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模块化填料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3:07: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块化填料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天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的基质-微生物-植物复合生态系统;它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在进行研究时,填料是人工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工湿地里的植物、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其本身也发挥着净化污水的作用;
3.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利用人工填料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时容易出现如下技术问题:在进行过滤处理时,大颗粒的杂质容易对系统内的管道或网体造成堵塞,在遇到洪水灾害时容易出现泄洪速度较慢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填料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模块化填料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7.一号井道,其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且一号井道内壁与进水口对应的位置处焊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上方盖设用于收集杂质的板组件,所述一号井道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带动板组件上下移动的上升电机;
8.二号井道,其分布于一号井道一侧,并在两个井道之间依次设置有一号模块框体和二号模块框体,且两个模块框体内均填充有用于过滤污水的吸附物料;以及
9.沉淀池,且设置于二号井道底端,并与一号模块框体和二号模块框体之间呈阶梯状分布,所述沉淀池内位于其进水端的位置处安装有用于供应整个系统电能的发电模块,并在沉淀池内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抽水组件。
10.优选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过滤板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45
°
,且过滤板和板组件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
11.优选的,所述板组件包含上板体和支板,且上板体与支板之间通过带有扭转弹簧的转轴连接,所述支板始终贴附到一号井道的内壁。
12.优选的,所述一号模块框体和二号模块框体的组成结构相同,均由若干钢筋柱相互焊接而成,并形成网格状结构,所述二号模块框体的上方设有缓冲槽,该缓冲槽用于连通两组模块框体。
13.优选的,所述二号井道内壁与缓冲槽连通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号阀门,所述二号井道底端与沉淀池连通的位置处设置有二号阀门。
14.优选的,所述发电模块包含发电机、蓄电池组以及装配到发电机输出轴一端的扇叶,所述二号模块框体与沉淀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扇叶分布于该连接管的出口端。
15.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内位于中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底端与沉淀池内壁的底端不发生接触。
16.优选的,所述抽水组件包含主管体、浮件以及用于连接浮件和主管体进口端的伸缩管,所述主管体的出口端的位置处安装有抽水机。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填料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一是通过在系统中设计两组纵向分布的井道,可分别用于对初步处理时产生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和清理,避免造成堵塞现象,另外一组井道可用于检修和系统维护处理,可在湿地水量过大时起到泄洪的作用;
19.二是本系统中将两组模块框体和沉淀池采用阶梯状的分布,利用污水自身的重力进行依次处理,同时还借助水位之间产生的落差,将水流产生的冲击力转化为电能,以供应给整个系统,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
20.三是在沉淀池内安装抽水组件,由于浮件漂浮在水面上,可对沉淀后的上层清液进行抽取处理,在拆卸该浮件后可对下层的淤泥进行清理,保证整个系统能够进行长时间的作业。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剖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一号井道;2、进水口;3、上升电机;31、上板体;32、支板;4、过滤板;5、一号模块框体;6、二号模块框体;7、缓冲槽;8、沉淀池;9、二号井道;10、发电模块;11、一号阀门;12、二号阀门;13、主管体;14、隔板;15、浮件;16、伸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填料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填料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26.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模块化填料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一种模块化填料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27.一号井道1,其一侧设置有进水口2,且一号井道1内壁与进水口2对应的位置处焊接有过滤板4,过滤板4的上方盖设用于收集杂质的板组件,一号井道1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带动板组件上下移动的上升电机3;
28.二号井道9,其分布于一号井道1一侧,并在两个井道之间依次设置有一号模块框体5和二号模块框体6,且两个模块框体内均填充有用于过滤污水的吸附物料(该吸附物料可包含花岗岩碎石);以及
29.沉淀池8,且设置于二号井道9底端,并与一号模块框体5和二号模块框体6之间呈
阶梯状分布,沉淀池8内位于其进水端的位置处安装有用于供应整个系统电能的发电模块10,并在沉淀池8内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抽水组件。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1.在系统中设计两组纵向分布的井道,可分别用于对初步处理时产生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和清理,避免造成堵塞现象,另外一组井道可用于检修和系统维护处理,可在湿地水量过大时起到泄洪的作用。
32.如图1所示,在同一平面上,过滤板4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45
°
,且过滤板4和板组件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
33.具体的,上述提到过滤板4与地面呈切斜式设计,其斜切角度可依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选定;其中过滤板4和板组件上的通孔重合,均可起到过滤作用。
34.如图1和2所示,板组件包含上板体31和支板32,且上板体31与支板32之间通过带有扭转弹簧的转轴连接,支板32始终贴附到一号井道1的内壁;
35.在需要将板组件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开启上升电机3,利用绳索带动整个板组件向上移动,在上升过程中,支板32始终与一号井道1的内壁贴合,在整个板组件从一号井道1的上开口脱离后,支板32可在扭转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进行顺时针旋转,而后使得板组件上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外界,用于滋养上方植物。
36.如图1所示,一号模块框体5和二号模块框体6的组成结构相同,均由若干钢筋柱相互焊接而成,并形成网格状结构,二号模块框体6的上方设有缓冲槽7,该缓冲槽7用于连通两组模块框体。
37.在遇到洪水时,可同时开启两个阀门,位于缓冲槽7中的水以及外界的洪水均可从二号井道9中直接进入到沉淀池8中完成蓄水的处理。
38.如图1所示,二号井道9内壁与缓冲槽7连通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号阀门11,二号井道9底端与沉淀池8连通的位置处设置有二号阀门12。
39.如图1所示,发电模块10包含发电机、蓄电池组以及装配到发电机输出轴一端的扇叶,二号模块框体6与沉淀池8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扇叶分布于该连接管的出口端。
40.如图1和3所示,沉淀池8内位于中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隔板14,且隔板14的底端与沉淀池8内壁的底端不发生接触。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42.本系统中将两组模块框体和沉淀池8采用阶梯状的分布,利用污水自身的重力进行依次处理,同时还借助水位之间产生的落差,将水流产生的冲击力转化为电能,以供应给整个系统,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
43.如图3所示,抽水组件包含主管体13、浮件15以及用于连接浮件15和主管体13进口端的伸缩管16,主管体13的出口端的位置处安装有抽水机。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45.在沉淀池8内安装抽水组件,由于浮件15漂浮在水面上,可对沉淀后的上层清液进行抽取处理,在拆卸该浮件15后可对下层的淤泥进行清理,保证整个系统能够进行长时间的作业。
4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