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陆两栖车水上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5:33: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陆两栖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陆两栖车水上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2.水陆两栖车既能在水上行驶,又能在陆上行驶,转向系统是水陆两栖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方便水陆两栖车能够在水上和陆上转向,现有的水陆两栖车在水上转向时,通常是通过复杂的结构来控制液压油缸,使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推拉轴流喷水推进器上的转向喷管,使转向喷管的出水端向左或向右摆动来实现转向,但是这种采用液压油缸的水上转向系统结构复杂,操作感受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车水上转向系统。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车体、方向盘、转向轴、转向器、推拉软轴、硬质导向管和轴流喷水推进器,所述方向盘通过转向轴连接转向器,所述推拉软轴的第一端与转向器的转向横拉杆相连,所述硬质导向管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硬质导向管的前端设有横向段,所述横向段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硬质导向管的后端向后延伸并固定在车体的后侧板上,所述推拉软轴与硬质导向管的内腔相配合,所述推拉软轴的第二端穿入硬质导向管的前端后沿硬质导向管延伸并穿出车体的后侧板,所述轴流喷水推进器固定在车体的后端,所述轴流喷水推进器的转向喷管上固设有铰接板,所述推拉软轴的第二端与铰接板相铰接。
5.进一步,所述推拉软轴与转向器的转向横拉杆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在转向器的转向横拉杆上,所述推拉软轴的第一端铰接在连接板的第二端,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位于连接板的第一端的后方。
6.进一步,所述推拉软轴包括位于其第二端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螺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上平行设置有两块耳板,所述耳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铰接板位于两块耳板之间,所述铰接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的旋入端依次穿过其中一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另一第一通孔后螺合有第二螺母。
7.进一步,所述螺纹段上还螺合有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第一螺母、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从后至前依次设置。
8.进一步,所述车体的后侧板上固设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螺合在螺纹套筒内,所述推拉软轴位于套管内。
9.进一步,所述套管上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橡胶套通过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在套管上,所述橡胶套的后端设有与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套管同轴心线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不大于套管的内径,所述推拉软轴位于第二连接孔内。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陆两栖车水上转向系统只需要借助水陆两栖车现有的陆上转向系统,即借助现有的水陆两栖车的方向盘、转向轴和转向器,再配合推拉软轴、硬质导向管和铰接板即能实现水陆两栖车的水上转向,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水上转向系统对水陆两栖车进行水上转向时,通过转动方向盘,转向器通过转向轴与方向盘联动,使转向器的转向横拉杆向左或向右移动,转向横拉杆拉动推拉软轴或推动推拉软轴,推拉软轴在硬质导向管内移动,使推拉软轴的第二端能够拉动或推动铰接板,即能带动轴流喷水推进器上的转向喷管向右或向左转动,实现对水陆两栖车的转向。只需要转动方向盘即能实现水陆两栖车在水上的转向,与水陆两栖车在陆上转向的操作方式一样,能够使驾驶员的操作感受更好。硬质导向管对推拉软轴起到导向和限制作用,在推拉软轴受到推力时,推拉软轴位于硬质导向管内的部分弯曲程度不会发生改变,使推拉软轴的第二端被向后推动的距离与推拉软轴的第一端被转向器的转向横拉杆推动的距离接近相等,使所述水陆两栖车水上转向系统十分灵敏,不会出现因推拉软轴受转向器的转向横拉杆的推力而发生弯曲,进而导致推拉软轴的第二端无法被向后推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车水上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14.图中,1、车体;2、方向盘;3、转向轴;4、转向器;5、推拉软轴;6、硬质导向管;7、轴流喷水推进器;8、转向横拉杆;9、横向段;10、连接板;11、后侧板;12、转向喷管;13、铰接板;14、螺纹段;15、第一螺母;16、耳板;17、螺栓;18、第二螺母;19、第三螺母;20、第四螺母;21、螺纹套筒;22、套管;23、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1、方向盘2、转向轴3、转向器4、推拉软轴5、硬质导向管6和轴流喷水推进器7,所述方向盘2通过转向轴3连接转向器4,转向器4的结构、转向器4与转向轴3的连接结构以及方向盘2与转向轴3的连接结构均为目前常用的结构,故未对上述转向器4的结构、转向器4与转向轴3的连接结构以及方向盘2与转向轴3的连接结构进行具体描述。所述推拉软轴5的第一端与转向器4的转向横拉杆8相连,所述硬质导向管6固定在车体1上,硬质导向管6为铜、铁、铝或硬质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弯曲。所述硬质导向管6的前端设有横向段9,横向段9沿左右方向设置,即横向段9沿车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推拉软轴5与转向器4的转向横拉杆8之间通过连接板10连接,所述连接板10的第一端固定在转向器4的转向横拉杆8上,所述推拉软轴5的第一端铰接在连接板10的第二端,所述连接板10的第二端位于连接板10的第一端的后方,能使推拉软轴5的第一端位于转向器4的后方,在安装过程中硬质导向管6的横向段9也能位于转向器4的后方,使硬质导向管6在安装时不会与转向器4发生干涉。所述硬质导向管6的后端向后延伸并固定在车体1的后侧板11上,所述推拉软轴5与硬质导向管6的内腔相配合,所述
推拉软轴5的第二端穿入硬质导向管6的前端后沿硬质导向管6延伸并穿出车体1的后侧板11,所述轴流喷水推进器7固定在车体1的后端,所述轴流喷水推进器7的转向喷管12上固设有铰接板13,所述推拉软轴5的第二端与铰接板13相铰接。
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陆两栖车水上转向系统只需要借助水陆两栖车现有的陆上转向系统,即借助现有的水陆两栖车的方向盘2、转向轴3和转向器4,再配合推拉软轴5、硬质导向管6和铰接板13即能实现水陆两栖车的水上转向,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水上转向系统对水陆两栖车进行水上转向时,通过转动方向盘2,转向器4通过转向轴3与方向盘2联动,使转向器4的转向横拉杆8向左或向右移动,转向横拉杆8拉动推拉软轴5或推动推拉软轴5,推拉软轴5在硬质导向管6内移动,使推拉软轴5的第二端能够拉动或推动铰接板13,即能带动轴流喷水推进器7上的转向喷管12向右或向左转动,实现对水陆两栖车的转向。只需要转动方向盘2即能实现水陆两栖车在水上的转向,与水陆两栖车在陆上转向的操作方式一样,能够使驾驶员的操作感受更好。硬质导向管6对推拉软轴5起到导向和限制作用,在推拉软轴5受到推力时,推拉软轴5位于硬质导向管6内的部分弯曲程度不会发生改变,使推拉软轴5的第二端被向后推动的距离与推拉软轴5的第一端被转向器4的转向横拉杆8推动的距离接近相等,使所述水陆两栖车水上转向系统十分灵敏,不会出现因推拉软轴5受转向器4的转向横拉杆8的推力而发生弯曲,进而导致推拉软轴5的第二端无法被向后推动的情况。
18.所述推拉软轴5包括螺纹段14,螺纹段14位于推拉软轴5的第二端,所述螺纹段14上螺合有第一螺母15,所述第一螺母15上设有两块耳板16,两块耳板16相互平行,两块所述耳板16上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铰接板13位于两块耳板16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铰接板13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两个第一通孔均正对,一螺栓17的旋入端依次穿过其中一块耳板16上的第一通孔、铰接板13上的第二通孔和另一块耳板16上的第一通孔后螺合有第二螺母18。以螺栓17为铰接轴将铰接板13与两块耳板16相铰接,以此便能使推拉软轴5的第二端与铰接板13相铰接。能够在螺栓17上旋下第二螺母18,从第二通孔和两个第一通孔内取出螺栓17,此时便能在螺纹段14上转动第一螺母15,调节第一螺母15的前后位置,进而能调节两块耳板16的前后位置,在将两块耳板16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后,能够重新将螺栓17穿入第二通孔和两个第一通孔内,使铰接板13和两块耳板16重新铰接。在方向盘2处于回正状态时,能够通过调节两块耳板16的前后位置来调节轴流喷水推进器7的转向喷管12的喷口的朝向,能使轴流喷水推进器7的转向喷管12朝向正后方。
19.所述螺纹段14上还螺合有第三螺母19和第四螺母20,所述第三螺母19位于第一螺母15的前侧,所述第四螺母20位于第三螺母19的前侧。第三螺母19和第四螺母20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防止第一螺母15在使用过程中向前移动。
20.所述车体1的后侧板11上固设有螺纹套筒21,所述螺纹套筒21内设有套管22,所述套管2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22螺合在螺纹套筒21内,所述推拉软轴5位于套管22内。能够通过套管22对推拉软轴5的向后穿出车体1后侧板11的部分进行导向,能够降低推拉软轴5位于铰接板13和车体1的后侧板11支架的部分在推拉软轴5向后推动时发生弯曲的可能性。
21.所述套管22上设有橡胶套23,所述橡胶套23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橡胶套23通过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在套管22上,所述橡胶套23的
后端设有与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套管22同轴心线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不大于套管22的内径,所述推拉软轴5位于第二连接孔内,推拉软轴5与第二连接孔相配合。橡胶套23能够防止尘土和杂质进入套管22端部与推拉软轴5之间的间隙进入套管22内,还能够防止推拉软轴5在受到推拉过程中与套管22的后端面和套管22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棱发生摩擦。
2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