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03:42: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软土路基沉降计算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2.软土路基的沉降控制是工程及科研人员在路基施工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其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准确预测软土路基的沉降对于工程后续施工至关重要,但现有的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绝大部分需要依据满载后的恒载期数据方能进行预测,而实际工程中由于工期、施工进程安排等因素影响,很难有满足上述要求的数据,导致无法采用现有的路基沉降预测方法进行准确的沉降预测。黄广军等提出的分级加载条件下提早预测地基沉降的沉降差法,公开了一种基于沉降差的地基沉降预测方法,不依赖满载后的恒载期数据,可计算任意填筑高度的地基主固结沉降,但该预测方法无法计算瞬时沉降且未考虑到分级填筑过程中土体参数的变化,导致固结参数偏大,使预测的沉降不准确。
3.刘松玉等提出的软土地基上分期施工的路堤沉降预测方法,假设当施加第一级荷载时,将加载期间的沉降量作为瞬时沉降量,反算得到模量,并将其作为后续瞬时沉降的预估,但该方法未考虑到土体弹性模量eu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复合地基,当以第一级荷载施加得到的沉降值反算得到的土体弹性模量eu值,并未达到复合地基的一个理想状态,会导致瞬时沉降计算结果严重偏大。以水泥搅拌桩处治的复合地基为例,在加载初期,大部分的力还是由桩间土承受,按实际监测数据看,瞬时沉降量很大,但填筑到一定高度后,桩土应力比逐渐达到平衡,瞬时沉降会显著变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以解决现有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无法计算瞬时沉降且未考虑土体参数变化,导致固结参数偏大,使预测的沉降不准确的问题。
5.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预测加载下一级填筑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瞬时沉降:
6.步骤s1、按照下式计算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产生的瞬时沉降量:
[0007][0008]
其中,s
dpi
为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产生的软土路基的瞬时沉降量,即第i层路基填筑产生的软土路基的瞬时沉降量;li为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天数;v
ki
为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期间软土路基的单日沉降速率,即软土路基在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期间第k天的沉降速率;v
hi
为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完成后软土路基的固结沉降速率;
[0009]
步骤s2、根据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产生的瞬时沉降量s
dpi
,使s
di
=s
dpi
,通过下述公式反算得到填筑第i层路基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e
ui

[0010][0011]
其中,s
di
为加载第i级的填筑荷载时软土路基的计算瞬时沉降值;qi为第i级加载的填筑荷载大小,也即填筑的第i层路基的填料重量;b为荷载有效宽度即填筑的第i层路基的宽度;v为泊松比;cd为考虑荷载面积形状和沉降点计算位置的系数;
[0012]
步骤s3、将反算得到的填筑第i层路基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e
ui
作为填筑下一层即第i 1层路基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通过下述公式预测第i 1级填筑荷载加载后由该级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瞬时沉降量:
[0013][0014]qi 1
=γh
i 1

[0015]
其中,为加载第i 1级填筑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计算瞬时沉降量,为第i 1级加载的填筑荷载大小,h
i 1
为第i 1层路基的填筑高度;γ为路基填料的容重,指一个高度单位下路基填料的重量。
[0016]
进一步的,假设现在为第n层路基填筑间歇期,按照下式预测该荷载作用下短时间内的软土路基沉降s
tn

[0017][0018]
其中,t0为计算起始时刻,s0为t0时刻的软土路基沉降;t是t0后任意时刻,pi为第i级填筑荷载增量,p

为总荷载,即计划填筑高度的路基总重量;a是地基沉降相关式子,a=s
cp总
·
α,s
cp总
为总荷载作用引起的总固结沉降,中间变量βn为填筑的第n层路基的固结系数相关参数;为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时间,也即第n层路基填筑时间;βj为填筑的第j层路基的固结系数相关参数;为第j级填筑荷载加载时间,也即第j层路基填筑时间;为第j 1级填筑荷载加载时间,也即第j 1层路基填筑时间;e为自然常数。
[0019]
进一步的,假设现在为第n层路基填筑间歇期,按照下式预测第n 1层路基填筑期间的软土路基沉降即越级沉降s
tn 1

[0020]
[0021][0022][0023]
其中,t0为计算起始时刻,s0为t0时刻的软土路基沉降;pi为第i级填筑荷载增量,p

为总荷载,即计划填筑高度的路基总重量;a是地基沉降相关式子,a=s
cp总
·
α,s
cp总
为总荷载作用引起的总固结沉降,中间变量βn为填筑的第n层路基的固结系数相关参数;为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时间,也即第n层路基填筑时间;为第n 1级填筑荷载加载时间,也即第n 1层路基填筑时间;βj为填筑的第j层路基的固结系数相关参数;为第j级填筑荷载加载时间,也即第j层路基填筑时间;为为第j 1级填筑荷载加载时间,也即第j 1层路基填筑时间;e为自然常数;s
d(n 1)
为第n 1级填筑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计算瞬时沉降量,q
n 1
为第n 1级加载的填筑荷载大小,e
un
为加载第n级填筑荷载即填筑第n层路基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s
dpn
为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即第n层路基填筑产生的瞬时沉降量,ln为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天数;v
kn
为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期间软土的单日沉降速率,即软土路基在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期间第k天的沉降速率;v
hn
为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完成后软土的固结沉降速率。
[0024]
进一步的,当施工期数据完整时,所述a、βn和βj,j=1~(n-1),n为当前路基填筑层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0025]
路基各级填筑完成后均有恒载的数据,那么在每一段恒载数据下,根据拟合得到一条直线,其中,加载过程相关式子拟合得到一条直线,其中,加载过程相关式子为在t1时刻之前已施加的各级荷载增量在t1时刻作用引起的地基沉降,为在t1时刻之前已施加的各级荷载增量在t2时刻作用引起的地基沉降,为在t1时刻之前已施加的各级荷载增量作用引起的t1~t2时间段内的沉降差;拟合得到的直线的斜率即为βn或βj,j=1~(n-1),拟合得到的直线的截距即为对应的lna,根据lna计算得到a。
[0026]
进一步的,当施工期数据不足时,所述a、βn和βj,j=1~(n-1),n为当前路基填筑层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0027]
(1)假设βb=0、βn=0,并设置计算精度ε1、ε2;
[0028]
(2)使βj=βb,j=1~n-1,根据线性拟合方程
拟合得到βn′
、a;
[0029]
(3)判断βn′
是否满足如是,则进入步骤(4),否则,调整βn值,返回步骤(2),继续迭代;每次调整βn时,使当前βn值增加a,a为βn的调整步长;
[0030]
(4)使βj=βb,j=1~n-1,βn=βn′
,计算某时刻软土路基的总沉降值s


[0031]
(5)判断某时刻软土路基的总沉降值s

是否满足s是与s

对应的实际软土路基的总沉降值;如是,则进入步骤(6);否则,调整βb值,返回步骤(2),继续迭代;每次调整βb时,使当前βb值增加b,b为βb的调整步长;
[0032]
(6)取βj=βb,j=1~n-1,βn=βn′

[0033]
进一步的,根据线性拟合方程进一步的,根据线性拟合方程拟合得到βn′
、a时,是首先根据假设的βj和βn值计算出c值,然后以为纵坐标值,以为横坐标值,可拟合出一条直线,拟合出的直线斜率即为βn′
,拟合出的直线截距即为lna值,根据lna计算得到a。
[0034]
进一步的,某时刻软土路基的总沉降值s

按照以下步骤计算:
[0035]
a、首先求出地基任意时刻平均固结度u
t

[0036][0037][0038]
其中,为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第m级荷载增量的固结度;
[0039]
b、根据下式计算得到软土路基在某一时刻的固结沉降s
tpn

[0040][0041]
c、计算填筑第n层路基时软土路基的总瞬时沉降量sd:
[0042][0043]
d、计算软土路基某时刻的总沉降s

为:s

=sd s
tpn

[0044]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45]
1、基于施工间歇期数据即可进行沉降预测,不依赖于满载后恒载期监测数据。
[0046]
2、考虑了填筑过程中地基土体参数的变化,所预测沉降与实际沉降相符合,计算结果较现有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更精确,解决了现有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无法计算瞬时沉降且未考虑土体参数变化,导致固结参数偏大,使预测的沉降不准确的问题。
[0047]
3、综合考虑了填筑时间及填筑厚度的影响,可预测任意填筑厚度的瞬时沉降以及任意填筑时刻的等载或越级沉降,可动态指导施工,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4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9]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瞬时沉降预测方法流程图。
[0050]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级荷载作用下的和的求解流程图。
[0051]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越级沉降预测方法流程图。
[0052]
图4是填筑-沉降时程曲线图。
[0053]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的沉降预测方法的预测沉降与实测沉降的对比曲线图。
[0054]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的沉降预测方法的预测沉降,与实测沉降以及其它沉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对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6]
实施例1
[0057]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的瞬时沉降预测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以下方式考虑填筑过程中土体弹性模量的变化,具体过程如下:
[0058]
步骤s1、由于软土地基的固结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地基固结沉降速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假设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即第i层路基填筑产生的单日沉降速率与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完成后的固结沉降速率差值为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产生的瞬时沉降量:
[0059][0060]
其中,s
dpi
为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即第i层路基填筑产生的瞬时沉降量,li为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天数;v
ki
为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期间软土的单日沉降速率,即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期间第k天的沉降速率;v
hi
为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完成后软土路基的固结沉降速率。
[0061]
步骤s2、根据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产生的瞬时沉降量s
dpi
,使s
di
=s
dpi
,通过下述弹
性理论公式反算得到填筑第i层路基时即加载第i级填筑荷载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e
ui

[0062][0063]
其中,s
di
为加载第i级的填筑荷载也即填筑第i层路基时的计算瞬时沉降值;qi为第i级加载的填筑荷载大小,也即填筑的第i层路基的填料重量;b为荷载有效宽度即填筑的第i层路基的宽度;v为泊松比,泊松比一般取0.5;cd为考虑荷载面积形状和沉降点计算位置的系数,即考虑填筑的第i层路基的面积形状和沉降点计算位置的系数。
[0064]
步骤s3、将反算得到的填筑第i层路基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e
ui
作为填筑下一层即第i 1层路基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利用反算得到的填筑第i层软土路基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e
ui
,通过下述弹性理论公式预测下一级填筑荷载加载后由该级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瞬时沉降量:
[0065][0066]qi 1
=γh
i 1

[0067]
其中,s
d(i 1)
为加载下一级即第i 1级填筑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瞬时沉降量,为第i 1级加载的填筑荷载大小,h
i 1
为第i 1层路基的填筑高度;γ为路基填料的容重,指一个高度单位下路基填料的重量。
[0068]
实施例2
[0069]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的等载/越级沉降预测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0070]
基本假设:
[0071]
对于分级加载情况,地基的平均固结度按改进的太沙基法进行修正,即按照太沙基法计算地基的平均固结度,改进的太沙基法中,假设:
[0072]
1、每一级荷载增量所引起的固结过程是单独进行的,与上一次荷载增量所引起的固结度完全无关。
[0073]
2、总固结度等于各级荷载增量作用下固结度的叠加。
[0074]
3、加载期为0~ti的等速加荷的荷载增量,与在ti/2时一次瞬时施加该荷载增量所引起的固结度是等效的。
[0075]
4、各级荷载作用下的固结度,按荷载的比例进行修正并叠加后,可得到综合作用下的平均固结度,即:
[0076][0077]
其中,u
t
为地基平均固结度,n为当前路基填筑层数也即填筑荷载加载级数;u
ti
为第i级填筑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固结度,pi为第i级填筑荷载增量;p

为总荷载,即计划填筑高度的路基总重量。
[0078]
根据上述假设,可进一步得到:某级荷载作用引起的固结沉降与总荷载作用引起的总固结沉降之比,等于各级荷载增量与总荷载之比,即:
[0079][0080]
其中,s
cpi
为第i级填筑荷载作用引起的固结沉降,s
cp总
为总荷载即作用引起的总固结沉降。
[0081]
则第i级填筑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固结度为:
[0082][0083]
其中,为第一级荷载加载时间;β为与固结度有关的参数,在路基中一般取
[0084]
与固结度有关的参数β随时间发生变化,假设β在当级荷载施加完成后发生变化,则写为:
[0085][0086]
其中,为第i级填筑荷载加载时间,也即第i层路基填筑时间;βi为填筑的第i层路基的固结系数相关参数。当β保持不变时,提取β,上述表达式进行合并后退化为从这一方面可以说明假设的合理性。
[0087]
通过上式,在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得出,在t1、t2时刻在填筑完第n层时第m级荷载增量的固结度分别为:
[0088][0089][0090]
其中,为t1时刻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第m级荷载增量的固结度,为t2时刻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第m级荷载增量的固结度,1≤m《n;βn为填筑的第n层路基的固结系数相关参数,为第n层路基填筑时间;βj为填筑的第j层路基的固结系数相关参数,为第j级填筑荷载加载时间,也即第j层路基填筑时间;为第j 1级填筑荷载加载时间,也即第j 1层路基填筑时间;e为自然常数。
[0091]
若不计次固结沉降,在t1、t2时刻由第m级荷载增量引起的地基沉降分别为:
[0092][0093][0094]
[0095][0096]
其中,为在t1时刻由第m级荷载增量引起的地基沉降,为在t2时刻由第m级荷载增量引起的地基沉降;s
dm
为第m级荷载增量引起的软土路基的计算瞬时沉降,qm为第m级加载的填筑荷载大小,e
um-1
为加载第m-1级填筑荷载即填筑第m-1层路基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s
dpm
为第m级填筑荷载加载即第m层路基填筑产生的瞬时沉降量,lm为第m级填筑荷载加载天数;v
km
为第m级填筑荷载加载期间软土的单日沉降速率,即第m级填筑荷载加载期间第k天的沉降速率;v
hm
为第m级填筑荷载加载完成后软土的固结沉降速率。
[0097]
若在t1~t2时间段内为恒载,则由在t1时刻之前已施加的各级荷载增量作用引起的t1~t2时间段内的沉降差为:
[0098][0099]
其中,为在t1时刻之前已施加的各级荷载增量在t1时刻作用引起的地基沉降,为在t1时刻之前已施加的各级荷载增量在t2时刻作用引起的地基沉降。
[0100]
待填筑到n层时,
[0101][0102]

[0103]
则a是地基沉降相关式子,c是加载过程相关式子。
[0104]
由此得到第n级填筑地基沉降差与加载过程、地基沉降之间的线性拟合方程的表达式:
[0105][0106]
在第n级填筑地基沉降差与加载过程、地基沉降之间的线性拟合方程表达式中,存在βj(j=1~n-1)、βn共n个未知数。
[0107]
当施工期数据较完整,路基各级填筑完成后均有恒载的数据时,那么在每一段恒载数据下,可根据拟合求得各级荷载作用下的βj以及βn,j=1~n-1,具体是:在每一段恒载数据下,可根据拟合得到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即为βn或βj,j=1~n-1,该直线的截距即为对应的lna,根据lna计算得到a。
[0108]
当施工期数据较少,即路基各层填筑完成后恒载的数据不足时,如图2所示,可通过下述方式求出a、βj以及βn,j=1~n-1:
[0109]
(1)假设较小的βb和接近0的βn,本实施例初始取βb=0、βn=0,并设置计算精度ε1、ε2;
[0110]
(2)使βj=βb,j=1~(n-1),根据线性拟合方程拟合得到a、βn′
,具体拟合时,是首先根据假设的βj和βn值计算出c值,然后以为纵坐标值,以为横坐标值,可拟合出一条直线,拟合出的直线斜率即为βn′
,直线的截距即为lna值,根据lna计算得到a;
[0111]
(3)判断βn′
是否满足如是,则进入步骤(4),否则,调整βn值,返回步骤(2),继续迭代;每次调整βn时,使当前βn值增加a,a为βn的调整步长,a可依据需求设置,如取0.0001;
[0112]
(4)使βj=βb,j=1~(n-1),βn=βn′
,计算某时刻软土路基的总沉降值s

,具体步骤如下:
[0113]
a、首先求出地基任意时刻平均固结度u
t

[0114][0115][0116]
其中,为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第m级荷载增量的固结度。
[0117]
b、根据地基任意时刻平均固结度的定义,得到软土路基在某一时刻的固结沉降s
tpn
为:
[0118][0119]
c、计算填筑第n层路基时的总瞬时沉降量sd:
[0120][0121]
d、计算软土路基某时刻的总沉降s

为:
[0122]s′
=sd s
tpn

[0123]
(5)判断某时刻软土路基的总沉降值s

是否满足s是与s

对应的实际软土路基的总沉降值;如是,则进入步骤(6);否则,调整βb值,返回步骤(2),继续迭代;每次调整βb时,使当前βb值增加b,b为βb的调整步长,b可依据需求设置,如取0.0001;
[0124]
(6)取βj=βb,j=1~n-1,βn=βn′

[0125]
确定βj(j=1~(n-1))、βn后,假设现在为第n层路基填筑间歇期,如图3所示,按照以下步骤预测第n 1层路基填筑时的软土路基沉降:
[0126]
步骤1、按照下式预测第n 1级填筑荷载加载后由该级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瞬时沉降量:
[0127][0128][0129]
其中,s
d(n 1)
为第n 1级填筑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计算瞬时沉降量,q
n 1
为第n 1级加载的填筑荷载大小,e
un
为加载第n级填筑荷载即填筑第n层路基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s
dpn
为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即第n层路基填筑产生的瞬时沉降量,ln为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天数;v
kn
为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期间软土的单日沉降速率,即软土路基在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期间第k天的沉降速率;v
hn
为第n级填筑荷载加载完成后软土路基的固结沉降速率;
[0130]
步骤2、假设现在为第n层路基填筑间歇期,预测该荷载作用下短时间内的软土路基沉降即等载沉降s
tn

[0131][0132]
步骤3、假设现在为第n层路基填筑间歇期,预测第n 1层路基填筑时的软土路基沉降即越级沉降s
tn 1

[0133][0134]
其中,t0为计算起始时刻,s0为t0时刻的软土路基沉降;t是t0后任意时刻;s
d(n 1)
为第n 1级填筑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瞬时沉降量。
[0135]
实施例3
[0136]
以某高速公路的一个断面现场实测数据为例说明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值计算方法,该断面沉降实测数据如图4所示。该断面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治,软基深度为12m。
[0137]
(1)反算地基弹性模量
[0138]
根据图4,采用下式分阶段计算地基弹性模量,预估瞬时沉降,第181~185天期间填筑第14层路基,该层路基的填筑高度为60cm,填筑共持续五天,填筑后软土路基的固结沉
降速率为1.3mm/天,填筑期间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沉降速率为2mm/天,填筑期间第三天和第四天的沉降速率为1.6mm/天,填筑期间第五天的沉降速率为1.9mm/天,采用下式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得到的瞬时沉降为2.6mm:
[0139][0140]
再根据下式反算,得到填筑第14层路基时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为38.30mpa:
[0141][0142]
再填筑第15层路基,该层路基的填筑高度为30cm,实际填筑持续两天,填筑后软土路基的固结沉降速率为0.5mm/天,填筑期间第一天的沉降速率为1.5mm/天,填筑期间第二天的沉降速率为0.9mm/天,因此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得到的瞬时沉降增量为1.4mm:
[0143][0144]
采用上一层反算得到的模量38.30mpa,按照下式计算的瞬时沉降增量为1.3mm,与采用实测数据得到的瞬时沉降增量相近:
[0145][0146]
再填筑第16层路基,当前填筑高度为14.11m,当层填筑厚度为30cm,填筑持续一天,填筑后软土路基的固结沉降速率为0.4mm/天,填筑期间的沉降速率为1.6mm/天,因此瞬时沉降为1.2mm,据此反算得到模量为41.578mpa,同理可得到目前的总瞬时沉降值为87.7mm:
[0147][0148][0149][0150]
再填筑第17层路基,该层路基填筑高度为30cm,填筑持续一天,填筑后软土路基的固结沉降速率为0.3mm/天,填筑期间的沉降速率为1.5mm/天,因此瞬时沉降为1.2mm,采用反算得到的模量41.578mpa计算,得到瞬时沉降增加1.200983mm:
[0151][0152][0153]
预测的瞬时沉降值和实测瞬时沉降值误差较小,具体是用第16级填筑反算得到的土体弹性模量带入计算第17级加载的瞬时沉降量,然后与按代入实测数
据计算得到的第17级瞬时沉降量进行对比,发现相差较小,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结果准确,因此可采用前一级加载的填筑荷载大小计算得到填筑的该层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并将其作为填筑的下一层地基的土体弹性模量,通过弹性理论公式预测下一级填筑荷载加载后由该级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瞬时沉降量。
[0154]
(2)拟合参数βj、βn[0155]
首先根据工程经验假设较小的βj、βn值,将第一级荷载施加后第297天的沉降值作为s0,开始进行迭代计算,因为前期连续填筑,静载期短,且后期仍有几级填筑,因此选择静载期较长的第297天作为起点进行预测,一边与双曲线法进行对比,当计算收敛时,得到a、、值分别为407.15、0.0127、0.0098。
[0156]
(3)计算等载及越级沉降
[0157]
按照公式计算等载及越级沉降,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考虑了瞬时沉降(图中加载处)的作用,实现了等载及越级沉降预测,且预测结果与实测曲线接近,结果准确。
[0158]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将其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双曲线法预测结果以及黄广军的分级加载条件下提早预测地基沉降的沉降差法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实测数据考虑计算参数变化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与实测数据有较好的吻合性,其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优于双曲线法预测结果以及黄广军的分级加载条件下提早预测地基沉降的沉降差法的预测结果。
[01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