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有振动提醒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46: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姿矫正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振动提醒功能的坐姿矫正器。


背景技术:

2.青少年坐姿不规范一直是广大家长担忧的问题,很多人由于长期不良坐姿影响视力,当眼球正处在发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时,如果这个时候坐姿不正,非常容易造成眼球过度负担,会对视力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也会容易影响到正常生长和发育,所以应该及时矫正坐姿,目前市面上存在一种具有振动提醒功能的坐姿矫正器,当用户坐姿不端正时身体会接触触发振动的按钮,由此提醒用户纠正坐姿。此过程中,用户只有接触按钮时才能触发振动,当身体接触矫正器一部分时,并不能完全保证触发振动,降低了触发率,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振动提醒功能的坐姿矫正器,以解决传统具有振动功能的矫正器的不足。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带有振动提醒功能的坐姿矫正器,包括下巴托、与身体接触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弹性设置在下巴托前侧,所述下巴托内设有振动组件;所述接触板后侧设有触发振动组件振动的触发部。
6.进一步地,所述下巴托上设有弹性板,所述接触板与弹性板可拆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下巴托上设有弹性板,所述接触板与弹性板一体成型。
8.进一步地,所述触发部为一凸起。
9.进一步地,所述下巴托前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供所述凸起穿过的通孔;所述弹性板设置在安装板上。
10.进一步地,所述下巴托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安装板后侧;所述下巴托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下巴托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动马达和按钮;所述按钮、所述振动马达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柱状空心结构;所述凸起端部设有卡接头;所述凸起穿过通孔且卡接在安装板后侧。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后侧设有卡接圆环;所述振动马达卡接在卡接圆环内。
14.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板前侧设有保护罩。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一种带有振动提醒功能的坐姿矫正器,接触板弹性设置在下巴托上,下巴托内设
有振动组件,接触板上设有触发振动的触发部,当使用者坐姿不端正时导致接触板受压向后移动,触发部触发振动组件振动使下巴托振动,及时提醒使用者纠正坐姿。该过程中,使用者接触接触板上任意部分即可引起矫正器振动,无需像传统的坐姿矫正器一样必须接触相应的按钮才能触发振动,大大提高了振动的触发率,确保矫正器的实用性,也使用户具有一个更佳的体验。
附图说明
17.图1是该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该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视图;
19.图3是该实用新型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爆炸视图);
20.图4是该实用新型腔体内部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爆炸视图);
21.图5是该实用新型接触板、安装板、电路板结构示意图(爆炸视图);
22.图6是该实用新型下巴托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该实用新型中限位套筒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该实用新型中调节套筒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该实用新型中限位套筒剖视图;
26.图10是该实用新型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配合关系示意图;
27.图11是该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接触板、弹性板结构示意图;
28.图12是该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微型振动马达位置示意图(爆炸视图)。
29.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30.1、下巴托,11、支撑杆,111、限位槽,112、定位槽,12、阻挡杆,15、安装板,150、右通孔,151、左通孔,16、微型振动马达,153、卡接圆环,152、第二支撑柱,13、腔体,130、第一支撑柱,14、电路板,140、右按钮,141、左按钮,142、连接孔,143、充电接口,144、滑动开关,16、微型振动马达,17、保护罩,2、底座,3、活动夹板,4、限位套筒,41、限位凸条,421、锁止按钮,422、锁止按钮安装座,43、水平凸起,5、调节套筒,51、水平凹槽,52、螺纹部,6、螺纹管,60、第一止转部,7、限位圈,70、第二止转部,80、右接触板,800、右凸起,81、左接触板,810、左凸起,9、弹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33.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有振动提醒功能的坐姿矫正器,包括下巴托1、弹性板9、接触板8、底座2、活动夹板3、限位套筒4、调节套筒5和设置在底座2上的螺纹管6。螺纹管6和底座2一体成型。
34.下巴托1套设在限位套筒4中,下巴托1包括支撑杆11和阻挡杆12,阻挡杆12设在支撑杆11的上端,形成对使用者上肢的限位。阻挡杆12的前侧设有用于安装弹性板9的安装板
15。
35.阻挡杆12内部设有腔体13,腔体13的前侧面开口,安装板15与该开口配合,将整个腔体13封闭。
36.如图3-图4所示,腔体13的内部设有电路板14,电路板14上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有四个连接孔142,腔体13内部后壁上对应四个连接孔142设置有四个第一支撑柱130,第一支撑柱130中部设有圆柱空腔;安装板15上对应四个第一支撑住130设有四个第二支撑柱152;第二支撑柱152内部设有圆柱空腔且外周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肋板。电路板14上的连接孔142与第一支撑住130配合,形成对电路板14的限位,并在电路板14的左右两端通过螺丝将电路板140固定在腔体13内部。第二支撑柱152套设在穿过连接孔142的第一支撑柱130的空腔中,以此实现安装板15和阻挡杆12的的连接。
37.电路板14的左下部位出焊接有一个充电接口143,充电接口143通过下巴托1上特设的孔与外部连通,供外接充电线用。在电路板14的右下部还焊接一滑动开关144,滑动开关144可拨动的一端通过下巴托1上特设的孔置于下巴托1外部,可供使用者控制整个电路板14的电路通断。
38.电路板14前侧中部设有一个振动组件,该振动组件包括微型振动马达152;安装板15的后侧对应微型振动马达16的设置有一个卡接圆环153,微型振动马达16正好卡接于卡接圆环153内部,微型振动马达16可直接焊接在电路板14上,也可与电路板14电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后者,这样可以减轻微型振动马达16对电路板14的振动损坏,同时又由于接触板弹性设置在安装板15上,可以相应地提高振动效果。
39.振动组件中还包括按钮,按钮设置在电路板14的前侧面上,于左端、右端各设有一个,按钮焊接在电路板14上,按钮自然状态下处于回弹的状态,此时微型振动马达16关闭,当按钮受力按压后,会启动微型振动马达16振动,当压力消失以后,按钮回弹,振动停止,左右两端的按钮为别记为左按钮141和右按钮140。
40.如图3-图5所示,接触板左右间隔设有两个,分别记为左接触板81和右接触板80,左接触板81右端与弹性板9的左端螺丝连接;右接触板80左端与弹性板9的右端螺丝连接,弹性板9的中部向后凸出,凸出的部分通过螺丝连接在安装板15的前侧面上。左接触板81的前侧和右接触板80的前侧均设有一个保护罩17,保护罩17直接与使用者的上肢部分接触,也即形成了一个软质的接触板。该实施例中,保护罩17为硅胶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罩17也可为海绵、橡胶等柔软弹性材质。
41.安装板15前侧面两端设有通孔,分别为左通孔151和右通孔150。左接触板81后侧面对应左通孔151设有左凸起810;右接触板80后侧面对应右通孔150设有右凸起800,右凸起800为柱状空心结构,右凸起800的端部设有右卡接头,右凸起800穿过右通孔150卡接在安装板15的后侧面上;左凸起810同样为柱状空心结构,其端部设有与左卡接头镜像对称的左卡接头,左凸起810穿过左通孔151卡接在安装板15的后侧面上。
42.左接触板81前侧和右接触板80前侧面整体形成一个与使用者上肢相契合的弧度面,当使用者坐姿不端正时,上肢接触左接触板81上和右接触板80上的保护罩17,使左接触板81和右接触板80在弹性板的作用下向后发生弹性形变,与此同时,左凸起810和右凸起800分别于左通孔151和右通孔150内向后移动,并对应压设在左按钮141和右按钮140上,左按钮141、右按钮140受压控制微型振动马达16振动,可及时提醒使用者纠正坐姿。当左按钮
141和右按钮140不在受压时,左按钮141和右按钮140回弹,微型振动马达16停止振动。
43.需要注意的是,左按钮141于电路板140上的具体位置应以左凸起810后移可正好相互接触为准,右按钮141于电路板140上的具体位置应以右凸起800后移可正好相互接触为准;左按钮141和右按钮140采用或门关系控制微型振动马达16。
44.如图6-图7所示,支撑杆11外壁上设有两条竖直的限位槽111,限位套筒4内壁设有两条与限位槽111对应的限位凸条41。支撑杆11从上往下套设在限位套筒4中后,限位凸条41形成对支撑杆11在限位套筒4中最下端的位置的限位,为保证支撑杆11在限位套筒4中的下端的极限位置,限位凸条41上端正好位于限位套筒4的上端部。支撑杆11的下端套设有限位圈7,并粘接固定。限位圈7的直径与支撑杆11的直径保持一致,使限位槽111的下端封闭,形成对支撑杆11在限位套筒4中最上端的位置的限位。
45.如图7所示,限位套筒4的外壁设有锁止机构,用于对支撑杆11在限位套筒4中的位置进行锁定,避免支撑杆11在限位套筒4中上下移动无法固定,锁止机构包括锁止按钮421和锁止按钮安装座422,锁止按钮421铰接安装在锁止按钮安装座422中,本实施例中,锁止按钮安装座422与限位套筒4一体成型。支撑杆11外壁上还设有上下排列的定位槽112,支撑杆11固定在限位套筒4中时,锁止机构的锁止按钮421插入定位槽112中,形成对支撑杆11的锁止。
46.如图1-图2所示,活动夹板3套设在螺纹管6上,活动夹板3位于底座2的上方,活动夹板3与底座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用于适应在不同厚度的桌板上固定的需要,活动夹板3与底座2之间的距离是通过调节套筒5来实现的,调节套筒5套设在支撑管上,与支撑管螺纹连接,调节套筒5位于活动夹板3的上方,旋转调节套筒5,使调节套筒5与底座2有一定距离,然后向上滑动活动夹板3,桌板位于活动夹板3与底座2之间,此时再次旋转调节套筒5,使调节套筒5抵接在活动夹板3上。
47.如图1、图6-图8所示,调节套筒5下端与活动夹板3抵接,上端套设在限位套筒4中,调节套筒5上端外壁周向设有水平凹槽51,限位套筒4内壁轴向设有水平凸起43,水平凹槽51与水平凸起43配合,使调节套筒5卡接在限位套筒4中,并且可以在限位套筒4中转动。
48.如图6、图9和图10所示,调节套筒5内壁并非全部设有螺纹,调节套筒5内壁下端设有螺纹部52,用于与螺纹管6螺纹连接,螺纹部52上部形成支撑杆11的移动空间,为确保支撑杆11位于下端极限位置时,螺纹部52与支撑杆11不干涉,本实施例中,螺纹部52的上端位于支撑杆11下端极限位置的下方。
49.如图10所示,为避免调节套筒5转动调节时螺纹管6转动,螺纹管6的外壁设置第一止转部60,限位圈7的内壁设有对应的第二止转部70,可以确保螺纹管6只能上下移动而无法轴向转动。
50.实施例2:
51.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该实施例中弹性板9与左接触板81、右接触板80一体成型;该实施例中微型振动马达16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52.参照附图11中的a处,左接触板81的右端和弹性板的左端、右接触板80的左端和弹性板9的右端均一体成型,不再额外增设用于两者连接的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避免了弹性板9和左接触板81、右接触板80连接的繁杂性,同时也可避免连接用的螺丝掉落导致儿童误食,提高了整个产品的安全性。
53.如图12所示,微型振动马达16不再设置与电路板14的前侧,而是位于电路板14后侧设置在腔体13下侧内壁上。
54.实施例3:
55.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接触板上不设置软质的保护罩,使用者身体直接接触硬质的接触板。
56.实施例4:
57.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触发部为一内壁为曲面的凹槽,按钮上设有一个触头,触头一端穿过通孔位于安装板的前侧,当接触板受压向后移动时,触头与凹槽卡接,同时触发振动马达振动,提醒使用者及时纠正坐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