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改善含钒冷作模具钢碳化物形态的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20:25: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改善含钒冷作模具钢碳化物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含钒冷作模具钢的成份按重量计为,c0.60%~0.70%、mn≤0.40%、si≤0.40%、cr3.80%~4.40%、w2.50%~3.50%、mo1.80%~2.50%、v0.80%~1.20%、nb0.20%~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方法为对含钒冷作模具钢进行高温均质化热处理 阶梯式降温锻造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加热:将上述含钒冷作模具钢于加热炉内,加热至1190℃~1200℃温度范围内,并保温10~15h;b、第一梯段降温:将步骤a保温后的含钒冷作模具钢,随炉冷却至1100
±
10℃,然后保温1h~2h;c、第一道次锻造镦粗:将步骤b保温后的含钒冷作模具钢出炉,进行镦粗,镦粗锻比≥2.5;d、第一道次拔长:将步骤c镦粗后的含钒冷作模具钢进行第一道次拔长,拔长过程的温度保证在1020℃~850℃,单边压下量≤30%;e、第二道次锻造镦粗:将步骤d拔长后的含钒冷作模具钢镦粗,锻比≥2.0;f、第二道次拔长:将步骤e镦粗后的含钒冷作模具钢进行第二道次拔长,拔长过程的温度保证在1000℃~850℃,单边压下量≤30%;g、第三道次锻造镦粗:将步骤f拔长后的含钒冷作模具钢镦粗,锻比≥1.5;h、第三道次拔长:将步骤g镦粗后的含钒冷作模具钢进行第三道次拔长,拔长过程的温度保证在950℃~850℃,单边压下量≤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含钒冷作模具钢碳化物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若钢的表面最高温度低于900℃,回炉加热至1000℃并保温1h~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含钒冷作模具钢碳化物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若钢的表面最高温度低于850℃,回炉加热至950℃并保温1h~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含钒冷作模具钢碳化物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若钢的表面最高温度低于850℃,回炉加热至950℃并保温1h~2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含钒冷作模具钢碳化物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中,若钢的表面最高温度低于850℃,回炉加热至950℃并保温1h~2h。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改善含钒冷作模具钢碳化物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钒冷作模具钢最终锻造后的链状聚集态碳化物完全转变为弥散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改善含钒冷作模具钢碳化物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钒冷作模具钢锻造后的基体晶粒度≥8.0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含钒冷作模具钢碳化物形态的方法,属于钢材高温热处理及锻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通过采用高温均质化热处理 阶梯式降温锻造的组合手段对含钒冷作模具钢进行改善,在充分保证产品基体组织晶粒度的同时改变其碳化物形态,提升其力学性能,并解决该模具钢材料的耐磨性问题。本发明针对特定含量组分的含钒冷作模具钢进行高温均质化处理 阶梯式降温锻造,且锻造采用大变形方式,通过加热温度及均质化时间控制、锻造温度及变形量控制,使得最终的金相组织中的钒碳化物由链状聚集态转变为弥散分布的颗粒状,可以有效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并解决了该含钒冷作模具钢材料的耐磨性的问题,从而提高该含钒冷作模具钢材料的使用寿命。料的使用寿命。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利 蒋琪 吴铖川 杜思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