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04:09: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聚酯多元醇、表面活性剂及阻燃剂在高温、高压进行混合搅拌,将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发泡剂及铝粉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两者在高压下进行混合,可以得到熔融状态的待发泡混合物;步骤二:将待发泡混合物注入到发泡模具的注入腔内,发泡模具的内腔分为注入腔和调节腔,注入腔和调节腔通过可移动的间隔板进行间隔,注入腔内的气压处于常压状态,调节腔处于负压状态,当待发泡混合物进入发泡状态后,随着待发泡混合物注入量的增大,逐渐增大注入腔的体积,发泡模具内的待发泡混合物发泡完毕后,获得聚氨酯泡棉;步骤三:发泡完毕后,通过冷却液对发泡模具降温,然后从发泡模具的进风口向发泡模具内部吹入干燥空气对聚氨酯泡棉进行降温,该低温空气会从发泡模具的出风口流出;步骤四:冷却完毕后,对聚氨酯泡棉与发泡模具会进行脱模,随后将聚氨酯泡棉的一面与pet基膜进行粘黏复合,随后在聚氨酯泡棉的另一面喷涂抗静电tpu;步骤五:对步骤四所得产物进行模切成型,即可获得抗静电聚氨酯泡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泡混合物按质量份数包括聚醚多元醇60~70份、多异氰酸酯63~74份、催化剂2~3份、表面活性剂0.5~0.8份、发泡剂11~14份、阻燃剂5~7份、铝粉4~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粉的粒径小于50um,所述阻燃剂为气相二氧化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状态的待发泡混合物从成型到其注入到发泡模具内的时间为1~2s,所述熔融状态的待发泡混合物后,4~5s时,开始增大发泡模具注入腔的体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待发泡混合物未进入到发泡模具的注入腔前,所述发泡模具调节腔的体积是注入腔体积的100倍,且此时所述调节腔的内腔中处于负压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待发泡混合物未进入到发泡模具的注入腔前,所述发泡模具调节腔的温度与注入腔的温度保持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模具的注入腔在增大时,初始时,在10s内体积增大到10倍,随后随后开始匀速增大注入腔的体积,并使得注入腔的气压处于逐渐降低的状态,直至注入腔内的气压达到0.05个标准气压,随后控制注入腔内注入腔的体积缓慢增大,并保持注入腔的气压处于恒定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对发泡模具进行降温时,通入的冷却液的温度为35~40℃,且流出的冷却液的温度需要低于45℃时,当进入发泡模具的冷却液与流出发泡模具的冷却液的温度之差低于2℃时,开始向发泡模具内部吹入干燥空气,干燥空气的温度为常温即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泡棉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该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混合、负压发泡、冷却降温、材料复合以及模切成型,由于本发明不需要通过抽气降压,所以聚氨酯不会被抽出注入腔,进而可以避免靠近出气端的聚氨酯泡棉被撕裂,进而保证了聚氨酯泡棉的质量,通过在聚氨酯泡棉中掺杂铝粉,可以使得聚氨酯泡棉自身也带有弱抗静电的特性,进而可以避免在对聚氨酯泡棉进行风吹降温时,聚氨酯泡棉自身因摩擦而产生静电,同时在聚氨酯泡棉中缠在铝粉还可以提高聚氨酯泡棉的散热性,进而方便发泡后的聚氨酯泡棉快速降温。棉快速降温。棉快速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普诺兹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