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3:20: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安装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中,摄像模组通常都是固定的,不能弹出移动终端的面板。采用弹出式结构可以使镜头组件弹出或收回移动终端面板,以节约空间,但弹出机构在升降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摩擦阻力,导致对系统的驱动力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能够在镜头罩的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实现密封,避免在弹出或缩回过程中与密封圈之间产生持续摩擦,降低系统驱动力要求。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总成和能够伸出或缩回所述壳体总成的镜头罩,所述镜头罩具有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在所述弹出位置密封所述镜头罩和所述壳体总成的第一密封圈和在所述缩回位置密封所述镜头罩和所述壳体总成的第二密封圈,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环绕所述镜头罩。
5.可选地,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镜头罩的外端面与所述壳体总成的外端面平齐。
6.可选地,所述壳体总成的面板上形成有供所述镜头罩伸出或缩回的开口,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侧壁上,或者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镜头罩上。
7.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镜头罩上,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构造为楔形,且横截面由所述镜头罩的侧壁的端部至中部逐渐缩小。
8.可选地,所述镜头罩的侧壁的外端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开口的侧壁的外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搭接配合的第一凹陷部。
9.可选地,所述镜头罩的侧壁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圈分别伸出所述凹槽、以分别在所述弹出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与所述开口的侧壁抵接。
10.可选地,所述开口的侧壁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凹陷部,所述镜头罩的侧壁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二凸出部,用于分别在所述弹出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伸入所述第二凹陷部、以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构造为楔形,且横截面由所述开口的侧壁的端部至中部逐渐增大。
12.可选地,所述开口的侧壁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一凸起、所述开口的侧
壁的中部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二凸起,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和一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有两个分别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三凹陷部,所述镜头罩的侧壁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三凸出部,以在所述弹出位置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位于所述开口的侧壁内端的所述第一凸起抵接、在所述缩回位置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和位于所述开口的侧壁外端的所述第一凸起抵接,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端部分别凸出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起。
13.可选地,所述镜头罩的侧壁的内端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四凸出部用于在所述镜头罩处于所述弹出位置、所述第四凸出部与所述壳体总成的面板的内端搭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镜头罩在弹出位置与壳体总成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在缩回位置与壳体总成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以能够分别在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实现密封,既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效果,又可以避免镜头罩在弹出或缩回过程中与密封圈之间产生持续摩擦,减少镜头罩在升降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降低系统驱动力要求。
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公开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镜头罩在缩回位置的剖视图;
18.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是本公开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镜头罩在弹出位置的剖视图;
20.图4是本公开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镜头罩在缩回位置的剖视图;
21.图5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22.图6是本公开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镜头罩在弹出位置的剖视图;
23.图7是本公开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镜头罩在缩回位置的剖视图;
24.图8是图7中c的局部放大图;
25.图9是本公开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镜头罩在弹出位置的剖视图;
26.图10是本公开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镜头罩在缩回位置的剖视图;
27.图11是图10中d的局部放大图;
28.图12是本公开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镜头罩在弹出位置的剖视图;
29.图1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00
ꢀꢀꢀꢀ
壳体总成
ꢀꢀꢀ
101
ꢀꢀꢀꢀꢀ
面板
32.1011
ꢀꢀꢀ
第一凹陷部 1012
ꢀꢀꢀꢀ
第二凹陷部
33.1013
ꢀꢀꢀ
第一凸起
ꢀꢀꢀ
1014
ꢀꢀꢀꢀ
第二凸起
34.1015
ꢀꢀꢀ
第三凹陷部 200
ꢀꢀꢀꢀꢀ
镜头罩
35.201
ꢀꢀꢀꢀ
第一凸出部 202
ꢀꢀꢀꢀꢀ
凹槽
36.203
ꢀꢀꢀꢀ
第二凸出部 204
ꢀꢀꢀꢀꢀ
第三凸出部
37.205
ꢀꢀꢀꢀ
第四凸出部 301
ꢀꢀꢀꢀꢀ
第一密封圈
38.302
ꢀꢀꢀꢀ
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40.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41.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总成100和能够伸出或缩回壳体总成100的镜头罩200,镜头罩200具有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在弹出位置密封镜头罩200和壳体总成100的第一密封圈301和在缩回位置密封镜头罩200和壳体总成100的第二密封圈302,其中,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分别环绕镜头罩200。具体地,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可以间隔地设置在镜头罩200上,或者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间隔地设置在壳体总成100上,或者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中的一者设置在壳体总成100上、另一者设置在镜头罩200上,使镜头罩200在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能够实现密封即可,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安装摄像模组的设备。
4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镜头罩200在弹出位置与壳体总成100通过第一密封圈301密封,在缩回位置与壳体总成100通过第二密封圈302密封,以能够分别在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实现密封,既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效果,又可以避免镜头罩200在弹出或缩回过程中与密封圈之间产生持续摩擦,减少镜头罩200在升降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降低系统驱动力要求。
43.具体地,在缩回位置,镜头罩200的外端面可以与壳体总成100的外端面平齐,这样设置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外形整洁美观,并且,镜头罩200与壳体总成100的外端面形成一个平面,能够避免灰尘堆积,没有卫生死角。
44.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壳体总成100的面板101上可以形成有供镜头罩200伸出或缩回的开口,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间隔地设置在开口的侧壁上,或者间隔地设置在镜头罩200上,以将镜头罩200在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与壳体总成100的开口之间的间隙密封,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并且镜头罩200在中间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密封圈产生摩擦。
45.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3,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可以间隔地设置在镜头罩200上,且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可以分别构造为楔形,且
横截面由镜头罩200的侧壁的端部至中部逐渐缩小,以使镜头罩200在每个行程下都是逐渐费力以实现密封,然后逐渐省力以解除密封。其中,密封圈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镜头罩200上,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镜头罩200上,密封圈与镜头罩200还可以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形成一体式结构。在镜头罩200的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密封圈与壳体总成100的开口侧壁贴合密封,使镜头罩200在中间运动过程中,密封圈与壳体总成100不产生摩擦。
46.进一步地,参考图2,镜头罩200的侧壁的外端可以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一凸出部201,开口的侧壁的外端可以形成有与第一凸出部201搭接配合的第一凹陷部1011。通过上述布置形式,在缩回位置,第一凸出部201搭接在第一凹陷部1011上,这样能够使密封圈隐藏起来,外形更加整洁,且密封性更好。
47.作为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参考图3至图6,镜头罩200的侧壁的两端可以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的凹槽202,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的外圈分别伸出凹槽202、以分别在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与开口的侧壁抵接。将密封圈固定在凹槽202内,使其更加稳固地设置在镜头罩200上,防止因镜头罩200在升降过程中与密封圈产生频繁摩擦,导致密封圈脱落。并且,密封圈能够很好地隐藏在凹槽202内,不会影响外观效果。
4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7至图9,开口的侧壁的两端可以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的第二凹陷部1012,镜头罩200的侧壁的两端可以分别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二凸出部203,用于分别在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伸入第二凹陷部1012、以与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抵接。其中,密封圈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壳体总成100上,密封圈与壳体总成100还可以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形成一体式结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密封圈未伸出第二凹陷部1012,当镜头罩200升降至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时,第二凸出部203与密封圈的外端贴合密封,镜头罩200在中间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密封圈产生摩擦。进一步地,第二凹陷部1012的侧壁可以构造为l形,也可以形成为曲面,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49.当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分别固定在第二凹陷部1012时,参考图8,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可以分别构造为楔形,且横截面由开口的侧壁的端部至中部逐渐增大,以使镜头罩200在每个行程下都是逐渐费力以实现密封,然后逐渐省力以解除密封。当然,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也可以构造为其他适当的结构,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50.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0至图12,开口的侧壁的两端还可以分别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一凸起1013、开口的侧壁的中部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二凸起1014,两个第一凸起1013和一个第二凸起1014之间形成有两个分别用于容纳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的第三凹陷部1015,镜头罩200的侧壁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三凸出部204,以在弹出位置与第一密封圈301和位于开口的侧壁内端的第一凸起1013抵接、在缩回位置与第二密封圈302和位于开口的侧壁外端的第一凸起1013抵接,第一密封圈301和第二密封圈302的端部分别凸出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凸起1013,但未凸出于第二凸起1014,当镜头罩200升降至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时,第三凸出部204与密封圈的外端贴合密封,密封圈在第三凸出部204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使密封圈的外端与第一凸起1013的侧壁平齐,此时,第三凸出部204与第一凸起1013抵接,不会产生间隙。另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起
1013的长度小于第二凸起1014的长度,第二凸起1014可以与镜头罩200的侧壁抵接,当镜头罩200运动至缩回位置时,第二凸起1014的外端与第三凸出部204的内端搭接,起到限位作用。另外,将密封圈固定在第三凹陷部1015内,使其更加稳固地设置在壳体总成100上,减少密封圈脱落的风险,并且,密封圈能够很好地隐藏在第三凹陷部1015内,不会影响外观效果。
51.进一步地,参考图2,镜头罩200的侧壁的内端可以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第四凸出部205,用于在镜头罩200处于所述弹出位置、第四凸出部205与壳体总成100的面板101的内端搭接。通过上述布置形式,在弹出位置,壳体总成100的面板101的内端搭接在第四凸出部205的靠近面板101的一端,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
5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5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4.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