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消除轴孔间隙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2:08: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机械轴孔间隙锁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消除轴孔间隙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2.轴类零件为机构中常用的零部件,在日益增高的精度要求下,对于轴类零部件的安装要求也越来越严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的要求是以低成本产出高性能的锂电池。以电芯卷绕工序为例,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核心部件是卷针,要提高电芯性能,必须提高卷绕精度,在不影响卷绕精度若要降低成本,则需提高卷绕速度,以增加单位时间的产出,这对卷针安装要求很高,而卷针一般为长轴状,现有卷针在安装后轴孔间隙大,影响卷针卷绕的精度,且由于间隙大,在使用中容易脱落,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轴类零件在安装后轴孔间隙过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除轴孔间隙的组装结构,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4.一种消除轴孔间隙的组装结构,包括:固定座、导向轴、胀紧件和紧固件,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导向轴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胀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两端上,所述紧固件将所述胀紧件紧固于所述导向轴上,并使所述胀紧件受到所述导向轴的挤压产生沿背向所述导向轴的方向的形变,以填充安装孔。
5.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两端设有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在所述紧固件对所述胀紧件施加朝向所述挤压部方向的力时,对所述胀紧件进行挤压。
6.进一步地,所述胀紧件包括胀紧部与安装部,所述胀紧部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胀紧部背向所述导向轴的一端,所述胀紧部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挤压部配合的胀紧孔。
7.进一步地,所述胀紧部上开设有开口槽。
8.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部为圆台形。
9.进一步地,所述胀紧件为塑性材质的胀紧件。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紧固件设置于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内,将所述胀紧件紧固于所述导向轴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孔为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且相互平行,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与第二安装板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消除轴孔间隙的组装结构,其固定座上开设有安装导向轴的安装孔,胀紧件套设于安装孔内的导向轴上,紧固件将胀紧件紧固于导向轴上,在紧固件将胀紧件紧固于导向轴的过程中,紧固件将胀紧件向安装孔内挤压,胀紧件受到挤压产生形变,使胀紧件的部分套上导向轴的同时,进入导向轴与安装孔的间隙,填补轴孔间隙,提高导向轴安装的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脱落,影响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除轴孔间隙的组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除轴孔间隙的组装结构的主视图;
19.图3为图2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胀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固定座;2、导向轴;21、第二固定孔;3、胀紧件;31、安装部;32、胀紧部;33、第一固定孔;34、胀紧孔;35、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除轴孔间隙的组装结构。
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消除轴孔间隙的组装结构,包括:固定座1、导向轴2、胀紧件3和紧固件,固定座1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导向轴2的端部置入安装孔内,胀紧件3设置于安装孔内,并套设于安装孔内的导向轴2上,紧固件将胀紧件3紧固于导向轴2上,并使胀紧件3受到导向轴2的挤压产生沿背向所述导向轴的方向的形变。在紧固件将胀紧件3紧固于导向轴2的过程中,紧固件将胀紧件3向安装孔内挤压,使胀紧件3逐步套设于安装孔内的
导向轴2上,胀紧件3受导向轴2和紧固件挤压产生形变,进入导向轴2与安装孔的间隙,消除轴孔间隙,提高轴的安装稳定性与精度。对于电池卷针等需要精确安装的轴类零部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消除了轴孔配合间隙,保证卷针的稳定性,提升了机构刚性、强度,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设备运行速度。
29.本发明新型提供的消除轴孔配合间隙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新能源锂电池卷绕设备,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推广到其它存在轴孔间隙配合的机械设备上。
30.结合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轴2的两端设有挤压部,挤压部为圆台形。挤压部在胀紧件3套设于导向轴2上时,对胀紧件3进行导向,便于胀紧件3套入导向轴2,提高胀件3套入导向轴2的速度,节约安装时间。并且,挤压部在所述紧固件对所述胀紧件施加朝向所述挤压部方向的力时,对所述胀紧件进行挤压,使胀紧件3产生形变,以填充导向轴2与安装孔之间的间隙。
31.在其他实施例中,胀紧件3置入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斜面,便于胀紧件3套入导向轴2,提高安装效率。
32.胀紧件3包括胀紧部32与安装部31,胀紧部32套设于导向轴2上,安装部31设于胀紧部32背向导向轴2的一端,胀紧部32内沿轴向开设有与安装部31配合的胀紧孔34,便于胀紧件3套设于导向轴2上,胀紧部32上开设有开口槽35,开口槽35使紧固件挤压胀紧件3进入导向轴2与安装孔的间隙时,胀紧部32更容易产生形变,提高导向轴2进入胀紧孔34的速度。
33.其中,胀紧件3为塑性材质的胀紧件3,使紧固件挤压胀紧件3进入导向轴2与安装孔的间隙时,胀紧部32更容易产生形变。
34.安装部31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安装时,胀紧件3的胀紧部32置入安装孔,受紧固件的挤压,胀紧件3套设于导向轴2上,紧固件继续向导向轴2方向施力过程中,胀紧件3继续向导向轴2方向移动,填补导向轴2与安装座之间的空隙,在紧固件对胀紧件3施加过大压力时,安装部31防止胀紧件3完全进入安装孔,方便拆卸,节约拆卸时间。
35.安装部3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33,导向轴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1,第二固定孔21内设置有螺纹,紧固件为螺钉,紧固件贯通第一固定孔33与第二固定孔21,在紧固件配合螺纹拧紧过程中,带动胀紧件3向导向轴2移动,使胀紧件3套设于所述导向轴2的同时,填补导向轴2与安装孔的间隙,消除轴孔间隙,紧固件第二固定孔21内的螺纹配合,使胀紧件3与导向轴2紧固。
36.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上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连接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设置于连接板上,且相互平行,安装孔开设于第一安装板上与第二安装板上,导向轴2的两端分别置入两个对应的安装孔,对导向轴2的两端进行固定,提高导向轴2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导向轴2的一端固定。
37.工作原理:将导向轴2的两端分别置入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对应的安装孔内,将胀紧部32对准安装孔,通过紧固件贯通第一固定孔33与第二固定孔21,逐步向第二固定孔21内拧紧紧固件,紧固件配合螺纹拧紧过程中,导向轴2两端的圆台形为胀紧件3进行导向,便于胀紧件3套设于导向轴2上,提高对齐的速度。胀紧件3受到紧固件挤压的同时,受到导向轴2的挤压,产生沿背向导向轴2的方向的形变,填补导向轴2与安装座之间的空隙,消除导向轴2与安装孔之间的间隙,提高轴的安装稳定性与精度。
38.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
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