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果蔬采收的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6:25: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果蔬采收的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果蔬采收时,如果正值夏季高温时节,果蔬的采收过程中以及进入冷藏冷链环节前,果蔬可能会受到高温影响而迅速流失水分,尤其是叶菜类失水更为严重。现有的果蔬保鲜装置,往往是在准备长途运输的过程中才会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持蔬菜品质,而在采收过程中以及进入冷藏冷链环节前,容易忽视对刚采摘下来的果蔬的保鲜及储存。
3.针对刚采收的新鲜果蔬,目前也有采用保温箱和冰盒进行临时保鲜,但是保温箱和冰盒需要提前制冷冰冻,需要专门的制冷单元,而采收的果蔬品种多且量大的情况下,冰盒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提前制冷保温箱和冰盒,制冷单元投入以及人工成本投入都很高。针对以上问题,因此,提供一种用于果蔬采收的储存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果蔬采收的储存装置,通过在箱体壁的夹层中设置制冷层,并借助于连接管叠加多个收纳箱,统一进行预冷,操作简单方便,能及时有效的对采收过程中的果蔬进行保鲜,避免果蔬水分流失,影响果蔬的品质。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果蔬采收的储存装置,其包括收纳箱和制冷组件,所述收纳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和箱盖均为复合多层结构,所述箱体背面的顶部与所述箱盖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包括凹陷槽、外沿、连接端口和移动轮,所述凹陷槽设置在箱体顶部的内周,所述箱体顶部的外周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外沿,所述箱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所述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且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处;所述箱盖包括凹陷腔、凸起部以及卡扣,所述凹陷腔设置在所述箱盖的顶面的四角处且与所述移动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箱盖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凹陷槽的表面积相匹配的凸起部,所述箱体和箱盖通过所述凹陷槽和凸起部密封盖合;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单元和箱体连接管,所述制冷单元的输出端与位于底层的第一端口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连接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相邻箱体的连接端口,并将多个所述箱体串联连接。
6.优选地,所述箱体由多层复合板围合而成,且所述多层复合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为塑料层、保温层、制冷层和热传递层,所述制冷层和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夹层内。
7.优选地,所述制冷层包括制冷管和制冷剂,所述制冷管呈s形穿插于所述保温层的内侧面,且所述制冷管的外径与所述保温层的内侧面齐平,所述制冷剂设置在所述制冷管内,且且所述制冷剂在制冷管为液态制冷剂或者气态制冷剂,能保持所述箱体内的低温状态。
8.优选地,所述制冷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箱盖为多层复合板,其包括塑料层、保温层和塑料层,所述保温层位于塑料层之间。
10.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陷把手。
11.优选地,与所述箱体正面相对应的所述箱盖的第二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箱体正面的边沿紧密卡合。
12.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的表面积与所述箱盖的表面积相同且小于所述箱体底部的表面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制冷组件,通过制冷单元与箱体壁夹层内的制冷层相串联对多组箱体进行降温,既操作简单便捷,又能解决果蔬在采收过程以及进入冷藏冷链环节前的果蔬保鲜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能通过箱盖上设置的与箱体底中的移动轮相匹配的凹陷腔,便于多组收纳箱进行叠加,节约占地空间。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连接管在连接端口串联,既能使多组收纳箱的制冷层形成串联,统一由一个制冷单元驱动进行预冷。
17.4、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箱可移动,减轻采收过程中的人工搬运工作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果蔬采收的储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果蔬采收的储存装置密封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果蔬采收的储存装置的箱体复合多层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果蔬采收的储存装置的多组叠加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箱盖的塑料层-保温层-塑料层的复合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记说明:
24.箱体1、塑料层11、保温层12、制冷层13、热传递14、移动轮15、凹陷把手16、第一端口171、第二端口172、单向阀173、箱体连接管18、凹陷腔19、制冷管191、外沿10、箱盖2、塑料层21、保温层22、塑料层23、卡扣24、凹陷槽25、凸出部26、制冷组件3。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果蔬采收的储存装置,包括收纳箱和制冷组件,如图1所示,收纳箱为矩形立方体结构,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体1和箱盖2在箱体背面一端固定连接,箱盖2盖下时与箱体1密封盖合。制冷组件包括制冷单元和箱体连接管18,在果蔬采收过程中,通过制冷组件对多组叠加的收纳箱进行预冷,操作简单方便,能及时有效的对采收过程中的果蔬进行保鲜,避免果蔬水分流失,影响果蔬的品质。
27.如图2所示,箱体1和箱盖2设置为密封盖合槽卡结构,箱体1顶部的内周设置有凹陷槽25,箱盖2的底面设置有与凹陷槽25的表面积相匹配的凸起部26,箱体1和箱盖2通过凹
陷槽25和凸起部26密封盖合,便于实现密封保温。
28.如图1和2所示,箱体1顶部的外周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外沿10,箱盖2的正面设置有密封盖合的卡扣24,卡扣24能紧密扣在箱体1的外沿10上。箱体1的两侧的端面的上部均设置有凹陷把手16,便于搬抬箱体。
29.箱体1的底部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一个移动轮15,以便于果蔬采收后运输到指定位置,减少人工搬运劳动量。箱盖2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与移动轮15相匹配的凹陷腔19,便于多组收纳箱上下叠加,一方面便于运输和连接制冷,另一方面也能节省占地空间。
30.箱体1的一侧端面的下部设置有连接端口,连接端口包括第一端口171和第二端口172,用于与箱体连接管18相连接,并且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当需要预冷时,通过设置位于第二端口172处的单向阀173的打开方向,使制冷管191内形成连通,使多组收纳箱同时进行预冷。当预冷结束后,单向阀关闭,使得箱体1与外界处于密闭状态。
31.制冷单元设置在收纳箱的外部,制冷单元的输出端管路与位于第一层的第一端口171固定连接,箱体连接管18的第一端与位于下层的第二端口172相连接,箱体连接管18的第二端与位于相邻的上一层的第一端口171固定连接,多个箱体1叠加后,如图4所示,上下两个箱体1通过箱体连接管18和连接端口相连,可实现多组收纳箱同时制冷。
32.如图3所示,箱体1由多层复合板围合而成,且多层复合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为塑料层11、保温层12、制冷层13和热传递层14。塑料层11为箱体的最外层,热传递层14为箱体的最内层,热传递层14优选采用铝板,能更好的实现热传递。制冷层13和保温层12设置在通过塑料层11和热传递层14形成的夹层内且环绕箱体壁设置。制冷层13包括制冷管和制冷剂,制冷层通过呈s形设置的制冷管191穿插于保温层12的内侧面,且制冷管191的外径与保温层12的内侧面齐平,以保护制冷管191避免受挤压变形。制冷管19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口171和第二端口172固定连接。制冷剂设置在制冷管191内,且制冷剂在制冷管191内以气态和液态的形态转化,通过制冷单元使得制冷剂处于气态,气态的制冷剂能吸收热量,能保持箱体内的低温状态。当因为制冷剂吸收了热量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再开启制冷单元进行制冷。箱盖也设置为复合多层结构,包括塑料层21、保温层22和塑料层23三层,保温层位于两个塑料层之间,与箱体密封起到保温的作用。
33.箱体1顶部的表面积等于箱盖2的表面积且小于箱体1底部的表面积,便于箱盖2与箱体1在内部的凹陷槽25和外部的边沿10处,通过凸起部26和卡扣24进行密封盖合。
3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35.本实用新型在果蔬采摘前对收纳箱进行制冷预处理,将多组果蔬收纳箱上下叠加在一起,通过箱体连接管18将相邻两层的收纳箱连接,箱体连接管18的第一端与位于下一层箱体1的第二端口172相连接,箱体连接管18的第二端与位于上一层的箱体1的第一端口171相连接,实现多组叠加的收纳箱串联。
36.制冷组件3包括制冷单元和箱体连接管,制冷组件3能设置在收纳箱的外部,也可以设置在位于第一层的收纳箱的内部,现以设置在收纳箱外部为例加以说明,将制冷单元的输出端管路与位于第一层的第一端口171连接,通过外部电源启动制冷单元,使得串联连接的各箱体内的制冷管191内部的制冷剂降温,制冷剂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然后再通过热传递层14进行传导,使收纳箱内的温度降低至预定的温度,而保温层12用来阻止外部的高温进入箱体1,同时阻止收纳箱内部的低温扩散至外部,即实现了多组果蔬收纳箱迅速制冷。
换言之,制冷剂在制冷管通常处于液态制冷剂或者气态制冷剂形态,从而对收纳箱进行冷却。
37.预冷后,将采摘的果蔬迅速放入到收纳箱中并盖好箱盖2,箱体1和箱盖2均为复合多层结构,可实现对果蔬迅速冷藏并保温的目的,避免果蔬在采收过程中失水萎蔫影响品质,亦可用于果蔬进入冷藏冷链环节前的临时冷藏保存和短途冷藏运输等。
3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