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孔线束防水塞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5:29: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线束防水部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孔线束防水塞。


背景技术:

2.汽车是目前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内部设置有各种传输接口,每个传输接口都由传输线束、固定在传输线束端部的端部元器件以及用于元器件安装固定的外部壳体组成,传输线束远离端部元器件一端与汽车自身配备的电源等器件结构连接,每股线束包括若干传输线。
3.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一种传输接口的外部壳体1呈长方体设置,外部壳体1的一端挖设有用于容纳端部元器件的容纳空腔2,传输口位于外部壳体1背向空腔腔口的一侧,传输口与容纳空腔2贯通,容纳空腔2的端面开设有阶梯状的缺槽3,缺槽3环设于容纳腔的开口。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使用的过程中,外部的水和灰尘很容易从传输口进入容纳腔中,水的浸泡会加速线束的老化,同时水流和灰尘进入传输口会损坏汽车内部的电源等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外部进入传输接口中的水流、灰尘量,提高对于线束以及汽车内部的电源等器件的保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孔线束防水塞。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孔线束防水塞,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多孔线束防水塞,包括塞板,所述塞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传输线穿接的穿接孔,所述穿接孔中设置有挡水组件,所述挡水组件与传输线的侧壁挤压抵触,所述塞板的侧壁与容纳空腔的内侧壁抵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塞板可以对容纳空腔与传输线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同时挡水组件可以对传输线与穿接孔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利用塞板和挡水组件可以减少从传输口进入容纳空腔中的渗水量和进尘量,有利于对线束和汽车内部的电源等器件进行保护。
9.可选的,所述挡水组件包括挡水环,所述挡水环与所述塞板一体设置,所述挡水环沿所述穿接孔的内壁周向环设,所述挡水环的内环面与传输线的外侧壁抵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环与传输线的外侧壁贴合抵触,从而减小传输线与穿接孔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提高塞板的防水、防尘效果。
11.可选的,所述挡水环沿所述穿接孔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所述挡水环相互平行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挡水环对于传输线与穿接孔之间间隙的遮挡效果,有利于提高整个防水塞的防水效果。
13.可选的,所述挡水环的环面呈圆弧状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有利于减小传输线与挡水环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使传输线与穿接孔的穿接更流畅。
15.可选的,所述挡水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穿接孔内壁上的固定环、若干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环上的挡水板,所述固定环环设于所述穿接孔的内腔,所述挡水板沿平行于所述塞板板面方向设置,所述固定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挡水板滑动的推动弹簧,所述挡水板背向所述推动弹簧的侧壁呈凹面状设置,所述挡水板背向所述推动弹簧的一侧侧壁与传输线的外侧壁贴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动弹簧的作用下挡水板滑动抵触于传输线的侧壁,有利于减小传输线与穿接孔之间的间隙。
17.可选的,所述挡水板背向所述推动弹簧的侧壁夹角呈圆弧状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有利于减小传输线与挡水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使传输线与穿接孔的穿接更加流畅。
19.可选的,所述塞板的侧壁上开设有阶梯状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塞板的板面环设,所述凹槽环设于若干所述穿接孔的外侧,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塞板中心的槽壁高度高于其远离所述塞板中心的槽壁高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塞板塞设于容纳空腔中时,阶梯状的凹槽既可以使塞板与容纳空腔的内壁贴合,又可以使塞板与容纳空腔的开口端面贴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塞板的防水防尘效果。
21.可选的,所述塞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的口径大于所述穿接孔的孔径,所述穿接孔的开口位于所述导引槽的中心。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接孔的孔径较小会导致穿线过程传输线的端部与穿接孔的开口难以快速插合,导引槽的开设可以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便于工人手持传输线时,使传输线端部与穿接孔的插合更加快速准确。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塞板、挡水组件、凹槽的设置,可以减少从传输口进入容纳空腔中的渗水量和进尘量,有利于对线束和汽车内部的电源等器件进行保护;
25.2.通过导引槽的设置,便于工人在手持传输线时,使传输线端部与穿接孔的插合更加快速准确。
附图说明
26.图1是相关技术中外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用于体现外部壳体与塞板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28.图3是实施例1中塞板的正视图示意图。
29.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
30.图5是实施例2中塞板的正视图示意图。
31.图6是图5中b-b向剖视图。
32.图7是图6中c处放大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外部壳体;2、容纳空腔;3、缺槽;4、塞板;5、穿接孔;6、导引槽;7、凹槽;71、第一阶梯层;72、第二阶梯层;8、挡水环;9、卡槽;10、固定环;11、挡水板;12、推动
弹簧;13、滑动杆;14、插接孔;15、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2-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孔线束防水塞。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2,多孔线束防水塞包括塞板4,塞板4上开设若干用于传输线穿接的穿接孔5,穿接孔5中设有挡水组件,利用塞板4和挡水组件对容纳空腔2与传输线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减少从传输口进入容纳空腔2中的渗水量和进尘量。
38.参照图2,塞板4呈长方体设置,塞板4采用软质橡胶制成。
39.参照图2,穿接孔5的内腔呈圆柱状设置,穿接孔5沿垂直于塞板4的板面方向设置,穿接孔5贯通塞板4的板面,穿接孔5等间距分布于塞板4上。
40.参照图2,塞板4的两侧板面上均开设有若干导引槽6,每个导引槽6对应一个穿接孔5。导引槽6的槽口呈圆形设置,导引槽6的内腔呈半球状设置。穿接孔5的孔口位于导引槽6底面中心。
41.参照图2,塞板4的两侧板面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阶梯状的凹槽7,每个凹槽7均包括两层阶梯层,该两层阶梯层分别为第一阶梯层71和第二阶梯层72。第一阶梯层71和第二阶梯层72均沿塞板4的板面环设且环设于若干穿接孔5的外侧。第一阶梯层71为内环层,第二阶梯层72为外环层,第二阶梯层72环设于第一阶梯层71的外侧。第一阶梯层71的层高高于第二阶梯层72的层高。其中,凹槽7的夹角均呈圆弧状设置。
42.参照图2,塞板4使用时,塞板4的一侧板面朝向外部壳体1的容纳空腔2,当塞板4塞设于容纳空腔2中时,第二阶梯层72的底面与容纳空腔2开口的端面贴合,第一阶梯层71的底面与外部壳体1上的阶梯状的缺槽3贴合。
43.参照图3和图4,挡水组件包括挡水环8,挡水环8为软质橡胶材质,挡水环8呈圆环状设置且与塞板4一体成型,挡水环8沿穿接孔5的内壁周向环设。挡水环8的环面呈圆弧状设置。
44.参照图3和图4,挡水环8沿穿接孔5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两个,两个挡水环8相互平行设置。当传输线插接于穿接孔5中时,挡水环8的内环面与传输线的外侧壁抵触。
45.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传输线与外部壳体1连接时,先将传输线插接于穿接孔5中,每根传输线对应一个穿接孔5,当传输线穿设于穿接孔5中后,挡水环8的侧壁与传输线的内壁挤压抵触,随后将塞板4塞设于容纳空腔2中,塞板4封堵于容纳空腔2的腔口,使第二阶梯层72的底面与容纳空腔2开口的端面贴合,第一阶梯层71的底面与外部壳体1上的阶梯状的缺槽3贴合。
46.实施例2
47.参照图5、图6和图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挡水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穿接孔5内壁上的固定环10、若干滑动连接于固定环10上的挡水板11。
48.其中,穿接孔5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9,卡槽9的内腔呈圆环状设置且沿穿接孔5的周向环设,固定环10呈圆环状设置,固定环10卡设于卡槽9中。
49.参照图5、图6和图7,挡水板11的板面沿平行于塞板4板面方向设置,挡水板11上固
定连接有滑动杆13,滑动杆13平行于挡水板11的板面方向设置。
50.参照图5、图6和图7,固定环10上开设有若干插接槽15,若干插接槽15环设于固定环10的内环面,挡水板11滑动连接于插接槽15中。
51.参照图5、图6和图7,插接槽15的内壁上开设有插接孔14,插接孔14的内腔沿平行于塞板4的板面方向设置,滑动杆13滑动插接于插接孔14中。
52.参照图5、图6和图7,插接槽15中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12,推动弹簧12沿平行于滑动杆的方向设置,推动弹簧12一端固定连接于插接槽15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挡水板11的端面。
53.参照图5、图6和图7,挡水板11背向推动弹簧12的侧壁呈凹面状设置,在推动弹簧12的作用下,挡水板11的凹面侧壁与传输线的外侧壁贴合。挡水板11背向推动弹簧12的侧壁夹角呈圆弧状设置。
54.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推动弹簧12的作用下,挡水板11的凹面侧壁与传输线的外侧壁贴合,利用挡水板11可以减小传输线与穿接孔5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提高塞板4防水、防尘的效果。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