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0:39: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散风件,使得空调室内机具有无风感功能。在对散风件进行拆装时,因散风件较长,不便于对散风件两端的连接结构进行拆装;并且在拆装散风件时还需承受散风件的重力,拆装散风件可能发生散风件未安装牢固而掉落到地上出现损坏的情况。由此可见,现有空调室内机的散风件存在拆装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散风件拆装困难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5.壳体,具有出风口;
6.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支架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以及
7.散风件,用于供气流穿过且将穿过其的气流扩散流动,所述散风件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卡接固定,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装配位置和预安装位置,并且所述第一端部可在所述装配位置和所述预安装位置之间切换;
8.当所述第一端部处于所述装配位置时,所述散风件与所述支架适用于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
9.当所述第一端部处于所述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端部承载于所述第一支撑部。
10.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端部处于所述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钩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设有钩接槽,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第一弹钩,所述第一弹钩沿上下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钩接槽内,当所述第一端部处于所述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弹钩与所述钩接槽的顶壁抵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端部钩挂于所述第一支撑部。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的上端设有第一插扣,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开口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插扣与所述第一插槽对应插置连接。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槽背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与所述第一插槽的开口连通,以使得所述第一插扣可从所述避让口向外移出。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扣槽,所述第一扣槽的开口向上设置;其中,
15.当所述第一端部处于所述装配位置时,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扣设于所述第一扣槽
内;
16.当所述第一端部处于所述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扣槽外。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第二弹钩,所述第二弹钩与所述卡槽对应卡接固定。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的上端设有第二插扣,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开口向下设置,所述第二插扣与所述第二插槽对应插置连接。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设有第二扣槽,所述第二扣槽的开口向上设置,部分所述第二支撑部扣设于所述第二扣槽内。
20.在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分体设置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二支架。
2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支架及散风件,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支架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散风件用于供气流穿过且将穿过其的气流扩散流动,所述散风件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卡接固定,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装配位置和预安装位置,并且所述第一端部可在所述装配位置和所述预安装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第一端部处于所述装配位置时,所述散风件与所述支架适用于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端部处于所述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端部承载于所述第一支撑部。
22.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支架和散风件,散风件的第二端部和支架的第二支撑部卡接固定,散风件的第一端部相对于支架的第一支撑部具有装配位置和预安装位置,并且第一端部可在装配位置和预安装位置之间切换,当第一端部处于装配位置时,散风件与支架适用于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当第一端部处于预安装位置时,第一端部承载于第一支撑部。如此当需要安装散风件时,将散风件的第二端部与支架的第二支撑部卡接固定,使得用户可以先将散风件的第二端部与支架固定,再将散风件的第一端部设于装配位置,此时就可以通过安装连接结构将散风件与支架固定连接,如此设置,避免了散风件较长而不便于对散风件的两端安装连接结构的情况发生,使得散风件易于安装;当需要拆卸散风件时,可以先拆卸散风件第一端部的连接结构,再拆卸第二端部的连接结构,避免了一直承受散风件的重力,并且在此过程中,散风件的第一端部还可以处于预安装位置,此时第一端部承载于第一支撑部,使得第一端部不会从支架上掉落下来,避免了误操作而导致散风件掉落到地上而出现损坏的情况,提高了拆卸散风件的可靠性;此外,因第一端部可在装配位置和预安装位置之间切换,使得在安装散风件时,如误操作未拿稳散风件,散风件的第一端部也可以承载于第一支撑部,使得散风件的第一端部不会从支架上掉落下去,进而提高了安装散风件的可靠性。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散风件易于拆装,解决了现有散风件拆装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7.图4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图4中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30.图7为图4中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32.图9为图2中的结构一实施例的内部细节图;
33.图10为图9中d处的放大图;
34.图11为图9中e处的放大图;
35.图12为图9中f处的放大图;
36.图13为图2中的结构一实施例的内部细节图;
37.图14为图13中g处的放大图;
38.图15为图13中h处的放大图;
39.图16为图2中的结构一实施例的内部细节图;
40.图17为图16中i处的放大图;
41.图18为图16中j处的放大图;
42.图19为图2中的结构一实施例的内部细节图;
43.图20为图19中k处的放大图。
44.附图标号说明:
45.[0046][0047]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9]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0]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1]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
[0052]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支架200及散风件300,壳体100具有出风口;支架2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所述支架200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撑部210和第二支撑部220;散风件300用于供气流穿过且将穿过其的气流扩散流动,所述散风件300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20,所述第二端部320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20卡接固定,所述第一端部31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0具有装配位置和预安装位置,并且所述第一端部310可在所
述装配位置和所述预安装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第一端部310处于所述装配位置时,所述散风件300与所述支架200适用于通过连接结构400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端部310处于所述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端部310承载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0。
[0053]
具体说来,壳体100包括面壳和后壳,面壳与后壳围合形成工换热器及风道安装的空腔,面壳的顶部可以设有进风口,面壳的的下端可以设有出风口,当空调室内机在工作时,室内的气流自进风口进入,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经风道引导而从出风口送出。出风口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长条形,或者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等,具体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呈长条形设置。
[0054]
进一步地,支架200可以与壳体100一体成型设置,支架200也可以与壳体100可拆卸连接。支架200与壳体10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但不局限于:支架200与壳体100插接,或者支架200与壳体100螺纹连接。支架20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为多个,当支架200为两个或者多个时,两个支架200或者多个支架200可以为分体设置,也可以相互连接设置,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当支架200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支撑部210和第二支撑部220可以设于支架200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当支架200的数量为两个时,第一支撑部210和第二支撑部220可以分设于两个支架200上。
[0055]
进一步地,散风件300适用于供气流穿过并且将穿过其的气流扩散流动,即利用散风件300使得吹出的风呈扩散的流动方式,也即,气流经过散风件300后改变原来的流动方向而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流动,从而实现了风的扩散流动,实现了无风感或者威风感无风。散风件300上可以设有多个散风孔,通过散风孔可实现风的扩散。
[0056]
可以理解的是,散风件300与支架200可以通过连接结构400固定连接,连接结构400可以为插销结构,或者为螺钉结构等。在一实施例中,当连接结构400为插销结构时,插销结构包括插销,散风件300和支架200的其中一者上设有限位结构,另一者上设有插孔,插销与限位机构滑动连接,以使得插销可以从限位结构滑动至插孔内,进而使得插销能将散风件300和支架200锁紧固定连接。通过插销与限位结构的配合连接,使得插销与限位结构能够相对滑动,限位机构具体可以设置为限位槽,插销可以在限位槽内滑动,当然限位结构也可以设置为限位凸起,插销上可以设置限位槽,使得限位凸起可以在插销上滑动,限位结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只需能够实现与限位槽滑动连接即可,在此不作一一列举。在另一实施例中,当连接结构400为螺钉结构时,螺钉结构包括螺钉,散风件300和支架200上均设于螺孔,采用螺钉依次穿过散风件300和支架200上的螺孔,以使得散风件300和支架200连接固定。由此可见,当需要将散风件300安装于支架200上时,通过连接结构400即可以将散凤件和支架200固定连接;当需要将散风件300拆卸下来时,需要先取下连接结构400,就可以将散风件300从支架200上拆卸下来。当散风件300因长时间使用而堆积灰尘时,可将散风件300从支架200拆卸下来,以便于单独对散风件300进行清洗。
[0057]
进一步地,第二端部320与第二支撑部220卡接固定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但不局限于:第二端部320上设有卡钩,第二支撑部220上设有卡槽321,卡钩卡接于卡槽321内;或者,第二端部320上设有卡槽321,第二支撑部220上设有卡钩,卡钩卡接于卡槽321内。上述实施例中的卡钩可以具有弹性,具有弹性的卡钩易于对卡槽321分离,进而有利于第二端部320与第二支撑部220的连接固定和拆卸分离。
[0058]
可以理解的是,装配位置即散风件300与支架200进行连接固定的位置,在装配位
置时可以采用连接结构400对散风件300和支架200进行固定,预安装位置即采用连接结构400不能将散风件300和支架200进行固定,连接结构400为紧固结构,确保散风件300能够稳定的安装于支架200上。当第一端部310处于预安装位置时,第一端部310承载于第一支撑部210,即第一端部310不能从第一支撑部210上掉落下来,第一端部310承载于第一支撑部210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但不局限于:第一端部310与第一支撑部210磁吸配合,以使得第一端部310不能从第一支撑部210上掉落下来;或者,第一端部310钩挂于第一支撑部210,以使得第一端部310不能从第一支撑部210上掉落下来。由此可见,通过第一端部310承载于第一支撑部210,避免了散风件300直接掉落至地上损坏的情况发生,不仅可以在安装散风件300时避免散风件300的掉落,而且还能在拆卸散风件300时避免散风件300的掉落,进而提高了拆装散风件300的可靠性。
[0059]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支架200和散风件300,散风件300的第二端部320和支架200的第二支撑部220卡接固定,散风件300的第一端部310相对于支架200的第一支撑部210具有装配位置和预安装位置,并且第一端部310可在装配位置和预安装位置之间切换,当第一端部310处于装配位置时,散风件300与支架200适用于通过连接结构400固定连接;当第一端部310处于预安装位置时,第一端部310承载于第一支撑部210。如此当需要安装散风件300时,将散风件300的第二端部320与支架200的第二支撑部220卡接固定,使得用户可以先将散风件300的第二端部320与支架200固定,再将散风件300的第一端部310设于装配位置,此时就可以通过安装连接结构400将散风件300与支架200固定连接,如此设置,避免了散风件300较长而不便于对散风件300的两端安装连接结构400的情况发生,使得散风件300易于安装;当需要拆卸散风件300时,可以先拆卸散风件300第一端部310的连接结构400,再拆卸第二端部320的连接结构400,避免了一直承受散风件300的重力,并且在此过程中,散风件300的第一端部310还可以处于预安装位置,此时第一端部310承载于第一支撑部210,使得第一端部310不会从支架200上掉落下来,避免了误操作而导致散风件300掉落到地上而出现损坏的情况,提高了拆卸散风件300的可靠性;此外,因第一端部310可在装配位置和预安装位置之间切换,使得在安装散风件300时,如误操作未拿稳散风件300,散风件300的第一端部310也可以承载于第一支撑部210,使得散风件300的第一端部310不会从支架200上掉落下去,进而提高了安装散风件300的可靠性。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散风件300易于拆装,解决了现有散风件300拆装困难的问题。
[0060]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端部310处于所述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端部310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10钩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310可以设有卡钩,第一支撑部210上设有钩接槽311,第一端部310通过卡钩钩挂于第一支撑部210的钩接槽311内,使得第一端部310与第一支撑部210钩接;或者,第一端部310设有钩接槽311,第一支撑部210上设有卡钩,第一支撑部210通过卡钩钩挂于第一端部310的钩接槽311,使得第一端部310与第一支撑部210钩接。上述的卡钩还可以具有弹性,即卡钩可以为弹钩,弹钩易于与钩接槽311分离。通过设置第一端部310与第一支撑部210钩接,使得第一端部310与第一支撑部210连接的方式简单,便于用户操作,同时还简化了第一端部310与第一支撑部210结构,有利于零件的加工制造。
[0061]
请参阅图5、图6、图9和图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310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210的一侧设有钩接槽311,所述第一支撑部210设有第一弹钩211,所述第一弹钩211沿上
下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钩接槽311内,当所述第一端部310处于所述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弹钩211与所述钩接槽311的顶壁抵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端部310钩挂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0。
[0062]
具体说来,第一弹钩211包括第一弹片2111和第一倒钩2112,第一支撑部210上设有凹槽,第一弹片2111的上端与凹槽的顶壁连接,第一弹片2111自上而下延伸,第一弹片2111的下端为自由端,第一倒钩2112设于第一弹片2111的自由端,第一弹片2111的侧边和底边与凹槽的槽壁间隔设置,使得第一弹钩211可以在凹槽内弹性活动。
[0063]
进一步地,第一弹钩211沿上下方向可移动的设于钩接槽311,即第一弹钩211的第一倒钩2112可以在钩接槽311内上下移动,当第一倒钩2112与钩接槽311的顶壁抵接时,第一倒钩2112不能向上移动,钩接槽311的顶壁相当于移动止位,使得第一倒钩2112能够钩挂于钩接槽311内,进而使得第一端部310钩挂在第一支撑部210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310钩挂于第一支撑部210上,在散风件300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散风件300的第一端部310不能向下掉落。
[0064]
进一步地,第一倒钩2112可以在钩接槽311内上下移动,即第一倒钩2112的高度尺寸小于钩接槽311的高度尺寸,第一倒钩2112在钩接槽311内具有移动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端部310处于装配位置时,第一倒钩2112与钩接槽311的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5mm,且小于10mm,第一端部310处于装配位置时的高度高于第一端部310处于预安装位置时的高度,即当第一端部310从装配位置切换至预安装位置时,第一倒钩2112具有5mm至10mm的移动范围,也即第一端部310具有5mm至10mm的掉落距离。第一端部310所处装配位置、第二端部320与第二支架200b卡接固定的位置为水平位置,此时散风件300处于水平状态,当第一端部310相对于第一支撑部210向下掉落5mm至10mm的距离时,第一端部310低于第二端部320,使得散风件300呈倾斜状态。在安装散风件300时,如未将第二端部320与第二支撑部220卡接固定到位,以及将第一端部310设于装配位置,散风件300会呈现倾斜状态,如用户松开散风件300,散风件300的第一端部310还下落钩挂于支架200上而不会掉落到地上,此时用户会及时察觉散风件300未安装好,进而会采用连接结构400将散风件300固定安装于支架200上,避免仅依靠第一弹扣和钩接槽311对第一端部310进行预安装,提高了安装散风件300的可靠性,同时还具有防止在拆装散风件300的过程中散风件300意外掉落到地方的情况,提高了拆装散风件300的稳定性。
[0065]
进一步地,因第一弹钩211具有弹性,当第一端部310钩挂于第一支撑部210上时,对第一端部310施加向下的作用力,钩接槽311的顶壁会对第一弹钩211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弹钩211朝向背向第一端部310的一侧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得第一弹钩211脱出钩接槽311,以将散风件300的第一端部310与第一支撑部210分离,进而能够将散风件300拆卸下来。
[0066]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310的上端设有第一插扣312,所述第一支撑部210设有第一插槽212,所述第一插槽212的开口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插扣312与所述第一插槽212对应插置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插扣312插置于第一插槽212内时,第一插扣312限位于第一插槽212内,即第一端部310限位于第一支撑部210上,第一插扣312设于第一端部310的上端,使得第一端部310的上端能限位在第一支撑部210上,如此设置,避免了在安装散风件300时第一端部310的上端相对于第一支撑部210晃动,提高了安装
散风件300的稳定性。
[0067]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槽212背向所述第二支撑部220的一侧设有避让口213,所述避让口213与所述第一插槽212的开口连通,以使得所述第一插扣312可从所述避让口213向外移出。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避让口213,避让口213设于第一插槽212的侧边,第一插口设于第一插槽212内时可以从避让口213向外移出,即第一插口可以从侧向移出,当第一端部310从装配位置切换至预安装位置时,第一端部310所处的高度位置下降,而第二端部320的高度不变,相当于第一端部310绕第二端部320转动一定角度,设置避让口213,使得第一插扣312可以转动下落,第一插槽212的槽壁不会对第一插扣312造成干涉,使得第一端部310能够在装配位置和预安装位置之间顺畅切换,进而有利于散风件300的拆卸和安装。
[0068]
请参阅图9、图12至图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310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210的一侧设有第一扣槽313,所述第一扣槽313的开口向上设置;其中,当所述第一端部310处于所述装配位置时,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210扣设于所述第一扣槽313内;当所述第一端部310处于所述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部210设于所述第一扣槽313外。
[0069]
可以理解的是,部分第一支撑部210扣设于第一扣槽313内,使得第一扣槽313能够对部分第一支撑部210进行限位,第一扣槽313设于第一端部310的下端,即第一端部310的下端能够对第一支撑部210的下端进行扣合限位。第一支撑部210设于第一端部310的后方,通过设置第一扣槽313,当第一端部310处于装配位置时,散风件300的下端扣设于支架200的第一支撑部210上,如此设置,避免了在安装连接结构400时散风件300出现晃动。此外,第一插扣312设于第一支撑部210的前方,第一插扣312设于第一端部310的上端,即散风件300的上端设于第一支撑部210的前方,通过设置第一插扣312,使得第一支撑部210能够对散风件300的上端进行限位,配合上述的第一扣槽313结构,使得第一支撑部210还能对散风件300的下端进行限位,且第一支撑部210分别在前后方向对散风件300进行限位,使得散风件300的第一端部310处于装配位置时,不会在支架200的第一支撑部210出现晃动,进而确保了散风件300能够稳定的安装于支架200上,提高了安装散风件300的可靠性。
[0070]
进一步地,当第一端部310处于预安装位置时,第一支撑部210设于第一扣槽313外,即第一端部310从装配位置切换至预安装位置时,第一端部310向下掉落,使得第一支撑部210从第一扣槽313内移出。如此设置,在拆卸散风件300时,第一支撑部210不会对散风件300造成干涉,进而使得散风件300的第一端部310能够顺畅的从支架200的第一支撑部210拆卸下来。
[0071]
请参阅图7、图8、图16和图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320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220的一侧设有卡槽321,所述第二支撑部220设有第二弹钩221,所述第二弹钩221与所述卡槽321对应卡接固定。
[0072]
具体说来,第二弹钩221包括第二弹片2211和第二倒钩2212,第二支撑部220上设有凹槽,第二弹片2211的上端与凹槽的顶壁连接,第二弹片2211自上而下延伸,第二弹片2211的下端为自由端,第二倒钩2212设于第二弹片2211的自由端,第二弹片2211的侧边和底边与凹槽的槽壁间隔设置,使得第二弹钩221可以在凹槽内弹性活动。
[0073]
进一步地,卡槽321的形状与第二倒钩2212的形状适配,仅需二者能够对应卡接固定即可。通过设置第二弹钩221和卡槽321,且二者相对设置,使得散风件300的第二端部320
在上下方向能够固设于支架200的第二支撑部220,当需要拆卸散风件300时,仅需对散风件300的第二端部320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二弹钩221发生弹性变形而从卡槽321脱出,以将散风件300的第二端部320与第二支撑部220分离,进而能够将散风件300拆卸下来。如此设置,使得第二端部320与第二支撑部220的连接方式简单,有利于简化散风件300和支架200的结构。
[0074]
请参阅图7、图8、图19和图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320的上端设有第二插扣322,所述第二支撑部220设有第二插槽222,所述第二插槽222的开口向下设置,所述第二插扣322与所述第二插槽222对应插置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插槽222用于限位第二插扣322,第二插扣322设于第二端部320的上端,使得第二端部320的上端能够限位在第二支撑部220上,如此设置,避免了安装散风件300时第二端部320的上端相对于第二支撑部220晃动,提高了安装散风件300的稳定性。
[0075]
请参阅图16和图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320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220的一侧设有第二扣槽323,所述第二扣槽323的开口向上设置,部分所述第二支撑部220扣设于所述第二扣槽323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撑部220扣设与第二扣槽323内,使得第二扣槽323能够对部分第二支撑部220进行限位,第二扣槽323设于第二端部320的下端,即第二端部320的下端能够对第二支撑部220的下端进行扣合限位。在安装散风件300时,散风件300的下端扣设于支架200的下端,如此设置,避免了对散风件300安装连接结构400时散风件300出现晃动。此外,第二插槽222设于第二支撑部220的前方上端,配合第二扣槽323设于第二支撑部220的后方下端,使得第二支撑部220的前后方向都能对散风件300的第二端部320进行固定,且第二支撑部220的上下两端也都能对散风件300的第二端部320进行固定,在对散风件300的第二端部320进行安装时,确保了散风件300能够稳定的安装于支架200的第二支撑部220,提高了安装散风件300的可靠性。
[0076]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00包括第一支架200a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200a分体设置的第二支架200b,所述第一支撑部210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00a,所述第二支撑部220设于所述第二支架200b。
[0077]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支架200a和第二支架200b分体设置,并将第一支撑部210和第二支撑部220分别设于第一支架200a和第二支架200b上,具体可以根据第一支撑部210和第二支撑部220的大小设置第一支架200a和第二支架200b的长度,避免了因散风件300较长而设置对应长度支架200的情况,进而能够缩短支架200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00a和第二支架200b设于出风口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第一支架200a和第二支架200b也设于出风口的相对两端,第一支架200a和第二支架200b之间间隔设置,且第一支架200a和第二支架200b的长度之和远小于散风件300的长度,如此设置,节省了支架200的材料用量,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0078]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7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
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