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板找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2:16: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造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板找平装置。


背景技术:

2.影响墙板安装精度和安装效果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墙板在铺装过程中基础不平整。
3.传统的方式由工作人员主观判断或使用一些简单的外部器械进行找平,包括以细木工板或其它板材先铺设在墙面或者地面上找平,而后再将墙板放置在已经被铺设平整的底面或墙面上进行安装,等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将找平用的木板拆除。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认为,当使用模板进行找平时由于板材的厚度限制,找平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找平的精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墙板找平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板找平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墙板找平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墙板进行找平和安装时,先将第二支撑板放置在不平整地面上,使用第二支撑板与地面相抵接,这样能够减少支撑柱在对第一支撑板进行支撑时的晃动幅度,而后通过调整第二支撑板的位置来控制使第一支撑板和地面相平,而后将墙板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进行安装,支撑柱能够对第一支撑板提供支撑力,使第一支撑板能够对墙板进行支撑,以方便墙板进行安装,通过支撑板将墙板进行支撑,进而降低墙板在进行安装时,由于重力而发生形变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找平精度。
9.优选的,第一支撑板呈u形,并且开口朝向远离支撑柱的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墙板找平安装时,能够将墙板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u形内部,而后再对墙板进行安装,第一支撑板在对墙板进行支撑的同时也会限制墙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偏移,进而方便了墙板的安装。
11.优选的,第二支撑板呈u形,并且开口朝向远离支撑柱的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第一支撑板对墙板进行支撑时,支撑柱将会下压第二支撑板,相较于平板u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进而减少第二支撑板在进行支撑时发生的形变,提高了找平精度。
13.优选的,支撑柱贯穿第二支撑板,并且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板螺纹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支撑柱时,支撑柱将会在支撑板上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上移动,使得在第二支撑板在固定在地面上之后,能够通过旋转支撑柱来对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进行高度控制。
15.优选的,在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螺母,在支撑柱外周面上开设有与连
接螺母相适配的外螺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板与支撑柱之间使用连接螺母进行螺纹连接,加长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螺纹连接长度,进而加强第二支撑板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支撑板能够对支撑柱提供更大的支撑力,提高了对墙板进行支撑时的使用安全性。
17.优选的,在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柱与轴承同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支撑板和支撑柱之间使用轴承进行连接,此时能够在保持第一支撑板与墙板向固定的情况下,将第一支撑板和墙板向上进行移动,进而使墙板进行找平。
19.优选的,在支撑柱的外部套设有用于旋转支撑柱的转动圈,转动圈与支撑柱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支撑柱时,能够使用工具带动转动圈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柱进行旋转,进而减少了在转动支撑柱时,对支撑柱的伤损,提高了支撑柱的使用寿命。
21.优选的,在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条能够增加第一支撑板的强度,因此当第一支撑板对墙板进行支撑时,会减少第一支撑板的弹性形变,进而提高第一支撑板对墙板找平的精度。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了支撑柱,旋转支撑柱,支撑柱将会在支撑板上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上移动,使得在第二支撑板在固定在地面上之后,能够通过旋转支撑柱来对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进行高度控制。
25.2.通过设置了轴承,此时能够在保持第一支撑板与墙板向固定的情况下,将第一支撑板和墙板向上进行移动,进而使墙板进行找平。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找平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找平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支撑板;2、转动圈;3、支撑柱;4、第二支撑板;5、轴承;6、连接螺母;7、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板找平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墙板的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1呈u形并且开口向上,墙板能够放置在第一支撑板1内部,第一支撑板1能够对墙板进行支撑找平的同时也能够限制第一支撑板1的偏移。第一支撑板1的下方固接有轴承5,轴承5为圆锥滚子轴承5,轴承5的外圈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的下表面;在第一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上部位于轴承5的内圈并且与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使用轴承5将支撑柱3和第一支撑板1进行连接,一方面轴承5能够限制第一连接板在支撑柱
3上的移动,进而减低第一支撑板1在对墙板进行支撑时,由于重力第一支撑板1与支撑柱3之间产生侧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轴承5能够对支撑板进行支撑,并且支撑柱3在第一支撑板1下方转动时,能够减少支撑柱3和第一支撑板1之间的摩擦,进而增加第一支撑板1和支撑柱3的使用寿命。
31.参照图1和图2,支撑柱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4呈u形并且开口向下,在第二支撑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母6,连接螺母6的中心轴线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撑板4上与固定孔同轴开设有通孔,支撑柱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外螺柱,支撑柱3同轴设置在连接螺母6的内部并贯穿第二支撑板4的通孔,支撑柱3与连接螺母6螺纹连接。
32.参照图1和图2,当使用第一支撑板1对墙板进行支撑时,第二支撑板4将会与地面相接触,使支撑柱3放置在地面上的时候更加平稳,并且u形板的抗压能力更强,能够减少在对墙板进行支撑时的形变量,进而提高墙板的找平精度。
33.参照图1和图2,第二支撑板4和支撑柱3之间使用连接螺母6进行连接,增加了第二支撑板4和支撑柱3之间的螺纹连接长度,进而使第二支撑板4和支撑柱3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提高了使用安全性。第二支撑板4和支撑柱3之间使用螺纹连接,当支撑柱3与第二支撑板4之间进行旋转时,第二支撑板4将会使支撑柱3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板1对墙板进行支撑,使墙板能够找平。
34.参照图1和图2,在支撑柱3靠近上端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柱3进行旋转的转动圈2,转动圈2为固定在支撑柱3周面上的螺母,工作人员能够使用工具卡接在转动圈2上,而后转动工具,进而带动转动圈2和支撑柱3进行旋转,对第一支撑板1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实现对墙板的找平。
35.参照图1和图2,在第一支撑板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条7,支撑条7与第一支撑板1固定连接,使用支撑条7能够增加第一支撑板1的强度,进而使第一支撑板1在对墙板进行支撑时,支撑板能够承受更多的重量,同时支撑条7也能够减少第一支撑板1在进行支撑时的弹性形变,进而能够增加第一支撑板1对墙板的找平精度。
3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当对墙板找平时,将第二支撑板4放置在地面上,并使用第一支撑板1对墙板进行支撑,而后使用工具使转动圈2和支撑柱3进行旋转,支撑柱3在旋转的同时将会带动第一支撑板1和墙板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使墙板找平。
3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