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成型双色多物料扭曲件包胶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3:08: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成型双色多物料扭曲件包胶的模具。


背景技术:

2.包胶,是一种二次成型工艺,是指热塑性弹性体通过熔融粘附结合到工程塑胶/硅胶/尼龙/五金的一种注塑过程,属于多物料的包胶产品。现有的包胶模具只能成型出中间尺寸大于两侧尺寸的工件,否则模具结构不能脱模。现有一个扭曲异形不规则待包胶件,需要在其外注塑包双色胶,现有的包胶模具已经不能满足工艺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专用的包胶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成型双色多物料扭曲件包胶的模具,便于在扭曲异形的工件外侧包上软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用于成型双色多物料扭曲件包胶的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模座和上模板,上模板固定有上模仁,上模仁的底部设有多个上型腔,上模座、上模板和上模仁均开有连通上型腔的进料流道;
6.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下模板,下模板固定有下模仁,下模仁的顶部形成有多个下型腔,上型腔和下型腔一一对应且共同围成与扭曲状的待包胶件相适配的多个注射腔;
7.下模组件还包括浮动组件和侧顶机构,浮动组件包括浮动架和顶出杆,浮动架安装在下模仁的顶部,浮动架设有多个第一插槽,第一插槽与下型腔一一对应,顶出杆穿设于下模座和下模板,用于将浮动架顶出下模仁;侧顶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滑块,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下模板,滑块设有多个第二插槽,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第二插槽与第一插槽共同卡住待包胶件的两端部,且密封注射腔。
8.优选的,进料流道连通注射腔的侧部或端部。
9.优选的,注射腔的旁侧延伸有溢料槽。
10.优选的,驱动件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固定连接,气缸的缸筒固定于下模板。
11.优选的,下模板立有导向杆,导向杆穿过浮动架。
12.优选的,上模板设有容纳槽,浮动架可分离地嵌在容纳槽中。
13.优选的,上模腔设有凸台,以使得待包胶件与上模腔内壁之间保留距离。
14.优选的,上模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上模组件固定于外围的升降设备;下模组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下模组件固定于步进地转动的转盘,转盘能够带动三个下模组件步进地依次移动至两个上模组件的下方和上下料工位,转盘的下方设有驱动顶出杆上下移动的进出料驱动机构。
15.优选的,多个注射腔呈两排分布,浮动架位于两排注射腔之间,多个第二插槽分布在浮动架的两侧。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成型双色多物料扭曲件包胶的模具,通过浮动架的第一插槽与侧顶机构滑块的第二插槽共同卡紧待包胶件的方式,满足扭曲异形的待包胶件的进料出料要求,以能够在注射腔注入包胶。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中模具在使用状态的示意图,示出了三个下模组件、两个上模组件和转盘。
19.图2为实施例中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中的模具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实施例中的模具的剖视图。
22.图5为实施例中的浮动架的放大视图。
23.图6为实施例中的上模仁的放大视图。
24.附图标记:
25.上模组件1、上模座11、上模板12、上模仁13、上型腔14、凸台15;
26.下模组件2、下模座21、下模板22、下模仁23、下型腔24、导向杆25;
27.浮动组件3、浮动架31、第一插槽32、顶出杆33;
28.侧顶机构4、驱动件41、滑块42、第二插槽43;
29.转盘5、待包胶件6。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1.本实施例的模具,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两个上模组件1和三个下模组件2,两个上模组件1固定于外围的升降设备(图中未示出),三个下模组件2固定于步进地转动的转盘5,转盘5能够带动三个下模组件2步进地依次移动至两个上模组件1的下方和上下料工位,在下模组件2到达上模组件1下方时,在升降设备的驱动下,对应上膜组件对对应下模组件2合模注胶。
32.本实施例中,上模组件1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模座11和上模板12,上模板12固定有上模仁13,上模仁13的底部设有多个上型腔14,上模座11、上模板12和上模仁13均开有连通上型腔14的进料流道,热熔的硅胶依次经过上模座11、上模板12和上模仁13到达上型腔14。
33.本实施例中,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座21和下模板22,下模板22固定有下模仁23,下模仁23的顶部形成有多个下型腔24,上型腔14和下型腔24一一对应且共同围成与扭曲状的待包胶件6相适配的多个注射腔。下模组件2还包括浮动组件3和侧顶机构4,浮动组件3包括浮动架31和顶出杆33,浮动架31安装在下模仁23的顶部,浮动架31设有多个第一插槽32,第一插槽32与下型腔24一一对应,顶出杆33穿设于下模座21和下模板22,用于将浮动架31顶出下模仁23,转盘5的上下料工位处的下方设有驱动顶出杆33上下移动的进出料驱动机构。侧顶机构4包括驱动件41和滑块42,驱动件41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42固定连接,气
缸的缸筒固定于下模板22,滑块42可滑动地安装于下模板22,滑块42设有多个第二插槽43,在驱动件41的驱动下,第二插槽43与第一插槽32共同卡住待包胶件6的两端部,且密封注射腔。
34.上下料工位处只有下模组件2而没有上模组件1,使用时,位于上下料工位处的上模组件1的顶出杆33将浮动架31向上推出,工人在上下料工位处将多个待包胶件6的一端部插入第一插槽32中,此时侧顶机构4的气缸的活塞杆是回缩的,然后顶出杆33带动浮动架31下行复位,气缸推动滑块42,以使得第二插槽43插入待包胶件6的另一端部,且将各个注射腔密封起来,完成上料。然后转盘5转动,将上下料工位的下模组件2移动至第一个上模组件1的下方,闭模注胶完成第一色注胶,然后上模组件1上行,下模组件2继续转动至下一个上模组件1的下方,闭模注胶完成第二色注胶,然后该上模组件1上行开模,转盘5带动下模组件2回到上下料工位,气缸将滑块42拉开,顶出杆33将浮动架31连同已注胶的塑胶件一起顶出,工人取出产品即可。如此循环。整体过程可以概括为:模具后模顶出
‑‑
装入包胶件
‑‑
顶退
‑‑
气缸推动斜滑块42关闭
‑‑
移模至第一色射出成型
‑‑
开模后再移至第二射成型
‑‑
开模后移出到第一工位
‑‑
气缸拉开斜滑块42
‑‑
顶出
‑‑
取产品
35.本实施例中,进料流道连通注射腔的侧部或端部,由于待包胶件6的表面不规则面,硅胶容易浮动,容易串色,因此进胶位置设置在注射腔的端部或侧部,避免塑胶件(即待包胶件6)中部出现熔接痕。注射腔的旁侧延伸有溢料槽,排除内压过大产生的二射串色问题。
36.本实施例中,下模板22立有导向杆25,导向杆25穿过浮动架31,以使得浮动架31能够稳定的上下移动。上模板12设有容纳槽,浮动架31可分离地嵌在容纳槽中,便于浮动架31准确复位。
37.本实施例中,上模腔设有凸台15,以使得待包胶件6与上模腔内壁之间保留距离,确保包胶的厚度。
38.本实施例子,多个注射腔呈两排分布,浮动架31位于两排注射腔之间,多个第二插槽43分布在浮动架31的两侧,整体结构紧凑,一次包胶多个塑胶件,加工效率高。
3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