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与楼板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2:53: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与结构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与楼板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预制清水混凝土外墙挂板是一种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装饰与外围护效果的非承重装配式混凝土墙板,预制清水混凝土外墙挂板的外饰面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制作,安装完成后可直接作为建筑的外装饰面。
3.目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墙挂板的安装大多采用如下方法:在预制清水混凝土外墙挂板上预留套筒,在结构梁上设置与预留套筒相匹配的连接件,或者在预制清水混凝土外墙挂板上设置预埋螺栓,在结构板或结构梁上设置预留孔,将预埋螺栓承插在预留孔中,再利用固定板进行限位;上述方法易出现如下问题:即安装难度大、安装效率低、垂直度难以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与楼板的固定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固定在楼板上更加快捷、方便,并且可保证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固定的稳定性,提高的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固定安装效率;避免对预制混凝土外挂板造成损伤,避免因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固定不稳定、不牢固导致的安全隐患。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与楼板的固定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外挂板、结构楼板、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所述预制混凝土外挂板与结构楼板通过多个第一固定件和多个第二固定件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间隔设置;
6.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楼板预埋件、第一外挂板预埋件和固定螺栓;第一楼板预埋件预埋在楼板内,其顶部延伸出结构楼板,第一外挂板预埋件包括预埋端和固定端,预埋端和固定端固定连接,预埋端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外挂板内,固定端延伸出预制混凝土外挂板,并通过竖向设置的固定螺栓与第一楼板预埋件连接;
7.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楼板预埋件、外挂板预埋螺栓、连接件、支撑垫板和限位螺母;第二楼板预埋件预埋在楼板内,其顶部延伸出结构楼板,外挂板预埋螺栓与预制混凝土外挂板垂直连接,外挂板预埋螺栓穿过连接件的竖板和支撑垫板,并通过限位螺母锁紧固定,支撑垫板的下端面与连接件的上端面相接触,连接件的横板与第二楼板预埋件的顶部固定连接。
8.进一步,所述第一楼板预埋件和第二楼板预埋件均包括定位板和预埋杆,定位板与预埋杆固定连接。
9.进一步, 预埋杆至少为两根。
10.进一步, 预埋杆与定位板的夹角为45度~90度。每根预埋杆与定位板之间的夹角可不同,从而提高预埋件的稳固性。
11.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对肋板和l形板,l形板两端固定设置有一对肋板 ,l形板的竖板上设置有长孔。
12.进一步,支撑垫板上设置有2~3个与螺栓相匹配的圆孔,外挂板预埋螺栓穿过l形板上的长孔和支撑垫板上的圆孔,并通过限位螺母锁紧固定。
13.进一步,还包括承插套管和挂设固定件,一对肋板外端面对称设置有一对承插方钢套管;挂设固定件呈m形,其中部下沉端卡设外挂板预埋螺栓,其两端分别穿过承插套管,并与承插套管焊接在一起。
14.进一步,所述第一外挂板预埋件的固定端为u形牛腿。
15.进一步,还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连接螺纹筒;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外挂板和结构楼板两端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并通过连接螺纹筒连接。
16.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外端面设置有防水层。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与楼板的固定结构,利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将预制混凝土外挂板与结构楼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一方面保证了该固定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因结构不稳固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保证了预制混凝土外挂板安装的垂直度;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19.l形板的竖板上设置的长孔,支撑垫板上设置的2~3个与螺栓相匹配的圆孔,挂设固定件呈m形,其中部下沉端卡设外挂板预埋螺栓,其两端分别穿过承插套管,并与承插套管焊接在一起,通过支撑垫板和挂设固定件的配合,可尽量避免在安装后预制混凝土外挂板预制的固定螺栓在长孔中晃动,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固定结构的稳定性。
20.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与楼板的固定结构,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连接螺纹筒,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产生拉紧力,先将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连接螺纹筒组装,再将第一螺纹杆与第一固定件或第二螺纹杆与第二固定件进行焊接,再转动连接螺纹筒,调整未焊接一端与待焊接位置的距离,更进一步提高固定结构的稳固性。
2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与楼板的固定结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外部设置的防水层,可提高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主框架等的使用寿命。
2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25.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26.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27.图4是图1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
28.图5是图4的分解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连接螺纹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预制混凝土外挂板、2-结构楼板、3-第一固定件、3.1-第一楼板预埋件、3.2-第一外挂板预埋件、3.3-固定螺栓、4-第二固定件、4.1-第二楼板预埋件、4.2-外挂板预埋螺栓、4.3-连接件、4.4-限位螺母、4.5-承插套管、4.6-挂设固定件、4.7-支撑垫板、5-第一螺纹杆、6-第二螺纹杆、7-连接螺纹筒。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32.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与楼板的固定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结构楼板2、第一固定件3、第二固定件4、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6和连接螺纹筒7;所述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与结构楼板2通过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连接;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间隔设置;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和结构楼板2两端的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6,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6的螺纹方向相反,并通过连接螺纹筒7连接。在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之间产生拉紧力,先将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6和连接螺纹筒7组装,再将第一螺纹杆5与第一固定件3或第二螺纹杆6与第二固定件4进行焊接,再转动连接螺纹筒7,调整未焊接一端与待焊接位置的距离,更进一步提高固定结构的稳固性。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的外端面设置有防水层,可提高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主框架等的使用寿命。
33.第一固定件3包括第一楼板预埋件3.1、第一外挂板预埋件3.2和固定螺栓3.3;第一楼板预埋件3.1预埋在楼板内,其顶部延伸出结构楼板2,第一外挂板预埋件3.2包括预埋端和固定端,第一外挂板预埋件3.2的固定端为u形牛腿,预埋端和固定端固定连接(焊接),预埋端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内,固定端延伸出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并通过竖向设置的固定螺栓3.3与第一楼板预埋件3.1连接;
34.第二固定件4包括第二楼板预埋件4.1、外挂板预埋螺栓4.2、连接件4.3、支撑垫板4.7、承插套管4.5、挂设固定件4.6和限位螺母4.4;第二楼板预埋件4.1预埋在楼板内,其顶部延伸出结构楼板2,外挂板预埋螺栓4.2与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垂直连接,连接件4.3包括一对肋板和l形板,l形板两端固定设置有一对肋板 ,l形板的竖板上设置有长孔。外挂板预埋螺栓4.2穿过连接件4.3的竖板和支撑垫板4.7,并通过限位螺母4.4锁紧固定,支撑垫板4.7的下端面与连接件4.3的上端面相接触,支撑垫板4.7上设置有2~3个与螺栓相匹配的圆孔,该圆孔为贯穿孔,圆孔位置的设置为现有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预埋螺栓常规预埋位置,又因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大多为工厂预制生产,因此可根据需求在支撑垫板4.7对应位置设置圆孔,以便于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的固定;外挂板预埋螺栓4.2穿过l形板上的长孔和支撑垫板4.7上的圆孔,并通过限位螺母4.4锁紧固定。连接件4.3的横板与第二楼板预埋件4.1的顶部固定连接。一对肋板外端面对称设置有一对承插方钢套管;挂设固定件4.6呈m
形,其中部下沉端卡设外挂板预埋螺栓4.2,其两端分别穿过承插套管4.5,并与承插套管4.5焊接在一起,通过支撑垫板4.7和挂设固定件4.6的配合,可尽量避免在安装后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预制的固定螺栓3.3在长孔中晃动,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固定结构的稳定性。
35.第一楼板预埋件3.1和第二楼板预埋件4.1均包括定位板和预埋杆,定位板与预埋杆固定连接。预埋杆为5根。预埋杆与定位板的夹角为45度~90度。每根预埋杆与定位板之间的夹角可不同,可为45度、90度等,从而提高预埋件的稳固性。
36.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将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与结构楼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一方面保证了该固定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因结构不稳固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保证了预制混凝土外挂板1安装的垂直度;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