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0:59: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2.底泥一般是指江河湖海的沉积物,是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湖底泥的物理结构包括与水体相接触的沉积物界面层和界面层下的原沉积物层,沉积物界面层主要由底栖生物及其残体、代谢产物和粘性泥沙组成,其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溶解、生物分解等作用释放返回至水体,形成河湖污染物的内源污染负荷,因此研究湖泊底泥释放规律及对上覆水质的影响意义重大,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即是在实验室中模拟悬浮场景,通过对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抽取,从而得到相关实验数据对水体进行分析。
3.现有的实验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水体无法离开固定的箱体,导致水体缺少流动,底泥在箱体内部上下晃动,无法真实模拟野外水流单向移动的情况,同时现有的实验装置在加入水时会对下方的底泥造成扰动,等待底泥静止后才能进行实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解决了实验装置内部水体缺乏相对流动无法模拟真实情况同时导入水流时会扰动底泥延长实验时间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所述实验箱的前端贯穿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表面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抽取装置,所述实验箱的内表面固定有导流装置,所述实验箱的外表面固定有连通管;
6.所述连通管包括延伸管的一端固定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动力电机;
7.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斜板的右方设置有导入管。
8.优选的,所述实验箱的左端和右端设置有开槽且开槽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延伸管与开槽边缘连接。
9.优选的,所述导入管贯穿连接管的表面与斜板内部连通,所述斜板的两端固定在实验箱的内表面。
10.优选的,所述斜板的下端设置有引导板且引导板与实验箱齐平,所述引导板与实验箱内壁距离小。
11.优选的,所述抽取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吸气板,所述吸气板的左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固定有拉动板。
12.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偏右位置处设置有螺纹且与连接管内表面螺纹螺合。
13.优选的,所述吸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筒体的表面设置有滑动孔且滑动孔与连接杆滑动连接。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连通管和导流装置,通过连通管内部的动力电机带动叶轮实现水流的移动,使实验箱内部的水流能在底泥表面单向移动,模拟真实的河流情况,同时导流装置使流入实验箱内部的水流顺着实验箱向下流动,从而避免水流扰动实验箱内部的底泥,加快实验速度。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抽取装置,采用抽取装置抽取各个水层的实验水,能有效的避免从实验箱上方通过针管抽取造成的麻烦,同时筒体一端完全开口,导致底泥不会被阻挡,从而保证实验水的成分正常。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通管的剖切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装置的结构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抽取装置的结构图。
21.图中标号:1、连通管;2、抽取装置;3、连通管;4、实验箱;5、导流装置;11、管体;12、延伸管;13、叶轮;14、动力电机;21、拉动板;22、筒体;23、吸气板;24、连接杆;51、限位板;52、斜板;53、导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4,实验箱4的前端贯穿连接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内表面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抽取装置2,实验箱4的内表面固定有导流装置5,实验箱4的外表面固定有连通管1;
24.连通管1包括延伸管12的一端固定有管体11,管体11的内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叶轮13,叶轮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动力电机14;
25.导流装置5包括斜板52,斜板52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51,限位板51和斜板52的右方设置有导入管53。
2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抽取装置2包括筒体22,筒体2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吸气板23,吸气板23的左端固定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的左端固定有拉动板21。
27.工作原理:
28.在进行实验时,将河流中的底泥倒入实验箱4内部,随后向导入管53内部导入水流,水进入斜板52和实验箱4的缝隙中,顺着斜板52底部的引导板在实验箱4表面流动,则水流顺着实验箱4箱壁往下流,稳定与底泥混合在一起,水流顺着实验箱4流入连通管1内部,将连通管1内部灌满,随后接入动力电机14的电源,动力电机14转动带动叶轮13转动,叶轮13转动带动水流在管体11内部单向移动,由于底泥被实验箱4内部的过滤板阻挡无法进入
连通管1内部,实验箱4内部的底泥被水流扰动向上悬浮,此时拉动拉动板21,拉动板21移动带动连接杆24移动,连接杆24移动带动吸气板23移动,则吸气板23通过负压将水流吸入筒体22内部,即可收集到不同水层的实验水,从而对河流情况进行分析。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4)的前端贯穿连接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内表面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抽取装置(2),所述实验箱(4)的内表面固定有导流装置(5),所述实验箱(4)的外表面固定有连通管(1);所述连通管(1)包括延伸管(12)的一端固定有管体(11),所述管体(11)的内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叶轮(13),所述叶轮(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动力电机(14);所述导流装置(5)包括斜板(52),所述斜板(52)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51),所述限位板(51)和斜板(52)的右方设置有导入管(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4)的左端和右端设置有开槽且开槽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延伸管(12)与开槽边缘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管(53)贯穿连接管(3)的表面与斜板(52)内部连通,所述斜板(52)的两端固定在实验箱(4)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52)的下端设置有引导板且引导板与实验箱(4)齐平,所述引导板与实验箱(4)内壁距离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装置(2)包括筒体(22),所述筒体(2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吸气板(23),所述吸气板(23)的左端固定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的左端固定有拉动板(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2)的外表面偏右位置处设置有螺纹且与连接管(3)内表面螺纹螺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板(23)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筒体(22)的表面设置有滑动孔且滑动孔与连接杆(24)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泥再悬浮循环实验装置,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实验箱的前端贯穿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表面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抽取装置,所述实验箱的内表面固定有导流装置,所述实验箱的外表面固定有连通管,本实用新型提供连通管和导流装置,通过连通管内部的动力电机带动叶轮实现水流的移动,使实验箱内部的水流能在底泥表面单向移动,模拟真实的河流情况,同时导流装置使流入实验箱内部的水流顺着实验箱向下流动,从而避免水流扰动实验箱内部的底泥,加快实验速度。加快实验速度。加快实验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齐彦杰 袁晶晶 马新东 刘星 姚子伟 王震 张守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2/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