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的药物导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0:15: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的药物导向系统。


背景技术:

2.对一些肿瘤疾病,可直接针对病灶部位进行给药,如中药外敷,中药直接涂抹或喷涂,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以气味具厚药物为引导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灶,可使抑制肿瘤的发展或使肿瘤逐渐缩小。对于生长在直肠上的肿瘤,可对直肠给药,配合采用中药直接外敷或中药药液涂抹的方式对肿瘤进行治疗。
3.为可方便对直肠内的肿瘤病灶部分给药,现有也开发了较多的直肠给药装置,经过本研究团队大量检索与参考发现现有的用于直肠导药的装置主要有如公开号为cn104721947b、cn105688326b、cn109364360b所公开的结构,其中较典型的结构如公开号为cn109364360b的一种带电动调节功能的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柱体,所述柱体由前端的球形结构和后端的圆柱体结构组成,且球形结构与圆柱体结构间密封固定连接有一块隔板,所述隔板中心贯穿滑动连接有一根给药管,且给药管远离球形结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圆柱体结构外部,所述柱体前端的球形结构表面开设有多个配合给药管使用的出药孔。该装置在进行直肠送药时能够对病人的肛门内部进行扩张,帮助给药器顺利推送至肠管处;在给患者多次送药时无需将给药器重复伸入患者体内,患者的痛苦更小,给药效率更高。但该装置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该装置对肛门只能进行小部分扩展,实际扩展效果有限;其次该装置进入肛门和直肠时,会因直接摩擦而使直肠产生干涩感或疼痛感。
4.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的以上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的药物导向系统。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的药物导向系统,所述药物导向系统包括连接座、以及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上药机构,所述上药机构包括上药端和通杆,所述通杆的一端与所述上药端连接,所述通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座上的通孔伸出连接座的表面,所述上药端相对所述连接座的距离可调节;所述上药端周向环绕有若干个滚动长板,所述滚动长板包括连杆、以及与连杆连接的n个辊子,n个所述辊子的轴心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所述连杆,所述辊子的轴心垂直于所述周向环绕的径向,通过所述连杆上的若干个所述辊子的转动带动所述滚动长板沿自身长度方向以滚动方式进入和/或退出直肠;所述连接座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框、以及径向贯穿所述安装框的若干个支杆,若干个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安装框外侧的一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的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所述连杆沿所述安装框径向运动的驱动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滚动长板还包括同时套在n个所述辊子外侧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
被配置以张紧状态贴合在辊子的外表面且所述传动带面向直肠的一面的表面为光滑面用于提高所述滚动长板进入直肠时患者的舒适性。
9.进一步的,所述滚动长板其远离所述调节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直肠内异物的活动挡片,所述活动挡片被配置用于阻挡或减少直肠内的异物对上药端的堵塞或污染。
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被配置用于驱动所述连杆沿所述安装框径向运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杆固连,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框固连;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中心处的叶轮,若干个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安装框内侧的一端分别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叶轮的叶片抵接,通过所述叶轮的转动带动所述转轮沿所述安装框径向运动。
11.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包括转轴、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所述叶片,所述叶片被配置于跟随所述转轴而转动,所述叶片转动时与所述转轮的抵接位置跟随所述叶片的转动而变化,使所述转轮在所述安装框的径向上的位置发生变化,进一步带动与所述转轮联动的支杆在所述安装框的径向上的位置变化,从而改变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形成的口径大小。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还包括设置在其中心处的固定轴,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沿其轴心方向贯通;所述转轴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通杆穿过所述固定轴的所述通孔,上药时,将所述通杆往所述滚动长板方向移动时使所述上药端推开所述活动挡片相对所述滚动长板突出。
13.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滚动长板平顺进入直肠,避免因直接摩擦而使直肠产生干涩感或疼痛感;通过设置与辊子配合的传动带,提高了滚动长板整体的平滑度,进一步提高所述滚动长板进入直肠的舒适性;若干个滚动长板环绕所述上药端,使上药端不会直接与直肠的内壁接触,避免上药端受直肠内壁的污染;
15.2.设置活动挡片避免滚动长板进入直肠的过程中,直肠内的异物堵塞或污染了上药端;
16.3.设置调节机构以调节若干个滚动长板形成的口径大小,使若干个滚动长板以最小口径进入直肠,避免因进入的所述口径太大难以进入直肠或生硬进入直肠造成直肠的不适感;然后再调大所述口径,即在直肠的自然状态下在直肠内扩张直肠内壁,方便上药操作或上药前窥镜进入直肠内;
17.4.通过设置限位结构限制转轴的转动,从而控制所述口径的大小范围,也确保了所述转轮在所述叶片的抵接面的范围内移动。
附图说明
18.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19.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药物导向系统中图1(省略了两个滚动长板)与挡片分块、上药结构、把手等组合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叶轮与转轮、支杆、安装框、固定框等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条形槽与挡块配合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挡片分块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四个挡片分块互相嵌合形成活动挡片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
25.1-连接座;101-外框;102-安装框;103-固定杆;104-把手;2-操作端;3-上药端;4-滚动长板;401-连杆;402-辊子;403-传动带;404-卡块;5-复位弹簧;6-支杆;7-叶轮;701-叶片;702-转轴;703-转杆;704-抵接面;705-支撑面;8-转轮;9-固定轴;10-通杆;11-活动挡片;1101-挡片分块;1102-挡块;12-条形槽;13-凸块;14-插条;15-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要指出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关于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一:
28.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的药物导向系统,如图1、2所示,所述药物导向系统包括连接座1、以及与所述连接座1连接的上药机构,所述上药机构包括上药端3和通杆10,所述通杆10的一端与所述上药端3连接,所述通杆1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座1上的通孔伸出连接座1的表面形成操作端2,所述上药端3相对所述连接座1的距离可调节;所述上药端3周向环绕有若干个滚动长板4,因此上药端3进入直肠的过程中不与直肠的内壁接触,进而避免上药端3受直肠内壁的污染;上药时,移动所述通杆10调节所述上药端3与所述连接座1的距离,使所述上药端3相对所述滚动长板突出,从而在多方位实现上药端3的上药。如图1、2所示,所述滚动长板4包括连杆401、以及与连杆401连接的n个辊子402(n为整数,n≥1),n个所述辊子402的轴心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所述连杆401,所述辊子402的轴心垂直于所述周向环绕的径向。通过所述连杆401上的若干个辊子402的转动带动所述滚动长板4沿自身长度方向以滚动方式进入和/或退出直肠,因此滚动长板4进入直肠平顺、阻力小,避免因直接摩擦而使直肠产生干涩感或疼痛感;所述连接座1包括调节机构,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框102、以及径向贯穿所述安装框102的若干个支杆6,若干个所述支杆6位于所述安装框102外侧的一端且分别与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4的所述连杆401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所述连杆401沿所述安装框102径向运动的驱动结构,通过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连杆401以控制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4沿所述周向环绕的径向互相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4形成的口径大小。当所述口径最小时为初始口径,初始口径为最小口径;在初始口径状态下将滚动长板4插入直肠,避免因进入的所述口径太大滚动长板4难以进入直肠或生硬进入直肠造成患者剧烈的不适感;在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4进入直肠后,进一步的,再通过调节机构调大所述口径,将在直肠的自然状态下在直肠内扩张直肠内壁,方便操作者进行上药操作或上药前窥镜进入直肠内以观察直肠内部状况。
29.优选的,所述滚动长板4还包括同时套在n个所述辊子402外侧的传动带403,所述传动带403被配置以张紧状态贴合在辊子402的外表面且所述传动带403面向直肠的一面的
表面为光滑面用于提高所述滚动长板进入直肠时患者的舒适性。传动带403与辊子402组成的结构提高了滚动长板4整体的平滑度进一步提高所述滚动长板4进入直肠时患者的舒适性。优选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滚动长板4其远离所述调节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直肠内异物的活动挡片,所述活动挡片11被配置用于阻挡或减少直肠内的异物对上药端3的堵塞或污染。
30.优选的,被配置用于驱动所述连杆沿所述安装框径向运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杆6上的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支杆6固连,所述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框102固连;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框102的中心处的叶轮7,若干个所述支杆6位于所述安装框102内侧的一端分别连接有转轮8,所述转轮8与所述叶轮7的叶片701抵接,通过所述叶轮7的转动带动所述转轮8沿所述安装框102径向运动。所述复位弹簧5可设于所述安装框102的径向的内侧或外侧,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5设置在所述安装框102径向的外侧。所述复位弹簧5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4形成的所述口径为所述最小口径,即所述初始口径。所述叶轮7包括转轴702、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转轴702上的所述叶片701;所述叶片701跟随所述转轴702而转动,所述叶片701转动时与所述转轮8的抵接位置跟随所述叶片701的转动而变化,使所述转轮8在所述安装框102的径向上的位置发生变化,进一步带动与所述转轮8联动的支杆6在所述安装框102的径向上的位置变化,从而改变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4形成的口径大小。
31.所述连接座1还包括设置在其中心处的固定轴9,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轴9上沿其轴心方向贯通;所述转轴702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轴9上;所述通杆10穿过所述固定轴9的所述通孔,上药时,将所述通杆10往所述滚动长板方向移动时使所述上药端3推开所述活动挡片11相对所述滚动长板4突出。
32.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33.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的药物导向系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n个所述辊子402大小相同间隔组成一排,每个所述辊子402沿着与其接触的直肠内壁滚动前进。
34.优选的,所述滚动长板4包括同时套在n个所述辊子402外侧的传动带403,优选的,所述传动带403为橡胶材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n个所述辊子402间隔设置并组成一个环圈,所述传动带403套住所述环圈上的n个所述辊子40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n-2个大小相同的所述辊子402间隔设置组成一排,另外2个所述辊子402设在n-2个所述辊子402的两端往靠近所述上药端3偏离,所述传动带403套住所述环圈上的n个所述辊子40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传动带403套设在大小相同且间隔设置组成一排的n个所述辊子402上。在这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带403与n个所述辊子402一起组合成一个大圈沿着与其接触的直肠内壁滚动前进。优选的,所述传动带403内侧上均匀设置有卡块404,所述辊子40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404配合的卡口,以更好的实现所述传动带403和所述辊子402之间的联合转动。
35.优选的,如图1、图2所示,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4的若干个所述连杆401中的每一个,其远离所述调节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向远离所述上药端3方向翻转的挡片分块1101,所述挡片分块1101为橡胶材质,软硬适中。如图5、图6所示,若干个挡片分块1101互相嵌合组成一个活动挡片11,如图2所示,所述连杆401的所述另一端上设置有挡块1102防止所述
挡片往所述上药端3方向翻转。所述活动挡片11阻挡或减少直肠内的异物对上药端3的堵塞或污染。所述活动挡片1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4的形成的最小的所述口径。
36.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1还包括外框101,所述安装框102设于所述外框101的内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框101和或所述安装框102为方框形状;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框101和所述安装框102均为圆环形状。如图2、图3所示,所安装框102与所述外框101之间通过至少两个固定杆103固连,所述连杆401的所述一端位于所述外框101和安装框102之间;若干个所述连杆401在所述外框101和安装框102之间的空间进行径向运动。所述固定轴9通过径向设置的连接结构与所述外框101固连(图中未示出)。优选的,所述外框101上延伸设置有把手104,方便所述药物导向系统的操作使用。
37.优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701的抵接面704与所述连杆401之间形成锐角;
3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701的所述抵接面704为平面;
3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叶片701的所述抵接面704为弧形面。
4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转轴702上设置有转杆703,手动转动转杆703以转动所述转轴702,使转轴702的转动方便快捷;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控制所述叶轮7转动范围的限位结构,以控制了所述连杆401沿所述安装框102径向运动的范围,即控制了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4形成的所述口径的大小范围,同时也确保所述转轮8在所述叶片701的抵接面704的范围内移动。如图3所示,所述叶片701包括沿所述转轮8的径向设置的且与所述抵接面704连接的支撑面705,所述支撑面705包括从其外端往外延伸相对所述抵接面704突出的所述限位结构,因此当所述转轮8转动到所述抵接面704的外端时,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支杆6互相配合,阻挡了所述叶轮7的继续转动,同时也限制了所述转轮8脱离所述抵接面704的外端。优选的,如图2、图4所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转轴702沿其自身周向开设的一处条形槽1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轴9上且在所述条形槽12中凸出的凸块13,所述凸块13限制所述转轴702在条形槽12的范围内转动,从而对应限制了所述转轴702的转动范围。所述条形槽12的两端分别为大端和初始端,转动所述转轴702使所述条形槽12的所述大端与所述凸块13接触时对应使若干个滚动长条形成的所述口径为最大口径,所述初始端与所述凸块13接触时对应使所述口径为最小口径,即初始口径。优选的,所述转轴702上设置有m个插条14(m为整数,且m≥1),所述插条14垂直且沿所述条形槽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凸块13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条14配合的插孔15。因此当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条形成合适大小的所述口径时,通过将插条14插入所述插孔15固定转轴702以固定所述口径尺寸。优选的,所述大端处设置有所述插条14。所述通杆为中空结构。所述上药端3包括药棉,所述药棉与所述通杆10连接。
4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药端3包括窥镜。
4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药端包括敷药块。
43.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药端3包括球形或半球形的喷头,所述通杆10与所述喷头连接,所述通杆10为中空结构,所述通杆10远离喷头的另一端连接有药液输送装置。
44.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45.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的药物导向系统的使用方法:
46.s1:操作者一只手握住把手104,将处于初始口径的若干个滚动长板4插入直肠,并沿直肠滚动前进;
47.s2:转动转轴702上的转杆703,以扩大若干个所述滚动长板4形成的口径,确定口径大小后,将转轴702上的插条14插入凸块13的插孔15中以固定转轴702;
48.s3:操作者另一只手拿住上药机构的操作端2的通杆10,将通杆10继续往所述滚动长板4方向移动,使上药端3推开所述活动挡片11相对所述滚动长板4突出;
49.s4:开始操作上药;
50.s5:上药完毕,拨开插孔15上的插条14,将所述口径调为最小口径,往直肠外部移动所述滚动长板4,取出所述药物导向系统。
51.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的药物导向系统,通过设置滚动长板4平顺进入直肠,避免因直接摩擦而使直肠产生干涩感或疼痛感,通过设置与辊子402配合的传动带403,提高了滚动长板4整体的平滑度,进一步提高所述滚动长板4进入直肠的舒适性;若干个滚动长板4环绕所述上药端3,使上药端3不会直接与直肠的内壁接触,避免上药端3受直肠内壁的污染;设置活动挡片11避免滚动长板4进入直肠的过程中,直肠内的异物堵塞或污染了上药端3;设置调节机构以调节若干个滚动长板4形成的口径大小,使若干个滚动长板4以最小口径进入直肠,避免因进入的所述口径太大难以进入直肠或生硬进入直肠造成直肠的不适感;然后再调大所述口径,即在直肠的自然状态下在直肠内扩张直肠内壁,方便上药操作或上药前窥镜进入直肠内;通过设置限位结构限制转轴702的转动,从而控制所述口径的大小范围,也确保了所述转轮8在所述叶片701的抵接面704的范围内移动。
52.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应当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