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07:28: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有基托义齿的领域,利用计算机辅助的设计制造方法(cad/cam)的义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牙科用加强线材的有基托义齿。专利文献1记载的有基托义齿形成为:使在剖面扁平的线材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凹部和/或凸部的牙科用加强线材变形为规定形状,将该牙科用加强线材埋设于树脂基托中。
3.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将纤维制的加强线作为加强构造体埋设于人工牙齿列下的纤维加强树脂基托义齿。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纤维加强树脂基托义齿中,在由许多人工牙齿和用于将该人工牙齿固定排列的合成树脂的基托部构成的基托义齿中,沿牙齿列在上述人工牙齿下部的基托部内部埋设加强纤维而一体化。
4.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牙科修补物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3记载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口腔内形状数据化的工序;基于数据而在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作为由树脂形成的部分的形状的树脂主体的工序;在数据的基础上设计配置于树脂主体的内侧的牙科用加强材的位置的牙科用加强材位置设计工序;以及针对树脂主体,基于配置有牙科用加强材的位置,以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在该位置连通空间和外部的开口的方式设计带开口的树脂主体的工序。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66413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60425号公报
9.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6/0523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0.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1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抑制了审美性的降低的有基托义齿。
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3.以下,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进行说明。在此为了便于理解,将说明书、附图中标注的附图标记用带括号的方式一并记载,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14.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有基托义齿的制造方法包括:制作义齿基托(3)的步骤,该义齿基托(3)形成有凹状的牙窝(socket)(2),且在所述牙窝(2)的底面形成有纵槽(7);在所述牙窝(2)和所述纵槽(7)涂布粘接材料(9)的步骤;将加强构造体(8)埋入涂布有所述粘接材料(9)的所述纵槽(7)内的步骤;以及将人工牙齿(1)配置于涂布有所述粘接材料(9)的所述牙窝(2)的步骤。
15.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有基托义齿具备:义齿基托(3),形成有凹状的牙窝(2),且在所
述牙窝(2)的底面形成有纵槽(7);粘接材料(9),配置于所述牙窝(2)和所述纵槽(7);加强构造体(8),配置于所述纵槽(7)内,且埋入所述粘接材料(9);以及所述人工牙齿(1),配置于所述牙窝(2),且通过所述粘接材料(9)进行粘接。
16.发明效果
17.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抑制审美性的降低的有基托义齿。
附图说明
18.图1是从侧方观察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完成前的各构件的剖视图。
19.图2是从下颌前牙部的侧方观察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完成后的各构件的剖视图。
20.图3是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21.图4是将加强构造体和人工牙齿埋入另一个例子的义齿基托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22.图5是对图4的义齿基托,从其上埋入加强构造体和人工牙齿并进行了粘接的状态的俯视图。
23.图6是另一个例子的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的侧视图。
24.图7是从侧方观察将加强构造体埋入另一个例子的义齿基托的状态的剖视图。
25.图8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程序(cad/cam)进行的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26.图9是有基托义齿的制造方法的例示性的流程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人工牙齿;
29.1a:基部;
30.2:牙窝;
31.3:义齿基托;
32.4:粘膜面;
33.5:义齿基托的粘膜面与牙窝的中间部;
34.6:基底面;
35.7:纵槽;
36.7a:内壁;
37.8:加强构造体;
38.9:粘接材料;
39.10:最后磨牙部;
40.11:小连结件;
41.12:纵槽与加强构造体的空隙;
42.13:突起;
43.14:维持装置;
44.w1:加强构造体的近远中的径宽度;
45.w2:加强构造体在唇舌或颊舌上的径宽度;
46.p1:设计加强构造体的工序;
47.p2:自动生成赋予有纵槽的义齿基托的形状的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48.(实现本公开的经过)
49.在以往的有基托义齿制作方法中,在义齿基托的容易断裂的部位,作为加强构造体而进行金属制等的加强线的埋入。其顺序是,在烧瓶包埋和脱蜡之后,以在义齿基托中的适当的位置埋入加强线的方式在石膏模型上插入加强线来临时固定。但是,义齿基托用树脂聚合后,在挖出时插入在石膏模型上的加强线向有基托义齿粘膜面侧突出。因此,需要切除加强线的剩余部分、进行精研磨等非常繁杂的作业。此外,由于义齿基托用树脂材料的填入压力,存在加强线的变形、加强线从设定的位置移动等问题。此外,根据该方法,加强构造体大多设置于义齿基托的中央部,也产生了加强构造体暗淡地反映为黑色等审美的问题。
50.另一方面,近年来,作为有基托义齿的制作方法,使用cad/cam的技术在计算机上设计有基托义齿,通过利用nc工作机械进行的切削加工、利用3d打印机进行的层叠造型等方法制作除了供人工牙齿埋入的部分以外的义齿基托,使用专用的粘接材料、牙科通用丙烯酸树脂等将现成的人工牙齿结合于该义齿基托的人工牙齿埋入部(将其称为牙窝。)的方法开始实用化。
51.在利用cad/cam技术进行的有基托义齿的制作方法中,近年来,使用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受到关注。但是,通过3d打印机用材料制作的义齿基托与以往的使用丙烯酸树脂材料制作的有基托义齿、对圆盘(disk)进行切削加工而制作的有基托义齿相比,恐怕会有强度上的问题。而且,利用3d打印机材料制作的义齿基托被指出与以牙科通用丙烯酸树脂为代表的补修材料的结合力较弱,在有基托义齿完成后埋入加强构造体恐怕会有强度上的问题。此外,在迄今为止的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有基托义齿的制作方法中,没有在义齿基托中埋入加强构造体的方法,虽然提出有通过连结齿来弥补强度的方法等,但还未能弥补强度。
5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用了牙科用加强线材的有基托义齿。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义齿是以前述的制作方法为前提的有基托义齿,在近年来的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有基托义齿的制作方法中,无法将像这样的加强线在制作过程中埋入义齿基托中。
53.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将纤维制的加强线作为加强构造体埋设于人工牙齿列下的义齿。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义齿与专利文献1同样以以往的方法为前提,在近年来的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有基托义齿的制作方法中,无法将像这样的加强线在制作过程中埋入。
54.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牙科修补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口腔内形状数据化的工序;基于数据而在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作为由树脂形成的部分的形状的树脂主体的工序;在数据的基础上设计配置于树脂主体的内侧的牙科用加强材的位置的牙科用加强材位置设计工序;以及针对树脂主体,基于配置有牙科用加强材的位置,以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在该位置连通空间和外部的开口的方式设计带开口的树脂主体的工序。但是,没有具体提及应该配置加强构造的位置、应从此处开口的方向以及封锁开口部的方式。例如,在专利文献3的图11所示的义齿的情况下,加强体配置在比人工牙齿植立部靠内侧的义齿基托中,存在患者开口时触及外观等审美上的问题。此外,在开口方向为义齿的研磨面侧(表面)的情况下,推测为从插入至义齿基托中的牙科用加强材上起使用常温聚合树脂等通过手工作业对
开口部进行封锁,但由于产生了树脂的剩余部分,因此产生进行形态修正、研磨精加工的作业。此外,当将开口方向设为义齿的粘膜面侧时,难以通过剩余部分的形态修正准确地再现粘膜的形状,会引起义齿的不合适和疼痛,因此在现实上不可行。
55.因此,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发现了将加强构造体和人工牙齿一举埋入义齿基托中,进行粘接而一体化的构成,并实现了以下的发明。
56.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有基托义齿的制造方法包括:制作义齿基托(3)的步骤,该义齿基托(3)形成有凹状的牙窝(2),且在所述牙窝(2)的底面形成有纵槽(7);在所述牙窝(2)和所述纵槽(7)涂布粘接材料(9)的步骤;将加强构造体(8)埋入涂布有所述粘接材料(9)的所述纵槽(7)内的步骤;以及将人工牙齿(1)配置于涂布有所述粘接材料(9)的所述牙窝(2)的步骤。
57.根据像这样的构成,能制造提高强度并且抑制审美性的降低的有基托义齿。即,能够不损害有基托义齿的审美性地提高耐断裂性。例如,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程序(cad/cam)进行的有基托义齿的制造方法中,将加强构造体和人工牙齿一举埋入义齿基托中,进行粘接而一体化,由此易于制作具备可耐受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载荷的强度,且抑制审美性的降低的有基托义齿。
58.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有基托义齿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人工牙齿(1)至少包括前牙部的左右的中切牙部、侧切牙部以及尖牙部这六个部位,所述纵槽(7)和加强构造体(8)形成为齿列弓形状,所述加强构造体(8)的近远中的径宽度(w1)是磨牙部(10)的近远中的径宽度的1/2以上,所述纵槽(7)和所述加强构造体(8)在唇舌或颊舌上的径宽度(w2)是1.5mm以上15.0mm以下。
59.在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有基托义齿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有基托义齿是局部有基托义齿,所述加强构造体(8)具有与维持所述有基托义齿的维持装置(14)连结的小连结件(11)。
60.在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有基托义齿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埋入所述加强构造体(8)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加强构造体(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从划定所述纵槽(7)的内壁(7a)离开0.001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的位置。
61.在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有基托义齿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制作所述义齿基托(3)的步骤包括:获取形成有所述牙窝(2)和所述纵槽(7)的义齿基托(3)的设计数据;以及基于所述设计数据,制作所述义齿基托(3)。
62.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有基托义齿具备:义齿基托(3),形成有凹状的牙窝(2),且在所述牙窝(2)的底面形成有纵槽(7);粘接材料(9),配置于所述牙窝(2)和所述纵槽(7);加强构造体(8),配置于所述纵槽(7)内,且埋入所述粘接材料(9);以及人工牙齿(1),配置于所述牙窝(2),且通过所述粘接材料(9)进行粘接。
63.根据像这样的构成,能提供提高强度并且抑制审美性的降低的有基托义齿。
64.在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有基托义齿中,也可以是,所述人工牙齿(1)至少包括前牙部的左右的中切牙部、侧切牙部以及尖牙部这六个部位,所述纵槽(7)和所述加强构造体(8)形成为齿列弓形状,所述纵槽(7)和所述加强构造体(8)的近远中的径宽度(w1)是磨牙部(10)的近远中的径宽度的1/2以上,所述纵槽(7)和所述加强构造体(8)在唇舌或颊舌上的径宽度(w2)是1.5mm以上15.0mm以下。
65.在本发明的第八方案的有基托义齿中,也可以是,所述有基托义齿是局部有基托义齿,所述加强构造体(8)具有与维持所述有基托义齿的维持装置(14)连结的小连结件(11)。
66.在本发明的第九方案的有基托义齿中,也可以是,所述加强构造体(8)的至少一部分从划定所述纵槽(7)的内壁(7a)离开0.001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在所述加强构造体(8)的至少一部分与划定所述纵槽(7)的内壁(7a)之间涂布有所述粘接材料(9)。
67.在本发明的第十方案的有基托义齿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纵槽(7)的内壁(7a)设有突起(13),所述突起(13)与所述加强构造体(8)接触。
6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69.图1表示从侧方观察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100的完成前的各构件的剖视图。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100具备人工牙齿1、义齿基托3以及加强构造体8这三种构件。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100称为“有基托义齿100”。需要说明的是,有基托义齿100可以是局部有基托义齿,也可以是全部基托义齿。
70.人工牙齿1的形状、材质、制作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基于公知的技术的人工牙齿。例如可以使用通过模具大量生产的丙烯酸树脂制的现成的人工牙齿,或可以使用以下人工牙齿:利用牙科用cad/cam的技术,设计为满足各个患者的要求的形状,进行切削加工或层叠造型而成的人工牙齿。人工牙齿的形状可以使用一个一个部位独立的单独牙齿,也可以将两颗牙齿以上的部位连结。例如,人工牙齿1具备中切牙部、侧切牙部、尖牙部、第一前磨牙部、第二前磨牙部、第一磨牙部以及第二磨牙部中的至少一个。
71.义齿基托3是供人工牙齿1配置的基座。在义齿基托3中,形成有用于埋入人工牙齿1的牙窝2。而且,在义齿基托3中,为了埋入加强构造体8,从义齿基托3的粘膜面4和基底面6的中间部5起朝向人工牙齿1的植立方向设有呈肋形状开口的纵槽7。义齿基托3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pa(聚酰胺)等基于公知的技术的材质。
72.牙窝2是在义齿基托3的表面处凹陷成凹状的部分。在牙窝2处,供人工牙齿1的基部1a插入。人工牙齿1的基部1a是指人工牙齿1的齿根侧的部分且是与义齿基托3粘接的部分。牙窝2与人工牙齿1的基部1a的外形形状相匹配而形成为凹状。即,牙窝2凹陷成包围人工牙齿1的基部1a的至少一部分的凹状而形成。牙窝2沿人工牙齿1的排列方向形成为弓状。人工牙齿1通过后述的粘接材料9与牙窝2粘接、固定。
73.粘膜面4是义齿基托3中与口腔内的粘膜接触的一侧的面。基底面6是义齿基托3中与粘膜面4相反侧的面,是配置有人工牙齿1的面。基底面6是牙窝2的底面。中间部5是义齿基托3中粘膜面4与基底面6之间的部分。
74.纵槽7是设于牙窝2的底面,即基底面6的槽。纵槽7是从基底面6起朝向粘膜面4凹陷的槽,设于中间部5。在从侧方观察人工牙齿1的剖面中,纵槽7的底面弯曲成圆弧状。纵槽7的尺寸可以在牙窝2的颊舌上的宽度的范围内任意设定,深度可以在从基底面6起至粘膜面4的范围内任意设定,但若考虑到以往的一般的人工牙齿的尺寸和义齿基托中的排列位置,则唇舌或颊舌上的径宽度为1.5mm以上15.0mm以下,优选为2.0mm以上12.0mm以下。此外,深度为0.5mm以上10.0mm以下,优选为0.6mm以上9.0mm以下。
75.图2表示从下颌前牙部的侧方观察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100的完成后
的各构件的剖视图。即,图2表示在牙窝2和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涂布了粘接材料9后,将加强构造体8埋入纵槽7,进一步从其上埋入人工牙齿1,进行了粘接的状态。
76.加强构造体8配置于纵槽7。具体而言,加强构造体8配置于纵槽7,埋入粘接材料9。即,加强构造体8配置于涂布于纵槽7内的粘接材料9内。加强构造体8例如是剖面为圆形的线。需要说明的是,加强构造体8不限定于此,可以是剖面为矩形、椭圆或多边形的线。或者,加强构造体8不限定于线。例如,加强构造体8也可以是剖面为矩形、椭圆或多边形的板状构件。
77.加强构造体8是加强义齿基托3的构造体。加强构造体8由弹性模量和韧性比形成义齿基托3的材料高的材料形成。关于加强构造体8的材质,例如可以利用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树脂等已知的材质。例如若为金属,则除了利用市面销售的义齿基托用加强线、线钩用金属线、牙科矫正用拱形线之外,也可以利用通过玻璃纤维进行了强化的树脂材料等。此外,加强构造体8的尺寸也可以在牙窝2的颊舌上的宽度的范围内任意设定,深度可以在从基底面6起至粘膜面4的范围内任意设定。需要说明的是,若考虑到以往的一般的人工牙齿的尺寸和义齿基托中的排列位置,则唇舌或颊舌上的径宽度为1.5mm以上15.0mm以下,优选为2.0mm以上12.0mm以下,深度为0.5mm以上10.0mm以下,优选为0.6mm以上9.0mm以下。此外,为了在纵槽7与加强构造体8之间涂布粘接材料9,理想的是相对于纵槽7的形状和尺寸减薄(偏移)一定厚度的量。适当的偏移量为0.001mm以上1.0mm以下。
78.在牙窝2和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涂布了粘接材料9后,将加强构造体8埋入,进一步从其上埋入人工牙齿1,由此能实现人工牙齿1的粘接、加强构造体8与义齿基托3的一体化。在此,埋入加强构造体8后使用的粘接材料9例如能够利用丙烯酸类的常温聚合树脂、在通过3d打印机等对义齿基托3进行造型的情况下能利用其液体材料。此外,在加强构造体8的材质为金属的情况等与义齿基托材料的粘接性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材质并用金属底漆(primer)等,更牢固地确保义齿基托3与加强构造体8的粘接性。金属底漆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底漆。需要说明的是,在涂布的粘接材料9为丙烯酸类的常温聚合树脂的情况下,粘接材料9通过放置规定的时间而固化。此外,在涂布的粘接材料9为在3d打印机等使用的液体材料的情况下,通过由光照射装置等照射的光进行固化。
79.像这样,图1和图2的例子中的有基托义齿100具备义齿基托3、粘接材料9、加强构造体8以及人工牙齿1。在义齿基托3形成有凹状的牙窝2。此外,在牙窝2的底面(基底面6)形成有纵槽7。粘接材料9配置于牙窝2和纵槽7。加强构造体8配置于纵槽7内,且埋入粘接材料9。人工牙齿1配置于牙窝2,且通过粘接材料9进行粘接。
8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有基托义齿100是一个例子,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方式。
81.图3表示作为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100的一个例子,在加强构造体8使用牙科用不锈钢合金的加强芯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省略了粘接材料9的图示。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加强构造体8由剖面为矩形的具有板形状的牙科用不锈钢合金构成。将现成的加强芯切断为所需的尺寸,进行弯曲等加工来使用,由此无需设计和制作加强构造体8,而能简便地制作加强构造一举埋入式有基托义齿100。
8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加强构造体8的形状,只要是在连接牙窝2和粘膜面4的义齿基托3的中间部5的范围内,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尺寸、形状预先标准化而制造的构造体、设计为任意的形状或厚度而铸造而成的构造体、切削加工而成的构造体或层叠造型而
成的构造体。
83.图4是另一个例子的有基托义齿100的义齿基托3,是表示将加强构造体8和人工牙齿1埋入之前的俯视图。此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从自义齿基托3的基底面6朝向粘膜面4的方向观察,即,在俯视视角下,纵槽7被设为齿列弓形状,即u字状。纵槽7的近远中的径宽度w1至少包括前牙部的左右的中切牙部、侧切牙部以及尖牙部这六个部位,进而延伸至最后磨牙部10的近远中的径宽度的1/2以上的长度。而且,纵槽7在唇舌或颊舌上的径宽度w2为1.5mm以上15.0mm以下,优选为2.0mm以上12.0mm以下。此外,加强构造体8配置于纵槽7。因此,加强构造体8近远中的径宽度w1至少包括前牙部的左右的中切牙部、侧切牙部以及尖牙部这六个部位,进而延伸至最后磨牙部10的近远中的径宽度的1/2以上的长度。而且,加强构造体8在唇舌或颊舌上的径宽度w2为1.5mm以上15.0mm以下,优选为2.0mm以上12.0mm以下。在此,近远中的径宽度w1意思是垂直于牙冠轴且近中面与远中面的距离为最大的两点间的距离。唇舌或颊舌上的径宽度w2意思是垂直于牙冠轴且前齿唇侧面或磨牙颊侧面与舌侧面的距离为最大的两点间的距离。最后磨牙部是指齿列弓的末端的磨牙的部位,若是通常的全口有基托义齿,则是指第二磨牙部。但是,还考虑到在有基托义齿的第二磨牙部没有排列空间,第一磨牙部成为齿列弓的末端的部位的情况,或在局部有基托义齿中前磨牙部成为齿列弓的末端的部位的情况,因此本发明的说明中的最后磨牙部10是指在义齿基托3植立的人工牙齿1的最后端的磨牙。即,最后磨牙部10是指第一前磨牙部、第二前磨牙部、第一磨牙部以及第二磨牙部中的任意一个。
84.使加强构造体8的近远中的径宽度w1包含至最后磨牙部10,而且限定唇舌或颊舌上的径宽度w2,由此能提高有基托义齿100的耐断裂性。
85.图5表示对图4的俯视图的义齿基托3,从其上埋入加强构造体8和人工牙齿1的状态。为了便于理解构造的说明,图的左侧表示埋入加强构造体8的状态,图的右侧表示在埋入了加强构造体8的基础上最终埋入人工牙齿1的状态。在进行加强构造体8向义齿基托3的埋入时,预先将粘接材料9涂布于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和牙窝2的内表面。接着,如有基托义齿100的左侧所示,埋入加强构造体8,接着如有基托义齿100的右侧所示,埋入人工牙齿1。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埋入加强构造体8后、埋入人工牙齿1前,根据需要追加涂布粘接材料9。在埋入人工牙齿1后,使粘接材料9固化,由此能实现人工牙齿1与义齿基托3的粘接、加强构造体8与义齿基托3的一体化。此外,将加强构造体8的埋入位置收在人工牙齿1的牙窝2的范围内,由此加强构造体8不触及有基托义齿100的外观,还能解决所述的审美的问题。
86.像这样,在图4和图5所示的例子中,人工牙齿1至少包括前牙部的左右的中切牙部、侧切牙部以及尖牙部这六个部位。纵槽7形成为齿列弓形状。加强构造体8的近远中的径宽度w1为磨牙部10的近远中的径宽度的1/2以上。加强构造体8在唇舌或颊舌上的径宽度w2为1.5mm以上15.0mm以下。
87.图6表示另一个例子的有基托义齿100的侧视图。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有基托义齿100为局部有基托义齿,在加强构造体8的末端包括小连结件11。小连结件11一般是指将部分基托义齿的舌连接杆(lingal bar)、颚连接杆(paratal bar)等大连结件或义齿基托3与卡环(clasp)、支托(rest)等部分基托义齿的维持装置14进行连结的构造体。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纵槽7在人工牙齿1的排列方向上贯通义齿基托3的侧面。因此,加强构造体8的末端从义齿基托3的侧面露出。小连结件11设于加强构造体8的末端,从义齿基托3露出。
88.小连结件11的顶端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也可以设置公知的维持装置,如图所示,可以一体地制作从加强构造体8至卡环和支托的形状。通过包含小连结件11,能实现加强构造体8与维持装置14的一体化,作为更牢固的加强构造体,能防止因维持装置14的形变引起的义齿的断裂。
89.像这样,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有基托义齿100是局部有基托义齿,加强构造体8具有连结于维持有基托义齿100的维持装置14的小连结件11。
90.图7表示从侧方观察在另一个例子的有基托义齿基托3埋入加强构造体8的状态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省略了粘接材料9的图示。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确定了加强构造体8的形状和义齿基托3中的埋入位置后,朝向人工牙齿1的植立方向呈肋形状开口,形成齿列弓状的纵槽7。此时,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也可以根据埋入的加强构造体8、义齿基托3、双方的制造的公差而构成为部分地或整体地设有适度的空隙12的偏移形状。例如,空隙12的尺寸为0.001mm以上1.0mm以下,优选为0.01mm以上0.1mm以下。空隙12的尺寸是指从侧方观察义齿基托3,加强构造体8与划定纵槽7的内壁7a之间的距离。由此,确保了在加强构造体8与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之间涂布粘接材料9的空间。
91.此外,该空隙12相对于加强构造体8以基本上均等的厚度设定即可,如图7所示,也可以部分地不设置空隙12而与加强构造体8接触、或设置比周围窄的尺寸的空隙12。由此,还能提高加强构造体8相对于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的埋入位置的精度,能抑制因粘接材料9的固化收缩导致的应力的产生、义齿基托3的变形。
92.详细地说明,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加强构造体8与划定纵槽7的内壁7a分离。内壁7a包括纵槽7的底面和侧壁。在加强构造体8与内壁7a之间配置有粘接材料9。即,加强构造体8埋设于粘接材料9,且与划定纵槽7的内壁7a分离。加强构造体8与内壁7a之间的距离为0.001mm以上1.0mm以下,优选为0.01mm以上0.1mm以下。换言之,配置于加强构造体8与内壁7a之间的粘接材料9的厚度为0.001mm以上1.0mm以下,优选为0.01mm以上0.1mm以下。
93.像这样,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加强构造体8的至少一部分从划定纵槽7的内壁7a离开0.001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从外,在加强构造体8的至少一部分与划定纵槽7的内壁7a之间涂布有粘接材料9。由此,能通过粘接材料9将加强构造体8牢固地固定于义齿基托3。需要说明的是,“加强构造体8的至少一部分”意思可以是加强构造体8的整体,也可以是一部分。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加强构造体8的一部分离开划定纵槽7的侧壁来配置,在加强构造体8的一部分与纵槽7的侧壁之间涂布有粘接材料9。此外,加强构造体8的其他的部分与纵槽7的底面接触,没有涂布粘接材料9。
94.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纵槽7的内壁7a设有突起13。加强构造体8的一部分可以与设于纵槽7的内壁7a的突起13接触。具体而言,在纵槽7的底面设有突起13。从侧方观察,突起13的剖面具有大致矩形状。突起13从纵槽7的底面以0.001mm以上1.0mm以下进行突出。优选的是,突起13以0.01mm以上0.1mm以下进行突出。从侧方观察,突起13具有比加强构造体8的宽度尺寸小的宽度尺寸。此外,从侧方观察,突起13的上表面的剖面可以形成为凹状。从自义齿基托3的基底面6朝向粘膜面4的方向观察,即,在俯视视角下,突起13被设为齿列弓形状,即u字状。突起13可以是连续的一个突起,也可以是多个突起并排配置而成。在突起13的上表面配置有加强构造体8。
95.需要说明的是,对将突起13设于纵槽7的底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
此。突起13例如也可以设于划定纵槽7的侧壁。例如,也可以在划定纵槽7的两个对置的侧壁分别设有突起13。像这样,通过在划定纵槽7的内壁7a设置突起13,能提高加强构造体8的埋入位置的精度。此外,能抑制因粘接材料9的固化收缩导致的应力的产生、义齿基托3的变形。
96.像这样,在如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纵槽7的内壁7a设有突起13。突起13与加强构造体8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突起13不是必须的构成。此外,突起13也可以由与纵槽7的底面不同的构件形成。
97.图8采用流程图表示了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程序(cad/cam)的有基托义齿100的设计工序。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有基托义齿100的设计工序(cad)除了包括口腔内形状以及咬合基托的三维计测到义齿基托3的牙龈部的设计的工艺之外,还包括加强构造体8的设计p1和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的开口的工序。
98.加强构造体8的设计如上所述。即,通过患者的口腔内形状的三维计测得到的上颌或下颌各自的粘膜面和人工牙齿1的排列工序而确定位置,由此来确定可进行上述的加强构造体8的设计的空间,因此只要设计任意的加强构造体8和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即可,而且,也可以根据需要设为任意的尺寸和形状。此外,在该加强构造体8的设计p1的阶段,进行是使用现成的加强芯等还是制作与各个病历的义齿基托形态相应的定制的加强构造体8的选择。
99.在使用现成品的情况下,预先将形状、尺寸等信息登记为数据库,用此来确定应该弯曲的齿列弓形状和埋入位置。此外,在制作与各个病例的义齿基托形态相应的定制的加强构造体8的情况下,使用3d打印机对加强构造体8的形状进行层叠造型,将其包埋于牙科用包埋材料,适当选择铸造牙科用合金的方法、对通过玻璃纤维进行强化的牙科用树脂盘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100.接着,对于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的开口,从所设计的义齿基托3的研磨面的牙龈部,以沿人工牙齿植立方向延伸的形状删除加强构造体8的形状模型、或其偏移形状模型,由此能设计可供加强构造体8埋入的义齿基托3的形状。对于牙窝2的开口,作为公知的技术,能通过从所设计的义齿基托3的研磨面的牙龈部删除人工牙齿1的形状而形成。对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的开口和牙窝2的开口的工序的优先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在进行了牙窝2的开口后,进行齿列弓形状的纵槽7的开口。
101.使用图9对有基托义齿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9是有基托义齿100的制造方法的例示性的流程图。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有基托义齿100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t1~st4。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t1是由计算机或控制装置执行的处理。计算机或控制装置具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的命令的存储器。
102.步骤st1是制作形成有牙窝2和纵槽7的义齿基托3的工序。具体而言,在步骤st1中,制作义齿基托3,该义齿基托3形成有凹状的牙窝2,且在牙窝2的底面形成有纵槽7。步骤st1也可以包括步骤st11和st12。
103.步骤st11是获取形成有牙窝2和纵槽7的义齿基托3的设计数据的工序。例如,在步骤st11中,可以通过实施图8所示的义齿的设计工序(cad)来获取义齿基托3的设计数据。或者,在步骤st11中,也可以经由网络获取已经设计完成的义齿基托3的设计数据。例如,在步骤st11中,也可以从经由网络与计算机连接的服务器获取义齿基托3的设计数据。
104.步骤st12是基于设计数据制作义齿基托3的工序。在步骤st12中,通过实施图8所示的义齿的制作工序(cam)的义齿基托3的自动生成(p2)来制作义齿基托3。例如,在步骤st12中,通过由nc工作机械进行的切削加工、由3d打印机进行的层叠造型等,基于设计数据制作义齿基托3。
105.步骤st2是在牙窝2和纵槽7涂布粘接材料9的工序。本工序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按照公知的粘接材料的使用方法在牙窝2和纵槽7涂布粘接材料9即可。
106.步骤st3是将加强构造体8埋入至涂布有粘接材料9的纵槽7内的工序。例如,在步骤st3中,在粘接材料9固化前,将加强构造体8埋入至纵槽7内。此外,步骤st3也可以具有将加强构造体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从划定纵槽7的内壁7a离开0.001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的位置的工序。此外,在纵槽7的内壁7a设有突起13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加强构造体8的一部分与突起13接触。
107.步骤st4是将人工牙齿1配置于涂布有粘接材料9的牙窝2的工序。例如,在步骤st4中,将人工牙齿1的基部1a配置于涂布有粘接材料9的牙窝2内。由此,人工牙齿1的基部1a通过粘接材料9粘接于牙窝2。
108.在步骤st4之后,也可以相对于义齿基托3来进行人工牙齿1的定位,到粘接材料9固化为止。通过粘接材料9固化,人工牙齿1和加强构造体8相对于义齿基托3被固定。
109.通过实施以上的步骤st1~st4,能制造有基托义齿10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有基托义齿100的制造方法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有基托义齿100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对步骤进行追加、删除、合并、分割。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