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1:22: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当今建筑工程领域,在墙体、柱体的浇筑施工中,为了防止浇筑料从浇筑模板的底部渗出以及涨模现象的发生,通常在建筑模板的底部使用砂浆进行封堵,以阻止漏浆和涨模。但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很大,对建筑模板的加固作用较弱,还是容易出现跑模、涨模、漏浆等问题,严重影响墙体的质量和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建筑模板的加固作用较弱,容易出现跑模、涨模、漏浆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包括模板条、找平砂浆层和密封层,所述模板条设置在模板下部的一侧,所述找平砂浆层设置在模板条的下方,所述密封层设置在模板条与找平砂浆层之间,且密封层的两侧分别与模板条底部和找平砂浆层顶部紧密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层为双面胶条,所述双面胶条的两个侧面分别模板条底部和找平砂浆层顶部粘结。
7.进一步的,所述模板条通过多个固定栓安装在模板上。所述固定栓包括钢钉,但不限于此。
8.进一步的,所述模板条设置在模板内测。
9.进一步的,所述找平砂浆层的厚度为15-25mm,优选的,所述找平砂浆层的厚度为20mm。
10.进一步的,所述模板条的高度为80-100mm。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通过设置模板条、找平砂浆层和密封层,该加固结构简单易行,安装便捷,可有效防止漏浆、涨模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施工质量,优化了墙体外观。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墙体底部做法节点立面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墙体底部做法节点剖面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1-模板条;2-找平砂浆层;3-密封层;4-模板;5-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实施例1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包括模板条1、找平砂浆层2和密封层3,所述模板条1设置在模板4下部的一侧,所述找平砂浆层2设置在模板条1的下方,所述密封层3设置在模板条1与找平砂浆层2之间,且密封层3的两侧分别与模板条1底部和找平砂浆层2顶部紧密连接。
21.优选的,所述密封层3为双面胶条,所述双面胶条的两个侧面分别模板条1底部和找平砂浆层2顶部粘结。
22.优选的,所述模板条1通过多个固定栓5安装在模板4上。所述固定栓5包括钢钉,但不限于此。
23.优选的,所述模板条1设置在模板4内测。
24.优选的,所述找平砂浆层2的厚度为15-25mm,优选的,所述找平砂浆层2的厚度为20mm。优选的,所述模板条1的高度为80-100mm。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使用方法包括:模板4安装前对支撑模板的基层进行严格砂浆找平,找平砂浆层2厚度为20mm,并测量标高,模板4底部内侧装钉一层80mm高的模板条1,并且在模板4底部粘贴双面胶条,对将与模板4面接触的混凝土面进行检查,确保其顺直平整,并保证模板面与已浇筑的混凝土面严密结合,确保模板底部与混凝土接触面严密结合不漏浆。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条、找平砂浆层和密封层,所述模板条设置在模板下部的一侧,所述找平砂浆层设置在模板条的下方,所述密封层设置在模板条与找平砂浆层之间,且密封层的两侧分别与模板条底部和找平砂浆层顶部紧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为双面胶条,所述双面胶条的两个侧面分别模板条底部和找平砂浆层顶部粘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条通过多个固定栓安装在模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栓包括钢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条设置在模板内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砂浆层的厚度为15-25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砂浆层的厚度为2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条的高度为80-1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包括模板条、找平砂浆层和密封层,所述模板条设置在模板下部的一侧,所述找平砂浆层设置在模板条的下方,所述密封层设置在模板条与找平砂浆层之间,且密封层的两侧分别与模板条底部和找平砂浆层顶部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通过设置模板条、找平砂浆层和密封层,该加固结构简单易行,安装便捷,可有效防止漏浆、涨模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施工质量,优化了墙体外观。优化了墙体外观。优化了墙体外观。


技术研发人员:崔理佳 李亨通 李健男 叶梅 徐存斌 陈泰 刘宪国 于克成 辛海京 宋云波 黄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30
技术公布日:2022/1/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