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注射笔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0:36: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注射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射笔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2.多次注射的注射笔是一种能够将药管内的药液分成几次注射到患者体内的注射笔。由于多次注射的注射笔能够多次使用,因而更加满足患者的需求。现有的多次注射的注射笔内设有驱动机构,在注射时,驱动机构将使用者施加在尾盖上的推力传递至卡式瓶的活塞上,从而实现将卡式瓶内的药液被压出。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注射笔驱动机构在注射时施加到卡式瓶活塞上的压力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在注射时施加在卡式瓶的活塞上的压力波动较小,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射笔驱动机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射笔驱动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注射笔驱动机构,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周向锁定的安装支架、轴向滑移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柱塞杆、安装在安装支架且用于驱动所述柱塞杆的驱动弹簧以及锁定套筒;所述柱塞杆在后端侧壁设置有柱塞凸部;所述安装支架具有用于供柱塞杆轴向滑移安装的驱动管部,所述驱动管部具有供所述柱塞凸部伸出且用于供所述柱塞凸部轴向滑移的柱塞滑槽;所述锁定套筒周向转动安装在所述驱动管部的外侧,所述锁定套筒具有用于供所述柱塞凸部抵接以约束所述柱塞杆朝注射方向移动的锁定阶梯结构;将从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中锁定阶梯结构的倾斜方向的周向定义为解锁方向;所述注射笔驱动机构还设置有驱动所述锁定套筒朝解锁方向旋转以使得所述柱塞凸部沿所述锁定阶梯结构逐级轴向移动的尾盖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注射笔驱动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尾盖组件驱动锁定套筒旋转,会使得锁定套筒中锁定阶梯结构对柱塞凸部的约束消失,从而使得柱塞杆向注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该段距离能够通过锁定阶梯结构中相邻两个阶梯面之间的间距进行控制。上述注射笔驱动机构并不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将使用者的力传递至卡式瓶的活塞上,而是通过驱动弹簧对柱塞杆进行施压,使得柱塞杆向注射方向移动时的驱动力保持恒定,从而具有上述注射笔驱动机构的注射笔在将药液输入患者体内时的速度保持恒定,使得单位时间内输入到患者体内的药液量稳定,有助于改善患者在被注射药液时的体验感。
8.可选的,所述尾盖组件旋转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尾盖组件中的构建被构造成周向锁定;所述尾盖组件包括按键和尾端弹簧,所述按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在轴向上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二工位处于所述第一工位的后方;所述按键在从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时被周向限位;所述锁定套筒具有朝尾端方向布置的导向面;所述按键具有用于和所述导向面抵接以驱动所述锁定套筒朝解锁方向转动的驱动面。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上述注射笔驱动机构进行注射时,通过下压尾盖组件中的按键,将按键从第二工位压至第一工位,使得锁定套筒在导向面和驱动面的配合下向解锁方向转动指定角度,从而使得柱塞凸部从锁定阶梯结构的一阶梯面移动至下一阶梯面,实现注射的目的,这种注射操作较为便捷。
10.可选的,所述锁定套筒还设置有锁定钩部,所述按键上具有钩槽;所述钩槽被构造为当所述按键处于第一工位时被所述锁定钩部插入,限制所述按键在轴向上的移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键被按压从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的过程中,锁定套筒会朝解锁方向转动指定角度,从而使得锁定钩部插入到按键的钩槽内,从而实现对按键的轴向进行锁定,使得按键不会在尾端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第二工位处。在下一次患者需要使用多次注射的注射笔进行注射时,需要转动尾盖组件,以使得锁定钩部从按键的钩槽内脱出,按键从第一工位回复至第二工位,使得能够再次按压按键驱使锁定套筒周向转动。上述设定降低了在一次注射完成之后患者误按压按键造成药液浪费的概率。
12.可选的,所述按键具有朝所述锁定套筒方向延伸的驱动凸板,所述驱动面和所述钩槽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凸板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面和钩槽均设置在驱动凸板上,使得按键的结构紧凑。
14.可选的,所述尾盖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柱塞杆外侧的限位管套,所述限位管套设有用于供所述柱塞凸部抵接的限位阶梯结构;所述限位阶梯结构位于所述柱塞凸部背向所述锁定阶梯凸部的一侧;所述限位阶梯结构被构造为当所述柱塞凸部抵接在所述限位阶梯结构上时,所述驱动面与所述导向面正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一次注射后,按键处于第一工位且按键在锁定套筒的锁定钩部的锁定下,因此需要转动尾盖组件,使得尾盖组件中的按键从锁定钩部中脱离出来并回复到第二工位。在这个过程中,限位管套的限位阶梯结构和柱塞凸部配合,限制了尾盖组件朝解锁方向转动的角度,使得这个角度能够和锁定套筒的指定角度保持一致,以使得按键中的驱动面能够与锁定套筒上的导向面正对,有助于提升多次注射的注射笔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6.上述结构限定也使得按键从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的过程中,由于柱塞凸部抵接在限位阶梯结构上,从而限制在上述注射的过程中按键朝解锁方向发生偏转。
17.可选的,还包括周向限位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固定棘轮,所述尾盖组件包括尾端棘轮,所述尾端棘轮和所述固定棘轮通过棘齿结构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棘轮能够相对于所述尾端棘轮沿解锁方向转动,并限制所述固定棘轮相对于所述尾端棘轮沿背向解锁方向的转动;所述尾端弹簧驱使所述尾端棘轮具有始终抵接在所述固定棘轮段端部的趋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尾端棘轮是和尾盖组件中的其他构件周向相对锁定,并且由于尾端棘轮和固定棘轮的配合,使得尾盖组件以及尾盖组件中的按键在周向上仅能够沿解锁方向转动,使得尾盖组件无法朝背向解锁方向发生转动,从而提高了多次注射的注射笔的稳定性以及降低了多次注射的注射笔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误操作的概率。
19.可选的,所述固定棘轮轴向滑移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锁定套筒和所述固定棘轮也通过棘齿结构连接,以使得所述锁定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棘轮沿解锁方向转动,并限制所述锁定套筒相对于所述固定棘轮沿背向解锁方向的转动;所述尾端弹簧驱使所述
固定棘轮具有始终抵接在所述锁定套筒端部的趋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套筒和固定棘轮的配合,使得锁定套筒在周向仅能够朝解锁方向转动,限制了锁定套筒朝背向解锁方向转动,从而提高了多次注射的注射笔的稳定性以及降低了多次注射的注射笔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误操作的概率。
21.可选的,所述尾盖组件还包括周向旋转安装在所述壳体尾端的旋盖。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盖周向旋转安装在壳体的尾端,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转动旋盖从而带动尾盖组件转动,方便了使用者转动整个尾盖组件。
23.可选的,所述柱塞杆上所述柱塞凸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柱塞凸部关于所述柱塞杆的轴线对称布置。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柱塞凸部的设置,使得柱塞杆在安装支架上的轴向滑移更加稳定。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注射笔驱动机构在注射过程中施加在卡式瓶活塞上的压力来自于驱动弹簧,从而使得上述多次注射的注射笔在将药液输入患者体内时的速度保持恒定,使得单位时间内输入到患者体内的药液量稳定,有助于改善患者在被注射药液时的体验感;
27.2.采用按键按压驱动锁定套筒朝解锁方向转动,使得注射笔驱动机构的注射操作较为便捷;
28.3.固定棘轮和尾端棘轮的配合、固定棘轮和锁定套筒的配合、限位管套中限位阶梯结构和柱塞凸部的配合,使得多次注射的注射笔的使用具有操作步骤的限定,使得在未完成上一步操作的情况下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提高了多次注射的注射笔的稳定性以及降低了多次注射的注射笔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误操作的概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施例中注射笔驱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施例中壳体安装支架的配合剖面示意图。
31.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和柱塞杆的配合示意图。
33.图5是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柱塞杆和驱动弹簧的配合示意图。
34.图6是本实施例中锁定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本实施例中锁定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本实施例中后壳、连接座、柱塞杆、驱动弹簧、锁定套筒、尾端组件和固定棘轮的配合剖面示意图。
37.图9是图8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8.图10是壳体、固定棘轮和锁定套筒的配合示意图。
39.图11是旋盖、壳体和按键的配合示意图。
40.图12是旋盖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41.图13是按键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42.图14是按键在第一工位时与锁定套筒的配合示意图。
43.图15是按键在第二工位时与锁定套筒的配合示意图。
44.图16是按键、尾端弹簧、尾端棘轮和固定棘轮的配合示意图。
45.图17是尾端棘轮、限位管套和安装支架的配合示意图。
46.图18是限位管套、安装支架和柱塞杆的配合示意图。
47.图19是限位管套和尾端棘轮的配合示意图。
48.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安装管腔;12、容置槽;13、容置阶梯面;14、第一卡口;15、显色窗口;16、安装滑槽;17、尾端部;171、尾盖环槽;172、支撑环;18、限制凸环;2、安装支架;21、插接部;211、第一弹性卡扣;212、插接槽;22、定位环槽;23、抵接板;24、驱动管部;241、驱动管腔;242、弹簧插柱;243、柱塞滑槽;244、前驱动管;245、后驱动管;3、柱塞杆;31、柱塞头;32、弹簧槽;33、柱塞凸部;4、锁定套筒;41、前管体部;411、定位环棱;42、后管体部;431、第一阶梯面;432、第二阶梯面;433、第三阶梯面;434、第四阶梯面;435、第五阶梯面;44、显色凸环;441、显色环槽;442、第一显色块;443、第二显色块;444、第三显色块;445、第四显色块;446、第五显色块;447、第六显色块;45、第二棘齿;46、导向凸部;461、导向面;47、锁定钩部;5、驱动弹簧;6、固定棘轮;61、固定凸部;62、第一棘齿;63、第四棘齿;71、旋盖;711、限位凸块;712、限位翻边;713、翻边环槽;714、第一锁条;72、按键;721、容置空腔;722、前键体;723、后键体;7231、第一锁槽;724、驱动凸板;7241、驱动面;7242、钩槽;725、第二锁槽;726、锁定插柱;7261、第四锁槽;73、尾端弹簧;74、尾端棘轮;741、下棘轮部;7411、第二锁条;7412、尾端弹簧槽;742、上棘轮部;743、第三棘齿;744、棘轮通孔;7441、棘轮前孔;7442、棘轮后孔;745、第三锁槽;746、第三弹性卡扣;75、限位管套;751、限位管部;7511、限位管腔;752、过渡管部;7521、过渡管腔;753、锁定管部;7531、锁定管腔;7532、第三锁条;7533、第四锁条;7534、第三卡口;754、限位阶梯孔;7541、第一阶梯侧边;7542、第二阶梯侧边;7543、第三阶梯侧边;7544、第四阶梯侧边;7545、第五阶梯侧边;755、结构凸环;7551、结构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结合附图1-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0.本技术中,当使用术语“前端部分/前端”时,这指的是注射笔驱动机构或其构件在注射过程中靠近人体注射区域的部分/端;相应的,当使用术语“后端部分/后端”时,这指的是注射笔驱动机构或其构件在注射过程中远离人体注射区域的部分/端。将注射笔驱动机构的后端部分至前端部分的方向定义为注射方向,并将注射笔驱动机构在未使用时的状态定义为注射笔驱动机构的初始状态。
5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注射笔驱动机构。参照图1,注射笔驱动机构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的安装支架2、轴向滑移安装在壳体1内的柱塞杆3、周向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且套设在柱塞杆3外侧的锁定套筒4、安装在安装支架2内且驱使柱塞杆3具有始终朝注射方向轴向移动趋势的驱动弹簧5、安装在壳体1内的固定棘轮6和周向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的尾盖组件。
52.参照图1,尾盖组件包括旋盖71、按键72、尾端弹簧73、尾端棘轮74和限位管套75。其中,旋盖71、按键72、尾端弹簧73、尾端棘轮74和限位管套75被构造成周向相互锁定。
53.参照图2和图3,壳体1被构造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壳体1具有截面呈圆形的安装管腔11。壳体1在安装管腔11的前端部分周向开设有容置槽12,容置槽12的底面形成一个容置
阶梯面13。壳体1在容置槽1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贯穿内外表面的第一卡口14。
54.参照图2和图3,安装支架2在后端部分具有从前端方向插入到壳体1内腔中的插接部21。后插接部21为中空的柱形结构。插接部21在外壁上设置有与上述两个第一卡口14一一对应且能够插入到第一卡口14内的两个第一弹性卡扣211,以使得安装支架2能够相对壳体1轴向和周向均处于锁定状态。并且在插接部21插入到壳体1内时,插接部21的后端和容置阶梯面13之间形成有一个定位环槽22。
55.参照图2和图3,安装支架2在外壁还设置有抵接板23。当安装支架2的插接部21插入到壳体1内时,壳体1的前端抵接在抵接板23的后端面上。
56.参照图4和图5,安装支架2在插接部21的后端面设有与插接部21同轴布置且后端封口的驱动管部24。驱动管部24的外径小于插接部21的外径,以使得在插接部21的后端形成一个阶梯面。
57.参照图4和图5,安装支架2在插接部21开设有前端开口的插接槽212且在驱动管部24设置有与插接槽212连通的驱动管腔241。其中,驱动管腔241和驱动管部24同轴布置。驱动管部24在驱动管腔241的后端同轴设有用于供驱动弹簧5套设的弹簧插柱242。
58.参照图4和图5,柱塞杆3同轴安装在驱动管腔241内,且柱塞杆3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抵压卡式瓶活塞的柱塞头31。柱塞杆3在后端面同轴开设有供驱动弹簧5容置的弹簧槽32。当柱塞杆3布置在驱动管腔241内时,驱动弹簧5的前端抵接在弹簧槽32的前端面上,驱动弹簧5的后端抵接在驱动管腔241的后端面上,以使得柱塞杆3具有始终朝注射方向轴向移动的趋势。
59.参照图4和图5,柱塞杆3在外侧壁的后端部分周向均布有两个柱塞凸部33。驱动管腔241上开设有与两个柱塞凸部33一一对应且用于供柱塞凸部33轴向滑移的柱塞滑槽243。安装支架2在插接部21的后端面开设有与柱塞滑槽243连通且用于供柱塞凸部33通过的缺口,使得能够从插接槽212的槽口处将柱塞杆3安装至驱动管腔241。
60.参照图6和图7,锁定套筒4为中空的管状结构。锁定套筒4沿前端至后端方向依次包括前管体部41和后管体部42。前管体部41的外径大于后管体部42,且前管体部41的内径也大于后管体部42的内径。
61.参照图3和图6,前管体部41的前端设有插入到定位环槽22内的定位环棱411,当将锁定套筒4安装在壳体1内后,定位环棱411定位于定位环槽22内,以使得锁定套筒4在壳体1内轴向移动被限制。
62.参照图5和图7,锁定套筒4在其内表面设置有与两个柱塞凸部33一一对应的两个锁定阶梯结构。锁定阶梯结构由锁定套筒4内壁上的凸部构成,且包括多个供柱塞凸部33抵接以限制柱塞杆3轴向移动的锁定阶梯面。其中,锁定阶梯结构中具有五个锁定阶梯面。沿后端至前端方向,五个锁定阶梯面依次为第一阶梯面431、第二阶梯面432、第三阶梯面433、第四阶梯面434和第五阶梯面435。将从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中锁定阶梯结构的倾斜方向的周向定义为解锁方向。
63.参照图5和图7,在初始状态时,也就是在没有使用多次注射的注射笔时,柱塞杆3的柱塞凸部33抵接在第一阶梯面431,在将锁定套筒4朝解锁方向转动指定角度后,柱塞凸部33和第一阶梯面431脱开,柱塞凸部33和第二阶梯面432之间形成一个注射行程,在驱动弹簧5的作用下,柱塞杆3向注射方向移动直至柱塞凸部33和第二阶梯面432抵接。在进行第
二次注射时,则需要将锁定套筒4再向解锁方向转动指定角度。其中,锁定阶梯结构中的锁定阶梯面的宽度均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每次转动的指定角度也保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指定角度为25
°

64.上述第一阶梯面431至第二阶梯面432之间的第一次注射行程为排气注射行程,且排气注射行程的高度为3mm。其余相邻两个锁定阶梯面之间的形成为10mm。柱塞凸部33从第五阶梯面435上滑落时,由于失去了锁定套筒4中锁定阶梯结构的约束,柱塞杆3驱动卡式瓶活塞向前移动,直至将卡式瓶内的药液注射完成。
65.参照图6,锁定套筒4的外侧壁周向设有显色凸环44。显色凸环44在外侧壁周向开设有显色环槽441,且在显色环槽441内周向间隔设有显色块。显色块的数量为六个,显色块朝解锁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显色块442、第二显色块443、第三显色块444、第四显色块445、第五显色块446和第六显色块447。并且,相邻显色块之间的周向夹角为25
°
。其中,显色块在外侧表面涂布有不同的且用于区分不同显色块的颜色。
66.参照图8和图9,壳体1在外侧壁设有贯穿内外表面且用于观测相对的显色块的显色窗口15。
67.结合图5、图7、图8和图9,当柱塞凸部33抵接在第一阶梯面431上时,第一显色块442与显色窗口15正对;当柱塞凸部33抵接在第二阶梯面432上时,第二显色块443与显色窗口15正对;当柱塞凸部33抵接在第三阶梯面433上时,第三显色块444与显色窗口15正对;当柱塞凸部33抵接在第四阶梯面434上时,第四显色块445与显色窗口15正对;当柱塞凸部33抵接在第五阶梯面435上时,第五显色块446与显色窗口15正对;当柱塞凸部33从第五阶梯面435上滑落后,第六显色块447与显色窗口15正对。
68.参照图10,固定棘轮6安装在壳体1内。固定棘轮6在外侧壁周向均匀布置有两个固定凸部61。壳体1在内壁周向均匀开设有与两个固定凸部61一一对应且用于供固定凸部61滑移的两个安装滑槽16。两个安装滑槽16沿轴向布置且贯穿壳体1的两端,使得固定棘轮6能够从壳体1的前端或后端装入到壳体1内,且固定棘轮6能够在壳体1内作轴向移动。
69.参照图10,固定棘轮6位于锁定套筒4的后端一侧。固定棘轮6在近端设有一圈第一棘齿62,锁定套筒4的后端设置有一圈与第一棘齿62配合的第二棘齿45,第一棘齿62和第二棘齿45的配合使得固定棘轮6和锁定套筒4之间形成棘齿结构,以使得锁定套筒4能够相对于固定棘轮6沿解锁方向转动,并限制锁定套筒4相对于固定棘轮6沿背向解锁方向的转动。其中,尾盖组件抵接在固定棘轮6的远端,驱使固定棘轮6具有始终抵接在锁定套筒4后端的趋势。
70.参照图11和图12,壳体1在后端部分设有用于供旋盖71安装的尾端部17。尾端部17呈与壳体1同轴布置的管状结构。尾端部17在前端部分周向开设有尾盖环槽171。尾端部17的前端还设有一圈支撑环172。旋盖71在内壁的前端部分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能够卡入到尾盖环槽171内且沿尾盖环槽171周向移动的限位凸块711。旋盖71在后端还设有向内翻折的限位翻边712,限位翻边712和旋盖71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供尾端部17的后端边沿插入的翻边环槽713。
71.参照图11和图12,旋盖71由塑料制成且厚度较小,使得旋盖71能够通过轻微变形被安装在壳体1的尾端部17上。当旋盖71被安装在尾端部17上时,旋盖71的四个限位凸块711插入到尾端环槽内,且尾端部17的后端边沿插入到旋盖71的翻边环槽713内,以使得旋
盖71旋转安装在尾端部17上,且相对于尾端部17的轴向位移被限制。
72.参照图11,壳体1在内壁的后端部分周向间隔设置有一圈限制凸环18。其中,限位凸环在安装滑槽16处均形成有断口以使得安装滑槽16不被隔断。
73.参照图11和图13,按键72为中空的圆柱形按键72结构,且具有前端开口的容置空腔721。按键72沿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依次包括前键体722和后键体723。其中,后键体723的外径小于前键体722的外径,前键体722的外径大于限制凸环18的内径,以使得按键72从壳体1的前端装入壳体1内,且由于限位凸环的设置使得按键72无法从壳体1的后端开口脱出。
74.参照图11,后键体723在外侧壁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轴向布置的第一锁槽7231。第一锁槽7231在后键体723的后端形成开口。旋盖71在限位翻边712的内环侧面周向均匀设置有与第一锁槽7231一一对应且能够插入到第一锁槽7231内的两个第一锁条714,以实现旋盖71和按键72在周向上的相对锁定。
75.参照图14和图15,按键72在前键体722的前端周向均匀设置有两根向锁定套筒4方向延伸的驱动凸板724。驱动凸板724的前沿和朝向解锁方向的一侧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驱动面7241,驱动凸板724在背向解锁方向的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钩槽7242。
76.参照图14和图15,锁定套筒4在显色凸环44的后端部分设置有用于供驱动凸板724抵接的导向凸部46。导向凸部46在其后沿和背向解锁方向的一侧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于供驱动面7241抵接的导向面461。锁定套筒4在外壁的后端部分还设有用于插入到驱动凸板724的钩槽7242内的锁定钩部47。当锁定钩部47插入到驱动凸部的钩槽7242内时,能够通过向解锁方向相对锁定套筒4转动按键72从而使得锁定钩部47从钩槽7242内脱出。
77.参照图14和图15,按键72轴向滑移安装在壳体1上且在轴向上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且第一工位位于第二工位的前端。
78.参照图14,当按键72处于第一工位时,锁定套筒4的锁定钩部47能够插入到按键72的钩槽7242内,以使得按键72能够保持在第一工位上。
79.参照图11和图15,当按键72处于第二工位时,按键72中前键体722和后键体723连接处的阶梯面抵接在限制凸环18的前端面上。
80.参照图14和图15,当多次注射的药物注射驱动装置处于初始位置时,锁定套筒4处于第一工位上,且锁定套筒4的锁定钩部47插入到钩槽7242内,尾端弹簧73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能够将按键72沿解锁方向转动25
°
,以使得锁定套筒4的锁定钩部47从钩槽7242内脱出,按键72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驱动凸板724的驱动面7241与锁定套筒4上的导向面461正对。
81.参照图13和图16,尾端棘轮74布置在按键72的容置空腔721内。尾端棘轮74沿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依次包括下棘轮部741和上棘轮部742。下棘轮部741和上棘轮部742的截面均呈圆形,且下棘轮部741的外径大于上棘轮部742的外径。
82.参照图13和图16,下棘轮部741的外侧壁周向均匀设置有两根轴向布置的第二锁条7411。按键72在内壁开设有与两根第二锁条7411一一对应且供第二锁条7411轴向滑移安装的第二锁槽725,以实现尾端棘轮74和按键72在周向上的相对锁定。
83.参照图16,下棘轮部741在后端面沿上棘轮部742的边沿开设有尾端弹簧槽7412。尾端弹簧73的前端插入到尾端弹簧槽7412内,且尾端弹簧73的后端抵接在按键72的容置空腔721的顶面。
84.参照图16,尾端棘轮74在底部周向布置有一圈第三棘齿743。固定棘轮6的顶面设置有一圈与第三棘齿743啮合的第四棘齿63。第三棘齿743和第四棘齿63的配合使得尾端棘轮74和固定棘轮6之间形成棘齿结构,该棘齿结构使得尾端棘轮74能够相对于固定棘轮6沿解锁方向转动,并限制尾端棘轮74相对于固定棘轮6沿背向解锁方向的转动。其中,尾端弹簧73驱使尾端棘轮74具有始终抵接在固定棘轮6后端的趋势。
85.参照图17,限位管套75沿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依次包括限位管部751、连接在限位管部751的后端的过渡管部752以及连接在过渡管部752的后端的锁定管部753。限位管套75的管腔沿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依次包括与限位管部751对应的限位管腔7511、与过渡管部752对应的过渡管腔7521以及与锁定管部753对应的锁定管腔7531。其中,限位管腔7511、过渡管腔7521和锁定管腔7531的横截面均呈圆形,且外径逐渐减小。
86.参照图17,驱动管部24沿前端至后端方向依次包括前驱动管244和后驱动管245。前驱动管244的外径大于后驱动管245的外径。其中,柱塞滑槽243布置在前驱动管244上。当限位管套75安装在驱动管部24外侧时,限位管部751布置在前驱动管244的外侧,且前驱动部的后端抵接在限位管腔7511和过渡管腔7521连通处的阶梯面上;过渡管部752布置在后驱动管245的外侧,且后驱动管245的后端抵接在过渡管腔7521和锁定管腔7531连通处的阶梯面上。
87.参照图18,限位管部751上开设有供柱塞凸部33贯穿的限位阶梯孔754。限位阶梯孔754在柱塞凸部33背向解锁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柱塞凸部33的限位阶梯结构。限位阶梯结构为限位阶梯截面,且沿后端至前端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阶梯侧边7541、第二阶梯侧边7542、第三阶梯侧边7543、第四阶梯侧边7544和第五阶梯侧边7545,且第一阶梯侧边7541、第二阶梯侧边7542、第三阶梯侧边7543、第四阶梯侧边7544和第五阶梯侧边7545沿背向解锁方向依次布置。
88.参照图7和图18,当柱塞凸部33置于第一阶梯面431上时,第一阶梯侧边7541位于柱塞凸部33中背向解锁方向的一侧,第一阶梯侧边7541至柱塞凸部33之间周向角度也为25
°
;当柱塞凸部33置于第二阶梯面432上时,第二阶梯侧边7542位于柱塞凸部33中背向解锁方向的一侧,第二阶梯侧边7542至柱塞凸部33之间周向角度也为25
°
;当柱塞凸部33置于第三阶梯面433上时,第三阶梯侧边7543位于柱塞凸部33中背向解锁方向的一侧,第三阶梯侧边7543至柱塞凸部33之间周向角度也为25
°
;当柱塞凸部33置于第四阶梯面434上时,第四阶梯侧边7544位于柱塞凸部33中背向解锁方向的一侧,第四阶梯侧边7544至柱塞凸部33之间周向角度也为25
°
;当柱塞凸部33置于第五阶梯面435上时,第五阶梯侧边7545位于柱塞凸部33中背向解锁方向的一侧,第五阶梯侧边7545至柱塞凸部33之间周向角度也为25
°

89.参照图18,限位管套75在其前端外沿还设有一个结构凸环755。结构凸环755上开设有用于供倚靠在第五阶梯侧边7545上的柱塞凸部33通过结构缺口7551。其中,当卡式瓶内的药液注射完后,柱塞凸部33布置在结构缺口7551内,以实现对限位套管周向的锁定。
90.参照图17,尾端棘轮74具有同轴布置的棘轮通孔744。棘轮通孔744沿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依次包括棘轮前孔7441和棘轮后孔7442,且棘轮前孔7441的孔径大于棘轮后孔7442。当限位管套75的后端部分插入到尾端棘轮74的棘轮通孔744内时,过渡管部752的后端抵接在棘轮前孔7441和棘轮后孔7442连接处的阶梯面上。
91.参照图19,尾端棘轮74在棘轮后孔7442的内壁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轴向布置的第
三锁槽745。锁定管部753在外侧壁周向均匀设置有两根轴向布置且与第三锁槽745配合的第三锁条7532。
92.参照图13和图19,按键72在容置空腔721的内顶面还同轴布置有一根锁定插柱726。锁定插柱726在外侧壁周向均匀布置有两个轴向布置的第四锁槽7261。锁定管部753在内壁周向布置有两个与两个第四锁槽7261一一对应且能够插入到第四锁槽7261内的第四锁条7533。
93.参照图19,尾端棘轮74在上棘轮部742还设置有两个关于尾端棘轮74的轴线对称布置第三弹性卡扣746。锁定管部753在外侧壁设置有与第三弹性卡扣746一一对应且用于供第三弹性卡扣746卡接的第三卡口7534。
94.结合图1至图19,上述注射笔驱动机构的使用步骤如下所示:
95.1、进行排气操作:
96.向解锁方向转动旋钮,由于尾盖组件中的各个部件之间是周向锁定,使得按键72、尾端棘轮74和限位管套75同步转动,直至限位管套75中的第一阶梯侧边7541与柱塞凸部33抵接,此时尾盖组件整体转动25
°

97.锁定套筒4上的锁定钩部47从钩槽7242内脱出,按键72在失去锁定钩部47锁定后向后端移动,直至抵接在壳体1的限制凸环18上,此时驱动凸板724的驱动面7241与导向凸部46的导向面461轴向正对;
98.向前端方向按压按键72,驱动凸板724的驱动面7241抵接在导向凸部46的导向面461上,并驱使锁定套筒4向解锁方向旋转25
°
,使得柱塞杆3的柱塞凸部33失去了锁定套筒4上第一阶梯面431的支撑,柱塞杆3在驱动弹簧5的作用下向前端方向移动,直至柱塞凸部33被第二阶梯面432支撑,由于第一阶梯面431和第二阶梯面432之间的间距为3mm,使得柱塞杆3向前端方向移动3mm,用于消除柱塞杆3的前端和卡式瓶活塞之间的装配间隙;
99.2、注射操作:
100.向解锁方向转动旋钮,直至限位套管中的第一阶梯侧边7541与柱塞凸部3333抵接,此时尾端组件整体转动25
°
;锁定套筒4上的锁定钩部47从按键72的钩槽7242内脱出,按键72在失去锁定钩部47锁定后向后端移动,直至抵接在壳体1的定位环槽22上,此时驱动凸板724的驱动面7241与导向凸部46的导向面461轴向正对;
101.向前端方向按压按键72,驱动凸板724的驱动面7241抵接在导向凸部46的导向面461上,并驱使锁定套筒4向解锁方向旋转25
°
,使得柱塞杆3的柱塞凸部33失去第二阶梯面432的支撑,柱塞杆3在驱动弹簧5的作用下向前端方向移动,直至柱塞凸部33被第三阶梯面433支撑,由于第二阶梯面432和第三阶梯面433之间的间距为10mm,使得柱塞杆3向前端方向移动10mm;
102.3、当需要进行下次注射时,重复步骤2,即可完成注射操作。
103.在本实施例中,注射笔驱动机构总共能够实现1次排气操作和4次注射操作,其中,注射操作的次数能够通过调节锁定阶梯结构上阶梯面的数量和限位阶梯结构上限位阶梯侧边的数量来实现。
10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