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方框类型泡棉产品的冲切方法以及冲切装置与流程

2022-02-22 01:52: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模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框类型泡棉产品的冲切方法以及冲切装置。


背景技术:

2.泡棉类的产品,主要是起到缓冲作用。在电子产品上,通常都会有泡棉类的模切件,但是泡棉价格都是比较贵的,一般都是几百元每平,而且做出的产品的要求也很高,一般公差为
±
0.1mm。如图1所示的方框内的泡棉产品,尺寸大小为7*3,公差为
±
0.1mm,对于方框类泡棉产品的加工,通常采用如图2所示的刀模,刀模上具有与泡棉产品轮廓匹配的矩形框状刀线,上面两个图可以看出,刀模的总宽度为23mm,我们在制作时需要把泡棉和胶的宽度给到31mm,两边缘分别要有4mm的余量,因为这个余量太小,在贴合物料与分切物料时会有公差,可能会有缺料的现象,并且余量太小,在排轮廓废料时会有断裂的风险,但是如果保持较大的余量,由于泡棉的价格比较昂贵,废料区域越大就越浪费材料成本。想节省材料成本,就需要想办法把废料区域减小,但是同时要保证产品的公差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泡棉浪费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方框类型泡棉产品的冲切方法以及冲切装置。
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方框类型泡棉产品的冲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将泡棉原料、双面胶、辅助离型膜、辅助保护膜依次贴合,采用一次冲切刀具从泡棉原料一侧冲切料带,刀锋冲切至辅助离型膜,将泡棉原料分割成n条宽度满足产品要求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该条状泡棉中间产品包括泡棉层、双面胶层和辅助离型膜层;排废,将各个条状泡棉中间产品分别收卷得到中间产品卷料;
7.(s-2)将得到的n个中间产品卷料安装到放料辊上,并且各个中间产品卷料之间按照间距为l等间距设置;采用上述泡棉原料制作n-1条宽度为l的分隔泡棉,在贴合机的贴合辊上裹上一层分隔泡棉,并且分隔泡棉的间距为所述条状泡棉中间产品的宽度,各个分隔泡棉的两侧为条状泡棉中间产品的放置位置;各个条状泡棉中间产品从放料辊放出,分别经过贴合辊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放置位置贴合于料带离型膜上;
8.(s-3)采用二次冲切刀具从泡棉原料一侧冲切料带,刀锋冲切至双面胶层,在连续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上加工出沿料带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排除长条状结构位置处的废料,得到呈矩阵状排布的方框类型泡棉产品。
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10.先通过一次冲切刀具将整块的泡棉原料分切为一条条宽度与最终泡棉产品的宽度相同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然后通过特殊的放料辊和贴合辊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贴合到料带离型膜上,再通过二次冲切刀具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进行分切即可。沿着泡棉原料的
给进方向,泡棉废料只有泡棉原料边缘处的泡棉属于冲切废料,大大减少了泡棉废料,节省了原料,同时两侧的冲切废料边缘为直线,两侧冲切废料更加容易排废,因此两侧冲切废料的宽度可以更小,这也有利于减少泡棉浪费。
11.两次冲切的难点在于如何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本发明在分切泡棉时,采用了分切机,而不是分条机或者分切机,这样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宽度满足要求;第二次冲切时,只需要保证条状泡棉中间产品沿着料带给进方向贴合即可,采用带有分隔泡棉的贴合辊可以保证产品沿着料带给进方向贴合在料带离型膜上,二次冲切时只要二次冲切刀具定位准确,即可精确加工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12.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既保证了产品的加工准确性,又使泡棉废料大大减少,节约了原料,提高了经济效益。
13.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一次冲切刀具在料带上连续冲切得到条状泡棉中间产品,相邻两次冲切得到的图案首尾相连。
14.进一步地,步骤(s-1)中,在料带上冲切得到的位于最外侧的分割线与靠近该分割线的泡棉原料的边缘之间的物料为冲切废料,该冲切废料的宽度为2.5~3mm。
15.本发明中冲切废料为条状,容易排废,因此宽度可以做到3mm以下。
16.进一步地,步骤(s-2)中,l为1.5~2.5mm,优选为2.0mm。
17.一种方框类型泡棉产品的冲切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一次冲切刀具、边缘废料收卷辊、条状泡棉中间产品收卷辊、辅助保护膜收卷辊、贴合机、放料辊、以及二次冲切刀具;所述一次冲切刀具上设有将泡棉原料分割成n条宽度满足产品要求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的线状分割刀线、设于所述线状分割刀线两侧的第一定位孔刀线以及第一定位销;所述二次冲切刀具上设有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分切为单个方框类型泡棉产品的长条状刀线、设于所述长条状刀线两侧的第二定位孔刀线以及第二定位销。
18.进一步地,所述长条状刀线为矩形框状结构。
19.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冲切刀具的长条状刀线为自吸刀模,在冲切过程中,长条状刀线冲切得到的废料被吸入二次冲切刀具的刀腔内。
20.采用自吸刀模,冲切产生的不连续的条状冲切废料很容易排废,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自吸刀模为现有的结构,不属于本发明的发明点,在此不做赘述。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刀线和第一定位销分别设有一个,并且第一定位孔刀线和第一定位销的连线沿着料带给进方向。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孔刀线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定位销设有两个,并且第二定位孔刀线和第二定位销的连线沿着料带给进方向。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刀线和第二定位孔刀线均为c形孔刀线。采用c形孔刀线,第一定位孔刀线内的冲切废料保持与料带主体连接,因此无需进行排废,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5.(1)本发明通过改变冲切工艺,加工同样数量的产品,消耗的泡棉原料大大减少,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26.(2)加工同样的产品,采用旧工艺,泡棉料带的宽度为3mm,而本发明的工艺则只要21mm,节省了10mm。例如,如果产品数量为1kk为列,旧工艺需要使用泡棉与双面胶约56平方
米,新工艺需要使用的泡棉与双面胶约38平方米;按照泡棉加双面胶的单面150元来算,可节省泡棉与双面胶约2700元,而增加的辅助材料及冲切分切泡棉贴胶时产生的人工费用不超过800元,即综合计算可节省成本约20%;
27.(3)本发明的方法尤其适合于价格昂贵的泡棉材质上,比如导电泡棉,单价约在500元/平方米以上,节省下来的费用将会更高。
附图说明
28.图1为方框类型泡棉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现有技术中冲切得到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现有技术的冲切刀具的冲切层次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中加工条状泡棉中间产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中加工方框类型泡棉产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一次冲切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一次冲切刀具的冲切层次的示意图;
35.图8为一次冲切得到的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二次冲切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二次冲切刀具的冲切层次的示意图;
38.图11为二次冲切得到的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2为放料辊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3为贴合辊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图中,1为方框类型泡棉产品,2为泡棉原料,3为双面胶,4为料带离型膜,5为辅助保护膜,6为泡棉原料的边缘位置,7为第一机架,8为冲切料带,9为一次冲切刀具,901为线状分割刀线,902为第一定位孔刀线,903为第一定位销,10为边缘废料收卷辊,11为第一部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2为第二部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3为辅助保护膜收卷辊,14为第二机架,15为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6为放料辊,17为贴合机,18为贴合辊,19为二次冲切刀具,1901为长条状刀线,1902为第二定位孔刀线,1903为第二定位销,20为产品料带收卷辊,21为中间产品卷料,22为分隔泡棉,23为辅助离型膜,a为最外层泡棉产品边缘与泡棉原料的边缘之间的距离,b为冲切废料的宽度,c为各个中间产品卷料的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3.对比例
44.一种方框类型泡棉产品的冲切方法,该产品主要用于加工各种框状结构的泡棉类产品,如图1所示,方框类型泡棉产品1的尺寸大小为7mm*3mm,公差为
±
0.1mm。
45.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与方框类型泡棉产品1轮廓匹配的冲切刀,将泡棉原料2、双面胶3和料带离型膜4依次贴合,采用冲切刀进行冲切,冲切层次如图3所示,冲切得到的料带
如图2所示。刀模的总宽度为23mm,我们在制作时需要把泡棉和胶的宽度给到31mm,两边缘分别要有4mm的余量,即最外层泡棉产品边缘与泡棉原料的边缘之间的距离a为4mm,如果余量太小,在贴合物料与分切物料时会有公差,可能会有缺料的现象,并且余量太小,在排轮廓废料时会有断裂的风险。由于泡棉的价格比较昂贵,废料区域越大就越浪费材料成本。想节省材料成本,就需要想办法把废料区域减小。
46.实施例
47.一种方框类型泡棉产品的冲切装置以及冲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s-1:将泡棉原料2、双面胶3、辅助离型膜23、辅助保护膜5依次贴合,采用一次冲切刀具9从泡棉原料2一侧冲切料带,一次冲切刀具9的冲切模式为连续冲切,相邻两次冲切得到的图案首尾相连,刀锋冲切至辅助离型膜23,将泡棉原料2分割成5条宽度满足产品要求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5,一次冲切刀具9的结构如图6所示,冲切层次如图7所示,得到的料带结构如图8所示,在料带上冲切得到的位于最外侧的分割线与靠近该分割线的泡棉原料2的边缘之间的物料为冲切废料,如图8中泡棉原料的边缘位置6和最外层的分割线所示,本实施例中冲切废料的宽度b为3mm,最终得到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5包括泡棉材料、双面胶和辅助离型膜;排废后将各个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5分别收卷得到中间产品卷料21;
49.一步冲切后废料的宽度边缘余量只要有3mm就够了,该产品的宽度为3mm,所以刀线之间的距离也是3mm,采用一冲一套或者一冲二套即一个定位孔后面用一根或者两根定位销来套孔定位,保证冲切出来的3mm宽度的直线料带是没有明显的台阶,能够满足该产品的尺寸公差
±
0.1mm。将辅助保护膜排掉,把3mm宽度的料带分开收卷,用于下一步冲切前贴合使用。
50.该步骤采用的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机架7、设于第一机架7上的一次冲切刀具9、排废辊10、条状泡棉中间产品收卷辊、辅助保护膜收卷辊13,其中条状泡棉中间产品收卷辊包括第一部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1和第二部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2,第一部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1为位于偶数位置的两卷3mm宽度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第二部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2为位于奇数位置的三卷3mm宽度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即第一部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1和第二部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2的条状料带相互间隔。如图6所示,一次冲切刀具9上设有将泡棉原料2分割成n条宽度满足产品要求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的线状分割刀线901、设于线状分割刀线901两侧的第一定位孔刀线902以及第一定位销903,第一定位孔刀线902和第一定位销903分别设有一个,并且第一定位孔刀线902和第一定位销903的连线沿着料带给进方向。
51.s-2:将得到的n中间产品卷料21安装到贴合机17的放料辊16上,并且各个中间产品卷料21之间按照间距为l等间距设置,l距离一般为2.0mm;采用上述泡棉原料2制作4条宽度为2mm的分隔泡棉22,在贴合机17的贴合辊18上裹上一层分隔泡棉22,并且分隔泡棉22的间距为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5的宽度,各个分隔泡棉22的两侧为条状泡棉中间产品的放置位置;各个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5从放料辊16放出,将辅助离型膜撕除,再经过贴合辊18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放置位置贴合于料带离型膜4上;
52.s-3:采用二次冲切刀具19从泡棉原料2一侧冲切料带,刀锋冲切至双面胶层,在连续的条状泡棉中间产品上加工出沿料带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二次冲切刀具19的结构如图9所示,冲切层次如图10所示,得到的料带结构如图11所示,排除长条状结构位置处
的废料,得到呈矩阵状排布的方框类型泡棉产品1,得到的泡棉产品1位于料带离型膜4,构成一个卷料产品,可以通过产品料带收卷辊20收卷。
53.步骤s-2和步骤s-3采用的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第二机架14以及设于第二机架14上的贴合机17、放料辊16以及二次冲切刀具19,为了保证贴合精度,放料辊16的结构如图12所示,将5个中间产品卷料21安装到放料辊16上,并且各个中间产品卷料的间距c的距离为2mm。贴合机17为压辊式贴合机,其中贴合辊18的结构如图13所示,贴合辊18有4条宽度为2mm的分隔泡棉22,各个分隔泡棉22之间的间隔位置以及位于两侧的分隔泡棉22的侧边位置均为条状泡棉中间产品放置位置,在贴合时,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5卡入放置位置,利于两侧的分隔泡棉22的厚度对条状泡棉中间产品15的走向进行限位,保证贴合方向。
54.二次冲切刀具19结构如图9所示,二次冲切刀具19上设有将条状泡棉中间产品分切为单个方框类型泡棉产品1的长条状刀线1901、设于长条状刀线1901两侧的第二定位孔刀线1902以及第二定位销1903;长条状刀线1901为矩形结构,第二定位孔刀线1902设有一个,第二定位销1903设有两个,并且第二定位孔刀线1902和第二定位销1903的连线沿着料带给进方向。二次冲切刀具19的长条状刀线1902为自吸刀模,在冲切过程中,长条状刀线1902冲切得到的废料被吸入二次冲切刀具的刀腔内。第一定位孔刀线902和第二定位孔刀线1902均为c形孔刀线。
55.相比于现有的工艺,本实施例的工艺增加了一步在冲切机上修贴好胶的泡棉的宽度,做同样数量的产品,旧工艺需要的宽度为31mm,而新工艺则只要21mm,节省了10mm。仅以此产品数量1kk为列,旧工艺需要使用泡棉与双面胶约56平方米,新工艺需要使用的泡棉与双面胶约38平方米;按照泡棉加双面胶的单面150元来算,可节省泡棉与双面胶约2700元。而增加的辅助材料及冲切分切泡棉贴胶时产生的人工费用不超过800元,即可节省成本约20%。该工艺还可用于同类型的其他泡棉材质上,比如导电泡棉,单价约在500元/平方米以上,节省下来的费用将会更高。
56.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