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保持浆液悬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6:19: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持浆液悬浮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站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站已经很普遍,而我国村镇的污水处理站很少,但今后会逐渐多起来。要使这些污水处理站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靠严格的排放制度、组织和管理体制来保证。
3.现有的有机物降解器如图2所示,有机物在第一降解池(1)内进行降解时,曝气作用能使微膜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混合,提高降解效率,但是由于微膜浆液的密度约为1.1g/cm3比水的密度1.0g/cm3略大,一旦曝气过程停止,微膜将沉降于池底,降低了微膜在第一降解池(1)中的有效浓度。即使重新曝气,此部分的微膜浆液,因沉积在曝气盘下无法被搅拌,使之无法重新进入系统中,发挥降解有机物的作用,影响了有机物在第一降解池(1)中的降解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保持浆液悬浮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保持浆液悬浮装置,包括第一降解池、第二降解池,所述第一降解池与所述第二降解池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第二降解池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第二降解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同样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第一降解池、所述第二降解池、所述沉淀池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降解池上端侧壁上镶嵌有进液管,所述第一降解池、所述第二降解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均为倒锥形,所述沉淀池底部固定有排浆管,所述排浆管连通到浆液回流池内,所述浆液回流池内设置有浆液回流泵,所述浆液回流泵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降解池、所述第二降解池的内壁上,所述回流管端部与所述第一降解池、所述第二降解池的锥底内壁相切。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降解池、所述第二降解池上端侧壁上均成型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位置高于所述隔板的上端,所述溢流孔通过溢流管连通到所述浆液回流池内。
8.进一步的,所述浆液回流池内部设置有电动搅拌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降解池、所述第二降解池的锥底中央固定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垂直固定,所述曝气管的喷气口水平或向下倾斜设置。
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池底设计成锥形并设置与锥底相切的回流管,实现了微膜浆液与有机废水充分混合接触,保证微膜在降解池中的有效浓度;通过将曝气管垂直设置,使得曝气管的覆盖面积减少,从而避免阻挡池底的沉淀物上浮,使得池体内的微膜与有机物充分接触,保证有机物降解速率的稳定;将浆液回流泵及搅拌装置单独设计,检修维护方便,保证该装置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现有的浆液降解池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5.1、第一降解池;2、第二降解池;3、沉淀池;4、隔板;5、曝气管;6、进液管;7、回流管;8、溢流管;9、溢流孔;10、浆液回流池;11、排浆管;12、电动搅拌器;13、浆液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如图1所示,一种保持浆液悬浮装置,包括第一降解池1、第二降解池2,第一降解池1与第二降解池2之间通过隔板4隔开,第二降解池2一侧设置有沉淀池3,第二降解池2与沉淀池3之间同样通过隔板4隔开,第一降解池1、第二降解池2、沉淀池3的上端连通,方便液体流通,第一降解池1上端侧壁上镶嵌有进液管6,第一降解池1、第二降解池2、沉淀池3的底部均为倒锥形,便于沉淀物堆积汇集,沉淀池3底部固定有排浆管11,排浆管11连通到浆液回流池10内,在排浆管11上设置有阀门,可以将沉淀池3内高浓度的微膜沉淀物送入浆液回流池10内,浆液回流池10内设置有浆液回流泵13,浆液回流泵13连接有回流管7,回流管7的端部固定在第一降解池1、第二降解池2的内壁上,利用浆液回流泵13将高浓度的微膜浆液重新送入第一降解池1和第二降解池2内,从而保持降解池内微膜浆液的含量,保证污水降解效率,回流管7端部与第一降解池1、第二降解池2的锥底内壁相切,从回流管7喷出的高浓度微膜浆液沿着锥底的侧壁回旋向上流动,从而产生一个螺旋力带动降解池底部的沉淀物上浮,使得有机物与微膜可以充分接触,保证污水处理效率。
18.本实施例中,第一降解池1、第二降解池2上端侧壁上均成型有溢流孔9,溢流孔9的位置高于隔板4的上端,溢流孔9通过溢流管8连通到浆液回流池10内,通过将第一降解池1、第二降解池2内多余的液体送入浆液回流池10内来保证降解池内液位稳定。
19.本实施例中,浆液回流池10内部设置有电动搅拌器12,用于将重新排入浆液回流池10内的浆液与原有的浆液充分混合,使得浆液浓度均衡,同时避免微膜沉淀到浆液回流池10底部。
20.本实施例中,第一降解池1、第二降解池2的锥底中央固定有曝气管5,曝气管5垂直固定,可以减少曝气管5占用的水平空间,避免曝气管5阻挡降解池底部沉淀物的上浮,曝气管5的喷气口水平或向下倾斜设置,利用气流可以将降解池底部的沉淀物吹起,使得其与污水充分接触,保持浆液悬浮。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污水通过进液管6进入第一降解池1内,与第一降解池1
内的微膜反应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初步降解,然后液体流入第二降解池2内与微膜接触进行深度降解,有机物降解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3内,沉淀池3中沉淀后的微膜浆液通过排浆管11回流至浆液回流池10,经过电动搅拌器12搅拌均匀后,由浆液回流泵13输送至第一降解池1、第二降解池2的锥底部,回流管7管道沿切向进入,利用水力旋流作用,将底部沉积的微膜浆液充分地混合搅拌起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即使停止曝气,只要启动浆液回流泵13,利用水力也能使微膜浆液充分地混合搅拌,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在曝气系统及浆液回流泵13的作用下,确保了整个微膜浆液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悬浮状态,与需降解的有机物充分混合接触;同时也保证了微膜在降解池中的有效浓度,使有机物降解速率稳定,本装置中溢流孔9的作用是为了保持系统液面的稳定,当有机物降解液流量过大时,通过溢流孔9返回到浆液回流泵13内,参与到浆液回流循环系统中。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持浆液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降解池(1)、第二降解池(2),所述第一降解池(1)与所述第二降解池(2)之间通过隔板(4)隔开,所述第二降解池(2)一侧设置有沉淀池(3),所述第二降解池(2)与所述沉淀池(3)之间同样通过隔板(4)隔开,所述第一降解池(1)、所述第二降解池(2)、所述沉淀池(3)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降解池(1)上端侧壁上镶嵌有进液管(6),所述第一降解池(1)、所述第二降解池(2)、所述沉淀池(3)的底部均为倒锥形,所述沉淀池(3)底部固定有排浆管(11),所述排浆管(11)连通到浆液回流池(10)内,所述浆液回流池(10)内设置有浆液回流泵(13),所述浆液回流泵(13)连接有回流管(7),所述回流管(7)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降解池(1)、所述第二降解池(2)的内壁上,所述回流管(7)端部与所述第一降解池(1)、所述第二降解池(2)的锥底内壁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持浆液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解池(1)、所述第二降解池(2)上端侧壁上均成型有溢流孔(9),所述溢流孔(9)的位置高于所述隔板(4)的上端,所述溢流孔(9)通过溢流管(8)连通到所述浆液回流池(1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持浆液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回流池(10)内部设置有电动搅拌器(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持浆液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解池(1)、所述第二降解池(2)的锥底中央固定有曝气管(5),所述曝气管(5)垂直固定,所述曝气管(5)的喷气口水平或向下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保持浆液悬浮装置,包括第一降解池、第二降解池,所述第二降解池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第一降解池、所述第二降解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均为倒锥形,所述沉淀池底部固定有排浆管,所述排浆管连通到浆液回流池内。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池底设计成锥形并设置与锥底相切的回流管,实现了微膜浆液与有机废水充分混合接触,保证微膜在降解池中的有效浓度;通过将曝气管垂直设置,使得曝气管的覆盖面积减少,从而避免阻挡池底的沉淀物上浮,使得池体内的微膜与有机物充分接触,保证有机物降解速率的稳定;将浆液回流泵及搅拌装置单独设计,检修维护方便,保证该装置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该装置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该装置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周 蒋军 段余乐 逯晓朋 魏云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易科环境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