57,所述第二混流器57通过若干根第四换热管58与集流器52连通并固定。通过混流器能把一根长换热管分成两根短换热管,与长换热管相比,短换热管的抗弯强度更高,且间隔排列的第一混流器54和第二混流器57不会堵死冷却腔2内的冷流体的流动。
22.如图3所示,所述分流器51的内部设置有分流腔511,所述分流腔511通过主进流孔512与热流体进管6连通,所述分流腔511通过若干个第一出流孔513与第一换热管53连通,
所述分流腔511通过若干个第二出流孔514与第三换热管56连通,所述第二出流孔514均位于第一出流孔543的下方。沿所述主进流孔512至第一出流孔513的方向,所述分流腔511的内径逐渐变大。利用附壁效应把热流体分配给第一换热管53和第三换热管56。
23.如图4所示,所述集流器52的内部设置有集流腔521,所述集流腔521通过主出流孔522与热流体出管7连通,所述集流腔521通过若干个第一进流孔523与第二换热管55连通,所述集流腔521通过若干个第二进流孔524与第四换热管58连通,所述第二进流孔524均位于第一进流孔523的下方。沿所述主出流孔522至第一进流孔523的方向,所述集流腔521的内径逐渐变大。这种设计便于热流体的顺畅流出。
24.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混流器54的内部设置有混流腔541,所述第一混流器54的一端设置有与混流腔541连通的若干个第三进流孔542,所述第一混流器5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混流腔541连通的、且与所述第三进流孔542间隔排列的若干个第三出流孔543。具体的,所述第一混流器54的混流腔541通过第三进流孔542与第一换热管53连通,所述混流器54的混流腔541通过第三出流孔543与第二换热管55连通。间隔排列的第三进流孔542和第三出流孔543,进入混流腔541的热流体会出现混合,从而能改变热流体的内外侧分布,有利于热流体与冷流体之间的充分换热,提供换热效率。
25.所述第二混流器57的结构与第一混流器54的结构一致。
26.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分流器把热流体进管的热流体输送至第一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再通过第一混流器和第二混流器对热流体进行混合处理,并把混合完成后的热流体分别输送至第二换热管和第四换热管,再通过集流器把第二换热管和第四换热管的热流体输出至热流体出管,因此,本高强度冷凝器能通过第一混流器和第二混流器对换热管组合中热流体进行混合处理,改变热流体在换热管组合中的内外侧分布,有利于热流体与冷流体的充分接触,提高冷凝效率。
27.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