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鉴定三疣梭子蟹氨氮耐受性状的InDel标记C142、引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4:18: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鉴定三疣梭子蟹氨氮耐受性状的indel标记c142、引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dna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三疣梭子蟹氨氮耐受性状的indel标记c142、引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为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的重要海产经济蟹类。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1、b12和尼克酸,以及钙、磷、铁等元素,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在我国迅速发展,至2019年养殖年产量已达11.38万吨。然而,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密度不断增大,饵料投入不断增加,致使养殖水体中的氮源过剩。过剩的有机氮能够被转化无机氮。氨氮被认为是养殖水体中毒性最高的无机氮。氨氮积累能够显著抑制三疣梭子蟹生长,造成组织损伤,甚至导致个体的大量死亡。因此,氨氮耐受性状是三疣梭子蟹重要的选育性状之一,对于提高养殖成活率和提升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3.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ndel)标记是指在近缘种或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组同一位点的序列发生了不同大小核苷酸片段的插入或缺失。indel标记具有开发成本低、多态性丰富、变异稳定等优点。此外,其本质上为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可通过pcr扩增和琼脂糖电泳进行快速分型,方法简单、准确性高。目前,indel标记已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发耐氨氮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对三疣梭子蟹遗传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三疣梭子蟹氨氮耐受性状的分子标记c142、引物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c142的引物能够准确高效的鉴定出三疣梭子蟹的氨氮耐受性状。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三疣梭子蟹氨氮耐受性状的indel标记c142,所述indel标记c142所在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分子标记c142的氨氮耐受基因型为缺失纯合型,即seq id no.1第202至227碱基缺失。
6.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分子标记c142的鉴别引物,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
7.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引物在筛选具有氨氮耐受性状的三疣梭子蟹品种中的应用。
8.进一步,所述筛选的步骤为:提取三疣梭子蟹待测样品的dna作为模板,利用所述分子标记c142的鉴别引物c142-forward和c142-reverse进行pcr扩增,得到的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若电泳结果中所述分子标记c142的基因型为缺失纯合型,即在120bp处具有扩增条带,则该三疣梭子蟹待测样品具有氨氮耐受性状。
9.进一步,所述pcr扩增的条件为:94 ℃预变性30 s;98 ℃变性1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30 s,重复35个循环。
10.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鉴别引物在用于制备筛选三疣梭子蟹氨氮耐受品种的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三疣梭子蟹氨氮耐受性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所述引物。
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 本发明所述的indel分子标记c142与三疣梭子蟹耐氨氮的性状紧密关联,通过分子标记c142能够从分子水平对耐氨氮的三疣梭子蟹个体进行鉴定和筛选,且方法简单、准确可靠,且不受外界环境条件以及个体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限制,还能够在早期进行选择,从而有效加快耐氨氮三疣梭子蟹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13.2. 本发明的鉴定方法实用性强,对于三疣梭子蟹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没有特定的要求,方法简单、高效,且检测的成本低,适用性广,可用于大范围筛选具有耐氨氮性状的个体,有效降低选育成本。因此,所述分子标记c142和通过该分子标记设计得到的引物对,以及鉴定方法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4.图1为利用seq id no.2和seq id no.3两条引物扩增氨氮耐受群体和氨氮敏感群体基因组dna后pcr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其中,m为标准分子量;1-20为氨氮敏感群体;21-40为氨氮耐受群体。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用的三疣梭子蟹均取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站,选择体重为50
ꢀ±ꢀ
5g,且活力好、无伤痕的梭子蟹200只,放置于4个室内养殖池(500cm
×
300cm
×
150cm)中暂养7d。暂养期间,水温保持在23
ꢀ±ꢀ
1℃,盐度为30
ꢀ±ꢀ
1,ph为8.0
ꢀ±ꢀ
0.3,氨氮浓度低于0.01 mg/l,水深20cm,持续供氧。每天上午8点更换已过滤的海水约1/2,下午投喂新鲜杂鱼,投喂量约为梭子蟹总重量的1/5。
17.暂养结束后,将200只梭子蟹随机分配到4个室内养殖池中,每个养殖池放置50只。池内海水氨氮浓度已用氯化铵(nh4cl)调至80 mg/l,其他水质条件与暂养期间保持一致。胁迫前48h,海水氨氮维持在80 mg/l,每2h记录梭子蟹死亡时间。48h后,逐渐将海水的氨氮浓度升高,每两天提升40mg/l。记录养殖池中存活个体的数量,直至剩余20只梭子蟹时终止实验。氨氮胁迫过程中,最先死亡的20个个体认为是氨氮敏感组(记为as组),最后存活的20个个体认为是氨氮耐受组(记为ar组),解剖取肌肉组织放置于冻存管中,在液氮中速冻,保存于-80℃冰箱。
18.实施例2一、耐氨氮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筛选1. 建库、测序和数据分析
采用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海洋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通过硅基质材料吸附柱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具体步骤为:(1)取25mg左右的三疣梭子蟹个体的肌肉组织,放入装有200μl缓冲液ga的离心管中,涡旋振荡15s,加入20μlproteinasek(20mg/ml)溶液,涡旋混匀后,于56℃放置至组织完全溶解,简短离心以去除管盖内壁的水珠。
19.(2)加入200μl缓冲液gb,充分颠倒混匀,70℃放置10min,至溶液变清亮,加入200μl无水乙醇,充分颠倒混匀。
20.(3)将上一步所得溶液和絮状沉淀都加入一个吸附柱cb3中,12,000rpm离心30s,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回收集管中;向吸附柱cb3中加入500μl缓冲液gd,12,000rpm离心30s,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入收集管中。
21.(4)向吸附柱cb3中加入600μl漂洗液pw,12,000rpm离心30s,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入收集管中,重复该步骤。
22.(5)将吸附柱cb3放回收集管中,12,000rpm(13,400
×
g)离心2min,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置于室温放置数分钟,以彻底晾干吸附材料中残余的漂洗液。将吸附柱cb3转入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向吸附膜的中间部位悬空滴加100μl洗脱缓冲液te,室温放置5min,12,000rpm离心2min,将dna溶液收集到离心管中。
23.(6)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dna的完整性,是否有rna、蛋白质污染;利用nanodrop检测dna的纯度和浓度(od260/280比值);利用qubit对dna浓度进行精确定量。
24.将检验合格的基因组dna样品等量混合为两个混合池,即氨氮耐受组dna混合池(ar)和氨氮敏感组dna混合池(as)。将基因组dna用covaris破碎仪随机打断成长度为350bp的片段,末端修复和加a尾后在片段两端分别连接上接头制备dna文库。文库构建完成后,先使用qubit2.0进行初步定量,随后使用agilent2100对文库的insertsize进行检测,insertsize符合预期后,使用qpcr方法对文库的有效浓度进行准确定量,以保证文库质量。库检合格后进行illuminahiseq2500平台pe150测序。高通量测序得到的原始图像数据文件经casava碱基识别(basecalling)分析转化为rawreads。将rawreads进行过滤,将含有接头的reads和n的比例大于10%的reads去掉,得到cleanreads,用于后续数据分析,测序数据结果详见表1。
25.表1测序数据质量汇总表组别原始数据(bp)过滤后数据(bp)有效率(%)错误率(%)q30(%)as29,420,319,90028,274,686,50099.650.03286.77ar24,673,666,80023,884,505,70099.720.03287.002.标记检测和注释采用burrows-wheeleralignmenttool(bwa)软件将cleanreads与参考基因组做比对,利用samtools软件进行格式转换并排序。采用genomeanalysistoolkit(gatk)软件检测indel位点,利用annovar软件对检测到的indel位点进行注释,确定变异位点及对应的基因等信息。获得的indel位点信息如表2所示。
26.表2indel检测统计及位点信息类别indel数量上游18
下游15基因间744内含子219上游/下游2合计9983. indel标记筛选分别计算氨氮耐受组和敏感组每个位点的indel-index,为尽可能减少测序错误和比对错误造成的影响,过滤多态性位点,过滤标准如下:(1)indel-index小于0.2,并且深度小于7的位点;(2)深度小于7且基因型是杂合的位点。
27.同时计算indel频率差异分布,过滤

index 小于0.5的位点,

index=index(氨氮耐受性状)
‑ꢀ
index(氨氮敏感性状),最后得到组间差异的indel 173个。将

index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选择前20个indel标记进行验证。
28.二、耐氨氮性状相关分子标记验证采用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在氨氮耐受群体和氨氮敏感群体中对相关分子标记进行验证。利用primer 3.0在线系统在标记位点两侧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以氨氮耐受群体和氨氮敏感群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为25μl,包含:模板(浓度约为100 ng/μl)1 μl,正向引物(10 μm)0.5 μl,反向引物(10 μm)0.5 μl,2
ꢀ×ꢀ
pro taq master mix 12.5 μl,rnase free h2o 10.5 μl。pcr扩增程序设置为:94 ℃预变性30 s;98 ℃变性1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30 s,重复35个循环。pcr产物经4%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根据条带确定基因型。通过spss 19.0软件,利用卡方检验对氨氮耐受群体和氨氮敏感群体差异indel位点的基因型频率进行差异检验,p<0.05视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反之则认为不存在显著差异。
29.根据表3和图1所示,在c142_482086(简称c142)位点中,缺失纯合基因型(在120bp处有一条带)在氨氮耐受群体中占比为55%,而插入纯合基因型(仅在146bp处有一条带)在氨氮敏感群体中的占比为65%。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该组数据位点在耐受组和敏感组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该标记与氨氮耐受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可认为在该位点缺失纯合为氨氮耐受基因型。由此得到三疣梭子蟹耐氨氮的分子标记c142,分子标记c14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部分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扩增该分子标记的扩增引物c142-forward和c142-reverse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详见表4)。
30.表3 c142分子标记的基因型结果表4 分子标记的扩增引物及产物长度
本发明获得的分子标记c142能够用来辅助选育三疣梭子蟹氨氮耐受品种,且应用步骤简单,只需提取三疣梭子蟹待测样品的dna并将其作为模板,使用分子标记c142的扩增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c142-forward和c142-reverse进行pcr扩增,并将pcr产物进行4%琼脂糖凝胶电泳,若电泳结果中分子标记c142的基因型为缺失纯合(仅在120bp处有一条带),则待测样品可以选择作为培育三疣梭子蟹氨氮耐受品种的亲本。
3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