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9:41: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器。


背景技术:

2.注射器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器械,其适用于药物注射治疗、局部麻醉给药、病变部位直接注入治疗等。在使用过程中,即使用注射器向操作对象例如患者注射药物时,常常需要对注射管路中的压力进行关注。尤其是在一些外科手术中,注射压力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重要参数,往往决定治疗的成败。
3.然而,目前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注射压力的大小往往仅靠使用者的感觉来把握,没有一个客观标准的控制,常常会导致注射压力过高。而在外科手术中,注射压力过高很可能会造成患者治疗部位组织或器官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在于,如何在注射器的使用过程中避免注射压力过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的注射器。该注射器,包括针筒和针栓,针栓包括外针栓和内针栓;内针栓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针筒和外针栓内,并且内针栓分别与针筒和外针栓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针栓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孔;外针栓设置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孔;外针栓与内针栓弹性连接,并且适于驱动内针栓相对于针筒移动以压缩第一腔室,以及在第一腔室被压缩时相对于内针栓移动以压缩第二腔室而使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至少部分重合以对第一腔室泄压。
6.可选地,针筒、内针栓和外针栓同轴设置;内针栓和外针栓均适于沿轴向方向移动。
7.可选地,内针栓和外针栓分别包括内针栓腔室和外针栓腔室;内针栓腔室的一端开放以连通针筒而使针筒和内针栓腔室共同形成第一腔室;内针栓腔室的另一端封闭并且套设于外针栓腔室内以在外针栓腔室内限定出第二腔室;外针栓腔室的一端开放以接收内针栓腔室的另一端;外针栓腔室的另一端封闭。
8.可选地,内针栓腔室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孔;外针栓腔室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中的一者适于沿轴向方向设置,另一者适于围绕轴向方向呈螺旋弧形设置。
9.可选地,螺旋弧形为连续的或者间断的。
10.可选地,所述一者设置有刻度对齐标识;所述另一者设置有刻度;刻度对齐标识适于在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重合时与刻度中相应的刻度值对齐,以指示当前注射压力对应的注射压力刻度值。
11.可选地,刻度包括注射压力刻度。
12.可选地,内针栓腔室的一端的侧壁外周设置有密封圈,以密封连接内针栓和针筒。
13.可选地,该注射器还包括适于弹性连接内针栓和外针栓的弹性件;弹性件位于第二腔室内,其一端与内针栓腔室的另一端的外侧连接,其另一端与外针栓腔室的另一端的内侧连接。
14.可选地,该注射器还包括适于弹性连接内针栓和外针栓的弹性件;弹性件位于内针栓和针筒之间,其一端与内针栓腔室的一端的外侧连接,其另一端与外针栓腔室的一端的外侧连接。
15.可选地,第一腔室适于容纳注射液;针筒包括与第一腔室连通的针头;针头适于在第一腔室被压缩将注射液输出至针筒外。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有益效果。
17.例如,在注射过程中,通过推动外针栓,不但可以进行注射操作,而且还可以在注射压力过高时使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至少部分重合,从而使位于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通过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的重合部分向外溢出,以对第一腔室进行泄压而降低注射压力。
18.又例如,可以使刻度对齐标识在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重合时与刻度中相应的刻度值对齐,以指示当前注射压力对应的注射压力刻度值,从而帮助使用者判断当前注射压力的大小。
19.又例如,由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具有不同的注射压力阈值,因此可以在注射器的注射压力达到相应的注射压力阈值时使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重合以对第一腔室泄压。
20.又例如,通过设置密封圈,可以密封连接针筒和内针栓,以防止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自内针栓和针筒之间的间隙溢出。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注射器的剖视图,其中,注射器的头部朝左、尾部朝右;
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针栓和内针栓结合部分的一种局部示意图,其中,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未重合,并且内、外针栓的头部朝上、尾部朝下;
2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针栓和内针栓结合部分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其中,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部分重合,并且内、外针栓的头部朝上、尾部朝下;
2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针栓一种局部示意图,其中,外针栓的头部朝上、尾部朝下;
25.图5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26.图6是图3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2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注射器的剖视图,其中,注射器的头部朝左、尾部朝右。
29.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射器。
30.具体而言,该注射器包括针筒001和针栓。
31.在具体实施中,针筒001为两端开放的中空结构,其一端对应于注射器的头部并且
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针头,其另一端对应于注射器的尾部并且适于接收针栓。
3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栓包括外针栓002和内针栓003;内针栓00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针筒001和外针栓002内,并且内针栓003分别与针筒001和外针栓002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c;内针栓003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孔005;外针栓002设置有与第二腔室c连通的第二开孔006;外针栓002与内针栓003弹性连接,并且外针栓002适于被外力f推动以驱动内针栓003相对于针筒001移动而压缩第一腔室,以及在第一腔室被压缩时外针栓002还适于相对于内针栓003移动以压缩第二腔室c而使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至少部分重合以对第一腔室泄压。
33.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腔室包括连通的针筒腔室a和内针栓腔室b,并且适于容纳注射液。针筒001的针头与第一腔室连通,并且针头适于在第一腔室被压缩时将注射液输出至针筒001外,以完成注射操作。
34.在注射过程中,通过推动外针栓002,不但可以进行注射操作,而且还可以在注射压力m过高时使外针栓002相对于内针栓003移动而使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至少部分重合,从而使位于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通过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的重合部分向外溢出,以对第一腔室进行泄压而降低注射压力m。
35.在一些实施例中,针筒001、内针栓003和外针栓002三者均为中空结构并且同轴设置。在此情形下,内针栓003和外针栓002均适于沿三者的轴向方向移动。
36.在具体实施中,内针栓00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针筒001和外针栓002内,并且内针栓003分别与针筒001和外针栓002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c。
37.具体而言,针筒001包括针筒腔室a,内针栓003包括内针栓腔室b。内针栓腔室b一端(头端)开放并且套设于针筒腔室a内以连通针筒腔室a和内针栓腔室b,从而使针筒腔室a和内针栓腔室b共同形成第一腔室。第一腔室适于容纳注射液并且与针筒001的针头连通。
38.外针栓002包括外针栓腔室。外针栓腔室的一端(头端)开放以接收内针栓腔室b的另一端(尾端),内针栓腔室b的另一端(尾端)和外针栓腔室的另一端(尾端)均封闭,内针栓腔室b的另一端(尾端)套设于外针栓腔室内以在外针栓腔室内限定出第二腔室c。
39.在具体实施中,内针栓腔室b的一端(头端)的侧壁外周还设置有密封圈007,以密封连接内针栓003和针筒001。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007可以包括橡胶皮头。橡胶皮头可以粘合固定于内针栓腔室b的一端(头端)的侧壁外周,并且与针筒腔室a的内侧壁紧密贴合,以密封连接内针栓003和针筒001,从而避免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自内针栓003和针筒001之间的间隙溢出。
41.在具体实施中,内针栓003适于在外针栓002的驱动下带动密封圈007相对于针筒001移动以压缩第一腔室,以使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自针筒001的针头输出。在密封圈007相对于针筒001移动时,其始终与针筒腔室a的内侧壁紧密贴合,以密封连接内针栓003和针筒001,从而避免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自内针栓003和针筒001之间的间隙溢出。
4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内针栓003和外针栓002之间弹性连接。
43.在具体实施中,注射器还包括适于弹性连接内针栓003和外针栓002的弹性件004。弹性件004适于在外力f作用下沿内针栓003和外针栓002的轴向压缩以及在外力f撤去时恢复所述压缩。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004可以设置于第二腔室c内。并且,弹性件004的一端与
内针栓腔室b的另一端(尾端)的外侧(外端面)连接,弹性件004的另一端与外针栓腔室的另一端(尾端)的内侧(内端面)连接,从而使内针栓003和外针栓002之间弹性连接。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004还可以设置于内针栓003和针筒001之间。并且,弹性件004的一端与内针栓腔室b的一端(头端)的外侧连接,其另一端与外针栓腔室的一端(头端)的外侧连接。例如,弹性件004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密封圈007和外针栓002的一端(头端)的端面。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004可以包括弹簧。例如,可以是金属压力弹簧。
4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004还可以包括具有弹性的橡胶柱或橡胶圈。
48.在具体实施中,外针栓002适于在外力f作用下相对于针筒001被推动以压缩弹性件004,以及在弹性件004被压缩至一定程度时驱动内针栓003相对于针筒001移动以压缩第一腔室。
49.具体而言,外针栓002适于沿注射器的尾部指向其头部的方向被推动,从而驱动内针栓003沿相同方向移动以压缩第一腔室,从而使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自针筒001的针头向外输出。推动外针栓002以使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自针头向外输出的操作过程类似于现有技术中常见注射器的操作过程。
5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针栓和内针栓结合部分的一种局部示意图,其中,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未重合,并且内、外针栓的头部朝上、尾部朝下。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针栓和内针栓结合部分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其中,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部分重合,并且内、外针栓的头部朝上、尾部朝下。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针栓一种局部示意图,其中,外针栓的头部朝上、尾部朝下。
51.参照图1至图4,内针栓腔室b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孔005。外针栓腔室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孔006。
5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中的一者适于沿轴向方向设置,另一者适于围绕轴向方向呈螺旋弧形设置。例如,在图2至图4所示示例中,第一开孔005为沿轴向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开孔,第二开孔006为围绕轴向方向呈螺旋弧形设置的弧形开孔。
53.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弧形可以是连续的。
54.参照图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螺旋弧形还可以是间断的。
55.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弧形对应的角度数可以小于360度或者180度。
56.在具体实施中,内针栓003在第一开孔005处设置有刻度对齐标识008。相应地,外针栓002在第二开孔006处设置有刻度009。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刻度009可以包括注射压力刻度。不同的注射压力刻度值用以表示不同的注射压力。并且,沿注射器的头部指向其尾部的方向,注射压力刻度值逐渐增大。
58.在具体实施中,刻度009可以包括一定范围区间的多个刻度值。例如,注射压力刻度可以包括[150mmhg,300mmhg]区间内的多个注射压力刻度值,并且相邻的注射压力刻度值之间可以相差30mmhg,如此,注射压力刻度可以包括150mmhg、180mmhg、210mmhg、240mmhg、270mmhg、300mmhg这些注射压力刻度值。
[0059]
在具体实施中,刻度对齐标识008适于在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重合时与刻度009中相应的刻度值对齐,以指示当前注射压力对应的注射压力m。
[0060]
在第一腔室内容纳有注射液并且未开始进行注射操作时,内针栓003的第一开孔005和外针栓002的第二开孔006不重合,第一开孔005的刻度对齐标识008和第二开孔006的刻度009也不会对齐,可参见图2和图5所示示例。
[0061]
当开始进行注射操作,即推动外针栓002相对于针筒001移动以压缩弹性件004并且弹性件004被压缩至一定程度而驱动内针栓003相对于针筒001移动时,第一腔室被压缩,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自针筒001的针头向外输出。此时,注射开始。
[0062]
在注射过程中,外针栓002持续被推动以使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自针筒001的针头持续向外输出。
[0063]
随着注射过程的推移,第一腔室内的压力会逐渐增大,注射压力m也会逐渐增大。然而,在注射过程中,过高的注射压力m是不利的。
[0064]
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不同的手术、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注射部分等),可能具有不同的注射压力阈值,当注射压力m超过相应的注射压力阈值时,可以认为注射压力m过高。
[0065]
由于外针栓002和内针栓003之间弹性连接,随着注射压力m的逐渐增大,外针栓002还适于相对于内针栓003移动以压缩第二腔室c,而使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至少部分重合,从而使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可以沿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的重合部分溢出,以对第一腔室泄压,进而降低注射压力m,可参见图3所示示例。
[0066]
进一步地,当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开始重合时,可以停止推动外针栓002,并且使外针栓002相对于内针栓003旋转,以使第一开孔005处的刻度对齐标识008与第二开孔006处的刻度值对齐,从而便于读取当前注射压力下对应的注射压力刻度值,以便于使用者判断当前对应的注射压力m。
[0067]
在当前注射压力没有达到相应的注射压力阈值时,可以使外针栓002相对于内针栓003旋转并且使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不重合,同时继续推动外针栓002以继续增大注射压力m,直至达到相应的注射压力阈值时才使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重合以对第一腔室泄压。
[0068]
如此,可以基于相应的注射压力阈值,确定何时使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重合以对第一腔室泄压。即注射压力m达到相应的注射压力阈值时才开始对第一腔室泄压,而注射压力m没有达到相应的注射压力阈值时不对第一腔室泄压。
[0069]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注射压力阈值设置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开始重合的位置,例如,可以基于注射压力阈值调节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在轴向方向上的距离(未开始进行注射时的距离)来控制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开始重合的位置。并且,在注射压力m在没有达到相应的注射压力阈值时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不会重合,当注射压力m达到相应的注射压力阈值时,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才能够开始重合以对第一腔室泄压。
[0070]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力f作用于外针栓002,通过外针栓002向弹性件004的一端施压;弹性件004受压后,经其另一端驱动内针栓003移动。外力f的大小,决定弹性件004的一端所受压力的大小,从而决定弹性件004的另一端驱动内针栓003移动时施加给第一腔室内注射液的压力的大小,即决定注射压力m的大小。外力f越大,弹性件004的一端所受压力越大,弹性件004的另一端驱动内针栓003移动时施加给第一腔室内注射液的注射压力m就越
大。但由于,弹性件004所承受的压力,一部分,如上所述,作用其一端驱动内针栓003移动,完成对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的注射,一部分,作用于其自身形成弹性形变。也就是说,在外力f超过注射压力阈值时,弹性件004可通过其自身的弹性形变存蓄超出注射压力阈值之外部分的力,以确保注射压力m满足阈值要求。进一步地,当弹性件004通过其弹性形变所能存蓄的力达到一定阈值时,还可通过外针栓002和内针栓003之间相对运动至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至少部分重合,使第一腔室内的注射液通过重合部分向外溢出实现泄力,以确保注射压力m满足阈值要求。其中,第一开孔005和第二开孔006重合在不同的位置,其泄力值也不同,外力f最终作用在第一腔室内注射液的压力值也不同,注射液的注射压力m即第一开孔005上的刻度对齐标识008所对齐的刻度009上的刻度值。
[0071]
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这些实施方案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即使仅相对于特定特征描述单个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本发明公开中提供的特征示例意在进行例示,而非限制,除非做出不同表述。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将一项或者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并可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而不是仅通过权利要求书中所列举的特定组合来组合来自相应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
[0072]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