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蒸发器系统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0:25: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发器系统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壁挂式空调中,制冷剂从空调器外机出来,经过进液管后进入膨胀阀,再从膨胀阀导入蒸发器中,从而实现制冷剂的循环。但是在制冷剂重新进入膨胀阀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过冷度不够的问题,导致膨胀阀出现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空调器外机流出的制冷剂,在进入内机膨胀阀的过程中产生噪音。
4.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发器系统,包括:蒸发器、膨胀阀、过冷组件以及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依次设置有所述过冷组件、所述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其中,所述过冷组件包括过冷腔,所述进液管穿过所述过冷腔,且经过所述膨胀阀后的部分制冷剂进入所述过冷腔中与所述进液管中的制冷剂进行换热。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所述过冷组件能够降低所述进液管内制冷剂的温度,从而防止所述制冷剂进入膨胀阀时产生噪音;具体的,所述膨胀阀流出的一部分制冷剂进入所述过冷组件,并且所述过冷组件内的所述制冷剂和所述进液管内的所述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降低所述进液管内的所述制冷剂的温度,减小其进入膨胀阀时产生的噪音。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系统还包括:分路体,其设置在所述进液管上,且位于所述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之间;多个毛细管路,设置在所述分路体的出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毛细管路与所述过冷腔连通,其余所述毛细管路连通所述分路体与所述蒸发器。
7.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所述分路体能够将所述膨胀阀流出的一部分所述制冷剂分离并导入所述过冷组件,而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足够降低所述进液管内所述制冷剂的温度,以达到降低所述膨胀阀噪音的效果;所述分路体防止过多所述制冷剂导入所述过冷组件导致冷量散失,并且也可以减小所述过冷组件所需的尺寸,减少空调器的空间占用。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冷组件包括:过冷组件壳体,所述过冷组件壳体设有连通所述过冷腔的至少一个壳体入口和至少一个壳体出口;其中,所述壳体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毛细管路连通,所述壳体出口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9.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所述毛细管路内的所述制冷剂能通过所述壳体入口进入所述过冷腔,经过所述过冷腔进行换热后,从所述壳体出口流出;所述毛细管路内的所述制冷剂能够在所述过冷腔内积累,从而提高所述过冷腔内所述制冷剂的换热效率。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入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壳体出口的直径。
11.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所述壳体入口起到节流的作用,减缓所述过冷腔内的所述制冷剂倒流。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冷组件还包括接口一和接口二,其中,所述接口一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接口二与所述膨胀阀连通。
13.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所述接口一和所述接口二用于安装所述进液管,防止所述过冷腔内的所述制冷剂流出。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过冷腔内的部分为直管或盘管,且所述进液管的制冷剂与所述过冷腔内的制冷剂相隔离。
15.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过冷腔隔离,使其能够获得所述过冷腔内的所述制冷剂的冷量,同时所述进液管内的制冷剂不会与所述过冷腔内的所述制冷剂混合导致所述过冷腔内的所述制冷剂过热;采用直管便于所述过冷组件安装;采用盘管能够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内的制冷剂与所述过冷腔内的制冷剂形成顺流换热或逆流换热。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进液管内的制冷剂与所述过冷腔内的制冷剂形成顺流换热时,所述接口一和所述壳体入口位于同一端,位于所述过冷组件壳体的上部或下部。
18.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顺流换热情况下,例如所述进液管和所述毛细管路内的制冷剂均由下至上流动,所述进液管无需绕至所述过冷组件上方,可直接通入所述膨胀阀,而所述毛细管路可直接通入所述蒸发器。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进液管内的制冷剂与所述过冷腔内的制冷剂形成逆流换热时,所述接口一位于所述过冷组件壳体的上部或下部,所述壳体入口位于所述过冷组件壳体相对所述接口一的另一侧。
20.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逆流换热情况下,例如毛细管路由上至下流动,此时所述毛细管路从分路体流出的一段能够直接通入所述过冷腔,无需绕至所述过冷腔下方。
2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内机和外机;其中,所述内机设有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系统;所述外机连通所述进液管。
22.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所述空调器中,所述外机流出的所述制冷剂经过所述过冷组件能够降温,防止所述制冷剂进入所述膨胀阀时产生噪音。
23.本技术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或有益效果:
24.i)所述蒸发器系统通过过冷组件实现所述膨胀阀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与所述膨胀阀流入前的所述制冷剂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流入前的所述制冷剂的温度,防止所述制冷剂进入膨胀阀时产生噪音;
25.ii)所述过冷组件只需将所述进液管内的所述制冷剂的温度降低至不会在进入所述膨胀阀是产生噪音即可,无需将所述进液管内的所述制冷剂的温度与所述毛细管路内的制冷剂的温度换热至相同温度,因此采用分路体实现部分的所述制冷剂与所述膨胀阀流入前的所述制冷剂进行换热,避免所有所述制冷剂的温度过热,导致制冷效果差。
26.iii)所述进液管内的所述制冷剂和所述毛细管路内的所述制冷剂顺流换热,例如
均从所述过冷组件的下方流入,从上方流出,此时所述毛细管路内的所述制冷剂可直接流如所述蒸发器,所述进液管内的所述制冷剂可直接流入所述膨胀阀,因此减少管路的弯折。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发器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蒸发器系统100的管路图。
29.图3为图1中过冷组件150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图3中过冷组件150的剖视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蒸发器系统;110-蒸发器;120-膨胀阀;130-进液管;141-分路体;142-毛细管路;143-第一管路;144-第二管路;150-过冷组件;151-过冷腔;152-壳体入口;153-壳体出口;154-接口一;155-接口二;156-过冷组件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33.目前,空调器外机的制冷剂进入内机的膨胀阀时因过冷度不够会产生噪音,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过冷组件提高所述制冷剂的过冷度,从而降低噪音。
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5.【第一实施例】
36.基于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发器系统100。参见图1-2,蒸发器系统100例如包括蒸发器110、膨胀阀120、过冷组件150以及进液管130。进液管130上依次设置有过冷组件150、膨胀阀120以及蒸发器110。其中,进液管130连通外机和膨胀阀120,用于将外机的制冷剂输送至膨胀阀120进行降温。
37.在本实施例中,过冷组件150包括过冷腔151,进液管130穿过过冷腔151,经过膨胀阀120后的部分制冷剂进入过冷腔151中与进液管130中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从而提高进液管130内的所述制冷剂的过冷度,避免其进入膨胀阀120时产生噪音。
3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蒸发器系统100例如还包括:分路体141和多个毛细管路142。膨胀阀120和分路体141的一端连通,多个毛细管路142连通分路体141相对膨胀阀120的另一端,并且多个毛细管路142和蒸发器110连通。其中,至少一个毛细管路142与过冷腔151连通,经过过冷组件150与进液管130换热后再导入蒸发器110,其余毛细管路142直接导入蒸发器110。
39.举例来说,分路体141将膨胀阀导出的管路分为3-5个毛细管路142,例如4个毛细管路142,其中的1-2个毛细管路142将所述制冷剂导入过冷组件150进行换热。
40.优选的,参见图3-4,过冷组件150例如包括:过冷组件壳体156,过冷组件壳体156内部设有过冷腔151,用于容纳所述制冷剂,使所述制冷剂进入过冷组件150后实现缓冲和积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41.进一步的,过冷组件壳体156上设有连通过冷腔151的至少一个壳体入口152和至少一个壳体出口153。其中,至少一个毛细管路142连通过冷腔151,并连接壳体入口152和壳体出口153。
42.一方面,只有一个毛细管路142连通过冷腔151时,毛细管路142分为第一管路143和第二管路144,第一管路143连通分路体141和壳体入口152,第二管路144连通壳体出口153和蒸发器110,即毛细管路142的任何部分均不设于过冷腔151内。
43.另一方面,多个毛细管路142连通过冷腔151时,相应的,过冷组件壳体156上设置多个壳体入口152,和/或多个壳体出口153。例如,两个毛细管路142连通过冷腔151,过冷组件壳体156设置两个壳体入口152和两个壳体出口153与毛细管路142连通。
44.再一方面,壳体入口152和壳体出口153的数量也可以不同,例如,过冷组件壳体156上设置两个壳体入口152和一个壳体出口153,两个壳体入口152通过两个第一管路143连通分路体141,一个壳体出口153通过一个第二管路144连通蒸发器110,此处不做限定。
4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入口152的直径小于壳体出口153的直径,使得壳体入口152起到节流的效果,防止毛细管路142内的所述制冷剂倒流。
4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过冷组件150例如还包括:接口一154和接口二155,开设于过冷组件壳体156;其中,进液管130连接接口一154和接口二155。
47.进一步的,进液管130位于过冷腔151内的部分与过冷腔151阻隔,使得进液管130内的所述制冷剂与过冷腔151内的所述制冷剂不会接触,但能够实现热量交换。
48.再进一步,进液管130位于过冷腔151内的部分为直管,即接口一154和接口二155在竖直方向上出于同一直线,使得进液管130穿过接口一154和接口二155并通过密封件(图中未示出)密封即可完成安装。
49.当然,进液管130位于过冷腔151内的部分也可以为盘管,以提高进液管130与过冷腔151内所述制冷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此时过冷组件壳体156可以为开合式,以安装进液管130。
5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液管130内的所述制冷剂与过冷腔151内的所述制冷剂形成顺流换热或逆流换热,即进液管130内的所述制冷剂与过冷腔151内的所述制冷剂均为自下而上流动或均为自上而下流动,或流动方向相反。
51.一方面,当进液管130内的所述制冷剂与过冷腔151内的所述制冷剂形成顺流换热时,接口一154和壳体入口152位于过冷组件壳体156的上部或下部。
52.另一方面,当进液管130内的所述制冷剂与过冷腔151内的所述制冷剂形成逆流换热时,接口一154位于过冷组件壳体156的上部或下部,壳体入口152位于过冷组件壳体156相对接口一154的另一侧。
53.优选的,接口一154位于过冷组件壳体156下方,接口二155位于过冷组件壳体156上方,此时进液管130从接口二155导出后直接可以接入膨胀阀120,进液管130无需从过冷组件壳体156下方导出再折回上方,因此进液管130结构更加简单。
54.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毛细管路142和进液管130采用顺流换热能够使毛细管路142的第二管路144直接导入蒸发器110,即壳体入口152位于过冷组件150的下方,壳体出口153位于过冷组件150的上方,毛细管路142内的所述制冷剂自下而上经过过冷组件150。该实施例中毛细管路142的第二管路144无需过多的折弯,其结构更加简单。
55.当然,壳体出口153还可以设于过冷组件150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壳体入口152还可以设于过冷组件150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以达到上述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56.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毛细管路142和进液管130采用逆流换热时,毛细管路142
的第一管路143可直接从分路体141导入过冷组件150,无需过多折弯,其结构更加简单。
5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进液管130和毛细管路142均连接过冷组件150的基础上,还可以是进液管130与过冷腔151连通,毛细管路142与过冷腔151阻隔。举例来说,进液管130分为两段分别连接接口一154和接口二155,毛细管路142穿过壳体入口152、过冷腔151以及壳体出口153。进液管130内的所述制冷剂在过冷腔151中缓冲并积累,与毛细管路142的管壁接触从而与毛细管路142内的所述制冷剂进行换热。
58.【第二实施例】
59.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内机和外机。其中,所述内机设有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系统100;所述外机连通进液管130。
60.具体的,所述外机通过进液管130将所述制冷剂导入所述内机的膨胀阀120,膨胀阀120将所述制冷剂降温后转化为所述制冷剂,部分制冷剂通过毛细管路142输送至过冷组件150,从而对进液管130内的所述制冷剂进行降温,防止所述制冷剂进入膨胀阀120时产生噪音;过冷组件150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和膨胀阀120流出的其他制冷剂一同导入蒸发器110,与空气进行换热。
61.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