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锂电池复合工艺卷绕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3:13: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复合工艺卷绕机。


背景技术:

2.前行业里卷绕机是阴极极片、阳极极片、两层隔膜分别经过过辊汇集到卷针处进行卷绕。四种材料经过很多过辊在汇集在一起存在张力控制难、纠偏对齐度不好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导致电芯产品质量差,产品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实现锂电池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隔膜复合,复合后再卷绕。属于一种全新工艺的锂电池卷绕机。本机包含机构有,极片放卷机构、隔膜放卷机构、拐角贴胶机构、入料机构、复合机构、头部贴胶机构、ccd视觉检测、缓存机构、纠偏机构、卷绕头、收尾贴胶机构、下料机构、预压机构、出料拉带、张力控制等。
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锂电池复合工艺卷绕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两侧用于释放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一对极片放卷机构,各个极片放卷机构的旁侧具有一用于导入隔膜的隔膜放卷机构,其中一侧的极片放卷机构经拐角贴胶机构进行表面贴胶后与其旁侧的隔膜放卷机构导出的隔膜贴合后进入复合机构导出形成坯件a,所述另一侧的极片放卷机构经与其旁侧的隔膜放卷机构导出的隔膜贴合后进入一复合机构导出形成坯件b,坯件a坯件b同步输出卷绕于卷绕头上。
5.进一步的,所述拐角贴胶机构包括用于输入极片的传送辊及位于传送辊旁侧具有用于输出胶带的拐角备胶机构及将胶条贴于极片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一对拐角追贴结构;所述拐角追贴结构包括位于极片旁侧的追贴固定板,追贴固定板上设置有位于极片上方及下方的能吸附胶带的负压吸附板,各个负压吸附板由横向驱动装置驱动沿极片输送方向移动,所述负压吸附板固定于一能纵向移动的追贴横向支架上,
6.进一步的,所述拐角备胶机构包括位于极片旁侧的拐角备胶固定板,所述备胶固定板上固定有一对分设于极片上部及下部用于置入胶盘的拐角胶盘安装盘,各个拐角胶盘安装盘的旁侧具有以供胶带卷绕的拐角备胶辊,拐角绞盘安装盘的出料端还设置由备胶固定板固定的切刀气缸驱动上下移动的切刀,切刀的前侧具有拉胶气动夹爪,所述拉胶气动夹爪固定于一拉胶滑块上,所述备胶固定板上具有驱动拉胶滑块移动的电动丝杠,所述切刀与拐角备胶辊之间具有固定于备胶固定板上用于承载胶带的承板,所述承板上方具有拐角胶带压板,拐角胶带压板由固定于备胶固定板上的压板气缸驱动。
7.进一步的,横向驱动装置的移动端固定有追贴移动板,所述追贴移动板上固定有一对追贴竖向直线导轨,所述追贴横向支架后具有与追贴竖向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的竖向导槽,所述追贴横向支架固定有一凸轴,所述凸轴限位于追贴固定板的轨道槽内,所述追贴固定板上固定有槽状框架,轨道槽位于槽状框架上朝向追贴横向支架,所述轨道槽包括远离
极片的高位及靠近极片的低位,横向驱动装置驱动追贴横向支架横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凸轴在轨道槽内移动实现追贴横向支架在追贴竖向直线导轨上下移动,所述极片的上部或下部的负压吸附板具有一对且分别固定于不同的负压吸附气缸的伸缩端上,所述负压吸附板下方具有负压孔,负压吸附板的负压孔连通有负压泵,所述追贴横向支架上固定有调距导轨,调距导轨上滑动配合有调距滑块,调距滑块及追贴横向支架的一端沿纵向延伸固定有吸附板气缸,所述负压吸附板在极片的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有一对,其中一个负压吸附气缸固定于追贴移动板,另一个负压吸附气缸固定于调距滑块上,所述调距滑块上方具有调距孔,所述追贴固定板上设置有由调距丝杠电机驱动横向移动的调距气缸,所述调距气缸的伸缩端具有能伸入调距孔内的调距插轴。
8.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机构包括复合支撑座、安装在复合支撑座上的复合架,所述复合架内上下间隔安装有上复合辊、下复合辊,下复合辊固定安装在复合架上,上复合辊两端安装在复合滑块上,复合架上沿竖向开设有容置复合滑块的滑槽,支架上于滑槽上方竖直安装有复合气缸,复合气缸的复合气缸杆末端连接复合滑块,滑槽内于复合滑块下方安装有调节上复合辊、下复合辊之间间隙的楔块调节机构,复合滑块搭设在楔块调节机构上;上复合辊、下复合辊的一端部分别安装有能相互啮合传动的上齿轮、下齿轮,下复合辊一端与复合辊电机连接传动,下复合辊两端经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复合架上,上复合辊经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复合滑块上。
9.进一步的,所述楔块调节机构包括纵置的复合丝杆、安装在复合丝杆上并与之螺纹配合的楔块,楔块上表面、复合滑块下表面均为斜面,复合丝杆与复合架转动连接,复合丝杆后端穿设复合架,复合丝杆后端安装有手柄,或复合丝杆后端与调节复合辊电机连接传动,所述楔块搭设在下复合辊的轴承座上。
10.进一步的,所述上复合辊、下复合辊内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上复合辊、下复合辊之间的间隙形成极片复合区间,复合架上于极片复合区间输入侧水平安装有来料导板,来料导板输入端向下倾斜形成输入导向面。
11.进一步的,所述坯件a的输出端设置有极片头部贴胶装置,所述极片头部贴胶装置包括由左至右依次安装在基板上的头部贴胶胶带放卷机构、头部贴胶备胶机构、头部切胶机构、头部贴胶拉胶机构,基板上于头部切胶机构与头部贴胶拉胶机构之间的上方安装有头部贴胶机构;所述头部贴胶备胶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头部贴胶辊a、头部贴胶辊b,头部贴胶辊a、头部贴胶辊b之间设置有头部贴胶拉胶辊,头部贴胶拉胶辊安装在头部贴胶滑动块上,基板上安装有头部贴胶拉胶头部贴胶竖导轨,头部贴胶滑动块与头部贴胶拉胶头部贴胶竖导轨滑动配合,头部贴胶滑动块上侧或下侧安装有头部备胶竖气缸,滑块安装在头部备胶竖气缸的气缸末端;
12.所述头部切胶机构包括头部贴胶升降座、由左至右依次安装在头部贴胶升降座上的夹紧气缸a、头部切胶气缸,夹紧气缸a的气缸杆末端安装有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头部贴胶升降座上于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上方固定安装有上压板a,头部切胶气缸的气缸杆末端安装有头部贴胶切刀,基板上安装有头部贴胶升降气缸、头部贴胶竖导轨,头部贴胶升降座与头部贴胶竖导轨滑动配合,头部贴胶升降气缸的气缸杆末端连接头部贴胶升降座;
13.所述头部贴胶拉胶机构包括头部贴胶横移座、上下间隔安装在头部贴胶横移座上
的夹紧气缸b、头部贴胶侧推气缸,夹紧气缸b的气缸杆末端安装有头部贴胶压块b,头部贴胶横移座上于头部贴胶压块b上方固定安装有头部贴胶上压板b,头部贴胶侧推气缸的气缸末端竖置的安装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气缸杆末端安装有头部贴胶压辊,基板上安装有头部贴胶横导轨,头部贴胶横移座与头部贴胶横导轨滑动配合;
14.所述基板上横置的安装有用以驱动头部贴胶横移座横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15.所述头部贴胶机构包括支架、横置的安装在支架上的吸胶滚筒,吸胶滚筒上开设有若干吸孔,支架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吸胶滚筒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
16.进一步的,在复合机构的入料端一侧具有接引极片入料的极片平直入料机构,其包括机架上左右间隔设置的夹送组件、入料切割组件,所述夹送组件经第一横移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入料切割组件经第二横移机构安装在机架上;
17.所述夹送组件包括入料固定框架a、安装在入料固定框架a下端并与之滑动配合的升降框a,入料固定框架a内安装有入料输送辊a,入料输送辊a下方设置有入料输送辊b,入料输送辊b固定安装在升降框a的上侧面,入料固定框架a底端中部竖直安装有驱动升降框进行升降的入料升降气缸a,夹送组件输出侧上下间隔设置有水平上夹板、水平下夹板,水平上夹板、水平下夹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入料固定框架、升降框上;
18.所述入料切割组件包括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上刀座、切割支撑板、下固定座,所述切割支撑板输出侧设置有入料活动切刀,上刀座后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切刀,下固定座上安装有驱动固定切刀进行升降以切断极片的驱动件。
19.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沿横向安装有入料导轨;所述第一横移机构包括左移动座、驱动左移动座横移的夹送直线滑台,夹送直线滑台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左移动座固定安装在夹送直线滑台的滑动端,左移动座与入料导轨滑动配合;所述二横移机构包括入料横移气缸、右移动座,入料横移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入料横移气缸的气缸杆末端连接右移动座,右移动座与入料导轨滑动配合;
20.所述左移动座上端安装有入料基座,入料基座下端沿输送单向依次安装有纠偏组件、夹送组件,入料固定框架a固定安装在入料基座上,所述纠偏组件包括入料固定框架b、安装在入料固定框架b下端并与之滑动配合的升降框b,入料固定框架b内安装有入料输送辊c,入料输送辊c下方设置有入料输送辊d,入料输送辊d固定安装在升降框b的上侧面,入料固定框架b底端中部竖直安装有驱动升降框进行升降的入料升降气缸b,入料基座下端沿纵向安装有入料纠偏入料导轨,入料固定框架b上的与入料纠偏入料导轨滑动配合,入料基座上端沿纵向安装有纠偏直线滑台,入料固定框架b与纠偏直线滑台的滑动端固定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卷绕头包括直驱式三卷针卷绕头装置,其包括安装在卷绕机座上的卷绕转塔,卷绕转塔与卷绕机座转动连接,砖塔内沿其轴心圆周均布的安装三个直驱式卷针装置;
22.所述直驱式卷针装置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卷针机构、滑动块、花键轴、花键电机,所述花键电机为贯通式电机,花键电机固定安装在卷绕转塔上,花键电机套装在花键轴后端,花键电机经花键外筒与花键轴直接相连,卷针机构固定安装在花键轴前端,滑动块中部套装在花键轴前部,滑动块经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花键轴上;
23.所述卷绕机座上下间隔安装有两个拔插针机构,所述拔插针机构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卷绕直线滑台、安装在卷绕直线滑台移动端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沿径向由内至外依
次设置有滑动座、拔插针气缸,所述滑动座经径向导轨与安装座滑动配合,滑动座外端与拔插针气缸的气缸杆末端相连接,滑动座内端安装有能拨动滑动块的拨杆;
24.所述卷绕转塔上后端安装有与其同轴心的环形齿轮,卷绕机座上安装有卷绕转塔电机,卷绕转塔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与环形齿轮啮合传动的驱动齿轮;
25.所述滑动块两端均沿轴向安装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内穿设有卷绕导向轴,卷绕导向轴固定安装在卷绕转塔内;
26.所述卷针机构包括卷针座、卷针组件、卷针尾座,卷针组件分别插入卷针座和卷针尾座,卷针组件包括第一外卷针、第二外卷针,第一外卷针和第二外卷针在同一圆周上180
°
放置,第一外卷针内设有第一内压针,第二外卷针内设有第二内压针,卷针尾座包括卷绕固定座,卷绕固定座与花键轴前端固定连接,卷绕固定座内设有能滑动的滑动块,第一外卷针和第二内压针均固定于卷绕固定座,第一内压针和第二外卷针均固定于滑动块,卷绕固定座内设有控制滑动块滑动的驱动件。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本实用新型设计复合机构通过复合工艺把阴阳极分别与隔膜复合后,四种材料变成两种材料后再进行卷绕,张力控制比原来容易,可实现低张力控制。
29.2、在拐角贴胶方面采用追贴工艺,追贴结构能备好胶后,经过加速达到与极片相同的运动速度后,上下两拐角胶同时压合,再分离,从而完成整个贴胶过程,该方式结构简单效率高。后节省了生产节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0.3、极片的复合机构能够根据来料厚度不同,通过楔块调节机构调节上下复合辊间隙,通过复合气缸驱动上复合辊抬起下压,复合压力大小可调
31.4、在头部贴胶结构中实现极片与隔膜复合后极片侧的贴胶功能,保证极片与隔膜复合后的头部在经过过辊时不脱离,利用伺服电机拉胶,能够控制拉胶速度,有效防止胶带的变形;同时能实现对行程范围内任一长度胶带的拉取动作。
32.5、在采用新工艺后,本实用新型在极片的追贴过程放卷中采用了多个极片隔膜的对齐度、电芯析锂等问题得到解决。
33.6、锂电池复合工艺中,需要将阳极片。与隔膜送入复合装置,复合装置对极片与隔膜施加一定压力进行粘贴复合,复合后,送至卷绕装置进行卷绕。因为锂电池的电芯卷绕过程中,极片是在一个电芯卷绕完后进行切断,下一段极片入料到复合工位是为了下一个电芯的卷绕做准备,复合工位的入料有别于传统的卷绕入料。因此,极片如何入料需要对应做出与复合装置相适配的设计。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是锂电池复合工艺卷绕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是拐角贴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是拐角贴胶装置备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实用新型拐角贴胶装置备胶机构切刀部分局部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实用新型拐角贴胶装置备胶机构背部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本实用新型拐角贴胶装置追贴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实用新型拐角贴胶装置追贴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本实用新型拐角贴胶装置追贴结构后侧示意图。
42.图9是头部贴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43.图10是本头部贴胶的结构示意图二。
44.图11是头部切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2是头部贴胶拉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3是极片平直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4是极片平直入料机构第一横移机构、第二横移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48.图15是极片平直入料机构纠偏组件、夹送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49.图16是极片平直入料机构入料切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7是极片平直入料机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8是极片平直入料机构复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9是本卷绕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53.图20是本卷绕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54.图21是卷绕头直驱式卷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5.图22是卷绕头直驱式卷针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56.图23是卷绕头卷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7.图中:图中:100-机架;101-极片放卷机构;102-隔膜放卷机构;103-拐角贴胶机构;104-复合机构,105-头部贴胶机构,106-极片平直入料机构,107-卷绕头;
58.110-拐角备胶固定板,120-拐角胶盘安装盘,130-拐角备胶辊,140-切刀,141-切刀气缸,150-拉胶气动夹爪,151-拉胶滑块,160-承板,161-拐角胶带压板,162-压板气缸,210-追贴固定板,220-追贴移动板,221-追贴竖向直线导轨,230-追贴横向支架, 231-凸轴,240-槽状框架,241-轨道槽,250-负压吸附板,1310-调距导轨,1320-调距滑块,1321-调距孔,1330-调距气缸,1340-调距丝杠电机。
59.32-第一横移机构;3201-左移动座;3202-夹送直线滑台;33-第二横移机构;3301-右移动座;3302-入料横移气缸;34-纠偏组件;3401-纠偏直线滑台;3402-入料固定框架b;3403-升降框b;3404-入料升降气缸b;3405-入料输送辊c;3406-入料输送辊d;3407-入料纠偏入料导轨;35-夹送组件;3501-入料输送辊a;3502-入料输送辊b;3503-入料升降气缸a;3504-入料固定框架a;3505-升降框a;3506-水平下夹板;3507-水平上夹板;36-检测组件;3601-入料框体;3602-入料纵丝杆;3603-螺母;3604-极片定边板;3605-检测安装板;3606-检测激光传感器;3607-极耳导向板;37-入料切割组件;3701-下固定座;3702-上刀座;3703-切割支撑板;3704-入料活动切刀;3705-升降刀座;3706-外导杆;3707-切断直线滑台;3708-驱动块;3709-弧形驱动槽;3710-上驱动杆;3711-下驱动杆;3712-联动板;3713-入料内导杆;3714-入料竖导杆;3715-弹簧;38-入料导轨;39-入料基座;310-上抽尘纵管;311-下抽尘纵管。
60.41-复合支撑座;42-复合架;43-上复合辊;44-下复合辊;45-复合辊电机;46-下齿轮;47-上齿轮;48-复合气缸;49-;410-复合滑块;411-楔块;412-复合丝杆;413-来料导板。
61.51-基板;52-头部贴胶胶带放卷机构;53-头部贴胶备胶机构;5301-头部贴胶辊a;5302-头部贴胶辊b;5303-头部贴胶拉胶辊;5304-头部贴胶滑动块;5305-头部贴胶拉胶头部贴胶竖导轨;5306-头部备胶竖气缸;54-头部切胶机构;5401-头部贴胶升降座;5402-夹
紧气缸a;5403-头部切胶气缸;5404-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5405-上压板a;5406-头部贴胶切刀;5407-头部贴胶竖导轨;5408-头部贴胶升降气缸;5409-头部贴胶升降气缸;55-头部贴胶拉胶机构;5501-头部贴胶横移座;5502-夹紧气缸b;5503-头部贴胶侧推气缸;5504-头部贴胶压块b;5505-头部贴胶上压板b;5506-压紧气缸;5507-头部贴胶压辊;5508-头部贴胶侧板;5509-头部贴胶横向导轨;56-头部贴胶机构;5601-支架;5602-吸胶滚筒;5603-伺服电机;5604-顶升气缸;5605-滑块;57-头部贴胶横导轨;58-驱动装置。
62.61-卷绕机座;62-卷绕转塔;6201-环形齿轮;6202-卷绕转塔电机;6203-驱动齿轮;63-直驱式卷针装置;6301-卷针机构;6302-花键轴;6303-花键电机;6304-滑动块;6305-直线轴承;6306-卷绕导向轴;6307-卷绕推杆;6308-花键外筒;6309-顶针;6310-卷绕固定座;6311-复位卷绕弹簧;6312-第一外卷针;6313-第一内压针;6314-第二内压针;6315-第二外卷针;6316-滑动块;6317-卷绕弹簧;6318-滚轮;64-拔插针机构;6401-卷绕直线滑台;6402-安装座;6403-拔插针气缸;6404-滑动座;6405-拨杆;65-错针机构;6501-旋转夹紧气缸;6502-摆臂;6503-顶针;66-前支撑机构;6601-转架;6602-连接轴;6603-卷绕前气缸;6604-卷绕拉杆;6605-卷绕支撑块;67-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6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64.如图1所示,锂电池复合工艺卷绕机,包括机架100及设置于机架两侧用于释放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一对极片放卷机构101,各个极片放卷机构的旁侧具有一用于导入隔膜的隔膜放卷机构102,其中一侧的极片放卷机构经拐角贴胶机构103进行表面贴胶后与其旁侧的隔膜放卷机构导出的隔膜贴合后进入复合机构104导出形成坯件a,所述另一侧的极片放卷机构经与其旁侧的隔膜放卷机构导出的隔膜贴合后进入一复合机构导出形成坯件b,坯件a坯件b同步输出卷绕于卷绕头上
65.如图2~8所示,拐角贴胶装置,包括用于输入极片的传送辊及位于传送辊旁侧具有用于输出胶带的拐角备胶机构及将胶条贴于极片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一对拐角追贴结构;本实施例中个,所述的拐角备胶机构位于极片上表面及下表面设置有一对。
66.本实施例中,所述拐角备胶机构包括位于极片旁侧固定在机架上的拐角备胶固定板110,所述备胶固定板上固定有一对分设于极片上部及下部用于置入胶盘的拐角胶盘安装盘120,各个拐角胶盘安装盘的旁侧具有以供胶带卷绕的拐角备胶辊130,拐角绞盘安装盘的出料端还设置有用于切断胶带的切刀140,切刀的前侧具有夹持胶带端部的拉胶结构,所述拉胶结构包括拉胶气动夹爪150,所述拉胶气动夹爪固定于一拉胶滑块151上,所述备胶固定板上具有驱动拉胶滑块移动的电动丝杠152。胶气动夹爪150相向面具有相互咬合的齿面153。
67.本实施例中,所述拐角备胶辊输出一侧的备胶固定板上固定有位于极片上方及下方的切刀气缸141,所述切刀140固定于切刀气缸141的伸缩端且切刀的刃口垂直于输出胶带。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切刀140固定于一拐状连接座上,切刀气缸141的伸缩端通过拐状连接座与切刀固定连接。
68.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刀与拐角备胶辊之间具有固定于备胶固定板上用于承载胶带的承板160,所述承板上方具有拐角胶带压板161,拐角胶带压板由固定于备胶固定板上的
压板气缸162驱动,所述承板位于切刀的上方。
69.本实施例中,所述追贴结构包括位于极片旁侧的固定在机架上追贴固定板210,所述追贴固定板210上设置有位于极片上方及下方的负压吸附板250,各个负压吸附板由横向驱动装置260驱动沿极片输送方向移动,所述负压吸附板固定于一能纵向移动的追贴横向支架230上。
70.工作时,将卷绕的胶带套入所述拐角胶盘安装盘120上,拐角胶盘安装盘120具可拆连接有用于防止胶带脱出的挡片,放置胶带对称位于极片的上方及下方,胶带端部绕过拐角备胶辊130之后穿过承板及切刀后被拉胶气动夹爪150夹持,拉胶气动夹爪在电动丝杠152的驱动下向极片方向移动,拉胶气动夹爪拉出位移距离满足预设长度。
71.此时追胶机构的负压吸附板250吸附胶带,之后承板上方的拐角胶带压板在压板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将胶带压制于拐角胶带压板与承板160之间,之后切刀在切刀气缸上行切断胶带,拉胶气动夹爪150释放胶带并复位至紧贴切刀的位置进行后续拉胶。
72.所述横向驱动装置260的移动端固定有追贴移动板220,所述追贴移动板220上固定有一对追贴竖向直线导轨221,所述追贴横向支架230后具有与追贴竖向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的竖向导槽,所述追贴横向支架固定有一凸轴231,所述凸轴限位于追贴固定板的轨道槽241内。
73.所述追贴固定板上固定有槽状框架240,轨道槽241位于槽状框架240上朝向追贴横向支架,所述轨道槽包括远离极片的高位及靠近极片的低位,横向驱动装置驱动追贴横向支架横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凸轴在轨道槽内移动实现追贴横向支架在追贴竖向直线导轨上下移动。
7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轨道槽241中部为靠近极片的低位两端为远离极片的高位。
75.所述极片的上部或下部的负压吸附板具有一对且分别固定于不同的负压吸附气缸251的伸缩端上。
76.工作时,负压吸附板250下表面具有与负压泵连通的负压孔,通过负压能吸附位于拉胶结构与切刀之间的胶带,在切刀切断胶带后,横向驱动装置驱动沿极片输出方向移动,在极片移动的同时进行同向加速追贴,凸轴位于轨道槽241的低位时极片上方及极片下方的负压吸附板250对称压合将胶带粘贴压紧于极片上。而后负压吸附板250复位。
77.负压吸附气缸251能提高压合力或调节负压吸附板250竖向高度位置。
78.所述的横向驱动装置260可以是电缸、气动或液压方式驱动,本实施例中,横向驱动装置260采用固定于追贴固定板210上的电动丝杠,通过电动丝杠的伸缩端带动追贴移动板220的横向移动。
79.本实施例中,极片的复合装置包括复合支撑座41、安装在复合支撑座上的复合架42,所述复合架内上下间隔安装有上复合辊43、下复合辊44,下复合辊固定安装在复合架上,上复合辊两端安装在复合滑块410上,复合架上沿竖向开设有容置复合滑块的滑槽,支架上于滑槽上方竖直安装有复合气缸48,复合气缸的复合气缸杆末端连接复合滑块,滑槽内于复合滑块下方安装有调节上复合辊、下复合辊之间间隙的楔块调节机构,复合滑块搭设在楔块调节机构上;上复合辊、下复合辊的一端部分别安装有能相互啮合传动的上齿轮7、下齿轮6,下复合辊一端与复合辊电机45连接传动。
8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复合辊两端经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复合架上,上复合辊经轴
承座固定安装在复合滑块上。
8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楔块调节机构包括纵置的复合丝杆412、安装在复合丝杆上并与之螺纹配合的楔块411,楔块上表面、复合滑块下表面均为斜面,复合丝杆与复合架转动连接,复合丝杆后端穿设复合架,复合丝杆后端安装有手柄,或复合丝杆后端与调节复合辊电机连接传动。
8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楔块搭设在下复合辊的轴承座上。
8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复合辊、下复合辊内安装有电加热器,根据需要开闭电加热器,进行冷复合或热复合。
8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复合辊、下复合辊之间的间隙形成极片复合区间,复合架上于极片复合区间输入侧水平安装有来料导板413,来料导板输入端向下倾斜形成输入导向面。
8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支撑座、复合辊电机均安装在机架上。
86.使用时,先根据来料厚度,通过楔块调节机构调节上下复合辊间隙;随后,来料经来料导板到时进入上复合辊、下复合辊之间的进行复合,上复合辊、下复合辊经复合辊电机、上下齿轮实现转动,复合时通过复合气缸调节复合压力。
87.如图10-13所示,一种极片头部贴胶装置,包括由左至右依次安装在基板1上的头部贴胶胶带放卷机构52、头部贴胶备胶机构53、头部切胶机构54、头部贴胶拉胶机构55,基板上于头部切胶机构与头部贴胶拉胶机构之间的上方安装有头部贴胶机构56;
88.所述头部贴胶备胶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头部贴胶辊a5301、头部贴胶辊b5302,头部贴胶辊a、头部贴胶辊b之间设置有头部贴胶拉胶辊5303,头部贴胶拉胶辊安装在头部贴胶滑动块5304上,基板上安装有头部贴胶拉胶头部贴胶竖导轨5305,头部贴胶滑动块与头部贴胶拉胶头部贴胶竖导轨滑动配合,头部贴胶滑动块上侧或下侧安装有头部备胶竖气缸5306,滑块安装在头部备胶竖气缸的气缸末端;
89.所述头部切胶机构包括头部贴胶升降座5401、由左至右依次安装在头部贴胶升降座上的夹紧气缸a5402、头部切胶气缸5403,夹紧气缸a的气缸杆末端安装有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5404,头部贴胶升降座上于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上方固定安装有上压板a5405,头部切胶气缸的气缸杆末端安装有头部贴胶切刀5406,基板上安装有头部贴胶升降气缸5408、头部贴胶竖导轨5407,头部贴胶升降座与头部贴胶竖导轨滑动配合,头部贴胶升降气缸的气缸杆末端连接头部贴胶升降座;
90.所述头部贴胶拉胶机构包括头部贴胶横移座5501、上下间隔安装在头部贴胶横移座上的夹紧气缸b5502、头部贴胶侧推气缸5503,夹紧气缸b的气缸杆末端安装有头部贴胶压块b5504,头部贴胶横移座上于头部贴胶压块b上方固定安装有头部贴胶上压板b5505,头部贴胶侧推气缸的气缸末端竖置的安装有压紧气缸5506,压紧气缸的气缸杆末端安装有头部贴胶压辊5507,基板上安装有头部贴胶横导轨57,头部贴胶横移座与头部贴胶横导轨滑动配合;
91.所述基板上横置的安装有用以驱动头部贴胶横移座横向移动的驱动装置58;
92.所述头部贴胶机构包括支架5601、横置的安装在支架上的吸胶滚筒5602,吸胶滚筒上开设有若干吸孔,支架上安装有伺服电机5603,吸胶滚筒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
9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经升降机构安装在基板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置的顶升气缸5604、左右对称设置的竖向导轨,竖向导轨上设置有滑块5605,滑块固定安装在支架上。
9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滑台;或者驱动装置为由电机驱动的丝杆,丝杆上安装有对应的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固定安装在头部贴胶横移座上。
9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贴胶胶带放卷机构包括安装在基板上放卷轴、安装在放卷轴上用于安装胶带卷的料盘,所述料盘与放卷轴之间经单向阻尼旋转装置相连接,保证单向放卷,放卷时,胶带带胶面朝下。
9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气缸安装在头部贴胶侧板508上,头部贴胶侧板安装在头部贴胶侧推气缸的气缸末端,头部贴胶横移座上安装有头部贴胶横向导轨509,头部贴胶侧板与头部贴胶横向导轨滑动配合。
9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于头部贴胶升降座上极限位置安装有头部贴胶升降气缸409。
98.使用时,胶带外端被头部切胶机构的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上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压固,头部贴胶备胶机构的头部备胶竖气缸带动头部贴胶拉胶辊将头部贴胶胶带放卷机构上的胶带拉出,随后,驱动装置带动头部贴胶拉胶机构向头部切胶机构移动,移动到位后,头部贴胶拉胶机构的头部贴胶压块b、上头部贴胶压块b压固胶带外端,头部切胶机构的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上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不再压固胶带,随后,驱动装置带动头部贴胶拉胶机构移动复位,并将胶带拉出到位,拉出时,胶带带动头部贴胶拉胶辊复位,拉出到位后,头部切胶机构的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上头部贴胶头部贴胶压块a压固胶带,然后,头部贴胶侧推气缸将压紧气缸推出到位,压紧气缸驱动头部贴胶压辊将胶带压在头部贴胶机构的吸胶滚筒,吸胶滚筒将胶带吸附,随后,头部切胶气缸驱动头部贴胶切刀将胶带切断,随后,顶升气缸带动吸胶滚筒上升到位,伺服电机驱动吸胶滚筒转动,使胶带粘在极片头部,粘贴后,吸胶滚筒不再吸附胶带,且顶升气缸带动头部贴胶机构下降复位,头部贴胶侧推气缸带动压紧气缸复位,等待下次贴胶。
99.实施例二,由于不同的极片贴胶密度不同,在贴胶的过程中需要调节相邻两个负压吸附板250的间距进而调节在极片上贴胶的间距,本实施例中,所述追贴横向支架上固定有调距导轨1310,调距导轨上滑动配合有调距滑块1320,所述负压吸附板在极片的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有一对,其中一个负压吸附气缸固定于追贴移动板,另一个负压吸附气缸固定于调距滑块上,所述调距滑块上方具有调距孔1321,所述追贴固定板上设置有由调距丝杠电机1340驱动横向移动的调距气缸1330,所述调距气缸1330的伸缩端具有能伸入调距孔内的调距插轴1322。
100.工作时,调距丝杠电机1340单独控制调距气缸1330的移动,当需要调距时将调距插轴1322在调距气缸1330的驱动下插入调距孔1321,之后调距丝杠电机1340移动从而调节调距滑块1320在调距导轨上移动进而控制相邻两个负压吸附板250的间距,调距动作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在追贴横向驱动装置运行之前运行,调距完成后横向驱动装置运行。
101.如图14~18所示,锂电池复合工艺中,需要将阳极片。与隔膜送入复合装置,复合装置对极片与隔膜施加一定压力进行粘贴复合,复合后,送至卷绕装置进行卷绕。因为锂电池的电芯卷绕过程中,极片是在一个电芯卷绕完后进行切断,下一段极片入料到复合工位
是为了下一个电芯的卷绕做准备,复合工位的入料有别于传统的卷绕入料。因此,极片如何入料需要对应做出与复合装置相适配的设计,在复合机构的入料端一侧具有接引极片入料的极片平直入料机构,极片平直入料机构包括机架100上左右间隔设置的夹送组件35、入料切割组件37,所述夹送组件经第一横移机构32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入料切割组件经第二横移机构3安装在机架上;
102.所述夹送组件包括入料固定框架a、安装在入料固定框架a3504下端并与之滑动配合的升降框a3505,入料固定框架a内安装有入料输送辊a3501,入料输送辊a下方设置有入料输送辊b3502,入料输送辊b固定安装在升降框a的上侧面,入料固定框架a底端中部竖直安装有驱动升降框进行升降的入料升降气缸a3503,夹送组件输出侧上下间隔设置有水平上夹板3507、水平下夹板3806,水平上夹板、水平下夹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入料固定框架、升降框上;
103.所述入料切割组件包括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上刀座3702、切割支撑板3703、下固定座3701,所述切割支撑板输出侧设置有入料活动切刀3704,上刀座后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切刀,下固定座上安装有驱动固定切刀进行升降以切断极片的驱动件。
10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沿横向安装有入料导轨38;所述第一横移机构包括左移动座3201、驱动左移动座横移的夹送直线滑台3202,夹送直线滑台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左移动座固定安装在夹送直线滑台的滑动端,左移动座与入料导轨滑动配合;所述二横移机构包括入料横移气缸3302、右移动座3301,入料横移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入料横移气缸的气缸杆末端连接右移动座,右移动座与入料导轨滑动配合。
1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移动座上端安装有入料基座39,入料基座下端沿输送单向依次安装有纠偏组件34、夹送组件,入料固定框架a固定安装在入料基座上,所述纠偏组件包括入料固定框架b3402、安装在入料固定框架b下端并与之滑动配合的升降框b3403,入料固定框架b内安装有入料输送辊c3405,入料输送辊c下方设置有入料输送辊d3406,入料输送辊d固定安装在升降框b的上侧面,入料固定框架b底端中部竖直安装有驱动升降框进行升降的入料升降气缸b3404,入料基座下端沿纵向安装有入料纠偏入料导轨3407,入料固定框架b上的与入料纠偏入料导轨滑动配合,入料基座上端沿纵向安装有纠偏直线滑台3401,入料固定框架b与纠偏直线滑台的滑动端固定连接。
10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纵置的切断直线滑台3707、上驱动杆3710、下驱动杆3711,切断直线滑台固定安装在下固定座上,切断直线滑台的活动端安装有驱动块3708,驱动块上上下对称设置两个弧形驱动槽3709,弧形驱动槽内设置有与至滑动配合的导向销,上下两个导向销分别与上驱动杆、下驱动杆连接固定;切割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升降刀座3705,入料活动切刀固定安装在升降刀座后端,上驱动杆上端与升降刀座连接固定,下固定座下方设置有联动板3712,下驱动杆下端与联动板连接固定,联动板两端竖直安装有穿设固定座的外导杆3706,外导杆上端与上刀座连接固定,升降刀座下端两侧竖直有穿设固定座的入料内导杆3713,所述切割支撑板下侧面左右对称安装两个入料竖导杆3714,切割支撑板与升降刀座之间竖置的安装有弹簧3715。
10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割支撑板输出侧上方、下方分别设置有上抽尘纵管39、下抽尘纵管311,上抽尘纵管、下抽尘纵管均开设有抽尘孔,上抽尘纵管与上刀座连接固定,下抽尘纵管与升降刀座连接固定。
10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割支撑板内设置有空腔,切割支撑板上表面开设有连通空腔的抽尘孔,切割支撑板侧面开设有连通空腔的抽孔。
10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固定座上于切割支撑板输出侧安装有检测组件36,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入料框体3601,入料框体内上下间隔安装有入料纵丝杆3602,入料纵丝杆一端安装有旋钮,入料纵丝杆上安装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母3603,入料框体输入侧前后间隔安装有极片定边板3604、检测安装板3605,极片定边板、检测安装板分别与两个丝杆上的螺母连接固定,检测安装板上安装有检测激光传感器606,极片定边板、检测安装板上开设有供极片通过的缺口。
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安装板上的缺口上下侧均安装有极耳导向板607。
111.送料时,纠偏组件先夹柱输送极片,同时,调节极片纵向位置,保证极片准确的通过水平上夹板、水平下夹板之间的输送空间通过不发生跑偏,极片头部输送至水平上夹板外端到达设定距离后(比如极片头部距离水平上夹板外端35-40mm),夹送组件夹住极片;随后,第一横移机构将极片平直的送至入料切割组件,极片首端进入复合装置;随后,夹送组件、纠偏组件不在夹住极片,第一横移机构带着夹送组件、纠偏组件横移复位;随后,入料切割组件切断极片,从而完成一次极片入料。利用上述装置能保证平直入料方便适配复合装置,并进行纠偏保证手续输出过程中的对中。
112.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绕头采用直驱式三卷针卷绕头装置,包括安装在卷绕机座61上的卷绕转塔62,卷绕转塔与卷绕机座转动连接,砖塔内沿其轴心圆周均布的安装三个直驱式卷针装置63,三个直驱式卷针装置分别进行电芯卷绕、电芯贴胶、卸料拔针的循环动作;
113.所述直驱式卷针装置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卷针机构6301、滑动块6304、花键轴6302、花键电机6303,所述花键电机为贯通式电机,花键电机固定安装在卷绕转塔上,花键电机套装在花键轴后端,花键电机经花键外筒6308与花键轴直接相连,卷针机构固定安装在花键轴前端,滑动块中部套装在花键轴前部,滑动块经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花键轴上,该结构实现了卷针与花键电机直连,解决了现有卷绕机卷绕头多级传动机构复杂,传动精度低,响应速度慢,安装维修难度大等问题;
114.花键电机通过导电滑环进行接线;
115.所述卷绕机座上下间隔安装有两个拔插针机构64,所述拔插针机构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卷绕直线滑台6401、安装在卷绕直线滑台移动端的安装座6402,所述安装座上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滑动座6404、拔插针气缸6403,所述滑动座经径向导轨与安装座滑动配合,滑动座外端与拔插针气缸的气缸杆末端相连接,滑动座内端安装有能拨动滑动块的拨杆6405;上侧的拔插针机构用于推动移动到该位置的直驱式卷针装置的卷针机构前移进行插针;下侧的拔插针机构用于推动移动到该位置的直驱式卷针装置的卷针机构后移进行拔针。
1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绕转塔上后端安装有与其同轴心的环形齿轮6201,卷绕机座上安装有卷绕转塔电机6202,卷绕转塔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与环形齿轮啮合传动的驱动齿轮6203。
1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块两端均沿轴向安装有直线轴承6305,直线轴承内穿设有卷绕导向轴6306,卷绕导向轴固定安装在卷绕转塔内。
1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针机构包括卷针座、卷针组件、卷针尾座,卷针组件分别插入卷针座和卷针尾座,卷针组件包括第一外卷针6312、第二外卷针6315,第一外卷针和第二外卷针在同一圆周上180
°
放置,第一外卷针内设有第一内压针6313,第二外卷针内设有第二内压针6314,卷针尾座包括卷绕固定座6310,卷绕固定座与花键轴前端固定连接,卷绕固定座内设有能滑动的滑动块6316,第一外卷针和第二内压针均固定于卷绕固定座,第一内压针和第二外卷针均固定于滑动块,卷绕固定座内设有控制滑动块滑动的驱动件。
1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顶针6309,顶针滑动安装于卷绕固定座内部,滑动块上设有与顶针接触的滚轮6318,卷绕固定座内还设有至少一个在顶针与滚轮脱离后使滑动块复位的卷绕弹簧,顶针前后移动能带动第一内压针和第二外卷针靠近或远离第一外卷针和第二内压针来夹紧或松开第一内压针和第二内压针之间穿过的基材。
1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前端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锥面。
1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键轴内沿轴向穿设有卷绕推杆6307,顶针固定安装在卷绕推杆前端,卷绕推杆后侧设置有用以驱动卷绕推杆以使卷针组件夹紧或松开基材的错针机构65,所述错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花键电机后端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旋转夹紧气缸6501、安装在旋转夹紧气缸的气缸杆末端的摆臂6502、安装在摆臂末端用以推动卷绕推杆的顶针6503,顶针位于卷绕推杆后侧,卷绕推杆后端套设有复位卷绕弹簧6311,复位卷绕弹簧前后两端分别抵靠花键轴、卷绕推杆。
1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绕机座上于卷绕转塔前侧安装有前支撑机构66,所述前支撑机构包括转架6601,转架经连接轴6602与卷绕转塔固定连接,转架、连接轴、卷绕转塔同轴心,转架上圆周均布三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与直驱式卷针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卷绕前气缸6603、卷绕拉杆6604、卷绕支撑块6605,卷绕拉杆套装在转架上并与之滑动配合,卷绕支撑块能套设置在卷针机构前端,对卷针机构进行支撑。
1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绕机座下端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67,使本装置具有高度微调功能,方便卷绕头安装精度调节,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采用现有公知的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
124.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125.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1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12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