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6:38: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断路器,包括外壳(1)、灭弧室(2)、操作机构(3)、脱扣机构(4)以及触头机构(5),所述的外壳(1)上固定有第一接线端子(61)以及与第一接线端子(61)高度一致的第二接线端子(71),以第一接线端子(61)和第二接线端子(71)所对应的高度位置为分界,外壳(1)内构成有上部容腔(10)和下部容腔(20),所述灭弧室(2)设置在下部容腔(20)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部容腔(20)内,对应第一接线端子(61)或第二接线端子(71)下方的位置,构成有与灭弧室(2)的出气口(23)相通而与外界隔绝的腔室(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罩壳(11)、中间壳体(12)和底座(13),所述的罩壳(11)与中间壳体(12)拼接后两者之间构成位于上部容腔(10)内的第二腔(102),中间壳体(12)和底座(13)拼接后在两者内部构成位于上部容腔(10)内的第一腔(101)以及所述的下部容腔(20);所述的触头机构(5)包括设置在第一腔(101)内的转轴(51)、与转轴(51)连接且从第一腔(101)延伸至下部容腔(20)内的动触头(52)以及设置在下部容腔(20)内的静触头(53);所述的操作机构(3)位于第二腔(102)内,并且固定在中间壳体(12)上与转轴(5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路器还包括第一导电板(6)和第二导电板(7),所述的第一导电板(6)朝向外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而构成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61),第一导电板(6)的另一端向下折弯后延伸至下部容腔(20)内,构成所述的静触头(53);所述的第二导电板(7)固定在中间壳体(12)上相对第一导电板(6)的另一侧,其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朝向外的一端构成第二接线端子(71),而在另一端则形成导体部(72)并通过软连接与所述的动触头(5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室(2)包括第一灭弧栅片组(21),所述的第一灭弧栅片组(21)位于底座(13)内,由以横向状态间隔叠置的数枚灭弧栅片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室(2)还包括第二灭弧栅片组(22),所述的第二灭弧栅片组(22)由以纵向状态间隔叠置的数枚灭弧栅片构成,第二灭弧栅片组(22)的一端与第一灭弧栅片组(21)的靠近第二接线端子(71)的一端相邻接并彼此形成形的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室(201)与第一灭弧栅片组(21)的靠近第二接线端子(71)的一端相邻。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室(201)与第二灭弧栅片组(22)相邻。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容腔(20)内还设有连通腔(202),所述的连通腔(202)的一端与灭弧室(2)相邻,另一端与腔室(201)相邻,且位于导体部(72)的与第二接线端子(71)邻接的位置的下方,其将灭弧室(2)的出气口(23)与腔室(201)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室(201)内设有消游离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室(201)和/或所述的连通腔(202)内设有消游离装置。

技术总结
一种断路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灭弧室、操作机构、脱扣机构以及触头机构,所述的外壳上固定有第一接线端子以及与第一接线端子高度一致的第二接线端子,以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所对应的高度位置为分界,外壳内构成有上部容腔和下部容腔,所述灭弧室设置在下部容腔内,在所述的下部容腔内,对应第一接线端子或第二接线端子下方的位置,构成有与灭弧室的出气口相通而与外界隔绝的腔室。优点:能充分利用断路器外壳内空间,防止了断路器分断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气体的喷出,消除了对外部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零飞弧。实现零飞弧。实现零飞弧。


技术研发人员:管瑞良 殷乃睿 谢心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