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43: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进行核酸样本采集时,采集点附近人员容易发生排队聚集,相邻的人员之间的间距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增加了人员之间病毒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能够有效保证人与人之间相距足够大的距离,从而能够减少病毒传染的风险,增加患者的安全性。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包括隔离主体、连接带和主支撑,所述隔离主体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所述连接带,多个所述主支撑轴向阵列设置在所述隔离主体的上端,同时多个所述主支撑的一端与所述隔离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带可拆卸连接。
5.进一步的,相邻所述主支撑之间设置有副支撑,所述副支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离主体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主体的薄膜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穿戴孔,所述薄膜对应所述主支撑的位置处设置有主撑套,对应所述副支撑的位置处设置有副撑套,同时所述主撑套覆盖在所述主支撑上方,所述副撑套覆盖在所述副支撑上方,沿所述薄膜的边缘位置处向所述穿戴孔贯穿设置有穿戴通道,在每个所述主撑套和每个副撑套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行程缺口,且在所述行程缺口的两侧设置有操作口,所述薄膜对应使用者手掌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操作孔,所述穿戴通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有连接部。
7.进一步的,所述主撑套靠近所述穿戴孔的一端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受外力作用时能够进行伸展,当外力消失后所述弹性部能够恢复原状。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能够进行展平和盘绕,同时所述连接带的两端设置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能够调节所述连接带的使用直径。
9.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包括第一主杆、第二主杆和连接件,所述第一主杆和第二主杆铰接,同时所述第一主杆远离所述第二主杆的一端连接有所述连接件。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杆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凸点,所述限位凸点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第二主杆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点配合安装的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轨迹为圆弧,且圆弧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主杆的铰接孔的圆心重合,同时所述限位卡槽的深度沿所述铰接头的上端向下端逐渐减小。
11.进一步的,所述副支撑包括第一副杆和第二副杆,所述第一副杆和第二副杆铰接,同时所述第一副杆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的凸点,所述凸点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第二副杆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凸点配合安装的卡槽,所述卡槽的轨迹为圆弧,且圆弧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副杆的铰接圆心重合,同时所述卡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二副杆
的铰接头的上端向下端逐渐减小。
12.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主体的边缘位置处向下设置有垂帘。
13.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和垂帘的材质分别为柔性材质。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5.(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便于收纳,方便携带;
16.(2)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人与人之间相距足够大的距离,减少了病毒传染的风险,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
17.(3)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隔离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主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主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副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隔离主体;2、连接带;3、主支撑;4、副支撑;5、薄膜;6、穿戴孔;7、主撑套;8、副撑套;9、穿戴通道;10、操作口;11、行程缺口;12、便携口;13、连接部;14、弹性部;15、调节部;16、第一主杆;17、第二主杆;18、连接件;19、限位凸点;20、限位卡槽;21、铰接孔;22、第一副杆;23、第二副杆;24、垂帘。
具体实施方式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0.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包括隔离主体1、连接带2和主支撑3,所述隔离主体1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所述连接带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带2与隔离主体1的“安装”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多个所述主支撑3轴向阵列设置在所述隔离主体1的上端,同时多个所述主支撑3的一端与所述隔离主体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带2可拆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所述主支撑3之间设置有副支撑4,所述副支撑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离主体1连接。所述副支撑4的存在,能够有效保证所述隔离主体1呈现更好地展开状态。
31.所述隔离主体1的薄膜5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穿戴孔6,所述薄膜5对应所述主支撑3
的位置处设置有主撑套7,对应所述副支撑4的位置处设置有副撑套8,同时所述主撑套7覆盖在所述主支撑3上方,所述副撑套8覆盖在所述副支撑4上方,沿所述薄膜5的边缘位置处向所述穿戴孔6贯穿设置有穿戴通道9,所述穿戴通道9的存在,有效方便了使用者将所述隔离主体1展开后再进行穿戴,而不必从使用者的头部或者脚端进行套进去,在每个所述主撑套7和每个副撑套8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行程缺口11,且在所述行程缺口11的两侧设置有操作口10,所述主支撑3的铰接处以及副支撑4的铰接处正好暴露在所述行程缺口11处,方便所述主支撑3及副支撑4收纳时铰接处进行运动,所述操作口10的存在,方便使用者用手按压所述主支撑3及副支撑4的铰接处,使其完成限位固定,所述薄膜5对应使用者手掌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操作孔,使用者的双手可以穿过所述操作孔在自己的口袋或者背包中寻找物品,提高了实用性,所述穿戴通道9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有连接部13,通过所述连接部13,能够将所述隔离主体1被所述穿戴通道9分隔开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部13为按扣、磁扣、魔术贴或者其它方便进行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优选地,所述连接部13为魔术贴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保证核酸采样时,排队人员能够间距大于一米,所述薄膜5的半径与所述穿戴孔6的半径差值大于0.5米。
32.所述主撑套7靠近所述穿戴孔6的一端设置有弹性部14,所述弹性部14受外力作用时能够进行伸展,当外力消失后所述弹性部14能够恢复原状。当所述主支撑3与所述连接带2连接时,所述弹性部14受力变形方便所述主支撑3与连接带2进行连接。
33.所述连接带2能够进行展平和盘绕,同时所述连接带2的两端设置有调节部15,所述调节部15能够调节所述连接带2的使用直径,所述调节部15为按扣、日字扣、魔术贴或者其它能够实现长度调节的结构,优选地,所述调节部15为魔术贴结构。通过所述调节部15,使得所述连接带2能够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提高了实用性。
34.所述主支撑3包括第一主杆16、第二主杆17和连接件18,所述第一主杆16和第二主杆17铰接,同时所述第一主杆16远离所述第二主杆17的一端连接有所述连接件18,所述连接件18可以为按扣结构或者连接绑带状结构,优先地,所述连接件18为开口向下的u型槽结构,通过将所述连接件18的槽孔卡在所述连接带2上,便可以快速实现所述主支撑3与所述连接带2的可拆卸连接。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此外,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5.所述第一主杆16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凸点19,所述限位凸点19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第二主杆17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点19配合安装的限位卡槽20,所述限位卡槽20的轨迹为圆弧,且圆弧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主杆17的铰接孔21的圆心重合,同时所述限位卡槽20的深度沿所述铰接头的上端向下端逐渐减小。随着所述第一主杆16与所述第二主杆17之间的铰接角度逐渐减小,所述限位凸点19逐渐进入到所述限位卡槽20中,当所述第一主杆16与第二主杆17之间的角度为0
°
时,所述限位凸点19正好进入所述限位卡槽20的深度最大处,此时所述限位凸点19与限位卡槽20能够实现限位固定;当所述第一主杆16与所述第二主杆17之间的铰接角度逐渐变大时,所述限位凸点19逐渐滑出所
述限位卡槽20,当所述限位凸点19完全滑出所述限位卡槽20后,继续相对旋转所述第一主杆16和第二主杆17,从而两者便会越来越接近,最终呈现出折叠的状态,从而便于使用者进行收纳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
36.所述副支撑4包括第一副杆22和第二副杆23,所述第一副杆22和第二副杆23铰接,同时所述第一副杆22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的凸点,所述凸点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第二副杆23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凸点配合安装的卡槽,所述卡槽的轨迹为圆弧,且圆弧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副杆23的铰接圆心重合,同时所述卡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二副杆23的铰接头的上端向下端逐渐减小。所述副支撑4的铰接处的结构原理同上述主支撑3的结构原理。
37.所述隔离主体1的边缘位置处向下设置有垂帘24,所述垂帘24上可以贴上警示标志或者书写警示标语等,以便对他人起到警示作用。
38.所述薄膜5和垂帘24的材质分别为柔性材质,方便进行折叠收纳。
39.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者手持连接带2的两端,经穿戴通道9进入至穿戴孔6位置处,通过调节部15调节连接带2的使用长度,使其适应使用者的体型,然后将连接带2固定在腰间,通过连接部13将穿戴通道9闭合,然后通过连接件18将主支撑3与连接带2连接在一起,此时便完成了初步定型,然后依次将主支撑3的铰接处按压使其完全打开固定,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打开副支撑4,当使用者达到核酸采样人员跟前时,为了避免影响采样,使用者将处于其身体前端的主支撑3和副支撑4收纳起来,即将主支撑3和副支撑4的铰接点处的限位打开,使其不再进行水平固定限位,此时隔离主体1前端的薄膜5就会自然下垂,方便使用者进行核酸采样。采样完毕后,使用者将连接带2从腰间取下,然后依次收纳各个主支撑3及副支撑4,使其折叠起来方便收纳。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